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三班饮水与健康开题及结题报告
zonghe活动课饮水与健康

高中化学综合活动课活动信阳市素质教育成果评选课题: “饮水与健康”作者:陈姗姗指导教师:凡光浩工作单位:信阳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饮水与健康”一、确定研究课题课题的来源—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有助于血液流动、体温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等的正常进行。
由于气候炎热、劳动或运动时大量出汗,人体内水分和盐分会大量丢失。
此时,人体需要通过喝水补充水分,而饮水不当则会引起水中毒或是其他疾病。
可见,引水应恰到好处,做到科学合理。
然而目前,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与恐慌。
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能够而又健康的水?……课题的确定—这个研究主题的范围比较大,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研究的可行性帮助学生确定四个子课题,各小组可以任选其一。
1水—生命之源2我们该喝什么样的水3纯净水的利与弊4如何健康饮水5影响水质的若干活动二、课题的实施1、制定研究计划每一小组在选定课题后,小组成员集中时间对本课题的开展进行讨论,具体做法是: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具体方法、工作程序、报告撰写、交流研讨等进行讨论,小组成员相互启发,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在讨论过程中,不允许批评别人的想法,所有的意见记录下来,任何人不做判断性的结论。
其次,小组成员整理意见,设计研究方案,在该研究的方案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达、研究的具体方法、工作程序的设计、小组成员的分工等。
最后,小组成员和指导教师共同对该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讨论内容有:确定研究方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确定活动内容:了解和观察人在口渴时的各种生理反应、设计实验测定不同种类水的pH等。
以下表格是一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的研究计划主题:饮水与健康课题题目:水—生命之源指导教师:凡光浩课题组成员:高瑞、刘帅、王旭军、高永强、李银玲、刘樊、张静、林喜悦、甄楠、张梦洁组长:陈姗姗班级:高三(8)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水是一种特殊物质,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所有单一化合物中最复杂的一种。
关于城市饮水节水的结题报告

关于城市饮水节水的结题报告城市饮水节水项目结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水资源日益紧张。
同时,城市供水系统中存在的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开展城市饮水节水项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浪费,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项目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实现城市饮水系统的节水目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项目实施过程开展用水审计通过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用水审计,了解各领域、各环节的用水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浪费点,为后续的节水措施提供依据。
推广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型器具、节水型卫生洁具等,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减少家庭用水量。
同时,对公共场所的用水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如安装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实施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机制,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对超定额用水实行加价收费,促使居民和单位节约用水。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单位的节水意识和责任感。
三、项目成果与效果提高了节水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技术推广,居民和单位的节水意识得到了提高,养成了良好的用水习惯。
减少了水浪费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改造,有效减少了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水浪费。
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水资源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了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了预期的节水目标。
四、经验与教训加强宣传教育是实现节水目标的重要手段,需要长期坚持。
技术推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节水器具和技术手段。
管理措施需要制度化、规范化,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节水工作。
需要对居民和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响应和处理,提高用户满意度。
需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
饮水与健康调查报告

饮水与健康调查报告(引言):喝水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但人们对“那些喝水方式是不利于健康,怎样喝水才是正确的并不了解,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了解饮水与健康的关系,重视饮水,并为人们日常饮水提供合理建议,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一〉饮水的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蔚蓝的星球上,我们的身边到处流满着水,所以人们会常常忽视水的存在,可水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科学证明,人不吃食物大约可活二周甚至更久,但若滴水不沾至多可活7天,所以说水是一种我们人体不可少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结构的基本成分。
就人体而言,水约占体重的60%—70%,婴儿则高达80%。
人体每日需补充2000—2500ml水,扣除食物及其氧化所产生的水1000ml左右,每日须饮水补充1000—1500ml。
一、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可以溶解各种营养物质,像脂肪和蛋白质等,使这些物质能够被人体吸收,水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传送到各个组织细胞当中,再把代谢出来的废物排出体外,水可以保持细胞形态,提高代谢作用,改善体液组织的循环。
二、水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帮助消化,排泄废物,润滑关节,平衡体温、维持细胞机能以及维持淋巴、血液等人体一切组织的代谢。
因此,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与水有关;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儿童死亡、7000万人患肝炎病与水质的污染和退化有关。
为了保证人类健康,WHO《生活饮用水水质准则》对饮用水的安全性做了规定,符合其规定的称安全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健康水”概念应运而生。
三、对人类来水,水是仅次于空气的最必需的物质,饮水除了大家知道的有调节体温,排除废物等功效外,还有以下诸多特殊疗效:1、镇静作用:心情烦躁,情绪不稳时,慢慢饮少量水,有一定安神镇静之效。
2、强壮效果:水的溶解力大,有较大的电离能力,可使体内水溶解性物质以溶解态及电解质离子态存在,有助于活跃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增加元气。
高中饮用水课题研究内容怎么写 范例

高中饮用水课题研究内容怎么写范例一、引言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环境的变化,饮用水的水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水质污染问题在一些地区尤为突出。
因此,开展高中饮用水课题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中学校饮用水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保障学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高中学校饮用水水质情况,评估其安全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同时,通过本次研究,提高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水质安全意识,促进学校饮用水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三、研究方法调查问卷:设计问卷,对学校师生进行饮用水认知和态度的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饮用水质量的看法和需求。
水质检测:采集学校饮用水样本,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水质检测,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和感官指标等。
资料收集:收集学校饮用水管理相关资料,了解学校饮用水处理、供水系统等情况。
实地考察:对学校饮用水处理设施、供水系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运行状况。
数据分析:对调查问卷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四、研究内容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设计调查问卷,包括饮用水认知、水质满意度、使用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在学校师生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校师生对饮用水质量的关注程度和需求。
水质检测方案制定与实施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水质检测方案。
确定检测指标、采样点位、采样频次等。
按照方案进行实际采样,并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记录检测数据,形成水质检测报告。
学校饮用水管理资料收集与分析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学校饮用水管理相关资料。
包括饮用水处理工艺、供水系统维护情况、水质监测记录等。
对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学校饮用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地考察与记录对学校饮用水处理设施、供水系统进行实地考察。
学校安全饮水工作总结(优选4篇)

学校安全饮水工作总结第1篇一、安全工作相关事项1、重新明确各类安全工作责任。
安全工作责任包括: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总务主任安全工作责任、各功能室负责人安全工作责任、德育处主任安全工作责任、年级长安全工作责任、科任教师安全工作责任、校内教工宿舍住户安全工作责任等。
以上责任书的明确,较好地履盖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了全校教职工对安全工作的高度认识,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2、定期检查更新各项安全设备设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检查的内容包括消防栓、应急灯、灭火器、实验室、食堂、图书馆、体育场、会议室、教室等。
做到校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
实验室内带有腐蚀性的物品妥善保管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使用。
上下楼梯有明确的批示牌和班级学生分流指示。
3、宣讲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
邀请了交警中队的干警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多方宣传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普及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操作方法。
特别是当发生火灾险情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及灭火器的正常使用方法等。
4、召开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课。
由德育处统一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警报等。
班主任进行宣讲,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学校还利用vcd光盘、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安全工作。
5、定期反馈一段时间来学校安全工作,及时查找问题排除隐患。
一学期来分三个阶段反馈学校的主要安全工作记录,力求做到有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安全工作及早布置、安全措施及早落实、安全警钟长鸣。
6、认真抓好安全教育周的各项工作。
根据教育局对安全教育的要求,检查消防设施,明确实验室、教室、体育馆、各办公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等。
7、明确校园安全规定。
主要内容有:①不私自游泳,以防溺水事故;②不进网吧、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③不骑摩托车和驾驶其他机动车辆;④外出告知父母,不在外住宿;⑤注意饮食卫生以防传染病;⑥注意用电、用气安全,防火防盗等。
8、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家长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饮食与健康结题报告

饮食与健康结题报告饮食与健康结题报告篇1一.课题背景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我们息息相关,有了好的体魄,才会有创造自身价值,实现自身理想,饮食也是人们一直很关注的话题,饮食不仅可以补充自身营养,也可以进行美容的效果,再加上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文化的不断传播,很多饮食上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所以我们想知道在繁荣,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健康饮食状况,同时也可以让人们重视饮食,所以我们决定调查这亦课题。
.二.课题的原因:饮食是人们长期来都是很关注的话题,在研究这亦课题前我们有个备选课题一.沙尘暴的形成。
二.环境保护问题。
三.野生动物保护问题。
四.音乐的种类。
首先我们从财力方面考虑,我们还是学生,没有收入,父母给的零用钱也不足以我们的研究,所以对于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的财力,我们周围没有相关研究这方面的人员,也没有对动物知识较了解的人,我们也不能跑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去亲自实践,虽然在一些书本上或电视上会有,但那也只局限于一些皮毛,关于它们的介绍都是粗略的,不能够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条件,所以我们从以下因素来看:①时间方面的问题。
②财力方面的问题。
③远离动物保护区没有充足的动物知识。
因此没有完成这项课题研究,所以排除掉备用课题四。
其次,从知识结构看,我们还是高中生,没有太多关于沙尘暴的认识,从地理学中,我们虽然学到过一些关于沙尘暴的知识,但那毕竟只是片面的,。
没有一些深层的内涵,沙尘暴的形成有许多原因,最基本的就是环境问题:从人为原因来看人们随意开垦荒地,乱砍滥伐树木,造成植被荒漠化;过量抽取地下水,使地面沉降,海水到落,加剧了沙尘暴的程度。
从自然原因看:西部有大片荒漠半荒漠区(沙)地面缺少植被保护;气候异常干燥,干旱少雨(地面干燥);冬春出现强劲的西风和西北季风(动力)。
我们要想深入研究,从这两方面因素来看,我们的研究范围广,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亲自考察和实践,所以我们也排除备用课题一.依次,环境问题是大家尤其关注的问题,虽然它贴近我们的生活,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不强,人们都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那为什么人们只知其理而不知用行动来证明呢?客观因素还是占多数的,环境问题的范围比较广,这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的,我们首先要从思想教育上入手,人们的思想已根深蒂固,不是一时能改变的,这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
饮料与健康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讲解

饮料与健康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讲解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饮料与健康》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饮料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食品,不光餐桌少不了,就连日常饮用也少不了。
每当走进超市,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饮料,拿几瓶饮料几乎已成了我们一种很自然的习惯。
而在我们中学生每天的在校生活中,发现学生已成了饮料消费的主流。
在调查中,有很多学生还直接告诉我们,说自己在校时从来不喝水,渴了就喝饮料。
那么,这样的情况到底好不好?饮料喝多了对我们的身体会不会有影响?面对生活中名目繁多的品种,哪一种更适合我们中学生饮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于是,我们便在我们学生之间开展了这次以“饮料与健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前期准备(一)组织分工指导老师:代传海,负责研究计划、过程、方法的指导,同时协助相关照片、视频的拍摄。
组长:张衍芳,负责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组织、网络技术的支持,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幻灯片的制作。
组员:曹淳滢、许冰悦、印天晴,参与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问题的分析,拍摄视频,负责研究报告的撰写。
(二)设计问卷为了让研究的面比较广泛而具有代表性,小组共同设计了一份问卷。
通过问卷来实施间接调查。
三、活动过程(一)发放、整理问卷为了让研究结论合理,我们在这次问卷发放中,采用了随机调查的原则(随机到达班级),发放对象包括七、八、九三个年级,发放时间我们也特意做了安排(利用了一点班队课的一点时间),采用的是当堂发放当堂收回的方式,这块活动得到了问卷班级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这次调查中,我们共发出3621234567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48份,问卷收回后,我们逐一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归纳。
我们还将结果制成表格。
从问卷整理中,我们发现:1.大多数学生都喜爱喝饮料。
在校时间,多数学生对水分的摄入都来自于饮料。
有关饮水与健康的调查与研究

主导课程:生物、化学 相关课程:地理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发、 调查研究法 现有资源:图书、网络、指导教师 困难预计:图书资源有限、 网络信息不准确 成果形式:论文、调查报告、制作模型
活动计划及活动步骤: 周一: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周二:进行开题论证 周三:通过电脑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 周四:通过图书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 周五:中期汇报 双休日:设计发放调查问卷 谁 假期: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
有关饮水与健康Biblioteka 调查与研究菏泽一中 高一二部 53班
课题组编号
:研究性学习第2组
指导教师:刘瑞香 董筱 吴镇 组长:刘宇婷 刘宇婷 李玉萌:制作课件 张苗 张翠翠:收集书籍资料 郭璐 林霄 肖彤:设计、发放调查问卷
选题背景
水是当今最大的健康杀手, 现在许多疾病都是因引用 了不健康的水,或饮水方 式不当而引起的。要健康 就要从饮水开始!
谢谢观赏
研究意义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 水补,水为百药之王,水 是营养之首。 ———《本草纲目》 从保障人体健康角度,结 合我国国情,让大家全面 了解怎样饮水才最健康。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1)水中各种矿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2)不同地区及水质对健康的影响 (3)饮水方式不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结果预期: 结果预期: 通过对课题的调查与研究, 通过对课题的调查与研究,确定一套 对人体健康最有利的饮水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水与健康开题及结题报告指导老师:贺东旭组长:李艳春组员:郑群曹一新韩思远程汶溪邓雪晴陶新秀陈志伟合肥北城中学高一(3)班合肥北城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合肥北城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续)合肥北城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任何有机物体和细胞成活的保证。
怎样健康饮水成了当今世界热讨的问题目的与意义:健康的饮水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维持酸碱平衡以及调节体温,所以科学地饮水对于人促进健康十分有益二、现状及发展趋势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任何有机体和细胞成活的保证。
水在人体所有生命活动中起着媒介的作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酸碱平衡的维持以及体温的调节等都需要水的参与。
人们若能及时、科学地饮水,对于促进健康长寿十分有益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 通过研究,为更多的人带来便利2.提高我们的合作意识,增长知识,丰富阅历3. 提高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学到小窍门蕴涵的科学道理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5. 加强水知识的普及四、课题研究内容及初步成果展示实验部分:我们的课题是日常用品多用途研究,就这个课题我们就差不多讨论了一节课,最终才确定下来。
第一次正式开展活动时,我们都显得有点茫然,主要是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
虽然刚开始也设计了一些想法,但限于条件关系,我们有些活动第一次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活动操作困难,在人员任务分配方面也出现一点问题,大家彼此并不太熟悉,任务有重复也有一些不明确。
可以说,第一次的活动是一次智慧的摩擦与碰撞。
在实验中我们体会到了乐趣与收获。
理论部分: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安为基。
饮水安全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保障,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基石。
保障饮水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
一、饮水安全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饮水安全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保障饮水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宪法及国家性质本质的要求,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人权的重要内涵。
饮水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使人民安居乐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安全水的供应和足够的卫生设施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基本人权。
缺乏安全饮水和适当卫生条件是世界上最大的致病原因。
每年有200万人死于腹泻等水媒疾病,其中大多为儿童。
缺乏安全饮水和人粪便处置不当会传播腹泻、霍乱、痢疾、伤寒、肝炎、小儿麻痹症、沙眼和绦虫等疾病。
缺水迫使人们饮用污染水,从而患上水媒疾病。
2005年有五亿人生活在被界定为用水紧张或缺水的国家。
这个数字估计到2025年会分别增加到24亿人和34亿人。
获得安全水资源是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也是各国发展的需要,全球21世纪的总目标之一就是保障安全供水,保障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饮水安全包括饮用水水源、饮水水量水质和饮用水获得的方便程度等内容。
安全饮用水是指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的无毒无害的生活饮用水,人们正常饮该类水,并用于生活中的洗漱、沐浴等个人卫生用水可终生保障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安全饮用水可正常发挥水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有效地预防水中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的各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毒性和疾病。
安全饮用水是广大消费者健康的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水质安全的定义是人类从出生到70岁不产生危害,即称为安全。
安全饮用水是国际上的通用提法,我国除了安全饮水,还有一些提法,如干净水、放心水等均属于该水的范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饮用水的水质准则,作为各国制定相关安全水的指导性文件。
美国制定了安全饮用水法,用法律来强制保障民众符合标准的安全饮用水。
安全饮用水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从事饮用水方面的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科技人员以及企业给消费者提供符合相关标准的饮用水。
这些部门的人员首先应清楚地知道安全饮水的知识,加强他们对饮用水工作的热爱、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想方设法结合实际保护好饮用水的水源地和水源,改进制水和供水处理设备的安全和合理,强化监督管理和水质的监测和评价。
大力宣传饮水的科学知识,从水源地抓起,对制水、供水、输配水和用水等各个环节保障供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水。
其二是广大消费者要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水源地不仅是社会和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
因此消费者要多知道饮用水方面的指标,知道如何判定饮水的安全性,什么样的水符合标准。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预防饮用水水质污染的要领,掌握安全饮用水和科学饮水的知识,从而才不会被社会上的一些流言蜚语和不科学的广告所误导。
二、饮用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和危害水污染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外界水环境污染造成人体内环境的污染。
据调查,近9成国人尿检中含双酚A,双酚A会干扰人体正常内分泌,尤其对婴儿影响更大。
在工业化国家中,每个居民体内平均携带有700种从食品、水和空气中吸收的合成化学物,这些化学合成物有些是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有毒物质。
美国对2400人进行了调查,并在其血液和尿液中找到了148种有毒化合物,儿童携带的化学物剂量要比成年人更大。
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对人类危害比战争还要可怕,因为你无法躲避我们生活的世界无处不在的化学污染物。
据调查,在刚出生的婴儿脐带血中发现很多化学合成物质,这些物质均从母体带来,母体羊水中已经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母体在怀孕期间间接受到污染物的影响不但影响母亲健康更影响到婴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据调查,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例如心脏病、贫血、怪胎、畸形胎等)发病率逐年提高,这些都是镉、汞、砷等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等环境激素造成的。
卫生部20 1 1年发布的《中国幼妇卫生事业发展报告》称,我国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由1 996年的87.7/万人上升到20 1 0年的149.9/万人,五年增长率为70.9%。
介水性疾病包括四个方面,介水传染病、化学污染引起的疾病以及与饮用水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藻类污染引起的疾病。
1.介水性的传染病介水性传染病是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其中通过饮用水途径传播的,主要为介水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原因是水源水受到病原体污染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消毒处理、饮水设备或输配管道被污染,被消费者饮用后,引发大面积的疾病暴发。
通常地面水和井水比较容易发生。
介水性的传染病一旦暴发,危害较大,短期内出现大量的患者。
多数的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并在同一潜伏期内,可呈现暴发流行。
鉴于介水传染病对民众健康的危害,我国以法律形式强制保障防治介水传染病的实施。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37种,其中介水传染病有8种,即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其中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为介水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丙类传染病中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8种法定介水传染病中,钩端螺旋体病和血吸虫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含病原体的水而被感染;其他6种介水传染病主要经口摄入含病原体的水而被感染。
2.化学污染引起的疾病和危害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中化学污染日益突出。
据WHO资料,现查明全世界水体中已查出222 1种化学物质,其中饮用水中有害的有机污染物765种。
这些化学物质在水中残留时间长,多数不易被降解。
可直接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高浓度短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急性毒性作用;低浓度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甚至引起公害病。
什么是公害病呢?在环境学上是指人为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叫公害病。
公害病不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而且具有法律意义,必须经过严格鉴定和法律认可。
公害对人群的危害比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广泛得多,凡处于公害范围内的人群,不论年龄大小,甚至胎儿均受其害。
可以用“不治之症、不可救药和自食其果”这三个成语来形容公害病的特点。
公害病流行的特点:首先具有长期(几年或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陆续发病的特征,危害后代,但也可能出现急性爆发的疾病,使大量人群在短时期内发病。
但是一旦发病就说明毒物已经在人体中积累到了危险的程度,所以已经很难治愈了,因而可称“不治之症”。
当今社会人们最熟悉的不治之症就是癌症。
说起癌症,难免有“谈癌色变”之感。
但把饮水与癌症相提并论,震惊之余又平添了几分疑惑与忧虑。
现代科学已经有力地证明,饮水与癌症发病率之间的确存在着某些因果关系。
WHO调查表明,目前从饮用水中检出的765种有害有机物中,确认致癌物20种,可疑致癌物23种,致突变物56种,促癌剂1 8种。
其中一些化学污染物还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它能改变人机体内分泌功能,并对机体及其后代引起有害效应。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引起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并引起男性精子数下降,孕妇早产,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
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及其他芳烃、氯代烃、氯代芳烃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物体内蓄积起来。
人若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者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很容易诱发癌症。
美国专家调查研究发现,美国俄亥俄州饮用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居民患癌症的死亡率较饮用地下水为水源的高,这是因为地表水受污染的程度比地下水重。
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现在世界上每年有千分之一的人患癌症,每年有300余万人死于癌症,约占全世界人口死亡总数的1/4。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先进工业国的癌症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
3.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引起的水性地方病由于某一区域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过少,使当地动物和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称“地方病”)。
这些化学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人体中激素、酶和维生素的组成成分或是人体组织和器官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过多或过少,均可引起疾病。
我国常见的与饮用水有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为: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1)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体从水、食物、空气中摄人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虽然摄人人体的氟来源较多,但由于水中氟化物具有易溶性,吸收率可达90%以上,因此是体内氟化物的主要来源。
我国地方性氟病主要属饮水型,氟骨症的患病率与饮水中的氟含量呈正相关。
地方性氟中毒遍及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海市除外),病区人口总数达8561万。
(2)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砷中毒是由于饮用含砷量高的水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和脚掌皮肤高度角化,严重者可致皮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