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苏轼》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苏轼》知识点整理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全文翻译】游玩蕲水清泉寺,寺庙临近小溪,小溪中的水向西流去。

山脚下兰草嫩芽一小部分泡在水中,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时不时啼鸣叫着。

谁说人老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方呢!不必因为烦恼而抱怨年老,而过度感慨时光的流逝。

【考试范围】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

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

“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

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

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

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

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

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附习题)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附习题)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 《浣溪沙》晏殊
词 课 《采桑子》欧阳修
题 总
《相见欢》朱敦儒
览 《如梦令》李清照
浣 溪 沙晏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 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 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 适的生活。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在当时 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 晏”。有《珠玉词》等存世。
全词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 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 国精神。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 他们的生活,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 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朱敦儒早年过着锦 衣玉食的生活,词作柔美婉约。国破家亡的残酷 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
词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 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 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为抒情,用 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以及其 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一个“乱”字,概括了中 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 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上片主要写堤岸风 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 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出由湖心经
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 西湖的欢乐情调表现出来,“隐隐”和“处 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qìnɡ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今属 河南)人。宋代词人。其词语言流畅,清新自然, 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 激之作。朱敦儒有“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 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今存词集《樵歌》。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 晏殊一y ì曲q ǔ新x īn 词c í酒ji ǔ一y ì杯b ēi,去q ù年ni án 天ti ān 气q ì旧ji ù亭t ín ɡ台t ái,夕x ī阳y án ɡ西x ī下xi à几j ǐ时sh í回hu í。

无w ú可k ě奈n ài 何h é花hu ā落lu ò去q ù,似s ì曾c én ɡ相xi ān ɡ识sh í燕y àn 归ɡu ī来l ái。

小xi ǎo 园yu án 香xi ān ɡ径j ìn ɡ独d ú徘p ái 徊hu ái。

诗词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浣溪沙》【2021-2022八上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习题精编】(解析版)

《浣溪沙》【2021-2022八上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习题精编】(解析版)

《浣溪沙》-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内古诗词专项复习(解析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用“∕”给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一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概括出其中一组对比。

3.“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写得别有韵味,请简要分析。

【答案】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中“新”与“旧”构成对比。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构成对比。

3.示例:这一句中“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

“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抒发了寂寞和忧伤之情。

【分析】1.考查诗歌朗读节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句意: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一曲新词”与“酒一杯”,皆名词活用为动词,意谓听一首新词饮一杯酒。

写出了词人两个动作,唱歌喝酒,故从“词”与“酒”处断开;“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故从“气”与“旧”处断开,形成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

2.考查词作表现手法的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新”与“旧”放在一起对比。

“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花落去”与“燕归来”形成对比,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新”与“旧”的对比 新词和旧亭台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去”与“来”的对比。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 去的惋惜之情
思想主旨
《浣溪沙》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感伤面对暮春残 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阕 (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个七字句。
写作背景:作者晏殊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 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 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 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 仄等;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 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 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 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 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 谐,意境清新。
小无夕一 浣
园可阳曲 香奈西新 径何下词
溪 沙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
独花几酒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

















“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2·浣溪沙-优质课件.ppt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2·浣溪沙-优质课件.ppt

• •
谢谢观看 12、Treat other people as you hope they will treat you.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11时3分11时3分5-Aug-208.5.2020
13、To do whatever needs to be done to preserve this last and greatest bastion of freedom. (Ronald Reagan , American President ) 为了保住这最后的、最伟大的自由堡垒,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8.5.20208.5.202011:0311:0311:03:1011:03:10
• 7、Although the world is full of suffering, it is full also of the overcoming of it.----Hellen Keller, American writer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20.8.520.8.520.8.5。2020年8月5日星期三二 〇二〇年八月五日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
以下是四首八年级课外古诗词,分别是《浣溪沙》(北宋·晏殊)、《采桑子》(北宋·欧阳修)、《相见欢》(宋·朱敦儒)和《如梦令》(宋·李清照)。

1.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采桑子》(北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 《相见欢》(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4.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四首诗的背景、风格和主题各有不同,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时期和诗人风格。

如果需要深入理解或分析,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语文老师。

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共29张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共29张PPT)

“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明)杨慎《词品》
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独徘徊”的身影中,你读出了什么?
读懂词人
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 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 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
---- 叶嘉莹
晏殊,北宋词人,少时聪慧过人,十四 岁以神童入试,因之召试,赐进士出身。 历任要职,从此步入仕途,为官40余年, 也是风平浪静,志得意满,官至宰相,是 个地道的达官贵人。因此,他的诗词,没 有大喜大悲的刻骨铭心,他虽然几乎天天 过着性情中的诗酒生活,但晏殊以其富贵 显达的身世,超凡脱俗的资质,一颗真诚 的心,始终对人生怀有审慎的理性思考和 明辨态度,从其词圆润平静的风格中,常 能体现出人生的哲理,不同凡俗的深思性。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首词感叹人生短促、离别太多,劝人把握当前、享 有生活,超脱愁苦的生活态度。
• 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言人之所能言,而言 人皆感受之却不能言之者。其词的这种情 调,乃是他显达的身世与他的诗人资质所 相融合的结果。
读出自己
思考 理性 通透 豁达
作业布置:
•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 阅读晏殊的《蝶恋花》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3月7日
下课! 同学们再见!
2024 课件
公开课教案
《浣溪沙》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引导学生理解《浣溪沙》的诗意,感受诗人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小学升初培中养的学作生文的选文材学技鉴巧赏如能下力:和朗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
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欢迎大家阅读!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
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杜鹃,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
(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
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
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
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
爽朗的心扉。

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
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
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这一
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

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

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
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

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
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然而,在某种
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
出青春的光彩。

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

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
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杜甫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
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

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
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


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的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