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对讲机毕业论文

对讲机毕业论文

对讲机毕业论文对讲机毕业论文在这个信息高速传递的时代,人们似乎更加依赖于手机和互联网来进行沟通。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下,手机和互联网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时,对讲机作为一种有效的通信工具,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从对讲机的历史、功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对讲机的历史。

对讲机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用于军事通信。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讲机的功能逐渐完善,并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

现代对讲机不仅具备了基本的语音通信功能,还拥有了更多的附加功能,如GPS定位、短信传输等。

对讲机的发展历程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人们对通信工具需求不断变化的反映。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对讲机的功能。

对讲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语音通信,它可以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实时对话。

这种实时通信的特点使得对讲机在紧急救援、物流配送、旅游导览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对讲机还具备一些高级功能,如GPS定位。

通过GPS定位功能,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对方的位置信息,方便协调工作和行动。

另外,对讲机还可以实现短信传输、语音录制、免提通话等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对讲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是公共安全领域。

对讲机在公安、消防、交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火灾现场,消防队员可以通过对讲机与指挥中心进行实时的语音通信,以便更好地协调救援工作。

其次是物流配送领域。

对讲机可以实现配送员与调度中心的实时通话,方便调度员安排工作和指导配送员的行动。

此外,对讲机还广泛应用于旅游导览、工地施工、野外探险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安全。

然而,对讲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通信距离的限制。

由于对讲机使用的是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其通信距离受到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其次是通信安全的问题。

由于对讲机的通信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存在被窃听和干扰的风险。

对讲机的毕业论文

对讲机的毕业论文

对讲机的毕业论文对讲机的毕业论文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通信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然而,在这个高科技时代,有一种通信设备却一直保持着它独特的地位,那就是对讲机。

二、对讲机的起源与发展对讲机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当时主要用于军事通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讲机逐渐走入了民用领域。

它的简单易用、实用可靠的特点,使得对讲机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警察、消防、物流等领域,对讲机成为了必备的通信工具。

三、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对讲机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它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首先,话筒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发射机转化为无线电波,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机收到无线电波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扬声器转化为声波。

这样,双方就能进行实时的语音通话。

四、对讲机的优势与应用1. 实时性对讲机的最大优势就是实时性。

与手机不同,对讲机不需要拨号,也不需要等待对方接听。

只需按下对讲键,就能立即与对方进行通话。

这种实时性在紧急情况下尤为重要,例如在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对讲机能够迅速传递信息,提高救援效率。

2. 范围广对讲机的通信范围相对较广。

一般情况下,对讲机的通信距离可达数公里甚至更远,远远超过了普通手机的通信范围。

这使得对讲机成为了一种适用于户外活动、野外施工等场景的理想通信工具。

3. 耐用性强对讲机通常采用坚固耐用的外壳设计,能够抵抗各种外界环境的冲击。

它具有防水、防尘、耐摔等特点,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

这使得对讲机成为了许多行业的首选通信设备。

五、对讲机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讲机也在不断演进。

在传统对讲机的基础上,出现了数字对讲机、网络对讲机等新型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具备传统对讲机的功能,还具有更高的音质、更大的通信范围以及更多的扩展功能。

未来,对讲机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六、结语对讲机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通信设备,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无线对讲和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无线对讲和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无线对讲和调频收音机的设计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班级:二〇一一年六月三日目录摘要 (3)第一章引言 (4)1.1 概述 (4)1。

2 本课题设计的意义 (5)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5)2.1设计要求 (5)2。

2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框图 (6)2。

3发射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6)2。

4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7)2.5调频方式 (8)第三章无线对讲和调频收音机系统电路设计 (11)3。

1方案比较和确定 (11)3.2电路模块设计与分析 (11)3.2.1 无线对讲电路 (11)3。

2.2 调频收音机电路 (12)3.3 芯片介绍 (12)3。

4 总体原理图 (15)第四章电路安装和调试 (17)4。

1 焊接与安装 (17)4。

2 测试与调整 (18)第五章总结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附录: (22)摘要本设计的核心芯片为D1800,即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芯片D2822.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

本设计的调频波段为30MHZ —90MHZ,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5-5V,静态电流13。

5mA,信噪比〉80dB,谐波失真〈0.8%,输出功率≥350mA,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50-100米。

系统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

关键词:发射模块,放大,振荡,接收模块,芯片D1800第一章引言1。

1 概述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

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能在无通讯网络情况下确保信号畅通,同时可24小时无限制通话。

人们通过无线电广播和收音机了解天下大事,增长各方面的知识,欣赏悠扬的音乐,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可以说,无线电广播和收音机为无数家庭带来了欢乐和愉悦。

对讲机毕业设计--摘要

对讲机毕业设计--摘要

摘要:无线对讲机具有使用简单、不受网络限制、通话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它是在鉴频、混频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无线电通信原理研发的一种通信方式。

目前,人们对对讲机的研究已从模拟化转化为数字化。

本文从无线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出发,确立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将对讲机系统分为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两大部分,并对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声电转换电路、低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鉴频电路、天线与同类型电路的对比,最后确定了对讲机电路图。

接下来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各大模块进行仿真并对仿真信号进行分析。

本论文最后对影响对讲机传送距离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无线对讲机;LM386;MultisimDesign Of Radio Walkie-talkiesAbstract : Walkie-talkie has advantages such as easy to use, without network restrictions, low cost communication an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 It is a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requency distinguishing and mixing techniques, developed on the radio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Currently, the study of wireless interphone has turned from anolog to digital.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wireless walkie-talkie basic principle,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design. And walkie-talki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send part and receive part.It analyses and researchs the functions and usages of each part. I analyse such circuits:voice of conversion circuit, low-frequency amplifier, mixer circuit-frequency circuit, antenna,and compare them with similar circuits, finaly confirm the whole walkie-talkie circuit. Next, using Multisim simulation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major modules and analysing simulation signals. At last,the thesis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alking distance of walkie-talkie,and suggests some improvements.Keywords:walkie-talkie, LM386, Multisim摘要:无线对讲机是移动通信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应用非常广泛,无线电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还将长期使用下去。

家用对讲机-毕业设计

家用对讲机-毕业设计

家用对讲机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内容摘要:如果在家庭内部装设对讲电话,将会给生活带来不少方便。

为了方便家庭内部通话,本文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特别介绍一种家用直通对讲电话机,它使用两台普通电话机,配上控制电路和电源,利用模拟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通过分析和计划,设计电路图,利用手工焊接技术及调试,完成家用对讲电话的制作。

本设计包括电源,极性保护电路、振铃电路、拨号电路、受话电路、送话电路等几部分。

家用对讲电话的原理是将声波通过话筒转换成话音电流,热后传送给对方的电路,经过对方的电路进行放大再经扬声器还原成声音从而对方可以进行通话。

本话机的功能在于实现呼叫和通话功能。

家用对讲电话的特点是可供小型单位作内部电话使用,此外由于采用成品电话机,从而使制作变得很简单,成本也很低。

家用对讲电话实现了家庭内部的通话,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电子技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随着这项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涉及的研究领域也将更广。

希望这项技术的研究能为人们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完美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对讲电话图文结合成本低Home intercomAbstract:If the installation of intercom within the family, will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life. For the convenience of home intercom, graphics combined with special presentation of a homethrough intercom phone, which uses two ordinary telephones, coupled with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the use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hrough analysis and plan, schematic design, the use of manual welding technology anddebugging, to complete the production of home intercom. The design includes a powersupply, polarity protection circuit, ringing circuit, dial-up circuit, by then circuit, transmittercircuit parts. The principle of home intercom is converted into sound waves through themicrophone voice current, the heat transmitt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circuit, and zoomthrough each other's circuit, and then back into sound by the speaker so that the other party can call.The functionality of this phone is to call and call functions. Home intercom feature isavailable for small units to use for internal calls. In addition the use of the finished phone, so that production becomes very simple, the cost is very low. Home intercom phone callwithin the family,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s daily lives, it is worth to further promote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only just begun, with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is technology, involved in research areas will also be wider.Hope this technology can people later in life, working to bring greater convenience for people to provide a more comfortable, the perfect way of life.Keywords: Intercom Graphic combination Low cost目录前言 (1)1 元器件基本知识 (1)1.1 电阻 (1)1.1.1 电阻的定义 (1)1.1.2 电阻器阻值标示方法 (2)1.2 电容 (3)1.2.3 电容的单位 (3)1.2.4 电容的耐压单位V(伏特) (3)1.2.5 电容的种类 (4)1.3 发光二极管 (7)1.4 三极管 (9)2 电路 (11)2.1 电路图结构 (11)2.2 工作原理 (13)3 手工焊接 (13)3.1 焊接的概念 (13)3.2 焊接步骤 (13)3.3 焊接注意事项 (14)4 调试与测试 (14)4.1 调试准备—检查电路 (14)4.2 通电观察 (14)4.3 调试 (14)4.4 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接地端 (15)4.5 正确选择测量点 (15)4.6 测量方法要方便可行 (15)5 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6)家用对讲机前言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手机、寻呼机、小灵通已经成为你我必备的通信工具,无线网络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方便!特别是最近一种新颖的家用型对讲机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对讲机毕业设计

对讲机毕业设计

对讲机毕业设计对讲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公安、消防、物流、建筑等。

本次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款功能实用、性能稳定的对讲机系统,以满足特定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但对讲机因其独特的优势仍然在特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受网络覆盖的限制,能够在没有基站信号的情况下实现短距离通信,具有即时性、可靠性和便捷性等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场景对对讲机的功能和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应急救援场景中,对讲机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远距离通信能力;在物流仓储场景中,对讲机则需要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并且能够支持群组通信。

因此,设计一款满足特定需求的对讲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设计目标本次对讲机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款具有以下功能和性能的对讲机:1、通信距离:在开阔地带,通信距离不小于 5 公里。

2、频率范围:覆盖常见的对讲机频段,如 400-470MHz。

3、语音质量:清晰、无杂音,能够准确还原语音信息。

4、电池续航: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 8 小时。

5、操作便捷:具备简单直观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6、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不受其他信号的干扰。

三、硬件设计1、主控芯片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负责整个对讲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要求芯片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丰富的接口资源等特点。

2、射频模块射频模块是实现对讲机通信的关键部分。

选用高性能的射频收发芯片,搭配合适的天线,以确保通信距离和信号质量。

3、音频处理模块包括麦克风、扬声器、音频放大器等,负责语音信号的采集、放大和播放,保证语音质量清晰、洪亮。

4、电源管理模块设计合理的电源管理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同时,要考虑电池的充电管理,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5、显示与操作模块配备液晶显示屏和按键,用于显示对讲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以及进行功能操作。

四、软件设计1、通信协议制定适合本对讲机系统的通信协议,包括频率选择、信道编码、调制解调方式等,以确保通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讲机毕业设计

对讲机毕业设计

引言概述:对讲机作为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即时双向通信的便携设备,对讲机在各个行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对讲机的毕业设计,主要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技术、功耗优化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一、硬件设计1.核心芯片的选择:选择一款高性能的芯片,以满足对讲机在通信速度和音频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射频电路的设计:设计一个高灵敏度的射频接收模块,以确保对讲机在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信号接收。

3.音频电路的设计:优化音频放大电路,以提高对讲机的听筒音量和麦克风灵敏度,使用户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

4.电源管理模块:设计一个高效的电源管理模块,以延长对讲机的续航时间,并支持快速充电功能。

5.外壳设计:采用耐磨、防水、防尘的材料,设计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外壳,使对讲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二、软件设计1.操作系统的选择:选择一个适应对讲机功能需求的操作系统,以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2.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对讲机的各项功能。

3.按键逻辑设计:设计合理的按键布局和功能分配,以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各项操作。

4.通话管理系统:设计一个高效的通话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多人同时通话、群组通话以及呼叫等功能。

5.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设计一个可靠的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以备份对讲机中的重要通讯记录和用户数据。

三、通信技术1.无线通信标准的选择:选择一种通信标准,如DMR、TETRA 或P25等,以确保对讲机在通信范围内能够稳定地传输语音数据。

2.信道分配算法:设计一种有效的信道分配算法,以提高多人同时通话时的通信质量和吞吐量。

3.信号加密技术: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以保障对讲机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4.抗干扰技术:设计一套有效的抗干扰方法,以增强对讲机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通信能力。

5.网络互通技术:设计一种互联网互通的通信方案,实现对讲机与手机、电脑等设备之间的通信。

对讲机毕业设计

对讲机毕业设计

对讲机毕业设计对讲机毕业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讲机作为一种传统的通信工具,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对讲机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决定选择对讲机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主题,以探索如何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我决定对传统的对讲机进行一些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我计划增加对讲机的功能,使其不仅仅是用来进行简单的语音通信,还可以具备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发送文字信息、定位功能等。

这样一来,对讲机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通信方式。

其次,我考虑到对讲机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

比如,在野外探险、救援行动等场景中,对讲机的通信距离可能会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引入无线网络技术,使对讲机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

这样一来,无论距离有多远,只要有网络信号覆盖,对讲机就能够实现远程通信,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

除了功能的改进,我还考虑到对讲机的外观设计。

传统的对讲机通常较为笨重,不够时尚。

为了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我计划采用轻薄的设计风格,使对讲机更加便携,方便携带。

同时,我还计划引入一些时尚元素,比如炫彩外壳、可更换面板等,使对讲机不再单调,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在对讲机的设计过程中,我还考虑到了对讲机的能源问题。

传统的对讲机通常需要使用电池供电,使用时间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对讲机中引入太阳能充电技术,使其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充电,延长使用时间。

这样一来,对讲机就可以在户外等无电源环境下持续使用,提高了其可靠性。

除了对讲机的功能和外观设计,我还考虑到了对讲机的用户体验。

为了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对讲机,我计划在对讲机中引入语音识别技术,使其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各种操作。

比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发送信息、拨打电话等,不再需要手动操作。

这样一来,对讲机的使用将更加便捷,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讲机毕业设计的主题是对传统对讲机进行改进,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前言.. (1)第一章对讲机原理概述 (2)1 工作原理 (2)1.1原理框图 (2)1.2工作原理 (2)2 设计方案 (3)第二章芯片介绍 (4)2.1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MC3361 (4)1.混频 (8)2.鉴频 (8)2.2调频发射电路——MC2833 (10)2.3调频接收前置电路——TA7358P (14)2.4音频功率放大芯片——LM386 (16)第三章对讲机电路设计 (18)第一节电路原理框图 (18)1 发信电路 (18)2 收信电路 (18)第二节电路原理图 (20)1 发信电路 (21)2 收信电路 (21)3 天线及双工滤波电路 (22)4 参数选择 (22)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附录:整机电路图前言古时候的通信方式有蜂火台、飞鸽传书、驿站等等,主要的目地在于传送军事情报,其传输煤介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物力来达成。

直到“电”问世后,才开始寻找通过使用电来通信的可能性。

经过人们的发展,在这两百年内获得重大进步,尤其是配合电子元件的进步,使复杂、便利的通信系统得以实现,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整个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有些科学家作出了重要的突破性贡献。

例如1864年,马克斯威尔(Maxwell)导出电磁波理论,证明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1887年经由实验证明电磁波存在,这些进步使得无线通信变得可能也逐渐成真。

另外,贝尔(Bell)于1875年发明电话,使声音可以直接传递,结合史卓格(Strowger)在1897年发明的自动交换机,使得电话服务得以顺利成长。

由于真空管于1904年问世,促使阿姆斯壮于1918年发明超外差无线电接收机,开启无线电广阔的应用大门。

在1930年前的通信发展主要是属于类比通信的成长。

在1930年以后,随着数子通信、电脑及人造卫星的产生,整体通信技术也朝向数子通信方向来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更为加深。

当然,这些进步也都基于电子原件由真空管、电晶体、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及超大型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VLSI)的长足进步,才能使通信系统更具方便性及操控性。

随着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与娱乐的结合,大家都希望能够更随心所欲地使用科技,无线通信技术便逐渐获得大家的青睐。

大家都希望能够透过无线通信技术,使自己不再局限于有线传输设备,进而摆脱掉上述的种种羁绊。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取代传统的传输线路(例如:铜线,双绞线、光纤等),通过适当的技术,我们可以将低频的信息加在高频的载波之上,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调制(Modulation),而相反地,自高频的载波中将信息取出的技术,我们把它称之为解调(Demodulation),而这个可以用来发射的高频载波,便称之为射频 (简称RF)。

通过改变载波的波长、振幅、频率,我们就可以利用载波来表示信息。

基本上,各种通信系统的资讯传送过程,以从甲地单向地传到乙地为例,其流程大约如下:1.在甲地将要传送的信息,以电的信号表现出来。

2.将此电信号放大、编码或调制后,依据各种传输煤介特性,将信息传送到乙地。

3.在乙地将电信号收集后,经解码或解调。

4.再依原传送信息性质还原回来,在透过喇叭转换使人能听到。

第一章对讲机原理概述51MHz、49.7MHz无线对讲机电路,采用了双向异频和高集成度的集成块设计而成,与过去的对讲机相比,具有双向异频、集成度高、体积小、省电节能、价格便宜等优点。

1 工作原理1.1原理框图如图l-1所示.图1-1 原理框图1.2工作原理发信电路包括:话筒音频放大、调制、缓冲放大、选频、发射功放等部分。

收信电路包括:高放、混频、中放,鉴频、低放等部分。

发信时,话音经过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经过音频放大器将其放大,再用其进行调频,使载波信号的频率按调制信号规律变化。

之后已调信号经过缓冲放大器,进入选频电路,选出所需要的谐波信号。

最后经过高频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收信时,由天线接收所需信号,先经过高频放大,再进行混频,产生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中频放大器后,送入鉴频器进行解调,解调出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经过音频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获得所需的推动功率推动扬声器发出声响。

2 设计方案本电路既可以用分立元件实现,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芯片实现。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故本人采用集成电路实现本设计方案。

本电路大体可分为三部分:调频发信电路,调频接收电路与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调频发射电路选用常用发射芯片MC2833。

MC2833是美国MOTOROLA公司同步开发无绳电话和调频通信设备的FM发射系统,内置了话筒放大电路、压控振荡器和两级缓冲放大晶体管。

调频接收电路选用TA7358P与MC3361芯片。

TA7358P为调频前端应用,包括射频放大,第一混频,缓冲放大等电路,适用于便携式收音机或收录机.MC3361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主要应用于语音通信的无线接收机. 片内包含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滤波器,抑制器,扫描控制器及静噪开关电路. 主要应用在二次变频的通信接受设备。

功率放大电路采用LM386。

LM386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

第二章芯片介绍2.1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MC3361MC3361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主要应用于语音通信的无线接收机. 片内包含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滤波器、抑制器、扫描控制器及静噪开关电路。

主要应用在二次变频的通信接收设备。

其主要特性如下:·低功耗(在Vcc=4.0v,耗电典型值仅为3.9mA)·极限灵敏度:2.6uv(-3dB)(典型值)·少量的外接元件·工作电压:2.0-8.0v·采用双列直插 16 脚塑料封装(DIP16)和微形的双列 16 脚塑料封装(SOP16)。

·工作频率:60MHZ(max)图2-1、2-2、2-3、2-4分别为MC3361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封装电路图、MC3361内部电路结构框图、MC3361典型应用图、MC3361极限参数表。

图2-1 MC3361封装电路图图2-2 MC3361内部电路结构框图图2-3 MC3361典型应用电路2-4 MC3361极限参数(Ta=25℃) MC3631 引脚中英文对照表1MC3361内部电路结构引脚中英文对照表2MC3361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工作原理:MC3361的内部振荡电路与pin1和pin2的外接元件组成第二本振级,第一中频IF 如果输入10.7MHZ 信号从MC3361的pin16输入,在内部第二混频级进行混频,其差频为:10.700-10.245=0.455MHZ ,也即455KHZ 第二中频信号。

第二中频信号由pin3输出,由455KHZ 陶瓷滤波器选频,再经pin5送入的MC3361 限幅放大器进行高增益放大,限幅放大级是整个电路的主要增益级。

pin8的外接元件组成455KHZ 鉴频谐振回路,经放大后的第二中频信号在内部进行鉴频解调,并经一级音频电压放大后由pin9输出音频信号。

pin12--pin15为载频检测和电子开关电路,通过外接少量的元件即可构成载频检测电路,用于调频接收机的静噪控制。

MC3361内部还置有一级滤波信号放大级,加上少量的外接元件可组成有源选频电路,为载频检测电路提供信号,该滤波器为pin10 输入端,pin11为输出端。

pin6和pin7为第二中放级的退耦电容。

MC3361的输入调频波与测试电路:按调频波频率调制定义,调频波的瞬时频率变化为:t (t)=()()t f t K U t ωωωωΩ+∆=+(2-1) t ω――――未受调制的载波角频率()t ω∆―――调制后角频率的变化量f K ――――调频比例系数 U Ω――――调频信号当(1)式中用单音信号()cos ()t M U U t ΩΩ=Ω调制时,则单音调制的调频波电压为:cos ()cos[sin ()]cos[sin ()]f MS SM SM t SM t K U U U t U t t U t t φωωωΩ==+ΩΩ∆=+ΩΩ(2-2)下面详细介绍MC3361怎么实现混频、鉴频功能: 1.混频混频电路又叫变频电路(Mixer,Convertor ),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是将载频为c f 的已调信号s V (t)不失真地变换为载频为I f 的已调信号I V (t)。

通常将I V (t)称为中频信号,相应的I f 称为中频频率(Intermediate Frequency,IF ),简称中频。

L V (t)=Lm V cos L W t 是由本地振荡器产生的本振电压,L W =2πL f 称为本振角频率,它与fI 、fc 之间的关系为: I f =l f -c f(2-3)从频谱的观点来看,混频的作用就是将输入已调信号频谱不失真地从c f 搬移到If 的位通滤波器来实现这种频谱搬移。

如图中就是利用乘法器实现调频信号的混频功能的。

2.鉴频调频波的解调称为频率检波,简称鉴频(FM Detector,Discriminator )。

其作用是从已调波中检出反映在频率变化上的调制信号。

在调频接收机中,当等幅调频信号通过鉴频前各级电路时,因电路频率特性不均匀而导致调频信号频谱结构的变化,从而造成调频信号的振幅发生变化。

如果存在着干扰,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振幅的变化。

鉴频器解调这种信号时,上述寄生调幅就会反映在输出解调电压上,产生解调失真。

因此,一般必须在鉴频前加一限幅器以消除寄生调幅,保证加到鉴频器上的调频电压是等幅的。

可见,限幅与鉴频一般是连用的,统称为限幅鉴频器。

在MC3361中,鉴频电路采用双差分对平衡调制器实现鉴相的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电路。

图2-5是这种鉴频器的典型原理电路图。

图2-5 乘积型相位鉴频器图中,T3~T9和D6组成双差分对相乘器,D1~D5为偏置电路,它为T2和双差分对管提供所需的偏置电压。

输入调频信号电压Vs(t)经跟随器T1后分为两路:一路直接以单端方式家到T7的基极上,作为相乘器的一个输入电压V1(t),其值较大,保证T7、T8差分对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其中T8基极上接恒定的直流偏压VBB,并通过0.01uF电容高频接地。

一路经450欧和50欧的电阻分压(衰减10倍),并经由C1和并联谐振回路LCR组成的频相转换网络和跟随器T2后以单端方式加到双差分对管T3、T6的基极上,作为相乘器的另一个输入电压V2(t),其值较小,可认为双差分对管工作在小信号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