煤矿常见地质构造(ppt)
合集下载
煤矿常见地质构造.

陷落柱编号
• 1、陷字第一个字X加序号,如:X1、X2、 X3....... • 2、
三、褶皱构造
• 1、背斜
• 2、向斜
背斜
向斜
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褶曲。 向上的弯曲—背斜,向下的弯曲—向斜。 背斜核心的岩层较老,外围的岩层 较新。向斜核心的岩层较新,外围的 岩层较老。
褶曲形态
水平岩层 1.水平岩层:基本保持水平状态的沉积岩层(倾角﹤50 ) 。 2.水平岩层特征: A.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B.老岩层在下,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岩层在上,分布在高处; C.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标高差; D.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F20:
该符号主要出现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井 上下对照图及构造与巷道关系示意图上。
其中: 1、F20表示断层的编号; 2、H=3m指的是断层的落差是3m; 3、33°代表是断层面的倾角; 4、长线所指方向代表断层的走向; 5、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断层面的倾向; 6、短线代表断层下降盘所在的一侧。
• 即:正断层的倾向与下降盘在同一侧, 图中表示为箭头指向与两短线同向。
94303正断层
F85
破顶区 石灰岩 泥岩 破底区 砂质泥岩
开始过断层示意图
94303正断层
F85
进风巷
9号煤
泥岩
破底区 9号煤
后期过断层示意图
逆断层
IX2224巷逆断层
砂质泥岩
H=2m 泥岩
0.7m
94307机采面切眼逆断层
掘进方向 F83 H=1.3m 2.0m
探测煤层
切眼左帮示意图
92311工作面逆断层
(二)、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 下盘上升 断层面 断层面
煤矿地质构造培训课件

煤炭勘探案例
分享一些成功的煤炭勘探案例。
煤矿工程实践经验分 享
汇总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 解决方案。
学习效果总结与评估
1 课程回顾
总结煤矿地质构造培训课 程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学习效果评估
通过测验和问卷调查对学 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3 意见反馈
收集学员对本课程的意见 和建议。
煤矿地质构造培训课件
欢迎来到煤矿地质构造培训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煤矿地质构造的基 本知识,包括课程目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课程介绍
课程目的
帮助学员掌握煤矿地质构造 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课程内容
包括煤矿地质构造概述、煤 矿地质勘查、煤矿地质构造 工程治理等。
课程时间
共计10个小时,分为5个模块。
煤矿地质构造概述
4
分析煤矿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方法。
煤矿地质构造工程治理
煤炭露天开采
详细讲解煤炭露天开采的工程方法和安全措施。
煤炭地下采掘
介绍煤炭地下采掘的技术和设备应用。
煤矿安全生产
强调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措施。
煤炭科技进展
展示煤炭科技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实践案例分析
煤矿地质构造实例
介绍几个真实煤矿地质构造的 案例。
2 煤矿地质构造
深入探讨煤矿地质构造的形成和类型。
3 煤矿地质特征
解析煤矿地质的特点和内在规律。
煤矿地质勘查
1
煤炭地质调查概述
介绍煤炭地质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煤层地质勘探
2
深入研究煤层地质的勘探技术和步骤。
3
煤矿地质预报
探讨煤矿地质预报的原理和实践。
煤矿地质灾害
煤矿地质图

第二节 地形图
二、等高线图上各种地形的表示方式
山岗和凹坑
山脊和山谷
第二节 地形图
山坡等高线及断面
鞍部地形等高线
地形剖面图
第二节 地形图Leabharlann 三、根据等高线图作地形剖面图
– 1)根据工程需要在地形图上画出剖面位置线AB。 – 2)将AB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各点编号,注明各点标高。 – 3)在图的下方或另用一张纸绘地形剖面图。在这张纸 上先做一条水平直线,以地形等高线图上所做剖面位 置的最低标高为此水平线的标高,此处为10m。 – 4)根据等高线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做出平行于该直线 的水平线,并注明标高。 – 5)过等高线图上各交点,向剖面图上的水平线作垂直 引线,根据各点的标高在剖面图上确定各点的位置, 并编号1′、2′、3′……。 – 6)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这些实际位置点,即绘成地形剖 面图。
– 补充:褶曲构造(向斜和背斜)的三点判别法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煤层走向和倾角变化 盆地和穹隆构造
煤层褶曲 煤层倒转的等高线图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2.断层
– 在煤层等高线图上,断层是用断层面与煤层层 面的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一般叫做断层交 线或交面线。因为断层有上下两盘,所以一条 断层有两条交面线,上盘交面线用符号—· —表 示,下盘交面线用符号——表示。断层使煤层 底板等高线失去连续性,一般情况下,正断层 表现为等高线中断缺失,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 带,逆断层表现为煤层等高线重叠,重叠部分 为煤层上下两盘重复区,如图2-16。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一、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
– 煤层层面与具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是煤层 层面上的等高线。把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 到水准面上,得到的图形就是煤层等高线图。 – 煤层层面有上下之分,上层面是煤层与顶板的交面,下层面是煤 层与底板的交面。上层面等高线图叫做煤层顶板等高线图,下层 面等高线图又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都 是煤矿常用图纸,尤其底板等高线图运用最为普遍。 –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 图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图2-19为某矿煤层 底板等高线图。 –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的比例尺,根据生产需要和地质条件确定, 常用的比例尺是1∶5000、l∶2000、l∶1000。等高距的大小 取决于图纸的比例尺和煤层倾角,常用的等高距是100m,50m、 20m。
煤矿地质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C3
C3 Q C2 C1 S1 Q S1
30
300
C3
15
50 300 45 250
40
3 00
35
C2
C1 300 12 55
C3
25
250 30 0
P1
C2
中石炭统灰岩 下石炭统细砂岩 (厚度250m) 下志留统板岩 上奥陶统灰岩
40
青岩顶
40 0 35 0
51
C2
70 75
C2
3 00
S1 65 O3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水平切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质剖面图编制 1.确定图件比例尺 2.准备平面底图 3、确定编图水平高程 4、投绘地质点 5、对比连线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褶曲转折端的绘制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根据井巷实际资料编制 1、准备底图及编图资料 2、填绘地质资料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水平切面图上的表现 1、单斜构造 2、褶曲 3、断层
(五)根据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地质剖面图上的表现
1、单斜岩层
2、褶曲
3、断层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第三节:水平切面图 一、概念、内容及作用 1、概念 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之 为水平切面图。在煤矿生产中。水平切面图是沿某一 开采水平进行编制的。
第十章:煤矿主要地质图
二、地形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一)地形地质图的填绘 1、先选典型的剖面进行研究 2、根据比例尺的要求按一定间距、路线和观测点进行观 察研究。将所有地质界线填到图上。
煤矿地质学 常见岩石图片

岩石名称:黑曜岩 英文名称:Obsidian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玻璃质结构
黑云母是云母类矿物中的一种,为硅酸盐矿物。 黑云母主要产 于变质岩中,在花岗岩等其他一些岩石中也有。黑云母的颜色从 黑到褐、红色或绿色都有,具有玻璃光泽。形状为板状、柱状
岩石名称:花岗岩 英文名称:Granite 颜色:浅灰色,带褐绿色调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粗粒等粒结构
岩石名称:橄榄岩 英文名称:peridotite 颜色:淡灰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粒状变晶结构
中文名称:褐铁矿英文名称:monite 定义:以针铁矿FeO(OH) 或水针铁矿FeO(OH)· nH2O为主,并含纤铁矿、铝的氢氧化物、 含水二氧化硅、黏土矿物等天然多矿物混合物。是提取铁,制造 生铁、钢、纯铁的矿物原料。
常 见 岩 石 图 片
安山岩(andesite)是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与闪长岩成分相当。 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名Andes。分布于环太 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地区。产状以陆相中心式喷发为主, 常与相应成分的火山碎屑岩相间构成层火山。有的呈岩钟、岩 针侵出相产出。安山岩火山的高度最大,一般高500~1500米, 个别可达3000米以上。
岩石名称:辉绿岩 英文名称:Diabase 颜色:深灰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辉绿结构
岩石名称:辉长岩 英文名称:Gabbro 颜色:深灰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细粒等粒结构
角闪岩,大部分或主要由角闪石族矿物组成的一种岩石。 这一名称既用来表示火成岩,也用来表示变质岩。
孔雀石(malachite ),化学式为Cu2CO3(OH)2,晶体属单斜晶系 的碳酸盐矿物。是提取铜、制造铜合金、雕刻工艺品、宝石、 观赏石等的矿物原料。
煤矿地质PPT课件

煤矿地质PPT课件
2024/1/27
1
• 煤矿地质概述 • 煤层与煤质 • 构造与地应力 • 水文地质条件 • 瓦斯地质 • 顶底板条件 • 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
2024/1/27
目录
2
01
煤矿地质概述
2024/1/27
3
煤矿地质定义与特点
2024/1/27
煤矿地质定义
研究煤的形成、赋存状态、煤质 变化及煤矿床与周围地质体之间 关系的科学。
9
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2024/1/27
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主要受古地理环境、沉积物供应、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煤层厚度变化规 律各异。
煤层厚度变化类型
根据煤层厚度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可分为稳定型、较稳定型、不稳定型和极不稳定型四种 类型。
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煤层厚度变化直接影响煤矿的开拓部署、采区划分和回采工作面的布置等,对煤矿生产的 安全和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01
泥岩:质地松软,承载能力弱。
石灰岩:质地坚硬,但易溶蚀,承载能力中等。
03
顶底板岩石分类
2024/1/27
04
根据岩石强度、稳定性等特征,可将顶底板岩石分为稳定、较稳定、 不稳定三类。
26
顶底板稳定性评价方法
2024/1/27
01
现场观测法
02
通过定期观测顶底板移近量、冒落情况等指标,判 断顶底板稳定性。
16
地下水运动规律
地下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地表水、其他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含水层的过程。
地下水的径流
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流动的 过程。
地下水的排泄
2024/1/27
1
• 煤矿地质概述 • 煤层与煤质 • 构造与地应力 • 水文地质条件 • 瓦斯地质 • 顶底板条件 • 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
2024/1/27
目录
2
01
煤矿地质概述
2024/1/27
3
煤矿地质定义与特点
2024/1/27
煤矿地质定义
研究煤的形成、赋存状态、煤质 变化及煤矿床与周围地质体之间 关系的科学。
9
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2024/1/27
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主要受古地理环境、沉积物供应、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煤层厚度变化规 律各异。
煤层厚度变化类型
根据煤层厚度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可分为稳定型、较稳定型、不稳定型和极不稳定型四种 类型。
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煤层厚度变化直接影响煤矿的开拓部署、采区划分和回采工作面的布置等,对煤矿生产的 安全和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01
泥岩:质地松软,承载能力弱。
石灰岩:质地坚硬,但易溶蚀,承载能力中等。
03
顶底板岩石分类
2024/1/27
04
根据岩石强度、稳定性等特征,可将顶底板岩石分为稳定、较稳定、 不稳定三类。
26
顶底板稳定性评价方法
2024/1/27
01
现场观测法
02
通过定期观测顶底板移近量、冒落情况等指标,判 断顶底板稳定性。
16
地下水运动规律
地下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地表水、其他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含水层的过程。
地下水的径流
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流动的 过程。
地下水的排泄
煤矿常用地质图件

二、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 1:N(N为10的倍数) 2、图示比例尺 在图纸上绘一条线段,用此线段长度代表实地长度的比例尺称为图示比例尺,又
称线条比例尺,可避免图纸伸缩引起的误差。
3)比例尺的精度 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三、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的方位称为直线定向。 四、地质绘图的基本技术 1、高程网的绘制 高程网是指剖面图中的水平标高线,是一组等间距的平行线。
4、地层分界线、煤层、重要标志层和其它有益矿产露头线、构造
第二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线、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以及岩浆岩的分布范围等。 (5)井田边界线、滑坡范围界线、区内最高洪水位线及煤层采空
区界线等。 二、用途 1、选择井口、工业广场、运输线路、供电线路 2、与采掘工程平面图配合,形成井上下对照图 3、地质部门用来布置生产勘探和其它地质工作/ 三、编制方法
4)断层构造 断层在地形地质图上表现为断层线。不同性质的断
层,以不同的断层线符号表示。(出露于地表实 际测定的断层用实线表示,被覆盖而推断的断层 用虚线表示) 走向断层,其断层线两侧的地层重复或缺失;倾向 断层和斜交断层,其断层线两侧的同一地层、煤 层、标志层和构造线不连续。 • (1)断层线的弯曲变化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
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称线条比例尺,可避免图纸伸缩引起的误差。
3)比例尺的精度 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三、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的方位称为直线定向。 四、地质绘图的基本技术 1、高程网的绘制 高程网是指剖面图中的水平标高线,是一组等间距的平行线。
4、地层分界线、煤层、重要标志层和其它有益矿产露头线、构造
第二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线、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以及岩浆岩的分布范围等。 (5)井田边界线、滑坡范围界线、区内最高洪水位线及煤层采空
区界线等。 二、用途 1、选择井口、工业广场、运输线路、供电线路 2、与采掘工程平面图配合,形成井上下对照图 3、地质部门用来布置生产勘探和其它地质工作/ 三、编制方法
4)断层构造 断层在地形地质图上表现为断层线。不同性质的断
层,以不同的断层线符号表示。(出露于地表实 际测定的断层用实线表示,被覆盖而推断的断层 用虚线表示) 走向断层,其断层线两侧的地层重复或缺失;倾向 断层和斜交断层,其断层线两侧的同一地层、煤 层、标志层和构造线不连续。 • (1)断层线的弯曲变化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
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第四章 煤矿地质图

三、煤层构造形态在煤层底 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煤层构造形态:单斜构造、 褶曲构造、断层构造。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反 映煤层在空间的构造形 态的图件。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单斜构造煤层 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层称为 单斜构造煤层。 单斜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1)煤层底板平整,走向稳定、倾角均匀,煤层底 板等高线表现为间距大致相等的一组平行直线。 (2)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 一组曲线;倾角发生变化时,煤层底板等高线之间 的水平距离不相等,平距大,倾角小;平距小,倾 角大。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单斜构造露头线曲向与 地形等高线有明显的规 律性—“V”字形尖端 指向一致或相反。褶曲
构造露头线曲向与地形
等高线无明显规律,如 图4-36。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三)断层构造在地 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当地势平坦时,断层 线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线;当地形高地起伏 变化较大时,断层线 发生弯曲,其弯曲规 律与单斜构造岩层的 露头线弯曲规律基本 相同,不能代表断层 面的走向。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图示的主要内容: 标题栏、坐标网及图例 主要地物 井田范围内的各种边界线 穿过该煤层的全部勘查工程 地质构造要素 煤层底板等高线 资源/储量计算要素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用途。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比例:1:10000或1:5000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断层落差 在同一条断层的不同地段,断层落差不一样。就是 同一个地段,沿不同方向所作的断层铅直剖面上, 所反映的断层落差值也有区别。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断层面产状要素 相同标高两交点的连 线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线,走向线的方位角 为断层面的走向。 垂直于断层面走向线 并指向断层面向下倾 斜的方向的方位角即 为断层面的倾向。 ∠FNK为断层面的倾角。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单斜构造煤层 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层称为 单斜构造煤层。 单斜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1)煤层底板平整,走向稳定、倾角均匀,煤层底 板等高线表现为间距大致相等的一组平行直线。 (2)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 一组曲线;倾角发生变化时,煤层底板等高线之间 的水平距离不相等,平距大,倾角小;平距小,倾 角大。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单斜构造露头线曲向与 地形等高线有明显的规 律性—“V”字形尖端 指向一致或相反。褶曲
构造露头线曲向与地形
等高线无明显规律,如 图4-36。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三)断层构造在地 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当地势平坦时,断层 线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线;当地形高地起伏 变化较大时,断层线 发生弯曲,其弯曲规 律与单斜构造岩层的 露头线弯曲规律基本 相同,不能代表断层 面的走向。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图示的主要内容: 标题栏、坐标网及图例 主要地物 井田范围内的各种边界线 穿过该煤层的全部勘查工程 地质构造要素 煤层底板等高线 资源/储量计算要素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用途。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比例:1:10000或1:5000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断层落差 在同一条断层的不同地段,断层落差不一样。就是 同一个地段,沿不同方向所作的断层铅直剖面上, 所反映的断层落差值也有区别。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断层面产状要素 相同标高两交点的连 线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线,走向线的方位角 为断层面的走向。 垂直于断层面走向线 并指向断层面向下倾 斜的方向的方位角即 为断层面的倾向。 ∠FNK为断层面的倾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现场决定如何通过。
(三)回采工作面通过正断层措施
• (1)直接破底,随两盘煤层回采 • (2)直接破顶,随两盘煤层回采 • (3)破底和破顶都使用。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有关。
•
例:94303工作面正断层(F85)开始通过时
采取破顶底方式通过。到后期转为只破底回采通
过。
• (b)柱体组成特征 其由塌落岩块堆积组合而成。充填岩块具
有大小悬殊、棱角明显、形状各异、混杂 堆积,以及常为松软岩屑、煤屑和粉粒充 填黏结等特点。
煤矿常见地质构造 (ppt)
优选煤矿常见地质构造
一、断层 二、陷落柱 三、褶皱构造
断层
• 1、断层的形成与分类 • 2、断层的表示符号 • 3、对生产的影响 • 4、掘进、回采工作面的通过措施
断层的分类:
(一)、按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 (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 一致。
逆断层
符号2
上盘断煤交线
下盘断煤交线
上盘断煤交线:断层面与上盘煤层底板的交线。 下盘断煤交线:断层面与下盘煤层底板的交线。
三、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正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 1、造成煤层不连续; • 2、断层面附近顶板破碎,容易离层和冒顶; • 3、出矸增多,煤质变差; • 4、支护方式改变,掘进(回采)效率降低; • 5、容易造成事故。
一、陷落柱的形成
煤层下伏可溶性岩层,经地下水溶 蚀形成的溶洞,在上覆岩层重力作用 下产生塌陷,形成筒状或似锥状柱体, 简称陷落柱,俗称“无炭柱”或“矸 子窝”。
•·
岩溶陷落柱形成过程示意图
(a)岩溶中发育溶洞(b)溶洞不断扩大(c)陷落柱形成
二、陷落柱的特征
• 1、陷落柱的形态特征:指的是陷落柱的三度空间 形状。主要包括:
• (2)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直交。 • (3)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 (4)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面基本一致。
(二)、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
下盘上升
断层断层面面 上盘ຫໍສະໝຸດ 降2.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
下盘下降
上盘上升
断层面
3.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 滑动的断层
逆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 1、造成煤层不连续; • 2、断层面附近岩层破碎,容易冒顶,不易
主动支护;使用坑木量增多,主要用于勾 顶和加强维护。 • 3、出矸增多,煤质变差; • 4、支护方式改变,掘进(回采)效率降低; 有时还需放炮通过或炮采,人工支护。 • 5、煤体受力变的酥软,瓦斯涌水增大。 • 6、15号煤巷道涌水增大。 • 7、容易造成事故。等等。
水平错动
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称为走向滑动断层。
二、断层的表示符号
正断层 符号1
H=3m∠33°:
F20:
该符号主要出现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井 上下对照图及构造与巷道关系示意图上。
其中: 1、F20表示断层的编号; 2、H=3m指的是断层的落差是3m; 3、33°代表是断层面的倾角; 4、长线所指方向代表断层的走向; 5、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断层面的倾向; 6、短线代表断层下降盘所在的一侧。
• 由下盘进入上盘: • (1)直接破顶,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煤层; • (2)退后起底,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煤层; • (3)破顶和起底都使用。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及将来回采通过影响程度有关。
(二)掘进工作面通过逆断层措施
• 由上盘进入下盘: • (1)直接破顶,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四)回采工作面通过逆断层措施
• (1)直接破底,随两盘煤层回采 • (2)直接破顶,随两盘煤层回采 • (3)破底和破顶都使用。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有关。
正断层
92312工作面断层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F63 111#
9 #煤
H=1.8m
泥岩
回风巷
9 #煤
砂岩
工作面构造示意图
94303正断层
F 85
泥岩 破底区
破顶区 砂质泥岩
石灰岩
开始过断层示意图
94303正断层
F 85
进风巷
9号煤
泥岩
破底区
9号煤
后期过断层示意图
逆断层
IX2224巷逆断层
砂质泥岩 0.7m
H=2m
泥岩
94307机采面切眼逆断层
掘进方向 2.0m
F83 H=1.3m
探测煤层
切眼左帮示意图
92311工作面逆断层
86 85 84 83 82 81 80 79 78 77 76 75
H=2m
9煤
石灰岩
砂质泥岩
9煤
预计9 煤
工作面构造示意图
陷落柱
• 1、陷落柱的形成与特征 • 2、对生产的影响 • 3、掘进、回采工作面的识别与通过措施 • 4、陷落柱影响范围内的顶帮支护
• (1)平面形态:一般呈椭圆形,也可呈圆形、长 条形和不规则形等。
陷落柱的特征
陷落柱的特征
• 2、陷落柱的井下特征 • (a)柱面特征:柱面即陷落柱与周边正常
岩层的接触面。有三种:第一种,柱面多 呈直立的平面;第二种,锯齿状柱面;第 三种,滑坡状柱面。
陷落柱的特征
锯齿状柱面
滑坡状柱面
陷落柱的特征
• 即:正断层的倾向与下降盘在同一侧, 图中表示为箭头指向与两短线同向。
正断层
符号2
下盘断煤交线
上盘断煤交线
该符号主要出现在1:2000以下 的小比例尺地图中,其表示的区域和 断层的影响区域不是一码事。
逆断层
符号1
H=2m∠10°:
H=6m∠10°:
F2:0:
F:20:
• 即:逆断层的倾向与下降盘分在两侧, 图中表示为箭头指向与两短线不同向。
四、掘进及回采工作面通过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通过正断层措施
• 由上盘进入下盘: • (1)直接破底,上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煤层; • (2)退后挑顶,上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煤层; • (3)破底和挑顶都使用。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及将来回采通过影响程度有关。
(一)掘进工作面通过正断层措施
煤层; • (2)破顶达生产要求,再退后随底,直接
进入煤层;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及回采是否通过有关。
(二)掘进工作面通过逆断层措施
• 由下盘进入上盘: • (1)直接通过,并沿一定坡度破底板上山
掘进,直至进入煤层; • (2)破顶通过,并沿一定坡度上山掘进,
直至进入煤层。 • 当然当顶底板岩层硬度一样时,可根
(三)回采工作面通过正断层措施
• (1)直接破底,随两盘煤层回采 • (2)直接破顶,随两盘煤层回采 • (3)破底和破顶都使用。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有关。
•
例:94303工作面正断层(F85)开始通过时
采取破顶底方式通过。到后期转为只破底回采通
过。
• (b)柱体组成特征 其由塌落岩块堆积组合而成。充填岩块具
有大小悬殊、棱角明显、形状各异、混杂 堆积,以及常为松软岩屑、煤屑和粉粒充 填黏结等特点。
煤矿常见地质构造 (ppt)
优选煤矿常见地质构造
一、断层 二、陷落柱 三、褶皱构造
断层
• 1、断层的形成与分类 • 2、断层的表示符号 • 3、对生产的影响 • 4、掘进、回采工作面的通过措施
断层的分类:
(一)、按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 (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 一致。
逆断层
符号2
上盘断煤交线
下盘断煤交线
上盘断煤交线:断层面与上盘煤层底板的交线。 下盘断煤交线:断层面与下盘煤层底板的交线。
三、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正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 1、造成煤层不连续; • 2、断层面附近顶板破碎,容易离层和冒顶; • 3、出矸增多,煤质变差; • 4、支护方式改变,掘进(回采)效率降低; • 5、容易造成事故。
一、陷落柱的形成
煤层下伏可溶性岩层,经地下水溶 蚀形成的溶洞,在上覆岩层重力作用 下产生塌陷,形成筒状或似锥状柱体, 简称陷落柱,俗称“无炭柱”或“矸 子窝”。
•·
岩溶陷落柱形成过程示意图
(a)岩溶中发育溶洞(b)溶洞不断扩大(c)陷落柱形成
二、陷落柱的特征
• 1、陷落柱的形态特征:指的是陷落柱的三度空间 形状。主要包括:
• (2)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直交。 • (3)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 (4)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面基本一致。
(二)、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
下盘上升
断层断层面面 上盘ຫໍສະໝຸດ 降2.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
下盘下降
上盘上升
断层面
3.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 滑动的断层
逆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 1、造成煤层不连续; • 2、断层面附近岩层破碎,容易冒顶,不易
主动支护;使用坑木量增多,主要用于勾 顶和加强维护。 • 3、出矸增多,煤质变差; • 4、支护方式改变,掘进(回采)效率降低; 有时还需放炮通过或炮采,人工支护。 • 5、煤体受力变的酥软,瓦斯涌水增大。 • 6、15号煤巷道涌水增大。 • 7、容易造成事故。等等。
水平错动
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称为走向滑动断层。
二、断层的表示符号
正断层 符号1
H=3m∠33°:
F20:
该符号主要出现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井 上下对照图及构造与巷道关系示意图上。
其中: 1、F20表示断层的编号; 2、H=3m指的是断层的落差是3m; 3、33°代表是断层面的倾角; 4、长线所指方向代表断层的走向; 5、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断层面的倾向; 6、短线代表断层下降盘所在的一侧。
• 由下盘进入上盘: • (1)直接破顶,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煤层; • (2)退后起底,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煤层; • (3)破顶和起底都使用。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及将来回采通过影响程度有关。
(二)掘进工作面通过逆断层措施
• 由上盘进入下盘: • (1)直接破顶,下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四)回采工作面通过逆断层措施
• (1)直接破底,随两盘煤层回采 • (2)直接破顶,随两盘煤层回采 • (3)破底和破顶都使用。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有关。
正断层
92312工作面断层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F63 111#
9 #煤
H=1.8m
泥岩
回风巷
9 #煤
砂岩
工作面构造示意图
94303正断层
F 85
泥岩 破底区
破顶区 砂质泥岩
石灰岩
开始过断层示意图
94303正断层
F 85
进风巷
9号煤
泥岩
破底区
9号煤
后期过断层示意图
逆断层
IX2224巷逆断层
砂质泥岩 0.7m
H=2m
泥岩
94307机采面切眼逆断层
掘进方向 2.0m
F83 H=1.3m
探测煤层
切眼左帮示意图
92311工作面逆断层
86 85 84 83 82 81 80 79 78 77 76 75
H=2m
9煤
石灰岩
砂质泥岩
9煤
预计9 煤
工作面构造示意图
陷落柱
• 1、陷落柱的形成与特征 • 2、对生产的影响 • 3、掘进、回采工作面的识别与通过措施 • 4、陷落柱影响范围内的顶帮支护
• (1)平面形态:一般呈椭圆形,也可呈圆形、长 条形和不规则形等。
陷落柱的特征
陷落柱的特征
• 2、陷落柱的井下特征 • (a)柱面特征:柱面即陷落柱与周边正常
岩层的接触面。有三种:第一种,柱面多 呈直立的平面;第二种,锯齿状柱面;第 三种,滑坡状柱面。
陷落柱的特征
锯齿状柱面
滑坡状柱面
陷落柱的特征
• 即:正断层的倾向与下降盘在同一侧, 图中表示为箭头指向与两短线同向。
正断层
符号2
下盘断煤交线
上盘断煤交线
该符号主要出现在1:2000以下 的小比例尺地图中,其表示的区域和 断层的影响区域不是一码事。
逆断层
符号1
H=2m∠10°:
H=6m∠10°:
F2:0:
F:20:
• 即:逆断层的倾向与下降盘分在两侧, 图中表示为箭头指向与两短线不同向。
四、掘进及回采工作面通过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通过正断层措施
• 由上盘进入下盘: • (1)直接破底,上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煤层; • (2)退后挑顶,上山掘进通过,直至进入
煤层; • (3)破底和挑顶都使用。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及将来回采通过影响程度有关。
(一)掘进工作面通过正断层措施
煤层; • (2)破顶达生产要求,再退后随底,直接
进入煤层; • 当然选择哪种方法通过与顶板岩性、
煤岩层坡度及回采是否通过有关。
(二)掘进工作面通过逆断层措施
• 由下盘进入上盘: • (1)直接通过,并沿一定坡度破底板上山
掘进,直至进入煤层; • (2)破顶通过,并沿一定坡度上山掘进,
直至进入煤层。 • 当然当顶底板岩层硬度一样时,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