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基于STM32小区用智能储物柜控制方案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智能家居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家居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控制。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家居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设计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生活的追求,提高生活品质。
本文将介绍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
STM32是一款性能稳定、功耗低、体积小巧的单片机,适合用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为系统的扩展和优化提供了便利。
其次,我们需要设计系统的架构图。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需要与各种家居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包括灯光、温度、门锁等。
我们可以利用STM32的串口、I2C、SPI等通信接口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同时,为了实现用户远程控制以及与互联网的连接,可以使用Wi-Fi模块或者蓝牙模块。
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软件程序。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来进行任务调度和管理。
相关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控制命令的处理都可以通过编写C语言程序来实现。
对于网络连接,可以使用TCP/IP协议栈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然后,进行系统功能的实现与测试。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和调试。
比如,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并能实时地显示在控制界面上;通过控制命令,可以实现对各种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例如电灯的开关、温度的调节等。
最后,将系统整合到实际的智能家居环境中,并进行使用测试。
在现实环境中,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控制界面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定时、场景等复杂操作,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不仅能够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和便捷性,还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统一管理,让居家生活更加智能化、便利化。
《2024年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范文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STM32作为一款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包括系统架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实现及测试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设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传感器网络、执行器网络等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处理指令并控制执行器网络。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三、硬件设计1. 微控制器:选用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可满足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需求。
2. 传感器网络: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家庭环境及设备状态。
3. 执行器网络:包括灯光控制器、窗帘控制器、空调控制器等,负责执行控制中心的指令。
4. 通信模块:采用WiFi或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控制中心与传感器网络、执行器网络的通信。
5.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四、软件设计1. 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如FreeRTOS,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通信协议:设计适用于家居环境的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对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为控制中心提供决策依据。
4. 控制算法:根据数据处理结果,采用合适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
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控制智能家居系统。
五、系统实现及测试1. 系统实现:根据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将各个模块集成到STM32微控制器上,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
2. 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2024年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智能家居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IoT)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包括其系统架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网络通信及安全性能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负责收集家居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应用层;应用层则负责处理信息,并根据需要控制家居设备。
三、硬件设计1. 主控制器:本系统采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接口等优点,可满足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
2.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负责收集家居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3. 执行器模块:执行器模块包括灯光控制、空调控制、窗帘控制等,通过继电器或电机驱动等方式实现家居设备的控制。
4. 通信模块:本系统采用WiFi或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与主控制器的数据传输。
四、软件设计1. 操作系统:本系统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如RT-Thread等,以实现多任务处理和实时性要求。
2. 驱动程序:为硬件模块提供驱动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家居设备的控制等功能。
3. 应用软件:包括数据处理、设备控制、用户界面等部分。
数据处理部分负责将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设备控制部分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家居设备;用户界面部分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五、网络通信设计本系统采用WiFi或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与主控制器的数据传输。
在网络通信设计中,需考虑通信协议的选择、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
同时,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采取一定的容错和恢复机制。
六、安全性能设计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环境控制与物联系统的设计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环境控制与物联系统的设计摘要:智能家居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变得日益普及。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该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领域。
首先,我们研究了STM32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广泛应用,强调了其在嵌入式控制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关注感知与数据采集,详细探讨了传感器选择与原理、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数据传输与通信。
在控制与执行方面,我们讨论了控制算法设计、STM32的程序开发和执行设备与执行动作,强调了这些方面对系统性能的关键影响。
最后,我们关注用户界面与交互,探讨了用户界面设计、用户交互方式和远程控制与监测功能,以提高系统的用户友好性和便捷性。
本文旨在为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全面的指导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STM32;智能家居;控制算法;用户界面;远程控制1、STM32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1.1嵌入式控制在智能家居环境中,STM32微控制器广泛用于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其低功耗特性和丰富的外设支持使其成为控制各种家居设备的理想选择。
例如,STM32可以控制灯光、家庭安全系统、智能窗帘、暖通空调等设备。
其高性能处理能力允许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以提高家居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1.2传感器数据处理智能家居环境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获取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运动等。
STM32微控制器可以与各种传感器相结合,通过采集和处理传感器数据来实现智能化控制。
它的模拟输入和数字转换功能使其能够处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输出,并将数据转化为可用于决策和控制的格式。
这对于实现自动化的温度控制、安全监测和能源管理至关重要。
1.3通信管理在智能家居系统中,设备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和协作,以实现联动控制和远程监控。
STM32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使得设备能够互相通信并与智能家居中心或云平台连接。
这种通信能力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同时也允许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了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性和便捷性。
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2020年27期众创空间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吴超,曹峰源,安乐,陈志文,徐默然,徐谢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引言随着5G 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也越来越多的使用智能控制用来方便我们的生活,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1]。
本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具有以下优势:研究目标为开发一个能为家庭所用的具备智能控制或离线控制功能的控制器,通过有线或无线设备组成的网络与各种信息传感设备连接[2],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1系统设计设计是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监视实时的温度(模拟量),湿度(模拟量),设备是否开启(开关量)等一系列可检测项目标准,能够通过控制器,进行实时操作(家用电器开关、关闭阀门等一系列控制),旨在达到智能控制的功能。
2硬件设计硬件系统主要包括:(1)中央处理模块;(2)通信控制模块;(3)人机界面;(4)电机驱动模块;(5)温度检测模块;(6)电源模块;(7)驱动单元。
本设计主要的控制思路是中央处理模块开始工作,采集驱动单元的状态,其中驱动单元包括:(1)照明单元;(2)温湿度检测单元;(3)电动窗帘;(4)水阀开关,通过人机界面或者net 平台来实现对驱动单元的检测与控制。
硬件模块如图1所示。
控制系统的芯片采用STM32F103ZET6TR,以太网接口是一组包含8个孔的排针组成的,默认采用的是STM32的SPI3总线与Ethernet 模块进行通信。
芯片最小系统板如图2所示。
SPI3口相关的SCK 、MISO 两个引脚,与JTAG 管脚有重复使用的地方。
因此,为了能够正常使用SPI3总线,摘要:文章从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智能家居系统总体结构、智能家居硬件设计、通信软件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STM32单片机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STM32单片机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家居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本文将介绍基于物联网的STM32单片机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
一、引言智能家居系统是一个将家庭各种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这个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连接在一起,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基于物联网的STM32单片机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传感器、单片机、通信模块、服务器和用户终端设备。
传感器负责采集各种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单片机是系统的核心控制器,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负责接收数据,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发送相应的指令到单片机。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等终端设备控制家居系统。
2. 功能模块(1)环境监测模块:该模块通过传感器采集室内环境参数数据,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这些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查看室内环境情况。
(2)灯光控制模块:该模块通过执行器控制室内灯光的开关和调光。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控制灯光的亮度和开关状态。
(3)空调控制模块:该模块通过执行器控制室内空调的开关和温度调节。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调节空调的温度,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
(4)安防监控模块:该模块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室内的安防监控。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查看实时监控画面,并且可以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进行报警。
三、系统特点1. 高效性:该系统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具有高效的运行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实时响应用户的指令。
2. 可扩展性:基于物联网技术,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添加和扩展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更多功能的拓展。
3.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对家居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活的便利性。
《2024年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范文

《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必然趋势。
为满足不断升级的家居需求,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此系统可有效实现对家庭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与控制,提高居住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结合各类传感器、执行器以及通信模块,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测、智能照明、安全防护、娱乐控制等。
三、硬件设计1. 主控制器:采用STM32单片机,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接口资源,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2.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家庭环境参数。
3. 执行器模块:包括继电器、电机驱动等,用于执行控制命令,如开关灯光、调节窗帘等。
4. 通信模块:采用Wi-Fi或ZigBee等通信技术,实现与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的控制与数据交互。
四、软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便于后期维护和功能扩展。
主要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输出模块和通信模块。
1.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家庭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
2. 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当数据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报警或控制执行器进行调节。
3. 控制输出模块: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输出控制命令,如开关灯光、调节空调温度等。
4. 通信模块:通过Wi-Fi或ZigBee等通信技术,实现与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的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交互。
五、功能实现1. 环境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家庭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当参数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报警并可通过手机APP或智能家居中心接收报警信息。
2. 智能照明: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提高居住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2024年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智能家居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该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二、系统架构设计1. 硬件架构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STM32微控制器、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通信模块等。
STM32微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采集家居环境数据。
执行器模块包括灯光、空调、窗帘等家居设备的控制模块。
通信模块采用WiFi或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与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2. 软件架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STM32微控制器的固件程序和云服务器端的软件程序。
固件程序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控制执行器设备、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等任务。
云服务器端的软件程序负责接收固件程序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同时向用户提供远程控制和监控功能。
三、功能实现1. 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家居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这些数据通过STM32微控制器的固件程序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需要可以实时显示在本地设备上或上传至云服务器。
2. 远程控制与监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网页等方式,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云服务器端的软件程序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通过WiFi或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将指令发送给STM32微控制器,由其控制执行器模块实现设备的开关、调节等功能。
同时,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家居环境数据和设备状态。
3. 智能控制与节能本系统具备智能控制和节能功能。
通过学习用户的生活习惯和喜好,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如自动调节空调温度、自动开关灯光等。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判断家居环境的实际情况,如当室内光线充足时,自动关闭灯光,实现节能减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TM32f103设计智能储物柜(小区用)设计方案策划书编制:张聪时间:2014/10/10许昌智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产品需求分析 (4)二、主要配件 (4)三、控制方案 (5)1、控制功能: (5)(1)IC卡/密码用户模式 (5)(2)快递存储模式 (5)(3)管理员模式 (5)(4)设备具备功能 (5)2、控制板开发流程 (5)3、硬件电路部分 (8)1)STM32f103主控芯片电路(STM32f103ZET6电路图) (9)2)IC卡读卡电路模块(RPD522S) (11)3)键盘模块(4*4矩阵键盘) (12)4)LCD/OLED液晶显示电路 (12)5)红外反射式检测模块(RPR220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 (17)6)通信接口电路 (19)7)电源稳压电路 (19)8)电磁锁控制输出电路 (20)9)布线简明规范 (20)4、软件部分 (21)四、机柜设备配置布局图 (24)一、产品需求分析本产品是为了满足小区业主临时存取物品的需求,以及快递员寄存包裹的需求,业主可以无限次存储,存取方便快捷,快递员可以在柜子空箱的情况下存入快递包裹,对于信报可以直接从信报条孔投递。
二、主要配件三、控制方案1、控制功能:(1)IC卡/密码用户模式液晶屏待机显示日期时间,用户点击“业主唤醒”键,通过输入箱号后持IC卡在IC卡读卡感应区,单片机接收到IC卡的序列号信息,与单片机存储区存储信息比对,核实验证正确则打开对应箱门,非法IC卡则单片机终端发出报警指令并通过液晶屏显示和语音芯片发出报警;用户点击“业主唤醒”键,通过选择箱号确认后点击“密码打开”按键并输入密码的形式验证信息一致开启箱门,密码错误则显示报警并提示重新输入,密码错误>=三次,系统报警并返回主界面;终端系统操作记录上传上位机数据库。
(IC卡密码存储区是怎样设置的?IC卡读卡器接收到的是什么信号?传给stm主控板的是通过串口还是?)(2)快递存储模式快递员点击“访客唤醒”键,选择箱号,箱号存在并进行内部自检(选用红外检测条),空箱状态则直接点击“打开”按键打开箱门并进行语音提示关闭箱门;快递员也可以在箱内有物品的情况下通过从业主处获取密码打开箱门存物,业主取物后可选择修改密码;终端系统操作记录上传上位机数据库。
(上位机通讯该怎样做比较便捷高效?)(3)管理员模式管理可以通过管理软件登陆界面登陆,远程监控柜子的使用情况,用户卡遗失可以在管理员处办理挂失和补卡。
(4)设备具备功能a、卡遗失,可通过键盘输入密码输入验证开启柜门;b、箱内红外自检;c、空箱按存键可以直接开启箱门;d、业主可以在柜子控制板自行修改密码。
2、控制板开发流程自主开发智能储物柜控制板分为两部分: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先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编程,然后调试验证。
具体流程如下:(1)根据控制需求确定主控芯片及外围电子元器件的选型;(2)在仿真软件上进行电路设计,然后进行模拟仿真,同时进行分模块编写程序;(3)用万能板搭建硬件电路,下载程序进行模拟验证,同时进行PCB电路板设计;(4)PCB板打样,焊接硬件电路,下载程序调试验证;(5)控制板定型后,批量生产电路板外协焊接加工,程序自己下载。
系统架构及组成终端控制流程图3、硬件电路部分控制板硬件电路分为电源转换、ARM7-STM32f103、继电器、IC卡读写卡器、键盘接口、液晶显示器接口、红外内部检测模块、上位机通讯接口等几个模块。
硬件结构电路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1)STM32f103主控芯片电路(STM32f103ZET6电路图)STM32封装图STM32f103ZET6内核是32位的Cortex-M3 CPU,最高72MHZ工作频率。
ROM512K,RAM64K,共144引脚,112个多功能双向I/O口可用,所有的IO口可以映射到16个外部中断。
具有并行LCD接口,兼容8080/6800模式。
具备11个定时器:多达4个16位定时器,每个定时器有多达4个用于输入捕获/输出比较/PWM或脉冲计数的通道;2个16位6通道高级控制定时器,多达6路PWM输出,带死区控制;2个看门狗定时器(独立的和窗口型的) ;系统时间定时器:24位自减型计数;2个16位基本定时器用于驱动DAC 。
多达13个通信接口:多达2个I2C接口(支持SMBus/PMBus) ,可以实现后期触摸屏的应用升级;多达5个USART接口(支持ISO7816,LIN,IrDA接口和调制解调控制) ;多达3个SPI 接口(18M位/秒),2个可复用为I2S接口;CAN接口(2.0B 默认) ;USB 2.0全速接口;SDIO接口。
2)IC卡读卡电路模块(RPD522S)RPD522S系列IC卡读写模块采用NXP公司高集成度读卡芯片MFRC522开发而成,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
产品完全兼容ISO14443A标准协议,可支持对Mifare S50、Mifare1 S70、Mifare UltraLight等卡片的读写操作。
模块内部集成了ISO14443A协议,开发人员只需通过通信接口发送简单的命令便可以完成对IC卡的读写操作,而无需理解复杂的IC卡通信协议。
模块采用UART/TTL电平,可以直接跟绝大部分ARM直接通信。
产品照片:技术参数:3)键盘模块(4*4矩阵键盘)0~9键,“确认”键,“删除”键,“业主唤醒”键,“访客唤醒”键,“修改密码”键,“取消”键共16个按键。
4)LCD/OLED液晶显示电路LCD液晶显示模块规格有多种:①LCD1602A液晶屏20元/片产品描述产品型号: HTM1602ALCD 类型:字符点阵外形尺寸: 80.0*36.0mm视域尺寸: 64.5*15.8mm控制器: S6A0069可显示白底黑字、白底蓝字、黑底白字、黑底黄字、黑底蓝字、蓝底白字、蓝底黑字、绿底黑字、黄底黑字、橙底黑字、可显示两行,每行十二个字符。
利用I2C并行口扩展芯片PCF8574,简化了LCD1602液晶显示的引脚数目,用户只需操作模块的I2C接口(SDA\SCL)即可实现对模块的显示控制,同时还可以控制模块的背光通断。
②(HJ12864ZW带中文字库液晶显示屏)35元/片LCM尺寸(长×宽×厚) 93.0×70.0×13.5可视区域(长×宽) 72.0×40.0 点间距(长×宽) 0.52×0.52 点尺寸(长×宽 0.48×0.48 逻辑工作电压(Vdd +5.0V 或+3.3V(出厂时设定+5.0V)LCD 驱动电压(Vdd-V0) +3.0 ~ +5.0V工作电流(背光除外) 3.0mA(max)HJ12864ZW是一种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由行驱动器与列驱动器组成,可显示128(列)× 64(行)点阵。
可完成图形显示,也可显示8×4个(16×16点阵)中文汉字。
与外部CPU接口可采用串行或并行方式控制。
七条控制指令,与CPU接口采用8位数据总线并口输入输出方式。
内置RAM为512字节(4096位)。
液晶显示模组(LCM)的LCD颜色有黄绿色、蓝色、灰色,可供客户进行选择。
液晶显示模块背光颜色有黄绿色、橙色、白色、红色、翠绿色、蓝色,可供客户进行选择。
使用与储存温度有:常温(工作温度0~+50℃,储存温度-10~+60℃);宽温(工作温度-20~+70℃,储存温度-30~+80℃);超宽温(工作温度-30~+80℃,储存温度-40~+80℃),可供客户进行选择。
模块电压有5.0V与3.3V可供客户进行选择,需出厂前设置。
③2.4寸37PIN标准接口高清高亮显示模组(13.8元/片)简介:本产品MCU接口,任何单片机均可驱动。
驱动IC:ILI9325/HX8347A/ILI9320/ILI9341可选玻璃:CMO分辨率:240 * 320(QVGA)触摸屏: 无④7inch Resistive Touch LCD (198元/片)⑤OLED 0.96寸(38元/片)标准IIC 通信,本店提供SPI,IIC 通信OLED。
IIC 只需4个引脚(2 个I/O口),SPI 只需6个引脚(4个I/O)。
显示效果要比LCD细腻清晰。
产品特点:•无需背光、显示单元能自发光•分辨率:128*64•可视角度:160°•支持众多控制芯片:全面兼容Arduino、51系列、MSP430系列、STM32/2、CSR芯片等•超低功耗:全屏点亮时0.08W,正常全屏显示汉字0.06W•宽电压:支持3V~5V直流•工作温度:-30℃~70℃•模块体积(长宽厚):27.3MM*27.3MM*4.1MM•IO口占用少:采用SPI通信方式•驱动芯片:SSD1306•无字库:取模软件取字。
5)红外反射式检测模块(RPR220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PN:QSV-E-00038)是一种利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制成的在传感器的有效检测距离范围内对被测物体的存在性进行检测的电路装置。
其实物图如图一和图二所示。
图一、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实物图(顶层)图二、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实物图(底层)模块由红外光发射接收器、电压变化检测电路、检测灵敏度调节电位器、检测状态指示LED 灯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简图如图三所示。
图三、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工作原理简图模块的工作电压可接DC3.3V 或DC5.5V ,检测结果的输出信号为电压开关量,检测到物体输出“正逻辑0”,未检测到物体输出“正逻辑1”。
模块的最大有效检测距离主要由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特性决定,同时受被测物体的红外反射特性影响很大,亦能通过检测灵敏度调节电位器进行调节。
对一般物体的检测应用,有效检测距离常常能达到0.1CM ~20CM 。
通常而言,具有光滑表面并且反光特性良好的物体易于检测,有效检测距离相对比较大;透明的物体、具有粗糙表面或反光特性差的物体,检测难度加大,有效检测距离相对比较小。
理论上光电传感器只要位于被测区域反射表面可受到光源照射同时又能被接收管接收到的范围就能进行检测,然而这是一种理想的结果。
因为光的反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反射表面的形状、颜色、光洁度,日光、日光灯照射等不确定因素。
如果直接用发射和接收管进行测量将因为干扰产生错误信号,采用对反射光强进行测量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红外反射光强法的测量原理是将发射信号经调制后送红外管发射,光敏管接收调制的红外信号,原理如图1. 所示。
v out反 射表面x图1 红外发射接收原理 图2 光强度相应曲线反射光强度的输出信号电压Vout 是反射面与传感器之间距离x 的函数,设反射面物质为同种物质时,x 与Vout 的响应曲线是非线性的,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