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练习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元素观:氧气、水、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氧化物
B .转化观: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属铁
C .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D .变化观: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A
解析:A
A 、氧化物是化合物,氧气是单质,A 错误。
B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 正确。
C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 正确。
D 、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D 正确。
故选:A 。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C .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B 解析:B
A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B 、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 、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铁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
3.将Mg 、Al 、Fe 、Zn 四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共25g ,加入到200g 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进行蒸发、结晶、烘干、称量,称得固体总质量为73g(所得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则反应中产生的氢气的总质量为
A .48g
B .2g
C .1g
D .0.5g C 解析:C
蒸发后的固体为混合物,反应前的固体质量为四种金属,所以73g-25g=48g 为硫酸根的质量,在硫酸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设产生氢气的总质量为x ,则 2:96:48g 1g
x x == 所以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g
答案:C。
4.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
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取(反应条件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③均为置换反应
B.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
C.Si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碳和氢气是反应中的还原剂C
解析:C
A、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
①为二氧化硅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硅,反应③为四氯化硅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硅,故均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SiCl4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x+(-1)×4=0,得x=+4,Si的化合价为+4,不符合题意;
C、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符合题意;
D、碳、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常用作还原剂,且碳和氢气在反应中得到氧,是反应中的还原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B
解析:B
【解析】
A、Cu、Ag、FeSO4溶液这三种物质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Ag 与CuSO4溶液不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Cu,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但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Cu与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B.
6.下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C
解析:C
A、活性炭净水是因为活性碳结构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除掉水中的色素、异味等杂质,选项正确;
B、蜡烛燃烧是石蜡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C、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可能是铝丝表面有金属氧化物等阻碍反应进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铝比铜活泼,选项错误;
D、25m3的氧气可以转入0.024m3的钢瓶中,氧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所以气体的体积减小,选项正确。
故选C。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FeCl3溶液(CuCl2溶液):加铁粉
B.CO(CO2):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
C.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D.Cu粉(Fe): 加稀硫酸A
解析:A
A、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混合溶液中加铁粉会将主要物质除去,生成新的杂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
C、氧气与铜加热时生成氧化铜,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加热时不能与铜反应,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混合物加稀硫酸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不加入二氧化锰则此反应不能进行
B.金属单质都能导电,则能导电的单质都是金属
C.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O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都含有D.含碳元素物质充分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在2
碳元素D
解析:D
【分析】
金属单质能导电,石墨等非金属单质也有良好的导电性。
A、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加入二氧化锰反应也能进行,故A不正确;
B、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金属单质的重要性质,石墨这种非金属单质也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故B不正确;
C、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能是不同的分子,例如水和氨气,故C不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在O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都含碳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只是加快反应速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 .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
解析:D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
B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
C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
D 、等质量镁、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Mg + H 2SO 4 = MgSO 4 + H 2↑、Fe + H 2SO 4 = FeSO 4 + H 2↑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与98份质量硫酸反应生成120份质量的硫酸镁和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与98份质量硫酸反应生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和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多,产生相同质量氢气时,消耗的硫酸相同,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
故选D 。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0.如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 2O 3+3CO=2Fe+3CO 2
B .b 处发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D .尾气用燃着的酒精灯将其点燃,或备用气球收集起来A
解析:A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A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2Fe O +3CO 2Fe+3CO 高温,故A 不正确;
B 、 a 处生成二氧化碳,进入b 处发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 正确;
C 、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故C 正确;
D、一氧化碳能燃烧,尾气用燃着的酒精灯将其点燃,或备用气球收集起来,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一氧化碳易燃烧,可以用点燃是方法将一氧化碳除去。
11.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事实的是()
A.将锈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B.将湿润的石蕊纸花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由紫色变为红色
C.将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硫取出来,火焰由蓝紫色变为淡蓝色
D.将铜棒插入稀硫酸铝溶液中,铜棒表面立即由紫红色变为光亮的银白色D
解析:D
A、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离子溶液是黄色的,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故A正确;
B、将湿润的石蕊纸花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和石蕊纸花里面的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石蕊变化,则小花由紫色变为红色,故B正确;
C、将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硫取出来,硫在氧气中火焰为蓝紫色,在空气中火焰为淡蓝色,则火焰由蓝紫色变为淡蓝色,故C正确;
D、铜的活动性比铝弱,将铜棒插入稀硫酸铝溶液中,铜棒和硫酸铝溶液不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D。
12.菱锰矿(MnCO3)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制备锰的氧化物。
已知不同温度下,在空气中加热菱锰矿,将得到固体(锰的氧化物)并放出CO2。
下图为兴趣小组在某温度下、于空气气氛中加热MnCO3所得到的固体质量(m)和加热时间(t)关系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点时MnCO3已反应完全
B.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MnO2
C.固体产物中锰元素质量为5.5g
D.MnCO3加热得到锰的氧化物过程中氧气参加了反应B
解析:B
A. Y点时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MnCO3已反应完全,故正确;
B. MnCO3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MnCO3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锰,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MnO,故错误;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产物中锰元素质量为5511.5g =5.5g 5512163
⨯
++⨯,故正确; D. 设11.5gMnCO 3加热理论上可得到MnO 的质量为x , 23
MnO +CO 115
7111.5g x 11571=11.5g MnCO x
加热↑
x=7.1g <7.9g ,故D 说法正确;
故选B 。
13.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含碳12%的碳酸钠
B .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
C .冰和水的混合物
D .含铁元素70%的氧化铁A 解析:A
【解析】
解:A 、碳酸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12100%11.3%106⨯≈,含碳12%的碳酸钠一定是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B 、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例如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D 、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12100%=70%160
⨯,因此含铁元素70%的氧化铁可能是纯净物,例如纯净物氧化铁中铁元素含量是70%,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化亚铁和不含有铁元素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含量也可能是70%;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14.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C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D .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镁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锌不会与硝酸镁反应。
A 、若滤液为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A 不正确;
B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B 不正确;
C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所以加入的锌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故C 正确;
D 、锌和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减少,锌和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滤渣中一定不含镁,可能含有锌,故D 不正确。
故选C 。
15.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见的铁制品大多由铁合金制成
B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 2和FeCl 3
C .赤铁矿是常见的铁矿石
D .地壳里金属元素的含量铁元素居第二位B
解析:B
A 项,在日常生活中,铁合金比纯铁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常见的铁制品大多由铁合金制成;
B 项,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H 2)和氯化亚铁(FeCl 2);
C 项,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等;
D 项,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居第二位的是铁。
故选B 。
二、填空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有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军事上的烟幕弹,田径比赛场上的发令枪,使用时都会升起一股白烟,发生的反应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2)在汽车尾气处加装高效催化剂,可将对空气有污染作用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成空气中最多的一种物质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反应是_____。
(3)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_____。
解析:2254P + 5 O 2P O 点燃 222CO + 2NO N +2CO 催化剂
44Fe + CuSO = FeSO + Cu
(1)发令枪弹丸中含有红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化学方程式为:2254P + 5 O 2P O 点燃;
(2)一氧化碳CO 和一氧化氮NO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N 2和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 2,化学方程式为:222CO + 2NO N +2CO 催化剂; (3)湿法炼铜是指在溶液中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
44Fe + CuSO = FeSO + Cu 。
17.中国地质博物馆里有许多矿石标本,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A 赤铁矿(Fe 2O 3) B 孔雀石[Cu 2(OH )2CO 3]
C 方解石(CaCO 3)
D 辉铜矿(Cu 2S )
上述矿石中,能够冶炼出铜的是_____(填矿石名称),选择这些矿石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不变。
BD 元素种类
解析:BD 元素种类
更具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能够冶炼出铜的矿石中一定要含有铜元素,因此能够冶炼出铜的是 B 孔雀石[Cu 2(OH )2CO 3] 和D 辉铜矿(Cu 2S )。
因此选择BD 。
18.(1)国人为之骄傲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下水。
①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性。
②合金是航母的主体材料,如铝合金,在航母制造中备受青睐,常温下,单质铝在空气中不容易被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做金属化学性质探究实验时:
①将钯戒指放入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铁之_____(填“前”或“后”)。
②某同学不小心把实验后的铁钉和铜丝倒入含有稀硫酸的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有的溶质__________。
导电铝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后置换反应Cu(NO3)2和Zn(NO3)2AgNO3
解析:导电 铝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后
2442=F Fe+H SO SO +H e ↑ 置换反应 Cu(NO 3)2和Zn(NO 3)2 AgNO 3
(1)①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主要用于制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②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致密的三氧化二铝保护膜,可以防止铝进一步被锈蚀,故常温下,单质铝在空气中不容易被锈蚀的原因是生成了三氧化二铝保护膜。
(2)①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铁排在H 之前,故铁可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而钯戒指放入硫酸中完好无损,说明戒指中钯的金属活动性排在H 之后,故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铁之后。
②某同学不小心把实验后的铁钉和铜丝倒入含有稀硫酸的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2442=F Fe+H SO SO +H e ↑,此反应是由铁单质与化合物硫酸反应生成了化合物硫酸亚铁与单质气体氢气,结合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概念可知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AgNO3先与Zn反应,当AgNO3反应完后Cu(NO3)2再与Zn反应。
若滤液呈蓝色,说明Cu(NO3)2没有反应完或没参加反应,而加入了Zn粉,一定会与AgNO3反应生成Zn(NO3)2,而AgNO3是否反应完无法判断,故此时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Cu(NO3)2、Zn(NO3)2,可能有的为AgNO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相关知识,涉及金属性质与用途、金属活动性的判断及应用。
其中溶液中多种物质间的置换反应是难点。
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物质反应顺序及物质反应状态。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工业上生产尿素[ 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从微观角度看,上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构成。
(2)从宏观的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填字母序号)。
(3)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___。
(4)锂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化学式为Li, 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写出锂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分子BD17:9
解析:分子BD17:9
24242
2Li +H SO= Li SO+ H↑
(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2)据图可以看出,A是氨气,B是二氧化碳,C是尿素,D是水,其中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BD;
(3)据图可以看出,A是氨气,B是二氧化碳,C是尿素,D是水,所以工业上生产尿素
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CO2一定条件
CO(NH2)2+H2O;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
=2×(14+1×3):(1×2+16)= 17:9;
(4)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通常显+1价,锂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242
2Li +H SO= Li SO+ H↑。
20.向含有AgNO3和Cu(NO3)2、Al(NO3)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溶液变成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什么?滤液中一定含有什么?反应后溶液质量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 滤液中一定含有Fe (NO3)2Al (NO3)3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解析:滤渣中一定含有Ag 、Cu 、Fe 滤液中一定含有Fe (NO 3)2、Al (NO 3)3 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向含有AgNO 3和Cu(NO 3)2、Al(NO 3)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332=Fe Fe+2AgNO NO ()+2Ag ,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3232=Fe+Cu(NO )Fe(NO )+C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位于铁之前,铁不与硝酸铝反应,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溶液变成浅绿色,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22Fe+2HCl=FeCl +H ,滤渣中含有铁粉,说明硝酸银和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铁,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
332=Fe Fe+2AgNO NO ()+2Ag ,56份铁转化为216份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3232=Fe+Cu(NO )Fe(NO )+Cu ,56份铁转化为64份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故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初中化学常见的优先反应原则:
①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②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
③当两种相对活泼的金属与相对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④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 ⑤当酸与两种盐混合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于产生“沉淀”; ⑥当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⑦欲检验某混合物溶液中同时含CO 32- 、SO 42-和Cl -,应优先检验CO 32-,之后检验SO 42-,最后检验Cl -。
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
(3)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_____;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
解析:222 2H O H O 2+点燃 22 C O CO +点燃 44Fe CuSO FeSO Cu +=+ 232 Fe O 3CO 2Fe 3CO ++高温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点燃2H 2O 。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点燃CO 2。
(3)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 4═FeSO 4+Cu 。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故答案为:
(1)2H 2+O 2点燃2H 2O ;
(2)C+O 2点燃CO 2;
(3)Fe+CuSO 4═FeSO 4+Cu ;
(4)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点睛】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22.化学和生活紧密相关。
用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可借给呼吸的是________,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________。
(2)从冰箱中取出一瓶水,不久就发现瓶壁外有一层水,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3)智能手机通常含有40多种化学元素。
请写出加点元素的元素符号:大部分手机外壳是用塑料或镁合金制成的,它的组成元素有碳、氢、氧、________等;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其组成元素有________、氧、硅、锡、铟、钾等;电路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金、硅、锡、铅等;电池的组成元素有碳、铝、锂、钴等。
其中的铟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氧气氮气或稀有气体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镁铝铜银金属
解析:氧气 氮气或稀有气体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镁 铝 铜 银 金属
(1)空气中,可借给呼吸的是氧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氮气或稀有气体。
故填:氮气或稀有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