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辨识病句的十个方法及对应习题(含答案)2020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1)小学语文病句中常见的九种类型1.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4.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5.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语文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做题技巧汇总(附练习题20题)

语文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做题技巧汇总(附练习题20题)一、导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二、病句类型复习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四、病句辨析有诀窍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
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病句辨析时,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
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例如: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②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此例中“和”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③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9种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9种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1.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4.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5.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病句十种病因及习题

改为: 病句十种病因及习题修改病句: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内容有毛病的句子就是病句。
1、用词不当:狮子是一种猛烈(凶猛)的动物。
无论什么人违反纪律,就(都)要受到批评。
2、搭配不当:战士们冒着雨和(踩着)泥泞继续前进。
3、成分残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
4、重复啰嗦:他经常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改为:他经常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5、自相矛盾:队长笑嘻嘻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改为:队长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6、词序混乱:吴厂长介绍了许多陈师傅的先进事迹。
改为:吴厂长介绍了陈师傅的许多先 进事迹。
7、指代不明:小强和小明边走边谈,他告诉他作业已经做完了。
改为:小强和小明边走边 谈,小强告诉小明作业已经做完了。
8、分类不当:菜市场里有冬瓜、黄瓜、西瓜、苦瓜等许多新鲜蔬菜。
改为:菜市场里有冬 瓜、黄瓜、苦瓜等许多新鲜蔬菜。
9、不合事实 (互相矛盾中的一种) :平静的河面上, 一只小舟迎着狂风慢慢驶向岸边。
平静的河面上,一只小舟慢慢驶向岸边。
10、修辞错误:李小军做起数学题来像狐狸(猴子)一样精明。
习题一:一、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 •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 •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1 •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 •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三、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3.经过普法教育,使觉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王晶和潘影约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
五、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上星期日休息,我们班全体同学参加了读书活动。
语文中巧妙识别常见病句的10种方法

六、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欧阳俊逸推开房门,看见哥哥和他的女 朋友正在促膝谈心。 该句中,“他的女朋友”的指谁的女朋友, 搞不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
七、发现数词和表约数的词语 连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日本滋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 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 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
另外,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 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 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例3、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 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例4、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 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根据句子的意思,例3例4中的“不”应 该去掉,因为“学校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教 育”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考试作弊现象”, 而“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就 是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 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1、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 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 例2、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 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这两个句子是典型的因多重否定导致否 定不当的句子,根据句意,例1应当去掉句中 的“没”字,例2是反问句与多重否定嵌套的 句子,要注意细心判断,该句应当去掉句中 的第二个“不”字。
十、发现“不管”或“尽管”, 看是否将两词误用。
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 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 到顶峰。 “不管”后面的词语是不确定的, 或选择性的,常带有“怎样”“多 么”“或者”“还是”等词语;“尽管” 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答案)常见的九种小学语文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1.成分残缺: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意思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这句话缺少主语,应该改为“班里的同学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2.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容易使用不当的词语,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应该改为“果断”。
3.词语搭配不当:有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搭配起来不合理,违反了语言惯,造成病句。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不能搭配,应该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4.前后矛盾:在同一句话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造成矛盾。
可以改为“我觉得他这道题做错了。
”5.词序颠倒:一般情况下,句子中的词序是固定的,如果颠倒了词语的位置,就会改变句子的意思,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应该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重复罗嗦:在句子中,使用的词语意思重复,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表示他很高兴,可以删去其中一个。
7.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应该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8.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逻辑,也容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逻辑。
9.指代不明:句子中某些代词或名词没有明确的指代对象,容易造成歧义。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十种类型,有习题有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十种类型,有习题有答案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病句有很多种类型,以下是其中的十种类型,并附有习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主谓不一致错误。
习题:
1. 妈妈昨天做好了饭菜,准备好吃了。
2. 弟弟们都是在上学,哥哥则在家学习。
3. 女孩们开心地唱着歌,男孩们则在打球。
答案:
1. 改为:妈妈昨天做好了饭菜,准备好吃。
2. 改为:弟弟们都在上学,哥哥则在家学习。
3. 改为:女孩们开心地唱着歌,男孩们则在打球。
二、动词时态错误。
习题:
1. 我去图书馆了,读了很多有趣的书。
2. 明天我们一起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新电影。
3. 我们昨天在公园里玩,跑了很久。
答案:
1. 改为:我去图书馆,读了很多有趣的书。
2. 改为:明天我们一起去电影院,看一部新电影。
3. 改为:我们昨天在公园里玩,跑了很久。
三、名词数词错误。
习题:
1. 我有两个英国的朋友。
2. 妹妹买了三条新裙子。
3. 我们班有五个学生。
答案:
1. 改为:我有两位英国的朋友。
2. 改为:妹妹买了。
六年级--病句十大类型修改---带答案

讲义:病句十大类型修改--六年级带答案
如果给学生,打印时不勾选黑白打印,那答案就不会打印出来
课前训练
一、拼音积累
(1)王家庄有个lǎn(懒)汉,别人gēng zhòng(耕种)时他在家睡觉,所以jīfū(几乎)养得白嫩嫩的,秋天,大家的dào suì(稻穗)金黄一片,chén diān diān(沉甸甸)的,丰收在望,可他的田里却是杂草丛生。
(2)春运期间,在南宁至广州的公路上发生了车huò(祸),一辆jú(橘)黄色的小轿车和一hèsè(褐色)的摩托车撞在一起。
二、字词积累
请用“怠”“带”“待”“代”“戴”填空。
1.[
2.漫长的等(待)。
3.她(戴)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4.今天,我们都(带)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5.她的精神有些懈(怠)。
6.小红是我们的(代)理班长。
三、成语积累
请写出4个带动物的成语:狐假虎威守株待兔虎头蛇尾画蛇添足画龙点睛再括号里填上意思相反的词,将成语补充完整:
·
七(上)八(下)积(少)成(多)舍(近)求(远)
四、病句修改
1、爷爷对我是那么的爱戴。
我对爷爷是那么的爱戴
2、《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
3、在课堂上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
知识要点巩固
$
例题分讲解
—
课堂过手训练:
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辨识病句的十个方法及对应习题(含答案)快速辨识病句的十个方法一、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
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或“许多老师昨天……”例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句中“万一”与“若”重复,属赘余。
二、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例2:许多穿裙子的妇女和青年正在那里拍照。
句中的定语“穿裙子的”和中心语“青年”不搭配:“青年”和“妇女”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例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句中的“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位,应将后者的语序打个颠倒,方可照应。
例4: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
“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二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
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用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例2: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高低”是两面,“增长”是一面,但由于储蓄额的高和低都是增长,所以并不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
四、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和“不可”双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例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与反问语气构成三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五、代词指代句中内容应考虑指代是否明确例1:之华同志去世前,满心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秋白同志文学活动的文章,就像他写《序言》一样。
句中“他”是指“之华”还是指“秋白”,不明确。
例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这方面”是“欣赏”还是指“创作”,不明确。
六、句中出现数字,可考虑数字说明是否前后矛盾或重复,是否有歧义等例1: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人员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至少”与“以上”矛盾。
例2:这两年,不少名牌彩电的价格和前几年比,几乎下降了一倍。
“下降”与“一倍”不搭配。
(“倍”仅表示增加。
)例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是说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还是不同学校的几个领导?有歧义。
七、句中有判断动词“是”,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例1: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
“一座是”与“四个大字”搭配不当。
例2: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风亮节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高风亮节”与“榜样”不搭配。
八、句中有介词或连词,可考虑其是否用得恰当例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句中第二个介词“在”使用不当,应改为“从”。
例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做了详细报道。
“关于”应改为“对于”或“对”。
九、句子是复句,应考虑分句顺序是否正确,关联词语是否恰当,分句关系是否符合逻辑例1:一个人有错误不加改正,如果是很小的错误,也可能会酿成大害。
该句是让步关系的假设复句,“如果”应改为“即使”。
例2:《红楼梦》写了那么多的人,就是因为作者和他描写的对象长期相处,深深理解了他们的一切。
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
十、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等这是辨识病句最基本的方法,除辨识复句外,辨识单句,也必须以此为基础。
在一时找不到“病症”的情况下,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例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倾斜。
主干“进入”不能与“分成”搭配,即成分残缺,需在“分成”之后补上中心语“的时代”,才通顺。
例2: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针对”与“攀升”不搭配,状语“针对”的中心语“的形势”残缺。
练习一1、大家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2、“六一”即将终于到来,我们真高兴。
3、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
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富强起来。
5、大家要明确和端正学习态度。
6、我估计这道题肯定错了。
7、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困难。
8、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9、星期天,我们在学校运动会。
10、今天的比赛,我保障打出水平来。
11、王红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12、我们要认真化学。
13、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花。
14、这一天是多么有趣的活动啊!15、经过学习,群众的普遍觉悟提高了。
16、爸爸笑嘻嘻的脸上现出严肃的神色。
17、蒙蒙的大雨下了一夜。
18、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19、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一道风景线。
20、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答案:1、大家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2、“六一”终于到来,我们真高兴。
3、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走出教室。
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起来。
5、大家要明确学习目的和端正学习态度。
6、我估计这道题错了。
7、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错误。
8、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事。
9、星期天,我们在参加学校运动会。
10、今天的比赛,我保证打出水平来。
11、王红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愧疚。
12、我们要认真学习化学。
13、公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花。
14、这一天的活动是多么有趣啊!15、经过学习,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16、爸爸经常笑嘻嘻的脸上现出严肃的神色。
17、哗啦啦的大雨下了一夜。
18、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证了。
19、下雨了,五颜六色的伞成了一道风景线。
20、万里长城和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练习二1、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2、通过这此活动更加团结了。
3、他在热情的掌声中第一次登上了讲台。
4、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5、他在回忆过去的往事6、在小组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7、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张海迪的报告。
8、他一定要发挥优点,改正缺点。
9、这个地方将要绿化以后,风景更优美了。
10、他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和心里话。
11、《小火柜》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2、今年,东村的棉花、粮食、芝麻等经济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
13、我在文具店里卖了铅笔、橡皮、笔记本和文具。
14、大扫除开始了,少先队员和男同学抢着干重活,让发同学干轻活。
15、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6、我们两个班约定“六一”庆祝活动联合在自己教室里举行。
17、我知道长江、黄河、东湖这三条河流的一些知识。
18、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19、我认真地复习作业。
20、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答案:1、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
2、通过这此活动我们更加团结了。
3、在热情的掌声中他第一次登上了讲台。
4、我们要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5、他在回忆过去的事6、在小组讨论会上,他第一个发言。
7、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张海迪的报告。
8、他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9、这个地方绿化以后,风景将更优美了。
10、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11、《小火柜》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书和报纸。
12、今年,东村的棉花、粮食等经济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
13、我在文具店里卖了铅笔、橡皮、笔记本等文具。
14、大扫除开始了,少先队员抢着干重活,让其他同学干轻活。
15、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6、我们两个班约定“六一”庆祝活动在自己教室里举行。
17、我知道一些有关长江、黄河、东湖这三条河流的知识。
18、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9、我认真地复习书本。
20、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