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草房子》班级读书会活动方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草房子》,了解作者、背景及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交流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草房子》概述a. 作者介绍:曹文轩及其作品b. 故事背景:了解作品所描绘的时代背景及地域特点c. 故事梗概:掌握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及其发展脉络2.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a. 主要人物:桑桑、纸月、温幼玉等b. 人物特点:分析人物性格、动机、成长变化等c. 人物关系:梳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及情感纠葛3. 第三章:情节解读a. 重要事件:挑选作品中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b. 事件意义:探讨事件对人物成长及故事发展的影响c. 情节安排:欣赏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巧妙构思4. 第四章:环境描写欣赏a. 自然环境:欣赏作品中的自然风光描绘b. 社会环境: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及民俗风情c. 环境与人物:分析环境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影响5. 第五章:主题探讨a. 人性光辉:挖掘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b. 道德观念:探讨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c. 现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品对自身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作品的意义。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量及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2. 课堂发言:评价学生的表达及思考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及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共计15周。
2. 每节课前,学生需预习相关章节,做好阅读笔记。
3.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章节回顾:让学生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记忆。
《草房子》读书交流会2 教案

学生朗读
墓前,是一大片艾,它们笔直地挺着,在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响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
预设:学生发现艾地的象征意义,作者用艾草比喻秦大奶奶,
最初有自行车,有皮带,有四季的衣服,戴口罩,家中有钱.
后来穷困潦倒,无法上学.偷拿课本想要自学;在芦苇荡里艰难地养鸭子,养鸭失败在学校门口摆摊.
(1)我来考考你们,咱们先进行一个游戏热身,竞猜人物.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的话,请同学竞猜。
(1)、得了鼠疮,经历了死一样的痛苦(桑桑)(2)、从小没有父母,身世离奇,被人欺负(纸月)(3)、过继到邱二爷家,经历了洪水后家毁人亡痛苦(细马)(4)、因为秃头,自尊受损,在抗争后被人冷落,后证明自己(秃鹤)(5)、因家庭变故,辍学放鸭,在孤独中经受磨炼。(杜小康)(6)、有一副好嗓子,漂亮且心灵美,最终所托非人(白雀)(7)喜欢吹笛子,最终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蒋一轮)(8)为了土地和油麻地小学“战争”,为了救南瓜落水。(秦大奶奶)
思考是无止境的,班级读书会能不能通过实践在“整体内容的把握与局部语言的品味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围绕书的讨论与后续活动的结合”这些命题上有进一步地开拓,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一直思考下去的。
出示标题:
读有所悟,悟有所获。
六、 总结感动,回归唯美。(2分钟)
师小结:听着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我们的交流会也不知不觉地接近了尾声。曹文轩所写的《草房子》以唯美的语言悄悄地打动了我们的心。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
六、好书推荐:(2分钟)师:曹文轩佳作还有许多许多。本学期我们的第二本推荐阅读书目《山羊不吃天堂草》,也是一部令人百读不厌好书。
(1)交流故事情节,
(2)杜小康最初的生活什么样?后来呢?举例子说一说
《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合集5篇)

《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草房子》交流课教学设计《草房子》读书会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引领学生在品悟人物成长历程的过程中,感受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3、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独立逐章阅读完《草房子》全书。
2、制作《草房子》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诵读童谣,导入文本。
2、板书:《草房子》二、回顾文本,交流感受1、说梗概我们已经读完了这本书,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2、谈感受读完这本书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3、聊人物(1)梳理人物说一说:这本书中都有哪些人物?(2)猜测人物1、小游戏:猜猜他是谁2、学生猜出人物后,相机交流: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了解。
三、精彩再现,品悟主题(一)聚焦人物,感悟成长过渡:在这本书中,有几位和我们大家同龄的少年,他们在经历了挫折和磨难之后,迅速成长。
请大家快速打开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他们都是谁?1、关注秃鹤:(1)在秃鹤的成长过程中,他发生了哪些性格或心理上的变化?学生讨论交流并填写学习单。
(2)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秃鹤一次次地发生改变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精彩片断:从这些片断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秃鹤?(3)出示: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为什么说秃鹤是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4)师小结2、关注桑桑、细马、杜小康:(1)桑桑,细马,杜小康这几个人物成长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事件是什么?在事件的前后他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学生交流(二)总结升华,链接生活1、总结升华。
2、链接生活:了解了秃鹤,杜小康、细马、桑桑的成长故事后,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你应该怎么做呢?(三)交流点拨,方法提示同学们,我们今天围绕着“成长”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我们还可以围绕其他的话题,比如:作者的写作风格,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展开交流,来分享我们的阅读感受。
走进美丽的草房子 ——《草房子》读书交流 活动设计

走进美丽的草房子——《草房子》读书交流活动设计一、导入:同学们,近段时间,我们一起阅读了曹文轩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纯美小说系列之一《草房子》,一起走进了那金光闪闪的草房子,这本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九届冰心儿童图书大奖等众多奖项的书,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曾掩卷流泪,曾破涕为笑,曾欣喜若狂,也曾深深感动。
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处处是纯美的东西,纯净的文字,纯真的乡情,纯美的人性,真是美不胜收。
如果我把它比作一首诗,一首清新、隽永、美丽的小诗,你把它比作什么呢?二、交流人物美:(出示曹文轩的话: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
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1出示)23润着我们,真是真情暖人间啊!四、展示“连环画”:我们班有同学根据《草房子》中的人物和事件画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连环画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掌声送给他。
五、交流语言美:你认为这本纯美小说还美在哪?是啊,这本书语言的纯净、美丽也让人赞叹不已。
(板书:语言)从同学们的读书笔记的摘抄中,从大家制作的精美卡片中,我也真切感受你们对书中语言的欣赏,读读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
把你制作的卡片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别人好吗?六、交流读后感:这本书的美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也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写出了读这本书的感受,也让我陶醉其中。
先听听我们同学读后感的题目吧。
指名说题目后读读后感。
七、交流家长感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次读《草房子》的读书活动,得到了你们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和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感悟,一起感动,一起感言,虽然他们不在现场,也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感谢好吗?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家长的感言。
八、推荐:。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草房子》班级读书会设计 (1)

引用本文格式:冯朱敏 《草房子》班级读书会设计[期刊论文]-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4(1)
说讲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
故事,那时连我都没有出生,为
描写是不是给小说增添了许多 情趣。其实这样的意象,小说里 还有很多,比如羽毛丰满的野
鸭,比如在桑桑偷偷看信时出 现的黄鸟,还有一些自然环境
什么时隔半个世纪,这里的故
事还是能感动你们呢?
(童年是永恒的,经典的作
品是永恒的。正如曹文轩在扉
的描写,都很有意思,同学们课 后可以再去研究一下,再开个 讨论会。
情节中发现自己或是自己喜 欢的人的影子,或者找到了自 己曾经有过的相似的经历。这
品味。比如说鸽子,小说中多次
出现对鸽子的描写,你觉得作
它在桑桑的心中,或者说在你
的心目中是什么?写下来。 (草房子不仅仅是草房子, 更是桑桑童年的缩影,是他的 精神家园,他在这里获得了成 长的力量。) 师:可是《草房子》这部小
者是顺便提及还是有什么特别
的意思? (交流“鸽子印象”) 师:在很多时候“鸽子”就 是桑桑,桑桑就是鸽子,这样的
就是说,我们找到的那个对桑 桑最具影响力的人,很可能就 是感动我们自己的人。那你愿 不愿意告诉我们,当你被感 动,被震撼的时候,想到了关
于自己的什么? 【设计意图:阅读的最高 境界就是从作品中读到自己。 4_v-在实际阅读中,能达到这个 境界的孩子不多,或者他们已
【设计意图:曹文轩的作品 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情节吸
经到了门口却不知来路,也无
知于目的地。所以,在班级读
页上所写——或许谁也走不出
自己的童年。)
书会中,我们需要帮他们和自 己的生活接轨,和自己的阅读 经历接轨,为他们点亮这盏
灯,让他们感动着,并知道自 己为什么感动。由此,感性与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

《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概述故事情节。
1.3 教学活动(1)教师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学生分享自己对《草房子》的了解和阅读兴趣。
(3)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草房子》第一章。
第二章:情节梳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梳理《草房子》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草房子》中的重要事件,梳理故事脉络。
2.3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草房子》的故事情节。
(2)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草房子》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草房子》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
3.3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草房子》中的人物形象。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
(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草房子》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草房子》中的主题思想,联系现实生活。
4.3 教学活动(1)教师提出探讨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第五章:读书感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草房子》过程中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草房子》过程中的感悟。
5.3 教学活动(1)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在阅读《草房子》过程中的感悟。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感悟。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草房子》中的文学手法,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析《草房子》中的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
《草房子》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草房子》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2.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进一步融合。
3.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对生命的诠释。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进一步融合。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对生命的诠释。
课前准备:1.说明读书要求,学生阅读《草房子》,并认真完成读书笔记。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在母校已经学习生活了六年,这六年就像五彩的霞一样绚丽多彩,如今马上就要离去,心中感慨甚多,那就来谈谈吧?2.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和我们一样十分的不舍。
课件出示书中的一段话:于是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
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
这个男孩桑桑,忽然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处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教师边说,边放音乐)3.虽然他即将要踏上远去的道路,可是他永远也无法忘记这里发生的一切,那就让我们和桑桑一起回忆草房子里发生的一件件的事吧。
(课件)草房子读书会。
二、检查学生阅读情况1.教师说出作品中对桑桑的一段文字描述,让学生猜猜人物的名字及其名字的来历。
2.请学生朗读书中关于少年儿童形象的精彩文字描述,让大家一起来猜猜他说的是谁。
(设计意图:《草房子》一书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每个人都很有个性,每个人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用最简洁、最有个性的的语言对书中人物进行回顾,让学生尽快进入谈话的情境中来,激发孩子们交流对话的欲望。
)三、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作品人文魅力1.曹文轩的这部小说描述了大大小小有二十多个人,能让大家记住的,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这么几个人。
班级读书会

《草房子》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营造民主、平等、自由、愉悦的读书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童年世界,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体悟作品中对生命的诠释。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通过语言文字和交流,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对生命的诠释。
教学准备1、学生阅读《草房子》,完成读书笔记。
2、每个学生选择书中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完成一段文字描述。
3、幻灯片制作。
学情分析对于今天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缺少人生的历练,使他们的性格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的是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谓。
而《草房子》为他们搭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唤醒他们心底的人文情怀,使他们真正学会体验生活,学会感动。
设计理念学生阅读是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统一的过程。
开展“班级读书会”,通过学生个体自主阅读和群体间的“合作性阅读”来达到阅读目标,明确的阅读分工和互补的阅读心得交流这样一个状态,才能真正落实有读、有感、有交流的理念。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农村美丽风光,创设氛围:同学们,青山绿水,绿树成荫,麦浪滚滚,清澈的小河,你喜欢这迷人的农村风光吗?爬树,游泳,呼吸新鲜空气,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是啊,自打我们读了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后,相信大家都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那独特的农家风光和生活了。
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他为我们搭建的这座充溢着古朴、温馨、浪漫与清新气息的草房子。
二、品读文字,走进草房子。
1、指名简介草房子。
2、出示文中描写草房子的段落感悟体会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
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草房子》班级读书会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通过对话,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作品的人文魅
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并引发学生持续阅读的欲望。
活动流程
一、猜猜看
出示描述作品人物的文字,猜一猜人物的名字。
二、心心相印
1.在这些少年儿童形象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2.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儿童形象,你认为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在这么多人当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4.来到了油麻地小学,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呢?
三、真情告白
1.谈一谈,读了这本书以后,你最大的感悟和启发是什么。
2.把自己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并交流。
四、精彩回放
; 自由选择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段落和着
音乐读给大家听,并适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五、推而广之
1.教师与学生分别推介《草房子》。
2.教师向学生推介曹文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