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的组成是( )
A.一定有氧元素
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一定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
D.一定有碳元素
2.下列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废旧电池集中处理
B.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高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
D.大力推广使用化石燃料
3.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密闭的锥形瓶中加热。下列图象分别表示该过程锥形瓶中某种量随时间(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
5.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8.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 、Cu2+、OH-、SO42-
C.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D.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中数字“2”表示每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H2表示2个氢原子
C.Al3+可表示+3价的铝元素
D.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
10.如图所示,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A.蜡烛燃烧不变,杯子内液面下降
B.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下降
C.蜡烛燃烧更旺,杯子内液面上升
D.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上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金刚石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
(1)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
(2)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
(3)能导致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
(4)能用来切制大理石的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它。
I.港珠澳大桥、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①纯铁,②铁的合金);港珠澳大桥的钢管桩在恶劣的条件下长期服役,为了保证钢管桩的寿命,应该采取_________________措施。
II.下图是实验室研究铁冶炼的化学原理。请回答有关问题:
(1)有如下实验操作:
①通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并开始尾气处理,②加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停止加热,继续通CO冷却至室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装置A、B部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B装置改成C(虚线方框内装置),则C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实验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Ⅲ.高炉是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把铁矿石(龙岩马坑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跟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从下方通入热空气,焦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跟四氧化三铁在高温 下反应生成铁。根据上述材料写出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金属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铁是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第一。
(1)如图所示,把光亮的铁钉放入水中,最易生锈的是处________(填“a”、“b”或“c”)。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铁在酸性环境下或者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生锈速率会加快。食品保鲜剂“双吸剂”含铁粉、食盐等,下图为探究其原理的实验装置。滴入食盐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铁粉上出现红色固体,气球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下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①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③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梅花5角”硬币是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金黄、制作精良、美观大方,俗称“梅花5角”硬币。小明想探究“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含量,称得一枚“梅花5角”硬币重3.8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共生成氢气0.08g,求一枚“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质量__________。
14.下图是白炽灯泡,灯丝是下列哪种金属_____。
A 铝丝 B 铁丝 C 钨丝 D 铜丝
铝、铁、钨(W)、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比较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并进行实验。
(1)把这四种洁净的金属丝分别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只有两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中一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现有铝丝和铁丝,要比较铝和铁的活泼性,还可用_____试剂。
(3)
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实验A 把洁净的钨丝放入硝酸铜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实验B 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钨[W(NO3)3]溶液中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
能够比较钨(W)与铜活泼性的是实验_____。归纳总结:铝、铁、钨、铜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
16.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黄铜样品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共用去98.0g稀硫酸,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干燥,称得剩余固体3.5g。试计算:
求:(1)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______(直接填结果);
(2)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写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详解】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必然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氧气中不含碳、氢元素,故某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氧气中含氧元素,某物质中可能含氧元素,也可能不含,故选:B。
2、A
【详解】A、废旧电池集中处理可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该措施合理,符合题意;
B、化肥和农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可取,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能避免污染环境,该措施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加高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没有减少污染的量,不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该措施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大力推广使用化石燃料,会污染环境,该措施不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A。
3、B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详解】A.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不断减少,反应结束后不变;故图象正确;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但是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是一条横线,故图象错误;
C.反应前是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打开锥形瓶后只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固体,所以物质的种类是一种、三种、两种,故图象正确;
D.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体积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不变,故图象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5、B
【解析】试题分析:一氧化氮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可才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略大,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选B。
考点: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
6、C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是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白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描述现象时时不能说生成物的名称。
7、C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管应略微倾斜,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不得伸入试管中滴加,故选项错误;
C、有火柴点燃酒精灯,故选项正确;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