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易》六阶段介绍

合集下载

易经前五章的内容概括

易经前五章的内容概括

易经前五章的内容概括《易经》的产⽣:1、《易经》产⽣的年代:关于《易经》的产⽣年代,⽣前说法不⽣,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说是七千年前,⽣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般认为《易经》起源⽣“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出现了背上有⽣字的灵龟,圣⽣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卦”。

殷商末年,周⽣王被囚禁在羑(yǒu)⽣【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根据伏羲的“先天⽣卦”演绎出了“后天⽣卦”,也就是“⽣王⽣卦”,并进⽣步推演出了六⽣四卦,并作卦辞和⽣辞。

《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所作。

所以《易经》⽣有“⽣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

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王、孔⽣三个圣⽣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⑴⽣⽣《连⽣》,产⽣于神农时代的《连⽣易》,是⽣先从“⽣卦”开始的,象征“⽣之出云,连绵不绝”。

⑵⽣⽣《归藏》,产⽣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万物皆⽣于地,终⽣归藏于地,⽣切以⽣地为主。

⑶三⽣《周易》,产⽣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天地之间,以及“天⽣之际”的学问不同。

易经主要讲的是什么第⽣节何谓《易经》“易经”是我国古⽣的经典,被称为“天书”。

是由学问与术数两⽣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到哲学、历史、军事、医学与民俗等多个⽣⽣。

其中,易经中的道家术数经历代发展,⽣今已形成了四柱、⽣卦、六壬、奇门遁甲、太⽣神数、梅花易数、紫微⽣数、⽣相、⽣相、星相等术数均迎来百花齐放的局⽣。

可以说,易经是我国最早的⽣部百科全书。

《易经》是千古奇书,万经之王,绝世名著。

古⽣运⽣《易经》学会了仰视天⽣,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于探索未知宇宙,⽣⽣变化的⽣道理,所谓的“究天⽣之际,能古今之变”。

《易经》中的⽣卦内容为:乾、坤、震、巽、坎、离、⽣、兑。

周易的概括

周易的概括

周易的概括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华文化的典范。

作为一本重要的经典之一,周易的内容及其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周易的概括出发,简要介绍周易及其主要特点。

1. 周易的来源和历史周易也称《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

最早的《易经》据说起源于商周时期,是一部凝结了古代中国人千百年智慧和哲学思考的经典著作。

传说中,《易经》是由卜筮学家伏羲所写,后由周文王、邵公(周武王的大司马)等人加以发扬光大,逐渐形成现在的《周易》经文。

2. 周易的内容和结构《周易》一共包含了64个六爻卦,每个卦由六条爻线组成,共有384条爻线,其中包含着众多的象征和哲学思考。

卦与卦之间通过相生和相克的关系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周易的主要思想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考的经典,《周易》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包括天人合一、阴阳相互转化、五行生克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易学的核心思想——“变”。

易学认为,人类处在变化不已、运动不息的世界中,只有适应这个变化、跟随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易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变化。

4. 周易的影响自古至今,《周易》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甚至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影响。

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都与《周易》有着密切关系。

例如,周公旦在推翻商朝时,用《周易》的思想指引企图实现社会的变革;唐朝时期,张衡提出的天文学“图经”就是基于《周易》的卦象而设计的。

总之,《周易》是一部浩瀚深邃而又充满智慧的经典,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它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哲学思考和智慧精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人生六阶段

人生六阶段

人生六阶段“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上述几词均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乾为天”。

卦名“乾为天”的卦象是乾上乾下,由六条线段叠合而成。

它象征着天是至高至大,复盖万物又不偏不倚,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

原文:乾:元、享、利、贞。

其意为:天是创造万物的根元,通达顺利,端正适宜。

阳刚开创,无所不利。

原文:初九:潜龙勿用。

其意为:潜龙指隐藏的意思,因为这一爻在最下方,称为“初九”,龙潜于渊,阳之深藏,应忍时待机,不宜施展才好利于下一步行动。

原文: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其意为:九二是指爻在卦中第二位,也就是在下卦的中间,也是阳爻。

龙已出现在田野之上,有利于有才有德的“大人”出头露面,出人头地。

(也有人解说为要主动去接近显贵伟人,必有所为。

)原文:九三:君于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其意为:君子的德才已经显现,会引人注目,但要奋发努力不懈,日日夜夜警惕戒备,以防灾祸,这样纵处危境,也可无咎。

原文: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解读:龙要么跃而上,要么退于渊中,见机行事即可无咎。

重点在于把握时机。

原文: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解读:龙已飞腾在天上了,有自由自在的意思,居高临下,可以大展鸿图。

原文:上九:亢龙有悔解读:“亢”字有穷尽至极的含义。

龙到了极高之处,其趋势必然下降,知进忘退会后悔的。

从这《乾为天》的卦辞中我们可看到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至极即生变,生生不息,循环反复。

这是符合天地之道的,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亢龙,有悔”是说亢龙(飞向尽头的龙)虽然当世无敌,但力终有尽时,力尽则悔,悔不可及。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的道理,此招重悔不重亢,后尽无穷。

我们可以将此喻为人生的六个阶段,即:潜伏时期—初露头角—勤学苦练—掌握时机—理想实现—功成身退。

人的一生就是在这六个阶段中不断循环,谁能真正做到这几点,自然是完满而幸福,堪称完美!。

易经六个阶段总结归纳

易经六个阶段总结归纳

易经六个阶段总结归纳《易经六个阶段总结归纳》易经,又称《周易》,是古代中国一部重要的哲学经典。

它以卦象和爻辞的方式,叙述了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情态,并提供了相应的解读和指导。

《易经》包含了六个阶段,即太初、太阳、太阴、太朴、太煞以及太和。

本文将对这六个阶段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易经》的哲学思想。

1. 太初太初是易经的第一个阶段,意味着一切的起始。

这个阶段主要是描述了宇宙的形成和天地间的混沌状态。

太初阶段的特点是模糊、无序,代表着一种潜在的能量。

易经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混沌和无序的状态,才能产生新的形式和秩序。

2. 太阳太阳是易经的第二个阶段,代表阳气的升起和阳光的照耀。

太阳阶段是一种积极、充满活力的状态。

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活力的发展。

在太阳阶段,人们需要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取得成功。

3. 太阴太阴是易经的第三个阶段,代表阴气的沉降和月光的照射。

太阴阶段是一种静默、沉思的状态。

它提醒人们在行动之前需要认真思考,把握内在的机会。

太阴阶段强调内省和修养,通过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更加成熟和稳定。

4. 太朴太朴是易经的第四个阶段,代表一种朴素、简洁的状态。

太朴阶段强调去除杂念、降低欲望,将注意力集中于本质和核心。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找到事物的本源和根本,追求道德的纯粹和价值的真实。

5. 太煞太煞是易经的第五个阶段,代表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

太煞阶段强调了战斗和竞争的意义。

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遇到挑战和困难,通过奋力抗争和努力拼搏,迎接新的机会和更大的成果。

6. 太和太和是易经的最后一个阶段,代表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太和阶段提倡各种要素和谐相处,相互交流和合作。

在太和阶段,人们应该注重平衡和共同发展,通过和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易经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太初、太阳、太阴、太朴、太煞以及太和。

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人生中的不同状态和变化。

学《周易》从每卦六个爻的含义开始

学《周易》从每卦六个爻的含义开始

学《周易》从每卦六个爻的含义开始展开全文六十四卦每卦都由六爻组成,爻是效仿天地变化的符号。

爻又可以解释为“交”,表“易”的变化交错。

象征宇宙万物时时都在相互交流、作用,发生关系,产生变化。

六爻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依次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爻有两种,凡是刚爻(阳爻)(—)一律称作九,凡是柔爻(阴爻)(- -)一律称作六,组合起来就成为初九或初六,九二或六二,九三或六三,九四或六四,九五或六五,上九或上六。

用以指明是哪一爻和它的阴阳性质。

九、六还用以说明是老阳、老阴(见乾卦“用九”、坤卦“用六”)。

承乘比应:在《周易》的卦画里,每卦共有六爻,从下向上排列。

比:凡是两个相邻的爻称作比,比是比邻、比近的意思。

如果相比的两爻是一阴一阳,就更加亲近一些。

应:是对应、应合的意思。

每个六爻卦都是由两个三爻卦上下重叠而成。

如果把上下卦分开看,它们各自有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

如果上下卦连成一体看:上卦的第一爻就是全卦的第四爻,第二爻就是全卦的第五爻,第三爻就是全卦的第六爻。

这样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就有了对应关系。

应是一种应合、应援,有应当然是好事。

但这种对应关系要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易理上去观察。

一般说,在相应位置上的两爻如果是一阴一阳,即可成为阴阳正应;如果是两阳或两阴,即构成敌应关系。

乘与承:是相邻两爻的关系。

承是在下承接,乘是乘驾在上。

相邻两爻,在上方的一爻对在下方的一爻来说就是乘。

在下方的一爻对在上方的一爻来说就是承。

一般地说,阳爻乘阴爻、阴爻承阳爻为顺;阴爻乘阳爻、阳爻承阴爻为逆。

玄妙的阴阳:韩康伯注《系辞传》说:“爻之所处曰位。

”位指一卦六爻每一爻的位置。

从爻序排列上说,从下向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位。

初位是始位,上位是终位,三、四是上下卦际之位,二是下卦中位,五是上卦中位。

按三才去分:初、二是地位,三、四是人位,五、上是天位。

《说卦传》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讲义

周易发展史讲义周易发展史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八卦到六十四卦,《周易》经和传的形成。

第二部分:讲汉代以来各家学说对《周易》经和传的解释。

所谓“易学”即时指研究《周易》经和传流传和演变的学问。

是探求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学术,是理、气、象、数的统一体,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卦爻象的变化,卦爻辞的解释,以及对这些解释的再解释而展开的。

《周易》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道家奉为“三玄之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经典。

第一部分:一、易意,释“易”即“易”的本义,“易”学者对“易”的解释有以下四种:(1)《说文解字》云:“易”蜥蜴(易)、象形字,易古称“易”,俗称四脚蛇,其身外表可随十二时辰变色,是为“易”变。

(2)会意字,日月为“易”,其义为阴阳变化,日月合体义“易“明”二字,说明古人对天文的认识,日月行天,一来一往,一升一落,是为易变。

(3)在甲骨文、金文中“易”的象形字:“”简:“”像是一盛水器倾入另一器中之状,倒、分、亦含易变之义。

(4)今人黄振华经过考证,提出“日出为易”,甲骨文(殷代)有“”日出地平线,光芒下射,象征阴阳变化。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二、“易”在“易学”是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此说由西汉末年学者提出。

(现发展变化、亦有四义,五义之说)(1)“简易”是方法观,讲同一性,规律性。

简易也是最高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掌握了它,一切就变的简单了。

(2)“变易”是运动观,讲万物永恒运动而有生化,也是讲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

(3)“不易”是相对观。

讲万物相对稳定(不变)才具定性。

另一概念讲永远不变的是一个上帝、神、佛、本体、功能等。

三、“易学”早期经典:《连山》、《归藏》、《周易》等,一般说法,都认为《连山》、《归藏》古易已失,故以研究《周易》为对象。

(1)《连山》以“艮”卦为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故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绵不断。

易易基本知识点总结

易易基本知识点总结

易易基本知识点总结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被誉为“中华国学经典”,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我们将围绕易经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易经的起源与发展易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相传周文王根据上古的文王八卦形成了易经的基本内容。

易经最初是用来占卜预测的工具,后来逐渐演变为一部哲学经典。

易经的发展主要包括经书编纂、经学讲授、易学流传等阶段。

易经的经书编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形成了《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易经的教学流传则源远流长,形成了易学流派,涌现了众多的经学大家和研究者。

二、易经的基本理论1. 八卦和六十四卦:易经的核心内容是八卦和六十四卦。

八卦包括: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个卦都有相应的卦象和卦辞。

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组合而成的卦体,每个卦都有特定的解释和象意。

2. 阴阳五行:易经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和五行。

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代表了事物的两面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代表了事物演变的五个阶段。

3. 变易和卦变:易经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变易。

易经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符合一定规律的,通过占卜可以揭示事物的变动方向。

卦变是指卦象的变化,就是在卦的上下卦中,各自更换一环形成新的卦象。

4. 君子和小人:易经中提到了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君子是指有道德品质和高尚品德的人,小人则是指没有道德和品德的人。

三、易经的应用价值易经不仅仅是一部古代哲学经典,更是一部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文化瑰宝。

易经在哲学、文化、医学、农学和管理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哲学思想:易经深刻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和卦象变化思想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医学养生:易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对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周易》六阶段介绍

《周易》六阶段介绍

《周易》六阶段介绍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巨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智慧的典藏”。

《周易》以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阐述六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展示了宇宙、人性和社会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周易》的六个阶段,包括分述各个阶段的名称、象征意义以及相关内涵。

一、乾卦乾为《周易》中的第一卦,象征天、刚、健、父、阳和君子等概念。

乾卦所代表的阶段是事物发展的起始点,意味着新的开始和行动的动力。

在乾卦中,人们应该勇敢、果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畏困难和阻碍,以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兑卦兑是《周易》中的第二卦,象征悦、美、悦、悦、丽、景等概念。

兑卦所代表的阶段是事物逐渐走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意味着人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

在兑卦中,人们应该注重人际关系,培养友善、和谐的品质。

三、离卦离是《周易》中的第三卦,象征火、明、离、谦、炽等概念。

离卦所代表的阶段是事物达到巅峰状态或转折点的过程,意味着人们应该保持独立、自信的态度,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

在离卦中,人们应该注重自身的发展,保持谦逊、真实的品质。

四、震卦震是《周易》中的第四卦,象征雷、动、震、虎、动等概念。

震卦所代表的阶段是事物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应该迎难而上,寻求突破和变革的阶段。

在震卦中,人们应该全力以赴,勇于创新,坚持自己的信念,以战胜困难和完成目标。

五、巽卦巽是《周易》中的第五卦,象征风、逊、巽、入、口等概念。

巽卦所代表的阶段是事物处于平和、畅通状态的过程,意味着人们应该灵活应变,顺应自然规律,并寻求线性的平衡。

在巽卦中,人们应该注重沟通和合作,以及与周围环境进行良好的互动。

六、坎卦坎是《周易》中的第六卦,象征水、险、坎、难、蛊等概念。

坎卦所代表的阶段是事物遇到危险、困境和考验时,需要坚定决心和勇气去面对的阶段。

在坎卦中,人们应该保持冷静、镇定,善于化危机为机遇,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总结:《周易》六个阶段的介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以及人们在不同阶段的应对方式和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九:2010年前后至今,万科虽然依据辉煌,但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质量 控制、区域合作、股权分散、管理层与大股东股权矛盾,因此爆发了今年的宝万 之争。
总结,万科一路走来,目前已经到了上九的位置,即将发生万科历史又一次 重大的变化,而且将是一次改头换面式的变化,也许万科的许多方面都将改变。 3、本人运用“六阶段理论”对自己的定位: (1)为什么是“六阶段”: 按照南环瑾先生的说法:这个宇宙之内,无论是人事、还是物理的、化学 的,只会变化六次,到了第七次就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2)一定要经历六次变化吗: 我的观点是:不一定,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可能不会经历六次变化,也许有 的人就停留在初九或是九二,也未必是坏事。即使是伟人,也有人在达到九五时, 能够做到头脑清醒、急流勇退,为自己赢得了后人敬仰和赞叹。法国二战中的英 雄—戴高乐将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晚年时辞去总统,回到乡下撰写回忆录, 去世后和女儿一起葬在乡村边上一小块墓地里,墓碑上仅仅写着“夏尔戴高乐 1890年——1970年”。 另外,从初九到上九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即虽然处在九五或上九,但能 够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降低身段回到九三的位置,情况就能扭转。所以,我 个人希望永远定位在九三,努力、勤奋,永远保持警惕、反省的心里状态,积极 向上、为更高的目标奋斗不止。
2、用在“企业发展阶段”上——深圳万科发展的介绍: 初九:1984年—1988年,万科起步阶段,成立之初是一家做电子设备贸易的 国有经营公司,名称是“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九二:1988年—1991年,1988年时万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年进行了股 份制改造,1989年招股成功,并正式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期间 王石本人的家庭背景和当时的深圳相关领导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在上市成 功后,万科也确立向房地产进军和多元化经营的公司战略。 九三:1991年—1994年,这一期间是万科较快发展阶段,在商贸、工业、房 地产和文化传播的四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九四:1994年—2001年,从94年开始万科的发展出现了问题,发展乏力,资 源分散,没有主营业务,这时以王石为首的管理层决定缩减业务范围,确立房地 产为单一经营项目,这时面临着经营思路调整、人员结构调整、资本市场支持策 略调整等等不确定因素。 九五:2001年—2010年前后,万科渡过了难关,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房地 产公司,取得了行业的领导地位。
《周 易》
—“事物发展的六阶段”的介绍和应用
关彤 2016年4月18日
一、《周易》简介:
1、易经起源:
距今7000年以上,黄河上出现了背上 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写有 文字的灵龟,这就是河图、洛书。
易经三圣:伏羲氏、周文王、孔子。
(1)伏羲画卦:
相传,伏羲氏是上古时出现一位神人,他仰观天象、俯 察地理,结合看到的打雷、打闪、刮风、起雾和飞鸟走兽等 各种现象,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将世间万物高度概括为八 种符号,即八卦。 下面图示是八卦产生的过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九五: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开始, 这一期间毛泽东位列九五至尊,志 得意满,无论在国内和国际上均做 了许多的大事,但也开始走向了落 寞。
上九:1966年文革开始至逝世,这一期间的毛泽东 是非常典型的“亢龙有悔”,做出非常重大错 误决策,最终在无比凄凉、落寞中离开了人世。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进取、波澜壮阔的强人、 伟人的一生,但同时非常符合易经乾卦所总结的规律。 由弱到强、盛极必衰。
人类行事的最高原则: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以“乾卦”为例介绍事物发展六阶段: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六阶段的解释:
初九:表示处在刚刚起步,还很弱小,虽然潜质不错,但还有等待。 九二:见(读现)龙在田,就是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和能量,而且已经表现 出来了,这不过表现的舞台还很小,这时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人赏识和提携,那个 人就是“大人”。 九三:乾乾就是兢兢业业、精进勤勉,从早到晚都十分警惕自己是否出现松懈 而导致的危险,表示这一时期实力进一步加强、取得了一定地位,而且又非常的 努力,因此事业将继续发展,但是环境存在危险。 九四:从九三发展到这一阶段,实力也足够大了,开始谋求大发展或者是转型, 所以这时是非常危险的,成功了飞黄腾达、失败了一败涂地,所以需要充分的准 备、清晰头脑、果断的决策和足够的运气。 九五:终于成功了,飞龙在天、九五之尊、万人崇拜,这时的大人实际就是他 自己了。 上九:这时位居高位已久,难免自傲,已经不能听进不同意见,最终的结果是 后悔。 总结,这六阶段就是事物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从渴望成功到成功、最终 落寞的过程,一句话: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谢谢大家!
八卦符号的特定含义: 天、地、水、火、雷、风、山、泽
乾:代表天 震:代表雷
坤:代表地
巽:代表风
坎:代表水
艮:代表山
离:代表火
兑:代表泽
(2)文王演卦:
相传,公元前12—11世纪,周文王(姬昌)在羑里被商纣王关押期间, 将伏羲氏创立的八卦两两相重,结合前人经验,推演形成上、下两卦
(六爻)64个卦象,并为每一个卦象命名(即卦名)和撰写了卦辞、爻
九三:从1921年参加党的一大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 一期间,毛泽东经历了许多痛苦,妻子被杀、 孩子失散、身体大病、党内被排挤等等,但他 从没有灰心,尽一切努力扭转局面。
九四:从遵义会议取得领导地位到解放战争结束,这 一期间,共产党与国民党对比,实力悬殊,又 面临国内斗争形势错综复杂,那一步走错,都 会带来巨大的危险,这时的毛泽东充分的表现 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同 时又能知人善任,渡过了难关,最终取得了胜 利。
三、六阶段理论的实际应用
1、在“人生阶段”上的应用— 毛泽东一生的介绍:
初九: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韶现出非常聪明,而且具有强烈的 反抗精神,11岁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 学。这时的毛泽东还是一个懵懂少年, 虽然已与周围人迥异,但还不被人知道。
九二: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开始接触进步思想, 并和蔡和森创办“新民学会”,最为重要的是, 这时出现了一位“大人”即板仓杨昌济,他是 学校的一位留学归来的教授,有先进的思想, 同时也对毛泽东的才能非常赏识,后来杨昌济 应缴到北京大学教学,并推荐毛泽东进入北 大旁听和做图书馆管理员工作,期间他的女儿 杨开慧嫁给了毛泽东。
(3)孔子解卦:
相传,春秋时孔子(公元前5—6世纪)在50岁时对《周 易》非常感兴趣,曾经“韦编三绝”,由于周易古经的 文字深奥简古、非常难懂,孔子在总结商周以来流传下 来对周易的解释、用法等等古籍基础上,重新注释和整 理,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易经理解、解释和使用的理论, 由于相关的理论包括十部著作,因此后人称为“十翼”,即为周易插上 了十个翅膀,它们包括系辞传(上、下)、 彖传(上、下)、象传(上、 下)、说卦传、序卦传、文言、杂卦传。
2、三易:
事实上在周文王做《周易》之前,据传还存在二部易,它们是《连山易》和 《归藏易》,连山易相传神农氏所著,是以艮卦为始。归藏易相传为黄帝所著, 是以坤卦为始。而这两部易的内容现在以失传,但我们相信其主要内容,仍然在 使用,比如中医、堪舆、道家的一些东西,都是和它们相关的。
3、易经三原则:
一曰变易,就是说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都是在变的,而且是每分每秒、随
二、事物发展六阶段:
1、乾与坤:
乾、坤代表着天、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古人很早就从中 悟出了,天之道就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之道就是“地道坤、 君子当厚德载物”。 (系辞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 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 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 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 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辞,最终形成了《易经古经》。 因为是周朝时所创立并使用,因此我们现在又称为
《周易》,而周易古经包括64个卦象、64句卦辞、386
句(64*6+2)爻辞组成,从它诞生之日起,一直以卜筮 之书的面貌存在于世。
《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部,1-30卦为上部、31—64
为下部。
六十四卦图:
• 卦序歌——朱熹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4、如何看待《周易》的卜卦:
前面我们讲过,《周易》一开始就是用来卜卦的,所以秦始皇在焚书 坑儒时,因为《周易》是卜筮之书得以保存。 而孔子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对待卜卦,孔子说“不占而已矣”,荀子 还说“善易者不卜”。就是说,真正懂得易经讲的道理、并且能够按照 易经的道理去行事,那又何必去占卜呢。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所以学习易经我们要把重点 放在易理上,懂它的原理、方法,尽量少卜卦。
时随地的在变,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在变的,这就要我们认识到,做事情要顺其自
然、随机应变。 二曰简易,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要想理解事物和合理做事,就必须将复杂 的事情简单化,就是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看出最本质的“理”,懂得了这个理,
事情就简单了。
三曰不易,万物万事随时在变,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不变的东西就是 永恒,西方人说的“上帝”、佛家讲的“本体”、儒家讲的“本性”,就是这个 不变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