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动画片里的人物》-王紫月老师
动画片里的人物大班教案

动画片里的人物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描述动画片中的不同人物角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培养幼儿对动画片的兴趣和喜爱。
二、教学内容:1.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人物角色识别和描述。
2. 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人物角色识别和描述。
3. 动画片《西游记》中的人物角色识别和描述。
4. 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的人物角色识别和描述。
5. 动画片《冰雪奇缘》中的人物角色识别和描述。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动画片片段或图片,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西游记》、《海绵宝宝》和《冰雪奇缘》中的人物角色。
2. 准备白板或大纸张,用于展示和描述人物角色。
3. 准备彩色笔或彩色纸,用于绘画人物角色。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向幼儿展示动画片片段或图片,让他们观察并说出其中的人物角色。
2. 展示:将动画片片段或图片放在白板或大纸张上,让幼儿有机会更清楚地观察人物角色。
3. 描述:让幼儿用语言描述人物角色的外观、性格和特点。
4. 绘画:给每个幼儿提供彩色笔或彩色纸,让他们尝试绘画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
5. 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他们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想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人物角色。
2. 听幼儿在描述人物角色时的语言表达,看他们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3. 观察幼儿在分享过程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4.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用于评价他们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和创造力。
六、教学活动:角色扮演1. 目的:让幼儿通过扮演动画片中的角色,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2. 准备:选择几个动画片中的角色,准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
3. 活动步骤:a. 向幼儿介绍要扮演的角色及其特点。
b. 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c. 给各组时间准备,可以自由讨论角色的台词和动作。
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设计及反思:动画片里的人物

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设计及反思:动画片里的人物活动目标一、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以及动画片里的人物,并能安静的倾听别人的谈话。
二、能辨别那些角色是善良,勇敢,聪明等,哪些角色是阴险,狡猾等。
三、幼儿能大胆表现动画片里角色的神态、动作,以及他们对动画片的兴趣。
活动准备一、教师平日注意了解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情况,鼓励幼儿多看儿童动画片。
二、教师应对近期电影、电视上放映的动画片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指导幼儿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
准备多部动画片中角色的挂图。
三、教师准备有关动画片角色的电脑课件,投影仪一台,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一、带领幼儿到“动画城”去玩,用“看一看,说一说”的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用快速放映的方法,将很多动画片的画面呈现在幼儿面前。
2.幼儿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二、让幼儿熟悉周围的挂图,引导幼儿说出还知道那些动画片里的角色。
师:“刚才你们说的是动画片里的角色,那你们知道这些动画片的名字吗?我们一边看,一边说出他们的名字,好吗?”(教师逐一放映,幼儿回答所看到的画面是哪一部动画片三、引导幼儿拓展谈话的内容,说出还看过那些动画片。
师:“你们一定还看过很多动画片,你能告诉大家还看过那些动画吗?”四、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追喜欢的动画片,并说出原因。
师:“你们刚才说的动画片的确很好看,不过这些动画片里一定有一部是你最喜欢看的,你能把你最喜欢的动画片介绍给大家,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他吗五、引导幼儿说出哪些角色是聪明的,勇敢的。
1.师:“你们刚才介绍了最喜欢的动画片。
曹老师也有一部最喜欢的动画片,你们想知道吗?”(教师呈现一休想问题的画面)2.师:“你们喜欢这部动画片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一休的聪明和勇敢)教师小结:一休很聪明,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他,然后不管有多困难,一休都会很勇敢地去解决困难,所以他是聪明,勇敢的。
3.做游戏,引出幼儿讨论还有哪些角色是聪明,勇敢的。
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动画片中的人物》

大班谈话活动:动画片中的人物活动目标:1.能围绕动画片中的人物这一主题进行谈话,能有序、清楚、连贯的表达。
2。
能注意倾听理解别人谈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3.体会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及人物角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图片。
《喜洋洋与灰太狼》主题曲MP3.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题曲,进入活动场地.师:孩子们,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呢?(喜洋洋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里面有哪些角色?(喜洋洋、灰太狼、红太狼、小灰灰、村长、慢羊羊、懒羊羊、美羊羊)你们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观察指导要点:1。
幼儿举手回答问题,有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认真倾听同伴的谈话、不随意打断。
二、。
拓展话题,自由讨论。
1。
幼儿拿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图片,与同伴分享。
孩子们,除了喜洋洋、灰太狼、红太狼等等这些动画角色,你们还有自己喜欢的角色吗?(有)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角色拿出来,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你最喜欢的动画片角色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看看你的同伴会不会因为你的介绍也喜欢它呢。
2.幼儿自由分享、交流(教师观察指导)师: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分享你最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刚刚谁和你分享了,分享了什么?你有没有因为他的分享而喜欢上这个角色.(教师适时加入谈话活动,与幼儿一起分享讨论。
)观察指导要点:1、关注每一个幼儿,是否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2、鼓励平时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幼儿.3、扫描观察班级常规,关注比较调皮好动的幼儿.三、迁移谈话经验孩子们,今天我们谈了这么多动画片中的人物角色,有聪明的,可爱的,狡猾的,糊涂的、正义的、勇敢的,你们最想成为哪一种呢,你应该怎么做?观察指导要点:幼儿能否把讨论的角色形象迁移到自己身上;鼓励、引导幼儿说一说要成为这一形象的人物,具体应该做些什么?。
大班谈话活动《动画片里的人物》

动画片里的人物(大班)活动目标1.能注意倾听别人谈话,并能把握谈话的主要信息,乐意与人交谈观看动画片后的感想。
2.在谈话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儿童动画片中的人物,学习归纳一类类的人物形象。
3.提高幼儿文学的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平日注意了解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情况,鼓励幼儿多看儿童动画片。
2.教师应对近期电影、电视中放映的动画片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指导幼儿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
活动过程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谈论儿童动画片的兴趣。
建议教师提这样的问题:①你喜欢看儿童动画片吗?②你们都看过哪些儿童动画片?这个问题涉及幼儿已有的经验,他们回答的积极性很高。
这时,教师可让幼儿畅所欲言,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说出自己所看动画片的名字。
如“赛车手”、“忍者神龟”、“侦探加基特”、“超级马力”、“猫和老鼠”、“加高历险记”、“大力水手”、“黑猫警长”、“奥特曼”、“机器人斯迈克”、“北斗神拳”、“金刚葫芦娃”、“笨笨”、“超霸恐龙”、“宇宙战士”、“红气球”、“巨龙巴伏特”、“坦克大”、“机器猫”、“蓝精灵”、“圣斗士星矢”、“小红帽”,等等。
2.教师为幼儿创设相互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谈自己对动画片的观感。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么多有趣的动画片,都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围绕问题,放手让幼儿自己寻找谈话对象进行交流,幼儿可以两个两个交谈,也可以三五一群地交谈。
提醒幼儿说话轻一些,注意倾听同伴谈话。
3.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谈动画片,分析归纳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教师通过一步步地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分析、讨论。
建议教师提问:①在你们看过的动画片中,哪部片子中的哪些人是善良、聪明的,为什么这么说?这个问题可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思考,谈论自己所看过的动画片的人物形象。
如有的幼儿说:“我认为《马克五号》中的无名赛手的弟弟最善良,在开车比赛中,他分析别人车上的油箱漏了,立刻停车去帮助别人。
”“《克拉基和他的同伴》中的克拉基、加高主动帮助遇难的朋友脱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画片里的人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画片里的人物》背景和介绍大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动画片里的人物》教学活动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这个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并同时通过描述、模仿、分析等方式让孩子学会较为准确、流畅地表达这些形象。
教学活动时可以选用多种动画片,教学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教学流程可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当的修改。
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内容•选用适合大班的动画片,例如:《小熊维尼》、《熊出没》、《汪汪队立大功》等•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孩子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征•通过词汇学习和动作模仿,让孩子学会较为准确、流畅地表达这些形象教学目标•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孩子对动画片的爱好,并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动画片的认知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导孩子观看动画片•让孩子注意“人物形象”和“特征”两个方面,帮助他们理解人物形象并发挥想象力第二步:教学词汇•帮助孩子学习“形象词汇”,如“大耳朵”、“圆脸”、“白胡子”、“长尾巴”等•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方便孩子学习,让孩子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词汇能力第三步:动作模仿•鼓励孩子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行为、表情等•孩子可以对不同的人物做动作比较,比较差异第四步:教学反思•教师鼓励孩子对此次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和教师反思,帮助老师和孩子更好地对教学进行总结教学时长和注意事项教学时长•教学时长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40分钟到1小时注意事项•需要使孩子充分参与,让他们在教学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孩子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表达,包容每个孩子的不同表现•老师应在教学中细心观察,给予同学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确保课程顺利完成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主要让孩子在观看动画片的叙事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和特征,并通过词汇学习和动作模仿等方式培养孩子对动画片的爱好和理解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次教学中很难完全涵盖孩子的需要和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地为有不同程度需求和表现的同学提供更为细致且适宜的引导和指导.此外,在教学活动中,音乐和美术元素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使教学变得更加活泼有趣。
动画片里的人物大班教案

动画片里的人物大班教案第一章:动画片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画片的基本概念,知道动画片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
培养幼儿对动画片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动画片是什么?动画片的特点和魅力。
1.3 教学活动:观看一部经典的动画片片段,如《白雪公主》。
引导幼儿观察动画片中的角色、故事情节、画面等。
讨论动画片的特点,如色彩鲜艳、动作生动等。
第二章:动画片中的角色创作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画片中的角色创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对动画片角色的喜爱和关注。
2.2 教学内容:动画片角色的创作过程,包括角色设定、性格塑造等。
分析一些经典的动画片角色,如米老鼠、唐老鸭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一部经典的动画片片段,注意观察其中的角色。
引导幼儿讨论角色的特点、性格等。
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创作,可以是绘画、表演等形式。
第三章:动画片的故事情节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叙事能力和理解力。
培养幼儿对动画片故事情节的兴趣和关注。
3.2 教学内容:动画片故事情节的构成要素,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分析一些经典的动画片故事情节,如《狮子王》、《功夫熊猫》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一部经典的动画片片段,注意观察其中的故事情节。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情节的构成和特点。
让幼儿分组进行故事情节的创作和表演。
第四章:动画片的表现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画片的表现技巧,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培养幼儿对动画片表现技巧的兴趣和关注。
4.2 教学内容:动画片的表现技巧,包括画面设计、音效、配音等。
分析一些经典的动画片片段,观察其中的表现技巧。
4.3 教学活动:观看一部经典的动画片片段,注意观察其中的表现技巧。
引导幼儿讨论动画片的表现技巧,如画面色彩、音效等。
让幼儿分组进行简单的动画创作,尝试运用一些表现技巧。
第五章:动画片的教育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画片的教育意义,培养幼儿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大班谈话活动动画片里的人物教案

大班谈话活动动画片里的人物教案引言:在大班谈话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片里的人物来进行教学。
通过对动画片里的人物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道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一、选择适合的动画片人物在选择动画片人物时,应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分析会有较大吸引力的人物。
例如,能够引起幼儿共鸣,感受到人物经历的情感,了解人物所表达的思想等。
二、针对不同主题进行讨论针对不同的讨论主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三只小猪”的主题是“勇敢面对困难” ,通过简单的故事创设,引导幼儿分析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比如说制定对策来面对狼的攻击。
三、完善讨论过程设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让幼儿多发言,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2. 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回答这些问题。
让幼儿们的问题得到解答,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这个教学过程需要营造愉悦、轻松的氛围,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小童话等方式来增进幼儿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四、巩固过程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再现、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对讨论内容进行巩固,以强化课堂所学。
同时,也可以留下相关资料,家长和幼儿可以一起观看动画片,继续学习、思考以及探索故事中更多有趣的细节。
结论:在大班谈话教学中,动画片人物是一个极其有用的资源,通过有效的使用这些人物,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事情,培养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育中更加广泛地应用。
此外,在利用动画片人物进行教学时,教师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与其相关的动画片人物。
其次,讨论主题的设定要具有针对性。
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确定讨论主体,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讨论,让其能够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
再次,要注意讨论过程的设计。
动画片里的人物大班教案

动画片里的人物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片的基本概念,知道动画片是通过绘画、声音、动画等多种手段制作的。
2. 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画片中的角色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观看动画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动画制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动画片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幼儿了解动画片是什么,它是如何制作的。
2. 动画片中的角色特征: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画片中的角色,了解他们的外貌、性格等特点。
3. 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让幼儿理解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能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动画片中的角色和情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讲述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动画片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3. 讨论法: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动画片中的角色和情节,培养他们的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动画片:选择适合大班幼儿观看的动画片。
2. 教学卡片:制作动画片角色的教学卡片,用于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3. 画纸、画笔:用于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角色。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向幼儿介绍动画片的基本概念,让他们了解动画片是通过绘画、声音、动画等多种手段制作的。
2. 观看动画片:让幼儿观看动画片,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动画片中的角色特征和故事情节。
3. 角色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动画片中的角色,了解他们的外貌、性格等特点。
4. 绘画活动:让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角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的反应,了解他们对动画片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通过角色讨论,评估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3.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延伸:1. 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简单的动画片,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过程。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画制作公司,让他们了解动画制作的实际情况。
3. 开展动画片欣赏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并交流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动画片里的人物》-王紫月老师
大班语言活动:《动画片里的人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童动画片中的人物,学习归纳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
2.按儿童动画片的名称、主要情节、主题倾向引导幼儿一步步围绕话题进行交谈。
3.要求幼儿围绕话题轮流进行谈话,运用他们已掌握的基本谈话规则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教师平时注意了解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情况。
2.教师对近期电影、电视上放映的动画片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以“你最近看过哪些动画片”引出谈话话题。
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谈论动画片的兴趣。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喜欢看动画片吗?你看过哪些动画片?可让幼儿畅所欲言,尽
量让每个幼儿都能说出自己所看动画片的名字,如《小头和爸爸
大头儿子【大班体育教案/daban/tiyu/】》、《宝莲灯》、《花
木兰》、《狮子王》等等。
2.引导幼儿就动画片的主要情节进行自由交谈。
让幼儿自己寻找同伴进行交流。
幼儿可以两两交谈,也可以三五
成群地交谈。
教师在活动中可引导幼儿从动画片的名称入手,引
出动画片中大段的情节来。
如《宝莲灯》讲的是一盏灯的故事吧?这是一盏怎样的灯?等等。
3.引导幼儿就动画片中的主题倾向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论动画片。
请几名在自由交谈中讲得比较好的幼儿在
集体面前谈论。
幼儿谈论时,教师可用插话的方式帮助幼儿补充、整理谈话内容,引出对动画片中大段情节的表述。
(2)通过提问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提问:在你们看过的动画片中,哪些人物是善良、聪明的?哪些人物是凶恶。
狡猾的?还有哪些
人物是滑稽、有趣的?为什么?
4.在拓展谈话范围的同时,引导幼儿用“轮流”等已掌握的谈话
规则进行集体交谈。
5.教师小结幼儿谈话的情况,引导幼儿体验谈论动画片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