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教案: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教案: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维护秩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们应该高度认同社会规则的社会功能,认识到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密不可分。
能力目标:我们应该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问题。
知识目标:我们应该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我们还应该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难点:社会规则如何维系社会秩序。
导入新课】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章法,即我们所说的秩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2,运用你们的经验回答以下问题:1.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答案提示:1.这四幅图片分别体现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我们都希望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而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新课——维护秩序。
首先,我们先研究本课的第一个问题——社会生活有秩序。
讲授新课】一、社会生活有秩序教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那么我们首先研究:1.什么是社会秩序?2.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案提示: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教师: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3和P24,探究与分享并回答以下问题:1.校门口的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3.这段材料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请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代表回答。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5篇范文]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0feab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b.png)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5篇范文]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框维护秩序
1.社会秩序是社会的一种_______状态。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_____,①这有利于避免_____、减少_____、化解______,从而提高社会_______,降低社会___________。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______。
2.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__________,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3.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使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规则保障__________的实现。
第二框遵守规则
1.________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______、纪律、______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______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__________,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________。
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_____和_____。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______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_____。
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将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坚定维护规则。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______遵守规则;要在保护处身安全的前提下,______、监督、________他人遵守规则。
5.要积极参与规则的__________,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_________。
1. 第三、四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生活讲道德

(2)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 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 长盛不衰。(生活情境:某品牌将“抓质量,做精品”作为品质保障,获 得社会点赞)(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3)对社会、国家: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①社会成员之间以 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 促进社会和谐;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 ③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 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 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表现。(P37) (1)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原因/意义。(P37~
39)(2019省卷11)
(1)对个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②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
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对社会:促进社会和谐。①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
(3)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生活情境:与 人交谈时,认真聆听,不随便打断他人讲话;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 惯;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诚实守信(高频)
1.诚信的地位。(P41)
(1)道德角度: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
························
第三、四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生活讲道德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维护秩序》_1

3.1 维护秩序
1.生活需要秩序
(1)社会秩序含义: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种类: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社会秩序的作用: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2.维护秩序靠规则
(1)社会规则的种类: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2)社会规则的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2 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动社会有序运行。
2.怎么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维护和改进规则
(1)怎么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协助他人遵守规则。
(2)怎么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维护秩序》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PPT课件

第3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1框 维护秩序
学习目标
1.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 规则三者密不可分。(情感) 2.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 社会规则问题。(能力) 3.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 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知识) 4.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知识)
笔记整理四
4.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板书设计
生活
需 要
维
秩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护
秩
序
靠
规则
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
社会正常运行
社会秩序的作用
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
社会规则的作用
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当堂训练
1.电影院中应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上要货真价实,买卖
①提升人们的规则意识、生命意识
②对相关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③刺激头盔消费,激发经济活力
④促进文明出行,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整理。 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时练习。
学习任务二
结合课本p23思考: 1. 校 门 口 的 这 种 混 乱 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 你 认 为 应 该 如 何 改 变这种混乱的状况?
笔记整理二
2.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层面)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个人层面)
第三课社会规则离不开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3.1 维护秩序一.社会秩序的含义以及种类(背诵)(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种类: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背诵)(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三、社会规则的含义以及种类(背诵)(1)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四、社会规则的作用(背诵)(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2.遵守规则一、自由和规则有什么关系(背诵)(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怎样自觉遵守规则?(背诵)(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三、他律和自律的含义(背诵)他律指的是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自律指的是需要自我约束。
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四、怎样维护和改进规则(背诵)(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劝导的技巧(背诵)1.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2.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3.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
六、为什么要改进规则?(熟读)1.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3.原有的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015年9月22日,网友“兔妖妖De小小幻想” 发布了一条视频微博。视频中,一名全身粉色的短 发女子,不紧不慢地嗑着瓜子,顺手把瓜子壳扔在 车厢里。这个女子嗑瓜子至少持续了12个站。 “虽然晚上10点过后没有什么人,但请你注意 素质,粉萌粉萌的6号线被你搞脏了,从站台上丢 到车上这种行为不觉得可耻吗?”不仅网友“兔妖妖 De小小幻想”觉得不安逸,看完视频的网友也愤 懑不已,纷纷吐槽说“素质低” 。 轨道集团发言人表示,在车厢里乱扔垃圾这种不 文明行为肯定是不允许的,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处 罚条例,只能劝导。该发言人希望市民多考虑旁人 的感受,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
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1.社会秩序的含义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的种类
1 2
3 4
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
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 的矛盾。
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
如果没有秩序,社会会有什么变化?
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 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 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 (二)社会秩序 的作用 / 意 义有哪些 ?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层面)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 业的保障(个人层面)
某校规定学生上课不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 人们往往遵循“妇弱 不准冲撞教室、也不 能奇装异服......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规则?
、交通
导学案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一)什么是社会规则(是什么) 1.社会规则的含义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 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 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社会规则的种类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二)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 1.社会规则 社会秩序的 。 2.社会规则 社会秩序的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 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怎样维护规则?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怎样改进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维护秩序
1.社会秩序的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常见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安全检查)、生产秩序(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交通秩序(行人、汽车各行其道)和公共场所秩序(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3.社会秩序的作用(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成员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4.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
纪律、道德、法律等。
5.社会规则是怎样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6.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二)遵守规则
1.为什么说自由和规则不可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维护秩序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P24“阅读感悟”)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3.“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
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目标导学二:维护秩序靠规则(三)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义活动三:小组讨论——感受规则的力量(展示材料及问题)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1.讨论:材料中有哪些规则2.如何理解规则小组讨论,让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1)种类: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纪律、法律、道德等。
(2)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四)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活动四:“一米线”的提醒“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
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
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
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1.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上述事例的规则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活动五:身边的规则——《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
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规定2.不同时期,对违反规定者的处罚有什么不同3.铁路部门对吸烟者的处罚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为什么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纪律等。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 板书设计维护秩序⎩⎪⎨⎪⎧社会生活有秩序⎩⎪⎨⎪⎧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正常运转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的含义及内容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即可,不应作为本节课强调的内容。
第2课时 遵守规则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P26“运用你的经验”)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教师分析:人人遵守规则,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人民才会有充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
如何对待规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一)正确认识自由活动一:自由与自由的冲突(学生阅读教材P27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教师讲述: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活动二:我的自由谁做主(学生阅读教材P27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思考: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教师讲述:这两位乘客为了等到同伴上车而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整列火车上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他们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目标导学二:自觉遵守规则(二)遵守规则活动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学生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1.思考: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如何形成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教师总结: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
人生有许多机会,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2.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补充: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也就是说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活动四: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展示图片及观点)中国式过马路:靠规则不如靠自己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这三种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交通规则教师总结: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
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目标导学三:维护与改进规则活动五:请你也来守规则(展示图片)1.思考: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案:(1)请相关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他们。
(2)我会告诉他们正确做法。
你的方案是什么请具体演示一下这些方案。
教师讲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如:随地吐痰,在喷泉池里洗手等。
解决这种状况,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当然,我们在善意提醒别人时要注意有“礼”、有“理”、有“节”。
只有人人相互帮助,相互提醒遵守规则,才能维护规则的尊严,才能使规则真正保障每个人的利益。
(三)改进规则活动六:改进规则我参与(学生阅读教材P31的“探究与分享”)1.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教师讲述:例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并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
又如《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九个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
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就需要被改进或者废除。
(学生阅读教材P31的“拓展空间”)2.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3.“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你怎样的启发4.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规则教师讲述:2.①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②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的信心。
③促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促使消费环境健康有序发展。
等等。
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4.应该对“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减小“7天无理由退货”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
教师总结: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对待规则的三方面内容:了解了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要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知道了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