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目的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引言:动物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生理功能和机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可以揭示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运作规律,深入理解生命的奥秘。

本文将从呼吸、循环和消化三个方面,设计一系列动物生理学实验,以探究动物的生理过程。

一、呼吸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呼吸变化,并探究呼吸与环境的关系。

2. 实验方法:选取鱼类、昆虫和哺乳动物为实验对象,将它们分别置于水中、低氧环境和正常环境下,测量它们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3. 实验结果与讨论: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呼吸变化存在差异,鱼类在水中呼吸更为频繁,昆虫在低氧环境下呼吸更加困难。

这些结果表明动物的呼吸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二、循环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过程,并探究身体活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方法:选取青蛙和大鼠为实验对象,使用心电图和血压测量仪观察它们的心脏运动和血液压力变化,在运动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运动会导致心率和血压的升高,心脏的收缩力增强。

这说明运动对循环系统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三、消化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研究动物的消化过程和消化酶的活性,探究食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 实验方法:选取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其不同种类和含量的食物,观察其摄食量和消化器官的反应,并在不同时间段采集样本进行消化酶活性测定。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食物对小鼠的摄食量和消化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

高蛋白饮食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高脂饮食会导致摄食量增加。

这些结果揭示了食物对消化系统的重要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设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等生理过程。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为人类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还有助于揭示动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机制。

动物生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探究将为人类提供更多关于生命奥秘的启示,推动科学的进步。

动物生理学血液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血液学实验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指导老师:实验名称:血液学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实验用兔颈动脉采血的方法2.了解红细胞比容及其测定方法3.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影响血凝的一些因素装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订将抗凝血放在特制有刻度的玻璃管(温氏分血管)中,经过离心沉淀,使血细胞线与血浆分离。

红细胞下沉,彼此压紧而又不改变每个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根据玻璃管刻度的读数,可以计算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即红细胞比容。

血液凝固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第Ⅰ阶段是凝血因子FX激活成FXa并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原激活物)第Ⅱ阶段是凝血酶原(Prothrombin,FⅡ)激活成为凝血酶(thrombin,FⅡa)第Ⅲ阶段是纤维蛋白原(FI)转变成纤维蛋白(filbrin,FIa)在这三个主要步骤中都需要Ca离子的参与三、主要仪器设备大兔一只,兔手术保定台,烧杯(500ml,50ml),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刀、毛剪、手术剪、止血钳),线动脉套管,动脉夹温氏分血管,长颈滴管,5毫升试管,离心机,天平,5ml 注射器试管,试管架,吸管2%戊巴比妥钠,3.8%柠檬酸钠,肝素,1%氯化钙,5%草酸钾,液体石蜡,带有开叉橡皮管的玻棒等。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手术操作2%戊巴比妥钠按1ml/kg的剂量从耳缘静脉注入实验用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同时准备实验用试管等)剪去颈部术野的被毛,切开皮肤,找出两侧颈动脉将颈动脉剥离2厘米左右,然后在颈动脉下面穿两条线。

将一侧颈动脉在远心端用线结扎,再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

结扎处与动脉夹之间最好不少于 1.5厘米用眼科剪刀在这段动脉上靠近结扎处1/4的地方,斜向近心方向剪一小口,将动脉套管插入,用线扎好,以免滑脱,待用(需采集血样时打开动脉夹即可)比容的测定:(1)用配有长注射针的注射器吸取含肝素的抗凝血,然后将注射针插入温氏分血管的底部,缓缓地将滴管内的血液注入分血管内(不得有气泡),使血液正确地装到刻度10处。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动物生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了解和分析不同生理过程对动物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动物:本实验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

3. 实验条件: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4. 实验操作:实验组小白鼠接受特定生理刺激,对照组小鼠则不接受任何刺激。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组小白鼠在特定生理刺激下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增加、呼吸加速等。

2. 对照组小鼠未受到刺激,其生理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讨论和分析: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动物在面对不同生理刺激时会产生特定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有助于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平衡。

2. 生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与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有关,不同动物种类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反应。

3. 在实验中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是因为其生理特征和基因组与人类较为接近,可以更好地模拟人体的生理反应。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动物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动物在不同生理刺激下的生理反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人类健康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动物生理过程中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Animal Physiology, 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2015.[2] Wang B, et al.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animal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J Anim Sci. 2018;96(1):26-35.[3] Chen L, et al. Comparative physiology of animal model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Lab Anim. 2018;52(3):225-231.。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绪言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因此学习动物生理学必须通过做一定的实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知识。

是生理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验课的目的生理学实验是以活的动物或人体为对象和材料进行实验,以此来了解和获得生理学知识的科学方法。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中生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

同时,可通过生理实验,初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肃的科学实验态度。

通过实验训练,可提高学生对各种生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实验课的要求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步骤。

并结合其基本理论,做到充分理解,心中有数。

并能预测实验的正确结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实验过程中,实验器材力求安放整齐,布局合理,便于操作。

同时要保持桌面清洁。

随时清除实验中的污物。

公用仪器、药品等不得随意挪动。

要爱护仪器。

节省实验动物和药品。

实验中还应注意实验分工交换,人人动手,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各种操作的机会。

实验时要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如实记录。

同时应对各种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

另外仪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

不得自行拆动。

实验用品损坏也应及时报告和登记。

实验后,将所用物品及器材进行整理和清洗。

实验用过的动物处死后,放在指定处。

最后要认真写出实验报告,及时上交。

三.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过程所得的结果都要分析和整理。

凡是属于测量性质的结果,如高低、长短、快慢、轻重、多少等,均应以正确的单位和数值定量。

凡有曲线记录的实验应尽量用曲线记录实验结果,并在曲线上标明各个变化。

如刺激标记,时间标记等。

有些结果为了比较和分析之便,可用表格或绘图表示。

制表时要全面而又简单明确。

绘图时应标出各坐标的意义。

非连续变化可用柱形图表示。

例如:对几个(组)实验对象,分别进行同样系列的实验观察所得结果,最宜制成表格。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生理功能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和机制。

本实验旨在探究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对其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第一组小鼠置于低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置于高温环境中。

通过观察小鼠的体温变化、行为活动和食欲等指标,以及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指标分析,来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体温变化在低温环境中,第一组小鼠的体温明显下降,表现出寒冷的生理反应。

而在高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的体温明显上升,表现出热应激的生理反应。

这说明小鼠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行为活动在低温环境中,第一组小鼠的活动减少,呈现出较为迟缓的行动。

而在高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的活动增加,表现出较为活跃的行为。

这说明小鼠的行为活动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活动水平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 食欲在低温环境中,第一组小鼠的食欲减退,摄食量明显下降。

而在高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的食欲增加,摄食量明显增加。

这说明小鼠的食欲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摄食行为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4. 生化指标分析通过对小鼠血液样本的生化指标分析,发现在低温环境中,第一组小鼠的代谢率明显下降,体内的能量消耗减少。

而在高温环境中,第二组小鼠的代谢率明显增加,体内的能量消耗增加。

这说明小鼠的代谢活性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代谢过程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动物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动物的行为活动水平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 动物的食欲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摄食行为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4. 动物的代谢活性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其代谢过程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试验日期:年代日室温:大气压:试验序号:一试验名称:动物生理学试验基础学问介绍一、试验目的把握生理学试验的基本办法和技术,了解是生理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科学的思维办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通过书写试验报告,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

二、试验原理生理学是建立在试验和观看基础上的学科,生理学试验是生理学理论学问的依据与来源。

生理学试验办法普通可分为离体试验法和在体试验法两类。

在体试验法又可分为急性试验和慢性试验两种。

生理学试验仪器普通由刺激系统、探测系统、信号调整系统和记录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及装置图1、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止血钳、玻璃分针等2、生理仪器:生物信息采集系统、刺激器、示波器、传感器、肌槽、蛙心夹等3、试剂:任氏液、台氏液、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四、试验步骤、现象及记录1、老师提诞生理学试验的要求2、讲解生理学的常规试验办法3、展示生理学仪器和器械,并容易讲解用途五、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六、试验研究及思量题解答1、生理学试验的重要性在于何地生理学试验有什么详细的要求和规章答:生理学试验的重要性在于学习生理学的试验办法及科学的思维办法,有助于提高同学的试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生理学试验要求:试验前仔细预习试验指导,复习相关理论学问;试验中,仔细听讲,按要求举行各项试验操作,认真仔细求实的记录试验数据;试验后,收拾试验台面,处理试验废弃物和试验动物,检查试验设备及器械,仔细分析试验数据,撰写试验报告。

2、生理学试验报告的普通格式、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格式与内容参照楚雄师院化生系化学与生命科学试验室试验报告的标准格式内容。

填写试验报告要求数据真切,不允许编造数据,仔细分析总坚固验中的问题。

3、举例5种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持握办法和用途。

4、举例3种生理学试验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主要用途。

动物生理学实验第二版教学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第二版教学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第二版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离体兔心脏、牛眼球、淋巴结等•生理盐水•氢氧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无水乙醇•醋酸乙酯•营养液2. 仪器设备•显微镜•断面切割机•实验室旋转器•实验操作手套•注射器三、实验操作步骤1. 清洗及处理动物组织1.1 离体兔心脏:将走兔切除后放入冰盐水中清洗3次,然后去除心包,以生理盐水清洗心脏表层的杂质,最后将心脏横切成薄片。

1.2 牛眼球:新鲜取下眼球后,将结膜和脂肪组织去除,随后在生理盐水中清洗,然后切成均匀的薄片。

1.3 淋巴结:取自新鲜的肉类中,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并去除其外层的组织,然后小心地将淋巴结切成小块。

2. 实验操作2.1 心脏刺激实验:取洗净的离体心脏,插入电极,加入心室起搏器内液体,分别记录心跳次数、心电图和心输出量的变化,分析其规律。

2.2 视力测定实验:取洗净的牛眼组织,将其置入显微镜下,通过调整拉杆和光源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不同光线强度下的牛眼球的看清度和色彩深浅,分析人眼感知光的规律。

2.3 淋巴结膀胱注射实验:在实验室旋转器上旋转动物组织,将清洗的淋巴组织注射到小动物的膀胱中,记录小动物发生的反应和淋巴组织位置,分析相关生理现象。

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3.1 心脏刺激实验结果:根据心室内的压力记录,得到心输出量和心跳频率的变化曲线,学生通过分析曲线得出心脏受刺激的规律。

3.2 视力测定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光线强度下眼球的明暗变化和色彩深浅,学生分析人眼对光强度和光色的感知规律。

3.3 淋巴结注射实验结果:根据小动物反应和淋巴组织注射位置的记录,学生分析了淋巴结在淋巴组织中的分布、淋巴组织对免疫的作用等生理现象。

4. 实验总结和思考本实验通过对离体兔心脏、牛眼球和淋巴结的处理和实验操作得到了丰富的生理数据,学生综合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了对动物生理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选题方案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选题方案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选题方案一、实验内容1.1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选题方案该实验旨在为特定动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设计一个有趣的和可行的实验方案,以便对动物的特征和行为做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2 实验的目标本实验的目的是选择一个具体的动物,根据该动物的特征和行为特点,为该动物设计一个用于研究其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的实验方案。

1.3 实验项目选择一个特定的动物进行研究;对于所选动物的特征和行为特点,建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细节;运用特定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方案内容2.1 动物选择在此次实验中,我选择以黑白斑马(Equus burchelli)为研究对象,因为它的表皮有显著的黑白斑纹,这是对它生理特征的有益发现。

2.2 实验设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根据黑白斑马的特征和行为特点来设计实验。

实验将以实验动物引发黑白斑马的行为为研究内容,并采用实验动物引发行为的方法,即利用特定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来引发黑白斑马的行为,以收集黑白斑马的行为统计数据;研究内容为利用实验动物行为引发黑白斑马的行为,收集和分析其行为的数据。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1)实验设备准备:在本次实验中,需要准备以下实验设备:黑白斑马实验动物;实验场地;观察设备(如实验摄像机等)(2)实验动物准备在本次实验中,需要准备6只黑白斑马实验动物,这6只实验动物分别来自不同的年龄组,他们的体重、品种和颜色应保持一致;(3)实验场地准备根据实验要求,需要准备一个大型、安全的实验场地,以便进行实验;(4)实验步骤首先,在实验场地中,将黑白斑马实验动物放置在场地中;其次,在场地中将实验动物引发黑白斑马的行为,同时观察和记录其行为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最后,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结论。

三、实验结论本实验根据黑白斑马的特征和行为特点,设计了一个针对该动物的实验方案,用以深入研究和分析其特征和行为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室规则一、实验课的目的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分析基础上的。

生理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实验研究。

家畜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获得生理学知识的科学方法,验证某些讲授过的生理学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部分理论内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严肃的态度、认真的精神、严谨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报告的写作与要求(一)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也是生理学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之一。

不论示教实验或自己操作的实验均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写作应注意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清楚、整洁。

(二)实验报告的格式1.学号、姓名、班级、组别、日期。

2.实验序号及实验题目。

3.实验目的。

4.实验方法:参考指导书作扼要描述,方法若有变动,另作简要说明。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报告的关键。

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可用文字说明、列表、绘图等方式进行,记录要真实、正确、详细。

6.讨论和结论:讨论和结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

讨论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要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为预期的,如果出现非预期的结果,应该考虑和分析其可能的原因,还要指出实验结果的生理意义。

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来的一般的、概括性的判断,也就是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

在实验结果中未能得到充分证明的理论分析,不要写入结论。

实验的讨论和结论的书写是带有创造性的工作,应该严肃认真,不要盲目照抄书本。

三、实验室规则1.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到实验室,做到有事请假,不得随意缺席。

2.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实验前(1)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要求、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2)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做到充分理解。

(3)预测实验的各个步骤应得的结果。

(4)注意和估计实验中可能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实验中(1)实验用器材在方便使用的基础上,力求整齐、清洁、有条不紊。

(2)按照实验步骤及操作规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动。

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注意保护实验动物和标本,节省实验器材和药品。

(4)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

实验后(1)将实验用器材整理好,所用器械擦洗干净,进行实验室的清洁整理工作。

(2)整理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3)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按时交作业。

实验一CPRS生理记录系统简介及应用一、CPRS软件功能简介CPRS软件包括一、二、三、四道生理记录仪、神经干动作电位和实验性心功能检测6种应用程序。

前四种程序主要分别模拟生理记录仪功能,四种生理记录仪程序结构和操作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实验内容所用的通道数不同。

神经干动作电位检测主要用于神经干动作电位显示、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量。

实验性心功能检测实际上是在四道生理记录仪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参数设置来实现。

因此,CPRS 软件的功能主要是多道生理记录仪的功能,以下分三部分叙述:(一)生理记录仪程序功能程序启动后,提示用户将输入端置零,以便确定基线位置。

在屏幕上显示的基线值(mv)在不断闪动,若此值偏离零点较大(如>500mv),可调节零位(或平衡)调节器,至基线值接近零。

利用这一功能可以鉴别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低、零点漂移的大小等质量状况。

另外,还提示用户在开机后,应等待一段时间(大约15~20分钟),主要让机器及传感器等硬件有一定的预热稳定过程。

然后进入程序的主菜单进行操作。

1.文件操作文件操作主要是针对磁盘或内存中采样数据加以处理的过程:文件名(实验名)实验名就是记录数据存取的文件名。

用户命名时,可输入1—11个字符。

程序在保存数据时,要将用户的命名加以改变:只取前面四个字符,后面加上本程序的通道数(1—4),再加日期的月号;扩展名的前两位是日号,后一位则是本次实验过程中存储文件的序号。

一次过程可存16个文件,从而确保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文件名不发生冲突。

读文件这一功能只允许读两种数据文件。

一是由用户命名并通过程序修改后的记录数据文件,二是读取暂停记录后存入磁盘的临时记录数据文件。

后一文件仅仅是记录暂停时内存采样数据,每次暂停时都会覆盖上次采样数据。

一旦读入文件后,程序就处于该文件存盘时的状态。

写文件实验中或实验结束时,运行此功能可将已有的记录按已给定的文件名(实验名)存入磁盘,并向用户报告该文件名,同时将内存清零,下一次记录重新开始。

部分删除当需要删除无效记录时,可按标号进行删除处理。

部分删除后,标号总数将减去被删除的数,前面的标号不变,后面的标号按顺序发生改变。

全部删除直到当前,所有记录数据都认为是无效的,则可运行全部删除,单保留该文件的设置状态。

这在进行重复性实验时是非常有用的:只要硬件部分不改变,全部删除后,毋须进行定标、设置等,修改文件名后可直接进行重复性实验记录。

这在教学、科研中是常见的。

2.记录条件设置每次进行新的实验记录之前,若需要将机器调整到符合实验要求的状态(如被记录信号的性质、数据单位、输入通道、量程等),必须通过设置或选择确定相应参数,使记录的数据符合实验要求。

进入设置后屏幕上显示一表格,用户依表格中的内容按顺序逐项设置或选择:注识符实验过程中用户要求特别注明所记录的曲线位置,按注识符序号可一次性输入该注识符串。

这对于标明实验过程中的各步骤或进程是非常必要的。

注识符由1—6个字符组成,每次设置最多6条。

曲线命名被记录的曲线由用户命名,如ECG、Bpa等,曲线名不得超过3个字符。

数据单位选择数据单位不同,且Y轴标尺不一样,运算过程有别。

因此选择数据单位就是:确定该曲线上数据的运算过程及Y轴标尺。

右边黄色框内提供了几种单位选择,用户选择数据单位时,必须和被测对象相匹配,如压力测量,应选mmHg、Kpa、cmH2O,ECG及呼吸幅值记录应选Mv,压力微分选mmHg/s,尿滴选c/min等。

输入通道硬件设有五个输入通道,其中1—4为主通道,5为辅助通道。

但软件最多只能任选其中四个通道。

心电图检测一般选第一通道,2—4通道的性能相同。

输入通道是选择参数中首要的一项,其后的各参数都是该通道的属性。

凡改变输入通道都要改变后面的参数,不管原来的内容是什么。

量程选择量程共分四档,每档之间相差2倍。

这里用衰减的倍数来表示,倍数乘以Y轴标尺最大值,就是实际信号的检测范围(既量程)。

选择量程之前,需要对被测信号有一大致的估计,其最大值不应超过检测量程,否则必须增大量程。

基线移动不同的实验阶段,信号幅值的波动可能较大,当曲线持续偏高记录道程中心位置(直流成分较大)时,为了使波动部分的记录处于中间,可上下移动基线达到目的。

基线移动范围为+/-3格。

时间常数选择每一通道有四档:第一通道为2s,0.2s、0.02s、0.002s;第2—4通道DC,2s、0.2s、0.02s。

凡需要记录带直流成分(如动脉血压等)或变化周期很长(如大于5秒)的信号,选择DC档(即时间常数无穷大),一般生理交流信号(如脉搏波、呼吸波、心电图等)选择2s或更小的时间常数。

记录速度选择记录速度共分十二档,用时间分度值来表示,即X轴每格所表示的时间,分度值越大,速度越慢。

选择速度时,根据信号变化的快慢和要求记录的精度(波形宽度)来确定。

屏幕上2/3(第一窗口)用于显示曲线的波形变化,下1/3(第二窗口)用于显示这些波形所组成的曲线变化,二者的速度相差2—40倍,倍数越大,第二窗口速度越慢,观察的时间越长。

用户根据这一规律,选择合适的倍数(W2 / W1)。

较正基线由于输入端的变化或传感器的漂移,可能使基线偏离起始值较大。

特别在高灵敏度时,为了获得较精确的数据,检查或较正基线值是重要的。

栏目中的显示是原有的基线值。

应特别注意:检查或较正基线时,必须将本通道的输入端置零。

定标在输入端分别输入标准信号的同时调节系统的放大倍数,以达到改变输入、输出的线性关系,使记录的结果定量准确。

微调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微调范围+ / -50%。

电刺激信号在需要电脉冲刺激的实验中,刺激前必须调节电脉冲频率、幅值和脉冲宽度。

频率范围2-25Hz,电压0.2-10V,脉宽1-250Ms。

通过以上的设置,达到如下目的:(1)确定实验过程中各步骤或阶段的注识符;(2)按照用户要求任意曲线的排序;(3)确定各信号的数据单位、输入口和量程;(4)基线定位;(5)确定时间常数与记录速度;(6)检测输入端是否正常,鉴别传感器质量的好坏;(7)信号定标及刺激脉冲参数的选择。

整个设置过程是从左至右逐项进行,其中输入通道、数值单位、量程和时间常数四项目,一旦设置完成就会自动锁定,如果需要修改,将光条移至第一列(通道)第一栏按“O”打开后方能进行。

3.运行运行菜单包括记录、监视、回放、搜索、测试、打印六部分,这是软件的核心部分,分别运行这些功能以实现用户的目的要求。

记录记录是指将输入的模拟信号放大、A / D转换后变成数字信号存储到内存中,并将这一信号显示在屏幕上的过程。

其中包括输入注识符、电脉冲、刺激输出符、标号及对应的时间。

在记录过程中可随时打开或关闭电脉冲的输出;也可用标号(无注识符)将一个长过程分成若干段。

一旦停止记录,所有数据立即以临时文件的形式自动存入磁盘,即使后来出现失误,记录结果仍可查到。

这种临时文件的文件名是固定的,每暂停一次就将覆盖上一次的数据,所以临时文件始终只保存最后一次暂停时的记录数据。

监视监视状态下,没有数据被储存。

主要用于实验前的稳定过程、仅需要观察的实验过程、核实定标和速度选择正确与否等。

左边黑框内的数字表示超时采样的点数(以分钟计),数值越大,波形失真度越大。

通过增大设置表中W2 / W1的比可将此值减小至接近零。

在此状态下输入“:”可使显示速度变慢2倍,再输入一次变慢4倍。

这样实时的波形可展宽4倍重显。

回放将记录的波形部分或全部重显出来的过程叫回放。

用户输入起止标号和压缩比(1—80),可将原始波形或被压缩的曲线重新显示在屏幕上,以供分析、打印之用。

搜索搜索是在第二窗口重显记录波形和曲线的过程。

以后提供起点和压缩比,曲线就会如同记录过程一样重显出来,直到记录的终点。

重显过程中,可暂停,退出。

测试在回放的基础上可进行曲线各点数据的读出。

屏幕下部检测表内有10项指标,移动光标可将曲线上各点的数据逐一显示出来,选择所需要的数据填入表内,最后打印出测试报告单。

同时还可选择用户需要的波形或一段曲线切取出来组成另一种数据块文件,以便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

打印有五种打印结果:(1)回放的曲线;(2)搜索的曲线;(3)设置表;(4)测试报告单;(5)实验过程中所有注识符、标号及其所对应的时间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