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控制杨梅病害的重要手段。根 据不同的病害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上的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避免产生药 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03
杨梅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杨梅蚜虫
症状识别
杨梅蚜虫主要在杨梅叶片背面取食汁液,造成叶片失 绿、卷曲,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影响树势和产量。
05
杨梅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展 望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监测技术提升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杨梅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 及时性。
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杨梅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病虫害 发生的风险和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方法,控制杨梅病虫 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防治方法
可采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噻虫嗪 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洒 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杨梅蚧壳虫
症状识别
杨梅蚧壳虫主要寄生在杨梅枝条和果实上, 吸取树体汁液,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
可采用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25%噻 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杨梅病虫害的分类
根据致病原因和症状表现的不同,杨梅病虫害可分为真菌病 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和线虫病害等。每种病害又可根据 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不同进行细分。
杨梅病虫害对果园的影响
01
02
03
生长发育受阻
杨梅受到病虫害侵害后, 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会受 到影响,导致植株生长缓 慢、发育受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病害
1. 杨梅炭疽病
杨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病原真菌传播。
病害
初期,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黑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炭疽病斑,严
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坏死。
防治方法包括及早发现病害,及时清除
病害部分,使用炭疽病防治剂进行喷洒。
2. 杨梅白粉病
杨梅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害发生后,杨梅叶片
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叶片会变黄并脱落。
预防措施包
括定期清除杨梅树周围的杂草,保持通风良好,使用白粉病防治剂
进行喷洒。
3. 杨梅霜霉病
杨梅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霜霉菌引起。
病害发生后,叶片上会出现灰白色霜粉,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黄,果实变形。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杨梅树周围的落叶和杂草,保持通风良好,
使用霜霉病防治剂进行喷洒。
虫害
1. 杨梅小食心虫
杨梅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杨梅果实为食。
害虫
会在果实内挖洞,导致果实变形和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监测果实,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
2. 杨梅叶螨
杨梅叶螨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在杨梅叶片上产卵并吸食叶汁,导致叶片黄化、瘪皱和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杨梅树周围的
落叶和杂草,及时喷洒杀虫剂。
3. 杨梅潜叶蛾
杨梅潜叶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寄生在杨梅树的叶片上,损害
叶片和嫩枝。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杨梅树周围的杂草,及时喷洒
杀虫剂。
以上是杨梅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杨梅种植者应该定期巡
查和防治,保证杨梅的生长和产量。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杨梅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1. 杨梅白粉病1. 症状:叶片上出现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形和萎缩。
2. 防治方法:- 及早发现并清除感染部位;- 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处理;- 加强树体养护,提高杨梅树的自身抵御能力。
2. 杨梅黑星病1. 症状:果实表面出现小而圆形的黑点,并扩展成大型坏死区域。
2. 防治方法:- 定期修剪枝条以增加通风性;- 喷洒含有铜制剂等化学农药来预防和控制该种真菌。
3.杨梅褐斑霉(静态)孔雀眼纹锈菌主要危害花器。
对幼苞可引起畸胎,使之不开放; 对已经着生后者则常造成内外袭击: 冠盾下方鮮紫至暿棕赭色壁斑,内有褐色孢子层; 冠盾上方则呈暿棕赭至深紫纹锈状。
防治方法: 1. 每年开花前后及时清除树冠和枝条的霉菌感染部位,用草木灰、硫酸铜等进行喷洒处理;2.加强杨梅园地管理,保持适宜湿度。
4. 杨梅叶霉病1.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浅黄色粉末,并且会导致萎缩。
2. 防治方法:- 及早发现并清除感染部位;- 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加强通风以减少湿度。
二:杨梅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1.桃小实蝇(果实)成虫体长约3mm左右, 身体黑亮兼具金属光泽.卵为半球形带钻头一端稍扁平而略突起者 , 白显微圆点 ; 幼虫初期无足,后即成6只足幼虚。
群集在未着生之幼果上,以钻入小孔为害。
防治方法: 1. 在杨梅成熟前期进行化学防治;2.采用黄板诱捕、粘虫球等方式来控制桃小实蝇的数量。
2.红肩长尾夜蛾(芽)成虫体形较大, 翅展约30mm左右 , 前胸部呈黑色 ; 躯干及后翅基底面均具有鮮明之紫赤斑点者。
幼虚初产生时即在新叶内取食,后则进攻未着生之花器或储存于枝条中。
防治方法:使用合适的药剂喷洒处理,并加强树冠修剪和清除感染部位。
3. 杨梅刺吸介壳虫1. 症状:春天会出现萌发不良、留苞结果率低下等问题。
2. 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并手动清除寄主;- 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加强园地管理,保持环境卫生。
杨梅病虫害防治策略

杨梅病虫害防治策略杨梅是一种美味健康的水果,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困扰。
为了保证杨梅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农民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来应对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杨梅病虫害防治策略,帮助农民朋友们保障杨梅产量和质量。
一、病害防治策略1. 杨梅炭疽病防治杨梅炭疽病是杨梅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
为了控制炭疽病的发生,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1)清理病残果及树叶:在果实采收后,及时清理果树周围的病残果以及掉落的叶片,减少病菌的滋生和蔓延。
(2)灌溉控制:避免过度灌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环境湿度,降低病菌的繁殖率。
(3)药剂喷洒:利用炭疽病防治药剂,在果实刚刚坐果时进行喷洒,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2. 杨梅霜疫病防治杨梅霜疫病是一种由霜疫菌引起的病害,常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并对杨梅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治霜疫病的发生,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1)修剪病部:在果树休眠期间,及时发现患病部位并进行修剪,将病部切除并及时焚烧处理,以避免病菌扩散和传播。
(2)增强抗性:采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杨梅树木的抗病能力,减少霜疫病的发生。
(3)喷洒药剂:在季节适宜的时候,使用霜疫病防治药剂进行喷洒,有效抑制霜疫病的蔓延。
二、虫害防治策略1. 杨梅果实蚜虫防治杨梅果实蚜虫是杨梅种植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杨梅果实为食,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防治蚜虫的侵害,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1)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蚜虫天牛、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控制蚜虫的数量。
(2)化学防治:使用专门的蚜虫防治药剂进行喷洒,但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频次,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杨梅叶蝉防治杨梅叶蝉是一种常见的杨梅害虫,危害主要集中在杨梅的叶片上,它们以杨梅叶片为食,造成叶片萎蔫、黄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的营养积累。
为了有效控制叶蝉的数量,农民可采取以下措施:(1)植物覆盖网:在杨梅树上搭建覆盖网,防止叶蝉在树上产卵和滋生。
杨梅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杨梅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杨梅果味道酸甜可口,颜色鲜红可爱,但在栽种的过程中遇到病虫害是件不堪烦忧的事情,为了让杨梅快快结果,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杨梅常见病虫害和其防治方法吧。
杨梅病害褐斑病症状感染褐斑病的叶片表面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随染病加深,叶片边缘逐渐呈褐色或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成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着病菌子囊孢子,病叶最后干枯脱落。
褐斑病防治方法多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木抵抗力,及时排除树盘积水;每年初春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减少病原枝条;若已经感染病菌,可喷洒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
癌肿病症状感染杨梅癌肿病的枝条会产生乳白色的小突起,突起表面光滑,一般多在枝节部位发生,会造成肿瘤以上的部位枯死;树皮粗糙开裂,凸凹不平,会引起树木早衰,严重时会引起全株死亡。
癌肿病防治方法注意保护树体,尽量减少树木上的伤口,要尽量避免给树木造成机械损伤,防止病菌侵入感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体的抵抗力。
根腐病症状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菌丝侵入维管束导致其褐变坏死,严重时导致全树生长衰亡。
叶色淡绿(青枯),逐渐变为红褐色脱落,偶剩少数枝叶,但次年不能萌芽生长。
根腐病防治方法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挖除并烧毁发病植株,避免进一步传播蔓延;注意杨梅不要与桃、梨、李等树混植。
杨梅虫害松毛虫为害症状松毛虫可以危害多种林木,初孵的幼虫喜欢聚集在新梢嫩叶上,不过蔓延的能力很强,容易造成分散食害,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
松毛虫防治方法对于初孵幼虫应该及时捕杀,用稀释10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施;成虫趋光性较强,可以用灯光诱杀。
避债虫为害症状避债虫主要危害杨梅的新梢嫩枝,会咬碎叶片并导致嫩芽嫩枝死亡。
避债虫防治方法对于初孵幼虫应该及时捕杀,用稀释10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施。
卷叶蛾为害症状卷叶蛾幼虫喜欢在杨梅的新梢嫩叶片上吐丝裹叶,造成叶片卷曲将其幼虫裹在叶片中,其后幼虫在卷叶中蚕食叶肉,结茧化蛹越冬。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1、杨梅卷叶蛾。
杨梅卷叶蛾,俗称卷叶虫。
一年发生两次,即5月底一6月中旬和7一8月。
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包,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使杨梅新梢危害,树势转弱。
防治方法:在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1000倍;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溴氰菊脂乳剂5一10PPM。
2、牡蛎蚧。
牡蛎蚧危害杨梅枝条,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树枯死。
牡蛎蚧产卵于枝叶,代若虫一般在5月底一7月初孵化。
防治方法:(1)抓住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扑虱灵1000倍液或速扑杀1000倍液(果实采摘后立即喷,挂果期不能喷)。
(2)在2月下旬一3月上旬用50倍灭蚧(1斤灭蚧加3两碱冲50斤水)。
3、白蚁。
白蚁蛀蚀根颈及树干木质部,于皮层修筑孔道,造成树干及主根系损伤,导致树体死亡。
防治办法:(1)人工诱杀。
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
2、甘蔗渣扎成粉,混拌上灭蚁灵后,装进透气的薄膜袋里,零星分散地放在杨梅树地面上,再压上1一2块石块。
(3)定植杨梅时用泥浆加茶子饼粉蘸根。
4、枝干害虫(天牛爆皮虫)在杨梅树近地表的主干部危害,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清除主干周围的杂草。
(1)主干涂白,用石灰5公斤,硫磺0.5公斤,食盐100克,动物油100克,水适量调成糊状涂白。
(2)钩杀入木幼虫。
(3)用一次性注射器将80%敌敌畏原液注射入虫孔再用泥封除虫道。
5、杨梅褐斑病(杨梅叶斑病)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
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
症状: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
防治方法:(1)通过改善杨梅生长环境,增强树势。
如使园地排水良好,并改善树冠光照条件。
杨梅园要一年一次深翻,使土壤中含氧量提高,促进根菌活动,多施饼肥草木灰等农家肥,和肥力高等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病害1.杨梅褐斑病杨梅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叶片病害,特征为叶片出现棕色或黑色的斑点,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措施:●杨梅生长季节保持通风透光,减少湿度。
●及时清除农田杂草,防止病害的传播。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2.杨梅冻害杨梅冻害是指低温天气导致杨梅幼叶、嫩枝等部位冻伤,严重影响杨梅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在寒冷季节加强杨梅树的保护措施,例如搭建遮阳棚或使用保温材料保护树木。
●注意合理修剪树冠,减少风险。
3.杨梅炭疽病杨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果实病害,特征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色的病斑,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和市场价值。
防治措施:●种植抗病品种。
●杨梅采收后及时处理,避免果实间接传播病菌。
二、虫害1.杨梅天牛杨梅天牛是杨梅常见的害虫之一,以树皮、嫩枝等为食,严重影响杨梅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定期进行疏剪和整枝,及时清除受害枝条。
●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2.杨梅刺蛾杨梅刺蛾以杨梅的果实为食,幼虫在果实内部形成白色病斑,造成杨梅的病害感染和损耗。
防治措施:●定期检查果实,发现受害果实及时采摘销毁。
●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预防和控制。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杀菌剂:指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2.抗病品种:指经过育种改良,对某种病害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植物品种。
3.杀虫剂:指用于防治害虫的一类农药,能够杀死、消灭或控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目录1.引言2.杨梅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2.1.杨梅炭疽病2.1.1.病原介绍2.1.2.病害表现2.1.3.防治措施2.2.杨梅霜霉病2.2.1.病原介绍2.2.2.病害表现2.2.3.防治措施2.3.杨梅叶霉病2.3.1.病原介绍2.3.2.病害表现2.3.3.防治措施3.杨梅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3.1.杨梅小蠹3.1.1.虫害介绍3.1.2.虫害危害3.1.3.防治措施3.2.杨梅果蚜3.2.1.虫害介绍3.2.2.虫害危害3.2.3.防治措施3.3.杨梅食叶蛾3.3.1.虫害介绍3.3.2.虫害危害3.3.3.防治措施4.附件5.法律名词及注释6.结束语1.引言杨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杨梅主要的病虫害种类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帮助种植杨梅的农民更好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2.杨梅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2.1.杨梅炭疽病2.1.1.病原介绍杨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病原菌孢子在湿润环境下传播。
2.1.2.病害表现杨梅炭疽病在杨梅果实上表现为黑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脱落。
2.1.3.防治措施- 病前防治:定期喷洒适量的杀菌剂,保持果园通风通气。
2.2.杨梅霜霉病2.2.1.病原介绍杨梅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
2.2.2.病害表现杨梅霜霉病在杨梅叶片上形成白色霉斑,严重时叶片会枯萎。
2.2.3.防治措施-病前防治:定期喷洒适量的杀菌剂,保持果园干燥通风。
2.3.杨梅叶霉病2.3.1.病原介绍杨梅叶霉病是由叶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孢子在空气中传播。
2.3.2.病害表现杨梅叶霉病在杨梅叶片上形成灰白色霉斑,严重时叶片易脱落。
2.3.3.防治措施- 病前防治:定期喷洒适量的杀菌剂,保持果园通风通气。
3.杨梅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3.1.杨梅小蠹3.1.1.虫害介绍杨梅小蠹是一种昆虫,主要以杨梅果实为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2016年)
2016-05-11 发布 2016-05-11实施
浙江省杨梅产业协会
联合发布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
1 范围
本建议规定了杨梅有害生物防治原则、农药选用原则、农药使用与质量安全要求。
本建议适用于浙江省杨梅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3 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杨梅生产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
——农业措施:应选用抗病虫品种、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平衡施肥等;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采取断根控制树势;及时清除病虫为害枝条,冬季清园,改善杨梅林的生态环境。
——物理和生物措施: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色板、昆虫物理诱粘剂、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
2、人工捕杀尺蠖、蓑蛾类幼虫、卵块和虫茧。
3、采前40天覆盖防虫网防止果蝇等害虫。
采用防虫网加避雨栽培防治杨梅落果腐烂。
——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在病虫发生且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4 农药选用原则
4.1 按照“生产必须、防治有效、安全为先、风险最小”的原则,选择可使用农药。
4.2 优先选用杨梅上已登记,或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或在同类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
4.3 通过生产调查、田间试验、残留检测、风险评估等程序,筛选出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品种。
4.4 农药剂型宜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
5 农药使用
5.1根据主要病虫的发生情况,适期防治,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提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
主要病虫的用药建议见附录A。
5.2 不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B。
5.3 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C。
6 质量安全要求
上市前,应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农药残留结果应符合GB 2763等有关规定。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杨梅主要病虫用药建议
注1:该清单每年都可能根据新的评估结果发布修改单。
注2:国家新禁用的农药自动从该清单中删除。
注3:※为杨梅上登记用药。
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杨梅挂果期不建议使用的农药品种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杨梅上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第632号,第1157号,第1586号,第2032号,浙政办发〔2001〕34号)等规定,以下农药禁止在杨梅上使用: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氟虫腈,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溴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