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和地球仪
高三复习第一轮第1单元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考点5
①南北方向的判定:根据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A、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数值小的在南面。 B、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数值大的在南面。 C、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 均为正北方。
②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 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地点。 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经
2. 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 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地区(或上空)靠拢,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①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 ②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
③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2)在学习大洲、大洋及世界区域地理时,可加上南北纬30°、40° 、60° 等纬线及20°E(非洲中分线)、30°E 50°E 60°E、120°E、60°W(南美 洲中分线)、120°W等经线,在读图中掌握这些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 要的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湖泊、工农业区和城市等。 (3)在学习中国地理和区域地理(选修二)时,再加上90°E、100°E、 110°E、120°E经线和25°N、30°N、35°N、40°N纬线,进一步丰富在中国穿过 的地理事物。除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湖泊、矿产基地外,还有工业区、 农业区、城市、港口、交通线、旅游点等。 (4)要经常在地图上顺着相关的经、纬线对世界和中国的大好河山畅游,以 达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效果。
高中地理 教案《地球与地球仪》课件

9
特殊的经线和纬线
1、特殊的纬线 ①0° :也叫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南北 半球分界线; ②30°: 中低纬度 分界线; ③60°: 中高纬度 分界线; ④90°:南北极点; ⑤23°26′:回归线, 热带与温带分界线,有无 阳光直射 现象 的分界线; ⑥66°34′:极圈, 寒带与温带 分界线,有无 极昼极夜 现象 的分界线。 2 、特殊的经线 ①0 °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 东经度 ,以西为 西经度 ; ②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 西经度 ,以西为 东经度 ; ③20°W:东西半球分界线; ④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练一练]
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A(20°N,150°E)地飞往B(40°S,30°W)地, 先向南,过南极点,再向北 。 飞行方向是如何变化的? 3、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则过这两地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 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或凸向)两极地区(或上空)。
17
课堂小结
原理如右图:
圆弧ACB <圆弧ADB
1、若两地都在赤道上,赤道便是过这两地的大圆。最短航线即为正东或正西。 2、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过这两地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极点。 具体又分三种情况:
⑴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
先向北,过北极点,再向南
;
先向南,过南极点,再向北 ⑵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 ; ⑶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 过南极点 的为劣弧,确定后再定运动方向。(即计算所跨纬度数与180 ° 相比较)
10
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划分在 两个半球上。
第一章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第1课 地球及地球仪 PPT课件

C D
判断图中各 点之间是否为 最短距离: • AB • CD • EF 图中甲乙两点 间的最短距离?
甲 乙:先东北,再向东, 最后向东南
乙 甲:先西北,再向西, 最后向西南
甲 乙
• 1.具有地理意
义的几个大圆:
• 经线圈
• 赤道
• 晨昏圈
2.在以上几条线上最短 航线方向的判断
①经线圈上
A
很少考查
例1.图中ACB为晨昏线,
本初子午线
各是哪个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66.5° N
重
要
23.5 ° N
的
纬
23.5 ° S
度
66.5° S
说出 纬度 范围 及学 校所 在的 纬度 带
各是哪个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例题:
1.有关下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甲地位于东经度范围内,在西半球
B.甲地位于北半球,无太阳直射现象 C.乙地位于西经度范围内,在东半球 D.乙地位于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考点自主梳理
一、地球和地球仪
形状: 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 1.地球
大小:平均半径 6 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2.地球仪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根据上图,可以把经线的纬线、经度和纬度对比如下: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
经线 半圆
图示
例题:
右图中的圆表示地球,读图回答问题。 1.若线段PR表示赤道,则线段MQ:
A、肯定是纬线 B、M、Q两点的纬度是70° C、肯定是经线 D、P点到M点的最近距离约是1110千米 2.若线段P0为0°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QO肯定是70°E线 B、Q点肯定在西半球上 C、线段MO肯定是110°E线 D、线段RO肯定是180°线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单元 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读下图完成(1)~(2)题。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④点的位置是(40°S,100°E) C.⑥点的位置是(135°E,70°N) 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提示:图 1:自上而下依次是:地轴 北极 南极 图 2:方框中从左到右依次是:60° 40° 0° 40° 60° 括号中自上而下 依次是:60° 20° 0° 画图略。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如图 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 纬线为南纬(如图 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则为西经(图 1 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 2 只有西经)。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01
生态原图 自主填绘
02
课堂互动 考点突破
03
试做真题 感悟高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学习目标] 1.通过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区域认知) 2.结合经线和纬线特征,运用地图知识进行区域定位、距离估算、方向判定 等。(综合思维) 3.能准确描绘经纬网并进行判读。(地理实践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 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 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1~2题。
B 2.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该关地键纬是度确高定达太6阳8°直以射上点,的冬位至置日及前移后动出方现向极。夜由现此象可,知所该以地会在出此现过有程些 日中子的只昼能夜夜长间短进及行日测出试方,位故的选变B化选,项进。而可以顺利获取正确答案。
【知识归纳】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
材料P2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比如求过AB两点的大圆的 劣弧。就像切西瓜,你要 同时切中球心和AB两点
若两地在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 一经线圈上,作大圆劣弧。
先向东北
A
后向东南
B
心
最短航线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则先偏向极点,再偏离极点。
(2)没有现成的大圆
北半球纬线上的两点,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然后向东南 方向。(如下图所示)
B
50°
40°
A
20° 40°
C
100° 120°
20° 10°
②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③图幅相同的两幅图,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 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B。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讲义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考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①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2万千米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②纬线特点⎩⎪⎨⎪⎧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1)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表达是(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南半球 D.④位于北温带解析第1题,根据对跖点的含义可知,乙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
区域地理第一讲地球与地球仪

经纬网的应用
总结词
经纬网在地理学、气象学、导航、地图制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经纬网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用于描述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分布和变化。在气象学中,经纬网用于分析 和预测天气系统。在导航中,经纬网提供了精确的定位信息,帮助船只和飞机确定航向。在地图制作中,经纬网 是制作精确地图的基础,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区域地理第一讲:地球与 地球仪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的经纬网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仪的使用 • 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0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近似形状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 为6371千米。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0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01
02
03
04
地球自转的概念
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的 运动方式。
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 时,即一天。
自转方向
从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
时针方向。
自转的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使不同地 区在不同时间获得太阳辐射能 量,从而产生地方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获得不同数量的太阳辐射能 量,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
04
地球仪的使用
地球仪的构造
地球仪的外观
地球仪的旋转
地球仪通常呈圆球形,表面刻有经纬 线、国家和地区的名称和界线等。
地球仪可以绕地轴旋转,模拟地球的 自转运动。
高二区域地理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考点展示素养目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作用。
知识: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掌握经纬网的特点。
技能:能利用有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能够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方向辨别、估算距离等。
素养:结合经纬网图,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进行区域定位,判断区域特征。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图思考]如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_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 亿平方千米。
经纬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图思考]纬线有哪些特点?在地图上如何辨别南北纬度?[读图思考]经线有哪些特点?在地图上如何辨别东西经度?1.纬线和纬度(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每一条纬线构成纬线圈,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并且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为90°。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3)低、中、高纬地区的划分:以30°、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低、中、高纬地区。
2.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每一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并且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__,与B 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所属的纬度带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经纬网地图上,自西向东,经度数逐渐增大的为东 经,经度数逐渐减小的为西经,即东增西减为东经,东减西增 为西经。自南向北,纬度数逐渐增大的为北纬,逐渐减小的为 南纬,即北增南减为北纬,北减南增为南纬。
拓展思路
1.一个人在某地,如果不改变方向,沿经线向南或向北 走,能否到达原地?如果沿纬线走,不改变方向,向东或向西 走最终会回到出发点吗?为什么?
2.“南辕北辙”有道理吗? 3.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东经与西经、南纬与北纬? 4.如何根据一个点的位置判断其所处的半球?
答案:1.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向南或向北走不能回到原地, 原因是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到极点后即到达终点。沿纬线走 不改变方向向东或向西走最终会回到出发点,因为东西方向是 无限方向,纬线是一个圆。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地球上 有南极点和北极点,而没有东极点和西极点。
二、单元内容结构 本单元共有两节,即“地球和地球仪”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 和经纬度、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是高 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衔接点。 第二节地图主要包括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 应用、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这部分内容突出了地理学习 的特点,也是近几年高考重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 地理分区的内容,做好高中地理与区域地理的衔接。
自主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__稍__扁____、赤道__略__鼓____的椭球体。
平均半径 6 2.大小赤道周长约
371 4万
千米 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轴和两极 1.地轴:地球__自__转____运动的旋转轴。 2.两极:指向_北__极__星___附近的一点是北极,与北极相反 的一点是南极。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划分
度
180度
度
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 某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
的 实质
划
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夹角) 道平面的夹角(线面夹角)
分
图示
经线
纬线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分布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
度 规律 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 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地球仪
1.地球仪:地球的模型,为一个正球体 2.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
极的线
行的线
形状 半个圆,且都不平行 一个圆,且都平行
特 方向
点 长度
指示南北方向 都相等(约2万千米)
指示东西方向
都不等,自赤道向 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
纬线
概念
给经线标注度数
给纬线标注度数
三、纬线和纬度 1.纬线:与__地__轴____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每 一条纬线构成纬线圈,长度自_赤__道__向__两__极__递减,并且指示东 西方向。 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为____9_0_°__。赤道以北为 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北纬的度 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3.低、中、高纬地区的划分界线:___3_0_°___、___6_0_°___ 纬线。 4.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___赤__道___。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___纬__线___垂直相交的半 圆。各条经线的长度___相__等___,并且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从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_向东西各分为180°,以东为东 经,用“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东经度向东度 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 3.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界线是__2_0_°__W__和__1_6_0_°__E_。20°W~0°~160°E之间 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 五、经纬网 地球仪或地图上,由__经__线__和__纬__线__相互交织构成的网格。
4.根据经度数看东、西半球:西经度<20°在东半球, >20°在西半球;东经度<160°在东半球,>160°在西半球。 纬度数看南、北半球:根据北纬位于北半球,南纬位于南半 球。
要点突破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极半径为6356.8千米,平 均半径约6371千米,所以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鼓的椭球体。
的
划
分 图示
经线
纬线
主要经纬线 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划分 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
半球 160°E向东到20°W为西半球 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实
定距离
作
际弧长约为111千米
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每相差 一经度实际弧长约是 111×cosφ千米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单元
1
学海导航
2 自主梳理
5 典例剖析
3
拓展思路
6 跟踪演练
4 要点突破
7
课时作业
学海导航
考纲解读: 1.结合某一区域考查经纬网判读及区域定位。 2.能正确判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及与其他点的相对方 位、距离。 命题趋势: 1.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仍将以经纬网判读及应用为 主,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2.以区域经纬网及热点事件等为背景,考查经纬网空间 定位及相关计算。
成才之路 ·区域地理
新课标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地球与地图 第一单元
一、本单元的地位 随着高考考纲的变化,地球与地图的考查越来越频繁,成 为了高考高频考点。尤其是以经纬网为载体,综合考查区域定 位、比例尺及距离的计算,是近几年来高考学科内综合命题的 热点;经纬网图与区域图、等值线图复合,综合考查区域地理 事物的分布及区域特征是学科内综合题的主要命题方向。本单 元内容是高考考题的信息载体,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只有 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才能奠定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
用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
定位置
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经度、纬度)
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上
定方向 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 指示东西方向(劣弧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