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试试卷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由哪两个方面构成的?A. 阴阳B. 五行C. 气血D. 脏腑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摸答案:D3. 中医认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是指哪个脏腑?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病因分类?A. 外感B. 内伤C. 饮食D. 遗传答案:D5. 以下哪项是中医的“六淫”之一?A. 风B. 寒C. 湿D. 以上都是答案:D6. 中医的“七情”包括哪些?A. 喜、怒、忧、思、悲、恐、惊B. 喜、怒、忧、思、悲、恐、爱C. 喜、怒、忧、思、悲、恐、恶D. 喜、怒、忧、思、悲、恐、欲答案:A7.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君主之官”?A. 心C. 脾D. 肾答案:A8.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将军之官”?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B9.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仓廪之官”?A. 心B. 肝C. 脾答案:C10.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作强之官”?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D11.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决渎之官”?A. 心B. 肝C. 脾D. 三焦答案:D12.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中正之官”?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13.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相傅之官”?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D14.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州都之官”?A. 心B. 肝C. 脾D. 膀胱答案:D15.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A. 心B. 肝C. 脾D. 胃答案:C16.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长”?A. 心C. 脾D. 胃答案:A17.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华”?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D18.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精”?A. 心B. 肝C. 脾答案:D19.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液”?A. 心B. 肝C. 脾D. 胃答案:D20.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D21.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母”?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22.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父”?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D23.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使”?A. 心B. 肝C. 脾D. 小肠答案:D24.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府”?A. 心B. 肝C. 脾D. 大肠答案:D25.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门”?A. 心C. 脾D. 胆答案:D26.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窗”?A. 心B. 肝C. 脾D. 膀胱答案:D27.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根”?A. 心B. 肝C. 脾答案:D28.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D29.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精”?A. 心B. 肝C. 脾D. 肾30.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液”?A. 心B. 肝C. 脾D. 胃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31.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六腑”?A. 心B. 肝C. 胆D. 胃32.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奇恒之腑”?A. 脑B. 髓C. 骨D. 脉答案:ABD33.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脏”?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ABC34.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十二经脉”?A. 手太阴肺经B. 手阳明大肠经C. 足少阴肾经D. 任脉答案:ABC35.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奇经八脉”?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答案:ABCD36.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体”?A. 皮C. 筋D. 骨答案:ABCD37.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液”?A. 汗B. 涕C. 泪D. 唾答案:ABCD38.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志”?A. 喜B. 怒C. 忧答案:ABCD39.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味”?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ABCD40.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色”?A. 青B. 赤C. 黄D. 白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4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由阴阳平衡维持的。
中医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医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阳偏衰所致证候是:A、虚寒证B、虚热证C、实寒证D、寒热错杂E、实热证正确答案:A2、七情过极,可采用以情胜情法,若恐伤肾,应A、以悲胜之B、以喜胜之C、以怒胜之D、以惊胜之E、以思胜之正确答案:E3、脾的华为:A、毛B、发C、面D、爪E、唇正确答案:E4、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及姿体动作,了解病性的寒热虚实,阴证和虚证常表现为A、患者卧时仰面伸足,常揭衣被,不欲进火者B、患者卧时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喜热者C、患者卧时蜷缩成团,面常向里,精神萎靡不振者D、患者坐而俯首,气短懒言正确答案:C5、小儿面部口唇周围和鼻柱见青色,多见于A、痛证B、寒证C、淤血E、惊风先兆正确答案:E6、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手走头B、从足走头C、从足走腹D、从头走足E、从胸走手正确答案:E7、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A、认识疾病的过程B、异病同护的过程C、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D、同病异护的过程E、护理疾病的过程正确答案:C8、肾的华为:A、发B、爪C、面D、唇E、毛正确答案:A9、与胆相表里的是:A、心B、肾C、肝D、肺E、脾正确答案:C10、补益类药物的服药时间()A、下午B、饭中D、饭后正确答案:C11、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基础是:A、心主血脉B、心主神明C、心在五行属火D、心开窍于舌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12、一风湿患者,舌象由舌淡苔薄白变为舌红苔黄厚而干,说明A、病位转浅B、病位转深C、病情进展D、病情恶化E、病退好转正确答案:C13、属于阳的味是:A、酸B、苦C、咸D、辛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D14、气滞是指A、腹胀腹满,扣之如鼓B、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C、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D、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E、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正确答案:B15、脾在志为:A、喜B、怒D、忧E、恐正确答案:C16、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A、肝与脾B、脾与心C、心与肺D、肺与肾E、肾与肝正确答案:E17、称为刚脏的是:A、脾B、肺C、肾D、心E、肝正确答案:E18、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A、阴中求阳B、寒极生热C、重阴必阳D、阴病治阳E、寒者热之正确答案:A19、头痛在前额部,连眉棱骨痛,属A、少阳经头痛B、阳明经头痛C、太阳经头痛D、少阴经头痛E、厥阴经头痛正确答案:B20、“血之余”是指:A、面C、毛D、唇E、发正确答案:E21、滞针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行针捻转角度过大B、留针时间过长C、毫针刺入肌腱D、患者体位不适或改变体位E、精神紧张正确答案:D22、“生之本” 指的是:A、心B、肺C、脾D、肝E、肾正确答案:A23、金银花、连翘属()药。
中医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中医学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五脏是指心、肝、脾、肺和肾,其中“五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心B. 肝C. 脾D. 大肠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个脏腑与“藏精”功能相关?A. 肝B. 脾C. 肺D. 肾3. 在中医的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哪些脏腑?A. 肝、心、脾、肺、肾B. 肝、心、肺、肾、脾C. 肝、脾、心、肺、肾D. 肝、肾、心、脾、肺4.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哪些因素密切相关?A. 风、寒、暑、湿、燥、火B. 风、寒、暑、湿、燥、热C. 风、寒、暑、湿、火、热D. 风、寒、暑、湿、火、燥5.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听病人的呼吸和声音C. 询问病人的病史和症状D. 触摸病人的脉搏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对症下药D. 个体化治疗7.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时,容易导致哪些外邪侵袭?A. 风、寒、暑、湿、燥、火B. 风、寒、暑、湿、燥、热C. 风、寒、暑、湿、火、热D. 风、寒、暑、湿、火、燥8.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个脏腑与“主运化”功能相关?A. 肝B. 脾C. 肺D. 肾9.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哪些内容?A.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B. 阴阳、虚实、寒热、表里C.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D. 阴阳、寒热、虚实、表里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A. 针灸B. 草药C. 推拿D. 手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中医理论中的“六淫”包括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E. 火1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些脏腑与“主藏血”功能相关?A. 肝B. 脾C. 肺D. 肾13.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B. 热C. 温D. 凉14. 在中医的五行学说中,以下哪些脏腑与“木”相对应?A. 肝B. 心C. 脾D. 肺15. 中医的“五味”包括哪些?A. 酸B. 苦C. 甘D. 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中医基础知识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医基础知识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肺痿之虚热证的治法为A、润肺生津B、补脾益肺C、宣肺止咳D、补肺纳肾E、温肺益气正确答案:A2、癫病的病机特点为A、痰气郁结,蒙蔽神机B、风火上扰,神明失主C、阴虚风动,上扰神明D、痰火上扰,神明失主E、气血不足,神机失养正确答案:A3、虚劳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苔薄白,脉弱。
辨证应属A、脾气虚证B、胃阴虚证C、肺气虚证D、脾阳虚证E、肾气虚证正确答案:A4、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薄,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方选A、补中益气汤B、温经汤C、大补元煎D、乌药汤E、艾附暖宫丸正确答案:C5、阳水辨证属风水相搏者,其治疗代表方剂是A、己椒苈黄丸B、越婢加术汤C、疏凿饮子D、八正散E、舟车丸正确答案:B6、暑疖内治法的最佳代表方剂是A、清暑汤B、仙方活命饮C、黄连解毒汤D、清暑汤合五味消毒饮E、五味消毒饮正确答案:D7、积聚的病机主要在于A、湿热壅盛,蕴结中焦B、气机阻滞,瘀血内结C、气滞血瘀水饮互结D、湿阻中焦,肝失疏泄E、气滞湿阻,湿浊相混正确答案:B8、下列不属五迟的是A、发迟B、语迟C、行迟D、坐迟E、立迟正确答案:D9、肺痈恢复期的治法是A、疏风散热B、清养补肺C、清肺消痈D、排脓解毒E、清肺化痰正确答案:B10、自汗主要见于A、脾气虚弱B、肝阳上亢C、肾阴亏虚D、营卫不和E、气阴两虚正确答案:D11、患者,女,24岁。
产后4周恶露不止,量多,色淡红,质稀,小腹空坠,神疲体倦,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其证候是A、血瘀B、气虚C、虚寒D、血虚E、肾虚正确答案:B12、肝经湿热证阴痒的首选方是A、消风散B、丹栀逍遥散C、龙胆泻肝汤D、知柏地黄汤E、托里消毒散正确答案:C13、产后痉证阴血亏虚型治宜A、育阴养血,柔肝熄风B、滋阴潜阳,平肝熄风C、清热开窍,镇痉熄风D、益气固脱,回阳救逆E、解毒镇痉,理血祛风正确答案:A14、失血过多,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自汗肢冷,目陷口张,呼吸微弱者辨证为A、痰厥B、血厥实证C、气厥虚证D、血厥虚证E、气厥实证正确答案:D15、下列不属于厥证病因的是A、体虚劳倦B、感受外邪C、情志内伤D、饮食不节E、亡血伤津正确答案:B16、治疗中虚脏寒型腹痛当选用的方剂是A、良附丸B、枳实导滞丸C、柴胡疏肝散D、大承气汤E、小建中汤正确答案:E17、"《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日:"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
中医学考试题(附答案)

中医学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15题,每题1分,共115分)1.对人体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气是( A)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A2.实证的病机特点是(E)A、邪气高盛,正气已衰B、正气不足,实邪留滞C、正气不足,邪气已退D、邪气羁留,损伤正气E、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确答案:E3.五脏之中,肝的气机主(A)A、升B、降C、出D、入E、相交正确答案:A4.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B)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转化D、阴阳消长平衡E、阴阳自和与平衡正确答案:B5.对肝主疏泄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B)A、喜B、怒C、思E、恐正确答案:B6.下列哪项不属于对肺的描述(D)A、华盖B、娇脏C、水之上源D、气之根E、气之本正确答案:D7.蝉蜕具有的功效是(A)A、明目退翳、息风止痉B、透发麻疹、利咽止咳C、解毒透疹、止泻止痢D、明目退翳、除烦止渴E、息风止痉、排脓消痈正确答案:A8.当归四逆汤的功用是(A)A、温经散寒、养血通脉B、活血化瘀、温经止痛C、养血益气、温经化瘀D、温经散寒、除湿止痛E、化痰祛瘀、温经止痛正确答案:A9.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哪项关系较少(C)A、面色B、舌色C、爪色D、脉象E、胸部的感觉正确答案:C10.导致“痛痹”的主要邪气是(E)A、燥邪B、风邪D、湿邪E、寒邪正确答案:E11.五行中“木”的特性(A)A、生长B、温暖C、载物D、变革E、肃杀正确答案:A12.易致人体阴阳失调的饮食因素是(D)A、饮食过饥B、饮食过饱C、五味偏嗜D、寒热偏嗜E、饮食不洁正确答案:D13.防止血液溢于脉外为气的( D)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正确答案:D14.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金匮要略正确答案:A15.“孤府”所指的脏腑是(E)A、胃C、膀胱D、小肠E、三焦正确答案:E16.下列哪项一般不属于心血亏虚的病理表现(E)A、脉细无力B、惊悸怔忡C、失眠多梦D、面白无华E、眼目干涩、昏花正确答案:E17.证候虚实的“虚”是指(C)A、体质虚弱B、气血虚C、正气不足D、邪留伤正E、精气不足正确答案:C18.足阳明胃经循行于(D)A、上肢外侧中线B、上肢外侧前缘C、中肢外侧后缘D、下肢外侧前缘E、下肢外侧中线正确答案:D19.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B )A、水液的代谢B、气机的调节C、血液的运行D、气的生成E、消化运动正确答案:B20.“中精之府”是指(B)B、胆C、膀胱D、小肠E、三焦正确答案:B21.有“先天之本”是哪一脏(E)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22.朱砂安神丸主治证的病机是(C)A、阴血不足,肝阳上亢B、心阴不足,虚火上炎C、心火亢盛,阴血不足D、肾阴不足,心肾不交E、心肾阴虚,虚火上炎正确答案:C23.苦味药的作用是(B)A、能和能缓B、能燥能泄C、能下能软D、能收能涩E、能行能散正确答案:B24.各脏阴阳的根本在(E)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25.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功能,说明气与血之间的什么关系B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正确答案:B26.被誉为“舟楫之剂”,能载药上行之品为CA、柴胡B、升麻C、桔梗D、前胡E、葛根正确答案:C27.患者,咳嗽咯血月余。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学中“五行”指的是以下哪组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风、寒、暑、湿、燥答案:A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A. 观察病人外貌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病情D. 把脉答案:D3. 在中医理论中,“肾藏精”主要指的是:A. 生殖之精B. 营养之精C. 精神之精D. 血液之精答案:A4.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其中“运化”主要是指:A. 运化水液B. 运化食物C. 运化气血D. 运化精神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顺应自然B. 形神共养C. 过度劳累D. 饮食有节答案:C6. 在中医理论中,与“肝”相对应的情绪是:A. 怒B. 喜C. 忧D. 思答案:A7. 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其中“气”主要指的是:A. 呼吸之气B. 营养之气C. 精神之气D. 体力之气答案:A8.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原则,其中不包括: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摸诊答案:D9. 中医中的“阴阳”概念,阴主要代表的是:A. 热B. 寒C. 动D. 静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A. 针灸B. 草药C. 手术D. 推拿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不良生活习惯D. 遗传因素答案:A, B, C12.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八纲辨证”的内容?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答案:A, B, C, D13. 中医治疗原则中的“治未病”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早期治疗B. 预防为主C. 增强正气D. 避免过度治疗答案:B, C, D14. 中医中的“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具有以下哪些功能?A. 运行气血B. 联络脏腑C. 传递病邪D. 调节阴阳答案:A, B, C, D15.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的常用方法?A. 太极拳B. 瑜伽C. 食疗D. 草药熏蒸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中医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医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类药物最不易引起药疹A、抗生素类B、维生素类C、解热镇痛类D、中草药类E、磺胺类正确答案:B2、下列不符合肩关节脱位表现的是A、"靴样"畸形B、肩部疼痛、肿胀C、在喙突下、腋窝内或锁骨下可触及肱骨头D、搭肩试验阳性E、"方肩"畸形正确答案:A3、肛门湿疹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方选A、龙肝泻肝汤B、导赤散C、滋水清肝饮D、萆薢渗湿汤E、暖肝煎正确答案:D4、油风的表现为A、脱发而头发油腻发亮B、不完全性秃发,长短参差不齐C、面部多油或觉瘙痒,可伴脱发D、红斑上覆以较厚银白色鳞E、斑片状脱发,脱发区皮肤光亮正确答案:E5、八会穴首载于A、《针灸逢源》B、《黄帝内经》C、《难经》D、《针灸甲乙经》E、《针灸大成》正确答案:C6、关于舌损伤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缝合时要注意保持舌的纵向长度B、在清创处理中,不做组织切除C、10~12天拆线D、在清创时应避免与口底和牙龈粘连E、缝合时应细针细线正确答案:E7、治疗阳脱,可在基础方上再加A、风府B、复溜C、太溪D、劳宫E、气海正确答案:E8、皮损有网状纹与白色小点的是A、银屑病B、扁平苔藓C、牛皮癣D、红斑狼疮E、光泽苔藓正确答案:B9、《黄帝内经》中所载的经穴名约为A、354个B、359个C、365个D、361个E、160个正确答案:E10、肛窦炎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方选A、小承气汤B、知柏地黄丸C、增液汤D、青蒿鳖甲汤E、补中益气汤正确答案:C11、主要由于咀嚼槟榔引起的口腔疾病是A、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B、口腔假丝酵母菌病C、复发性口疮D、口腔扁平苔癣E、口腔白斑正确答案:A12、皮肤病中若见水疱、糜烂、渗液者为什么邪致病所致A、风B、虫C、热D、毒E、湿正确答案:E13、腰部正常活动范围是A、前屈30°;后伸30°;左右侧屈各80°;左右旋转各30°B、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80°C、前屈30°;后伸3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30°D、前屈90°;后伸8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30°E、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30°正确答案:E14、腹股沟中点深部压痛见于何种疾病A、髋关节脱位B、股骨转子间骨折C、骨盆骨折D、股骨颈骨折E、股骨干骨折正确答案:D15、糜烂的辨证是A、脾虚B、血热C、血D、气血不足E、湿热正确答案:E16、皮疹为豌豆至蚕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常对称发生于四肢,有时伴有口腔,外阴黏膜水疱、糜烂的药疹是A、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B、荨麻疹型药疹C、剥脱性皮炎型药疹D、多形红斑型药疹E、固定红斑型药疹正确答案:D17、肛门湿疹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方选A、当归饮子B、归脾汤C、滋水清肝饮D、四物汤E、萆薢渗湿汤正确答案:C18、八会穴共有A、8个B、10个C、15个D、16个E、12个正确答案:A19、白屑风多发于哪个部位A、血管丰富部位B、皮脂丰富部位C、神经丰富部位D、肌肉丰富部位E、大汗腺丰富部位正确答案:B20、蛇串疮的病程一般为A、1周B、4周C、1~2个月D、2~3周E、1年正确答案:D21、患者,男,47岁。
中医试题+参考答案

中医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封藏之本”是指A、脾B、肾C、肝D、心E、肺正确答案:B2.“邪气盛”的病人适宜的治法是A、扶正B、先扶正后祛邪C、祛邪D、扶正与祛邪并用E、先祛邪后扶正正确答案:C3.下列最可能导致弯针的是()A、针刺入血管B、进针用力过猛,针尖碰到骨、肌腱或收缩的肌肉C、病人体质虚弱D、饥饿E、体位不当正确答案:B4.“贮痰之器”指:A、肝B、肾C、脾D、心E、肺正确答案:E5.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润下B、曲直C、炎上D、从革E、稼穑正确答案:D6.久病患者不能食,而突然暴食,多食A、脾胃之气渐弱B、脾胃之气恢复C、脾胃气虚D、脾胃之气将绝E、脾胃之气旺盛正确答案:D7.首创葱管导尿术的古代医家是:A、王焘B、孙思邈C、张仲景D、巢元方E、张景岳正确答案:B8.一风湿患者,舌象由舌淡苔薄白变为舌红苔黄厚而干,说明A、病退好转B、病位转浅C、病情进展D、病位转深E、病情恶化正确答案:C9.“受盛之官”是:A、大肠B、小肠C、胆D、胃E、膀胱正确答案:B10.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后半夜B、中午C、上午D、前半夜E、下午正确答案:A11.“实”的病机是:A、邪盛正衰同时存在B、邪气亢盛,正气未衰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12.若患者形体肥胖,肤白无华,伴精神不振,常为A、阳气不足B、肾精不足C、浮阳上越D、阴精亏需正确答案:A13.“阳脉之海”是:A、阴阳维脉B、任脉C、督脉D、冲脉E、带脉正确答案:C14.金银花、连翘属()药。
A、清热解毒B、清气分热C、清营血热D、清虚热正确答案:A15.不适宜用温补类药物进行饮食调护的病人是A、阳虚B、阴虚C、寒证D、气虚正确答案:B16.藏象的基本涵义是:A、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B、内脏的解剖形象C、脏腑的生理功能D、脏腑的病理表现E、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正确答案:E17.“将军之官”指:A、肺B、脾C、肝D、肾E、心正确答案:C18.导致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阳偏胜B、阴偏衰C、阴胜阳病D、阴偏胜E、阳偏衰正确答案:B19.寒邪的致病特点是:A、易于动血B、易伤阳气C、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D、易于伤肺E、为病缠绵维愈正确答案:B20.寒证、痛证、淤血或惊风,面色常表现为A、面色灰暗B、面色鲜黄C、面色恍白D、面色发青正确答案:D21.虚证的概念是:A、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B、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C、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D、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22.“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是:A、肺B、心C、肝D、脾E、肾正确答案:B23.“生之本” 指的是:A、肝B、肾C、心D、肺E、脾正确答案:C24.既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基石的书籍是A、《针灸甲乙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难经》E、《黄帝内经》正确答案:E25.“中精之腑”指的是:A、大肠B、胃C、胆D、膀胱E、小肠正确答案:C26.金的子行为:A、木B、火C、金D、土E、水正确答案:E27.心在体为:A、皮B、骨C、筋D、脉E、肉正确答案:D28.“回阳救逆第一药”是A、藿香B、肉桂C、朱砂D、附子E、桑叶正确答案:D29.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火B、木C、水D、土E、金正确答案:C30.属于“水”的是:A、耳B、鼻C、舌D、口E、目正确答案:A3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经络B、肾C、心D、五脏E、脑正确答案:D32.病人呕吐物为酸臭且掺杂未消化的食物,多为A、胃火宿食B、胃热宿食C、胃寒宿食D、胃气亏损E、胃虚宿食正确答案:B33.主气之枢”指:A、肝B、心C、脾D、肾E、肺正确答案:E34.主纳气的是:A、肝B、肾C、肺D、心E、脾正确答案:B35.脾在志为:A、忧B、恐C、怒D、思E、喜正确答案:D36.头痛在前额部,连眉棱骨痛,属A、少阳经头痛B、厥阴经头痛C、阳明经头痛D、太阳经头痛E、少阴经头痛正确答案:C37.《备急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告知作为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该做到A、一视同仁B、冷嘲热讽C、冷嘲热讽D、诚挚体贴正确答案:D38.望小儿指纹中,下列哪项属于病情较轻的情况?()A、透关射甲B、脉络达于命关C、脉络达于气关D、脉络显于风关正确答案:D39.主纳气的是A、心B、肺C、脾D、肝E、肾正确答案:E40.不属于拔罐注意事项的是A、拔罐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局部情况B、病室温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C、拔罐时动作要稳、准、慢D、拔罐过程中,体位切勿移动,以免火罐脱落E、拔罐时应取合理、舒适的体位正确答案:C41.七情过极,可采用情志相胜法,若怒伤肝A、以惊胜之B、以怒胜之C、以恐胜之D、以思胜之E、以悲胜之正确答案:E42.“阴脉之海”是:A、冲脉B、带脉C、阴阳维脉D、任脉E、督脉正确答案:D43.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阴中之至阴D、阴中之阳E、阳中之阴正确答案:E44.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A、肝与脾B、肺与肾C、脾与心D、心与肺E、肾与肝正确答案:E45.室内温度偏高适合于下列哪类病人A、肝阳上亢B、青壮年C、实热证D、阳虚证E、阴虚正确答案:D46.用寒凉方法护理热性病的护法是A、寒因寒用B、热者寒之C、寒者热之D、虚则补之E、热因热用正确答案:B47.除哪项外,病人面色均为黑色的是A、水饮B、寒证C、淤血D、惊风E、痛证正确答案:D48.火热之邪致病可见:A、汗出恶风B、四肢困倦,胸闷呕恶C、狂躁妄动D、皮肤干涩E、头身疼痛,肢体活动不利正确答案:C49.观察舌象,舌尖有芒刺常提示A、胃肠湿热B、气血两亏C、心胃火燔D、心火亢盛E、肝火亢盛正确答案:D50.早在《内经》中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它的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A、早期诊断B、既病防变C、早期治疗D、生活有规律E、预防为主正确答案:B51.与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A、肝、脾、肾B、肺、肝、肾C、心、肝、肾D、心、肝、脾E、肺、脾、肾正确答案:C52.皮疹,疹如粟米,摸之碍手,多见于A、阴虚内热B、风疹C、热毒内盛D、肝旺实热E、麻疹正确答案:E53.主血的是:A、心B、肝C、肾D、脾E、肺正确答案:A54.大肠的功能是:A、主和降B、化物C、排泄胆汁D、受盛E、传导正确答案:E55.称为刚脏的是:A、脾B、肾C、肺D、肝E、心正确答案:D56.“孤府”是指:A、膀胱B、三焦C、胆D、胃E、小肠正确答案:B57.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A、母病及子B、相乘C、子病犯母D、相侮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58.“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交感D、阴阳对立E、阴阳消长正确答案:B59.火的母行为:A、木B、土C、金D、水E、火正确答案:A60.廖某,男,6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A型题(每题1.0分,共30.0分)1.中焦阳明热炽的辨证要点是( )A.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B.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C.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D.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E.身热,咳喘,苔黄2.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A.藿香正气散B.芍药汤C.保和丸D.参苓白术散E.四神丸3.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体位常为( )A.被动体位B.端坐位C.强迫仰卧位D.强迫侧卧位E.辗转体位4.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A.桂枝加附子汤证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C.桂枝加葛根汤证D.桂枝新加汤证E.桂枝加芍药汤证5.急诊处方用纸的颜色为( )A.淡红色B.淡黄色C.淡蓝色D.淡绿色E.白色6.下列哪一项是风热牙痛的证候( )A.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B.患处得热则痛减,受冷则痛增C.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常伴口渴饮冷、口臭等症D.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兼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E.患处受冷受热均使疼痛增加7.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E.1周8.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A.穿刺损伤肺组织B.抽液过多、过快,胸内压突然下降C.胸膜过敏反应D.穿刺损伤肺血管E.空气栓塞9.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薇C.海藻反甘遂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10.葙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
每天至少几次( )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11.气胸作闭式胸腔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A.锁骨中线第2肋间B.锁骨中线第3肋间C.腋前线第4肋间D.腋前线第5肋间E.胸骨旁线第4肋间12.下列哪项引起的ST-T改变为继发性ST-T改变( )A.心肌缺B.心肌炎C.心肌病D.心肌损伤E.预激综合症13.有关胸腔穿刺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穿刺时应沿肋骨的下缘进针B.穿刺抽液时,穿刺点取浊音明显部位,一般取肩胛线7~9肋间隙或腋中线6~7肋间C.穿刺抽气时,穿刺点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D.抽液量每次不超过1000ml E.抽气量每次可超过1000ml14.焦病证邪热壅肺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风寒,咳嗽B.身热,咳喘,口渴,苔黄C.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D.神昏,肢厥,舌绛E.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15.药物起效快慢取决于( )A.药物的吸收B.药物的消除C.药物的转运方式D.给药剂量E.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16.治疗虚劳失精证的主治方剂是下列哪一项( )A.小建中汤B.黄芪建中汤C.八味肾气丸D.桂枝加龙骨牡蛎汤E.炙甘草汤17.患者头面红肿焮痛,咽喉不利。
身热恶寒。
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用( )A.黄连解毒汤B.凉膈散C.仙方活命饮D.普济消毒饮E.甘露消毒丹18.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A.心B.肾C.肺D.三焦E.脾19.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A.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B.收缩压≥160mmHg或(和)舒张压≥95mmHgC.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D.收缩压>160mmHg或(和)舒张压>95mmHgE.收缩压≥130mmHg或(和)舒张压≥85mmHg20.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完成时限有何要求( )A.术后即时B.术后2小时C.术后8小时D.术后12小时E.术后24小时21.皮损表现为丘疹时外用剂型最好选用( )A.洗剂B.粉剂C.软膏D.油剂E.酊剂22.关于嗅诊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尿毒症患者呼吸中有氨味B.肝昏迷患者有肝臭味C.肺脓肿患者痰带恶臭味D.有机磷中毒汗液有大蒜味E.幽门梗阻呕吐物有粪臭味23.以下不属于新鲜骨折(成年人)的是( )A.伤后1~2周的胫腓骨骨折B.伤后3周的股骨颈骨折C.伤后3周内的腕舟骨骨折D.伤后1~2周内的柯雷氏骨折E.伤后3周内的尺挠骨双骨折24.《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防病的两大纲领是( )A.法于阴阳,和于术数B.呼吸精气,独立守神C.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D.外避邪气,内养精神E.不妄作劳,劳逸适度2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神农本草经集注E.神农本草经26.《素问·五脏别论》认为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与下列哪项有关( )A.心肺B.肺脾C.肺肾D.肺肝E.心肝27.下列哪项不是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 )A.血腔B.气胸C.脓胸D.肺水肿E.开胸手术后28.肛门直肠动脉血液来自( )A.直肠动脉,肛门动脉B.肛门动脉,直肠下动脉C.直肠上、下动脉,骶中动脉D.骶中动脉,肛门动脉E.直肠上、下动脉,肛门、骶中动脉29.男女具有生殖能力的条件,最确切的是( )A.形体壮B.胃气强C.脾气旺D.肾气盛E.肝气旺30.下列哪项是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征鉴别要点( ) A.QRS波的频率B.QRS波节律C.QRS波形态D.ST-T改变E.房室分离二、X型题(每题2.0分,共20.0分)31.补肾的方法有( )A.平补B.温补C.滋补D.调补E.大补32.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有( )A.化脓性感染B.急性失血C.伤寒D.酮症酸中毒E.脾功能亢进33.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症状为特征的月经病有( )A.月经先期B.月经后期C.痛经D.经行吐衄E.绝经前后诸证34.双香豆素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引起严重出血的原因为( ) A.双香豆素有抗凝血作用B.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血浆蛋白结合增加C.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集聚作用D.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捧泄减少E.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血浆蛋白结合减少35.火肿的持点是( )A.肿而胀急B.肿而色红C.皮薄光泽D.焮热疼痛E.漫肿宣浮36.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鉴别要点是( )A.恶风与恶寒B.发热高与低C.汗出有无D.身痛有无E.脉浮缓与浮紧37.《灵枢·水胀》记载肠覃和石瘕都具备下述症状特点( ) A.腹胀大B.状如怀子C.按之坚D.推之则移E.腹筋起38.下列哪些原因是导致瘙痒的常见病因( )A.风B.寒C.湿D.虫淫E.血虚39.以下哪几项为耳胀耳闭之外治方法( )A.咽鼓管吹张B.1%麻黄素滴鼻C.5%链霉素滴鼻D.2.5%氯霉素滴耳E.鼓膜穿刺抽液40.下列治法中哪些是《金匮》首篇提出的内容( )A.虚实必须异治B.表里当分缓急C.新旧宜有先后D.治病当随其所得E.治病当辨清标本三、问答题(每题3.0分,共30.0分)41.损伤与肝肾的关系如何?42.中医妇科学的特点是什么?43.何谓平肝息风药?其分类及功能主治如何?44.简述传染病的预防。
45.六淫导致眼病有何特点?46.怎样抓准主诉?47.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48.何谓肺型P波?49.专科专病病历的使用原则?50.胸膜腔穿刺有哪些并发症?如何处理?四、病案分析题(每题10.0分,共20.0分)51.王某,男,7岁。
主因胸闷伴低热1周来诊,患儿缘于2周前感冒发烧.经治疗,流涕,咽痛减轻,体温在37.5%左右,伴胸闷,心悸,经口服"阿莫西林","宝光消炎退热冲剂"仍未好转。
现患儿低热,胸闷长叹息,偶有胸痛,心悸气短,头晕,咽痛,咳嗽有痰,舌红苔薄白,脉结代.查体:T37.8%,P108次/分,R25次/分.心率10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3~5个早搏/分。
第一心音低钝。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
血化验: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
要求回答:中医病证诊断,病因病机简析,治法,方药。
52.郭某。
男,60岁。
因刷牙、咀嚼食物时牙龈出血半年伴牙齿松动3个月就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出血。
尤其在刷牙、咀嚼食物时明显,色淡红.量不多。
伴牙齿松动。
咀嚼无力。
冷热酸痛,牙龈萎缩。
齿根外露。
全身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
舌淡红。
脉细数。
全景片示:牙间隙增宽.牙槽骨吸收。
答案一、A型题1.D 2.A 3.C 4.E 5.B 6.A 7.E 8.B 9.D 10.A 11.A 12.E 13.A 14.B 15.A 16.D 17.D 18.B 19.A 20.A 21.A 22.E 23.E 24.D 25.E 26.B 27.D 28.E 29.D 30.E二、X型题31.ABD 32.ABD 33.ABCD 34.ACE 35.BCD 36.CE 37.ABCD 38.ACDE 39.ABE 40.ABCD三、问答题41.肝藏血、肝主筋,全身筋肉的运动与肝有密切关系,运动属于筋,而筋又属于肝,肝藏血,肝血充盈才能使肢体的筋得到充分的濡养,以维持正常的活动。
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
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须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
肾之精气充盛,则骨质坚硬而不易发生骨折,即使发生骨折也易修复。
若肾之精气不足,则骨软无力,发育迟缓,骨脆而易骨折或畸形,由于肾与骨的关系密切,骨折损伤必内动于肾,故对骨伤的治疗,必须采用补肾续骨法。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化。
肾主骨,肝主筋,筋附于骨,筋骨相连。
在损伤中,伤筋能损骨;而骨损亦能伤筋,筋骨损伤可内动肝肾而影响精血对筋骨的滋养。
若肝肾之精血不足、则会影响筋骨损伤的修复愈合。
因此,在伤筋损骨的治疗中,必须着重调补肝肾,使肝肾之精血充足,以充分发挥精血滋养筋骨的作用,促进损伤的修复痊愈。
42.(1)理论具有特色:重视肾、肝、脾、天癸、气血、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及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
(2)病种妇女特有:经、带、胎、产、杂病。
(3)内治突出"调"字:调补脏腑、调理冲任、调治冲任督带、调养胞宫、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4)外治重视局部。
(5)强调节欲以防病。
43.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
可分为平抑肝阳药及息风止痉药两类。
平抑肝阳药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功效,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和肝火上攻之烦躁易怒、头痛头昏等症。
息风止痉药以息肝风、止痉搐为主要功效,主治热极生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症。
44.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3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
(1)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报告制度是管理传染源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