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教案

1 小数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重点难点】1.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教学指导】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示:“你能将它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

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

如教学“2.4×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2.4和0.8转化为整数24和8的理由,再说出将192缩小到1.92的理由。

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的第4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学、算式后面规律的习惯。

【课时安排】8课时1.小数乘整数...............................................1课时2.小数乘小数...............................................3课时3.积的近似数...............................................1课时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5.解决问题.................................................2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做一做”,第3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3、4、5题。

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向与路线 在平面图上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优质课教案_0

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向与路线  在平面图上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优质课教案_0

在平面图上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一课时二、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孩子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学习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8个方向的知识,并学习了在方格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及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

这些知识为孩子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本课内容是利用方向与距离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仅靠单一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教材中为此设计了找火车站附近各服务设施的实际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确定位置需要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距离;并通过“试一试”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1.通过“找服务设施”具体活动,能准确在平面图上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 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过程,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用角度描述方向五、教学预设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观看视频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一起来看看。

从视频中获取了哪个信息?(油轮失火)(2)初步渗透三要素当时,我们的卫星也发现了这个信息。

我国的军舰接到了指令计划前去援助。

你认为卫星要传递给军舰上的雷达哪个信息?(方向、距离、中心点)如此的话,军舰的雷达上应该要呈现出哪些信息?(方向、距离、中心点)2.自主探究,提炼建模(1)提出问题现在卫星传送来的信息在雷达上显现出来了。

如果你是军舰的舰长,你能知道失事的油轮在军舰的什么位置吗?请静静地思考。

(2)独立探究,后小组交流(3)学生素材展示、交流素材一:东北方向追问:你有什么想说的?素材二:东北方向距离20千米追问:与刚才比,有什么不同?能确定具体的位置吗?素材三:东偏北。

30距离20千米追问:能看得明白吗?东偏北是什么意思?(以谁为标准,从哪偏向哪) 300是怎么得到了?能确定失事油轮的具体位置吗?素材四:北偏东600距离20千米追问:谁能看得明白?(4)初步感知方法后两种方法都能确定失事油轮具体的位置,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结:在同一平面内,说清方向角度、距离就可能确定位置。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精选13篇)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精选13篇)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精选13篇)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篇1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现象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 。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那么循环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共同来探究。

1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

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3 、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

在第2小题:78。

6÷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人教版五年级 上册数学 核心素养目标 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人教版五年级 上册数学 核心素养目标 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单元主备人:环节一:复习旧知是亚洲象的1.2倍。

非洲象的体重比亚洲象多多少?6.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小组交流。

师:计算时大家发现了什么?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发现并引出问题: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积应该是四位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运算过程。

(板书运算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第一,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总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第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教科书P7例5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如:小红和小明骑着鸵鸟在非洲大草原上游玩奔跑,忽然一只非洲野狗从后面冲上来,小红和小明吓坏了,大叫:“哎呀,它追上来了!”没想到鸵鸟镇定地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师:大家知道鸵鸟为什么这样说吗?一定是非洲野狗奔跑的速度比鸵鸟慢,所以追不上。

师:那么鸵鸟的速度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这也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3)]学生活动:1.根据已学过的“倍的认识”和“小数的意义”,尝试画线段图: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鸵鸟的最高速度:2.结合线段图,说出“1.3倍”的意思是将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看作1份,鸵鸟的最高速度与它比较,除了相同的1份外,还多出一部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6×1.3。

3.列竖式计算4.小组讨论,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

可能有:(1)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2)用计算器验算;(3)用上节课所学的规律大致判断——积比56大。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负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例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认识负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负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正数和负数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欠钱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欠钱是一种负数的概念。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负数的例子,如-2元、-3千克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负数的大小,如“-2比-3大”。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正数和负数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

如3+(-2)、-5+4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轴表示这些算式的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相对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2021―2021学年上册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

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互动新授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方法1:连加。

展示:3.5+3.5+3.5=10.5(元)师:你是怎么想的?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第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会运用第一单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正负数的认识、分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除法、长度单位换算、面积单位换算等。

教学重点:1. 正负数的认识2. 分数的乘除法3. 小数的乘除法教学难点:1. 正负数的理解和应用2.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3. 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道具(如分数卡片、小数卡片等)3. 练习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正负数的认识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自然数、整数等。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正负数吗?正负数是什么意思呢?二、新课导入1. 讲解正负数的定义和性质。

2. 通过实例演示正负数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正负数的分类练习。

2. 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正负数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分数的乘除法一、复习导入1. 复习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问:你们知道分数的乘除法吗?二、新课导入1. 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通过实例演示分数乘除法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运算练习。

2. 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分数乘除法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小数的乘除法一、复习导入1. 复习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问:你们知道小数的乘除法吗?二、新课导入1. 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通过实例演示小数乘除法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运算练习。

2. 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小数乘除法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长度单位换算和面积单位换算一、复习导入1. 复习长度单位换算和面积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问:你们知道长度单位换算和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吗?二、新课导入1. 讲解长度单位换算和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临清市XX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1节精打细算教案北师大版3

临清市XX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1节精打细算教案北师大版3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教学内容将围绕小数除法来展开,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及运算律、整数乘除法、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一方面是让学生进行小数除法的学习,另一方面非常重视小数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

小数除法既是整数除法学习的发展,也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第1节精打细算教材第2~3页。

1.借助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2.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难点:竖式计算中,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及实物投影仪。

师: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吧,其实,购物的学问可大了,谁能说说在购物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比较价钱:同样的质量,在价钱方面怎么考虑?)你们这些想法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那就是精打细算。

(板书课题)1.淘气也是个会精打细算的孩子,今天他要去买牛奶(出示主题图),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3.师:要想知道哪家便宜,就要知道什么?生: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乙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6÷6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板书副标题)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家商店的牛奶。

1.师: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价格,现在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先尝试计算,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时教案分

第一时
题: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及练习—第1~4题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过程目标: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准备:
前准备:
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

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

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
如果买3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3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
强调“估计”这个词。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找不同做法的学生板书:
预设解法
方法1:连加。

方法2:利用单位间的进率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角×3=10角。

方法4:竖式笔算3元×3=10元。

引导学生说明方法,知识根据,输理思路。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小数乘整数。


2、探索新知
(出示072×)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小组汇报演示。

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3、小结:
仔细观察乘法算式,你能用你的话说说小数乘整数的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小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4、练习:结合主题图,提出问题: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风筝呢?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应用
1、本第3页做一做1、
2、3题
2、本第4页练习一1、2、题。

四、堂总结
通过本学习,你想对我们大家说点什么?
五、布置作业:2、本第4页练习一3题。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3
072
×
3
×
360-------0可以去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