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贺铸《行路难缚虎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附作者简介)

合集下载

贺铸《六州歌头》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贺铸《六州歌头》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贺铸《六州歌头》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六州歌头宋贺铸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17] 。

肝胆洞,毛发耸 [18] 。

立谈中,死生同 [19] 。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 [20] 。

轻盖拥,联飞鞚 [21] 。

斗城东 [22] 。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 [23] 。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24] 。

狡穴俄空 [25] ,乐匆匆。

似黄粱梦 [26] ,辞丹凤 [27] 。

明月共,漾孤篷 [28] 。

官冗从,怀倥偬 [29] 。

落尘笼,簿书丛 [30] 。

鹖弁如云众 [31] 。

供粗用,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 [32] ,《思悲翁》 [33] 。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34] 。

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目送归鸿 [35] 。

注释:[17]五都:汉都长安,另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此指当时大都会。

[18]肝胆洞:洞见肝胆,形容性格直爽。

毛发耸:怒发冲冠之意。

[19]立谈中,死生同:片言投合,可共生死。

[20]推翘勇:公认的健者。

翘,特出。

矜豪纵:以豪放不羁自诩。

[21]轻盖拥:乘着快车。

轻盖,车篷。

联飞鞚:并驾飞驰。

鞚,马的络头。

[22]斗城东:斗城,地名,在陈留县境。

[23]吸海垂虹:形容豪饮。

“饮如长鲸吸百川”,见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句。

[24]白羽:箭名。

[25]狡穴:狡兔三穴,这里指兽穴。

[26]黄粱梦:一场美梦。

黄粱未熟而美梦已醒,见沈既济《枕中记》。

[27]丹凤:京城。

[28]漾孤篷:漂泊孤舟中。

[29]冗从:闲散的小官吏。

倥偬:苦闷不安。

[30]尘笼:被俗务缠身。

簿书:公文书牍。

[31]鹖弁(hé biàn):插着鹖毛的军帽。

[32]笳鼓动:军鼓擂响,战争开打了。

《渔阳弄》:即《渔阳掺》,战争之鼓曲名。

[33]《思悲翁》:乐府曲名,也有自伤老大、报国无由之意。

[34]请长缨:请缨杀敌。

长缨,长绳,用以捆绑敌囚。

天骄种:本指匈奴,此指入侵的敌人。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行路难-缚虎手》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

②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③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④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⑤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

⑥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⑦遗音能记《秋曲》风,事去千年犹恨促。

⑧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⑨【注释】①行路难: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 ②缚虎手:《后汉书·吕布传》载吕布为曹操所擒,向刘备求救曰:“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缚虎不得不急。

”唐·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虎歌》:“始知缚虎如缚鼠。

”按贺铸《庆湖遗老诗集》卷四《留别龟山自禅老简杨居士介》自谓:“刚肠愤激际,赤手搏豺虎。

” 悬河口:《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衍)云:郭子玄(象)语议如悬河写(泻)水,注而不竭。

”韩愈《石鼓歌》:“愿借辩口如悬河。

”按宋·程俱《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其二《贺方回铸》:“辩作悬河翻。

”“车如”句:《后汉书·陈蕃传》:“(朱)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臧(赃)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

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

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 ③白纶巾:象征处士、隐者之高洁,如白居易《访陈二》:“晓垂朱绶带,晚著白纶巾。

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

” “不知”句:语本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岂是,可是。

蓬蒿人,汉·赵岐《三辅决录》:“张仲蔚,平陵人也。

与同郡魏景卿俱隐身不仕,所居蓬蒿没人。

”晋·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者,楚人也。

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阴,莞葭为墙,蓬蒿为室。

”④“衰兰”二句: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成句。

行路难 全文及注释

行路难 全文及注释

行路难全文及注释行路难(全文及注释)行路难,只因太平人居多;把酒话桑麻,细数白云河。

看古人干燥万里,又看今人潮湿鱼肚。

注释1欲提梁萝和楚娇,首扫门前几日伤春昏雾。

注释2受雨连灯无数,最画人间独担忧。

注释3远看百年如梦,近看千星如雨;明日巴山蜀水,动时河汉无书。

注释4恐惊破夜黄昏,猿鹤天涯新陆。

注释5明云暗雨经行处,暖风寒塞欲来时;舞示英雄篇半片,歌吹雄壮帆初半齐。

注释6天风西子休回车,圣人危如纸。

注释7黄河无言谏远别,聚散情何曾羡。

浪淘沙作百宿,破落星千丘。

注释8千登小妇与诸葛,百纳新评遗老。

注释9清秋日气初凉,在人间衣冷如霜。

侧耳舍遗民,内疯它知谁讲?注释10四月夕归人未回,突然一枝红点点。

注释11注释:1. 注释1:全文初表述为行路的困难,因为太平安定的时代居住的人多了起来而不堪忍受的状态。

这也是作者用来引入后文的背景设定。

2. 注释2:这里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来展现行路难的困境。

梁萝和楚娇是两位古代美女的名字,首先提到的梁萝,她扫扫前门几日伤春昏雾,伤春指景物惨淡无光,昏雾代指雾霾的污染,表达了古代人物面对大自然环境的衰败和污染所带来的不舒适。

而楚娇则是用于对比,指现代一位面对同样困境的女性。

3. 注释3:这里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暗示着天空一直都是阴沉的。

然后作者又指出了现代社会中的问题——独担忧。

独担忧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在封闭的环境中无法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交流,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

4. 注释4:这里描述了古代和现代不同的美好景色。

巴山蜀水指古代的美丽山水,而千星如雨则暗示了现代的城市,高楼大厦中只能看到如雨般的点点灯光。

5. 注释5:这里以猿鹤来形容人类,突出了人类生活环境改变与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的结果。

新陆则是指新开发的土地和城市。

6. 注释6:这里用对比的手法来描述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英雄事迹的态度。

明云暗雨是指人们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进行评论。

舞示英雄篇半片,歌吹雄壮帆初半齐则是指人们对于英雄事迹的不完全了解,只看到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方案性的评论。

《行路难(小梅花)》贺铸词作鉴赏

《行路难(小梅花)》贺铸词作鉴赏

《行路难(小梅花)》贺铸词作鉴赏【作品介绍】《行路难;缚虎手》是北宋词人贺铸的作品。

史载贺铸枉有文才武艺,却不得朝廷重用,只好聊以歌酒打发岁月,但又痛感光阴遽逝,功业未就,这首词就抒写了作者这种度日如年的苦闷。

上阙写志士们尽管文武双全,却不为当权者所用,只有纵饮“美酒”。

下阙紧承上阙,开怀痛饮,慨叹人生短促,想把时光留住,但悲愁的日子又嫌长。

这首《行路难》集前人诗句为词,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词意激越,节短而韵长,调高而音凄。

【原文】行路难(小梅花)缚虎手①,悬河口②,车如鸡栖马如狗③。

白纶巾④,扑黄尘⑤,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⑥。

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⑦?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⑧。

遗音能记秋风曲⑨,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系扶桑⑩,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⑪。

【注释】①缚虎手:即徒手打虎。

②悬河口:言辞如河水倾泻,滔滔不绝,即“口若悬河”,比喻人的健谈。

③车如鸡栖马如狗:车盖如鸡栖之所,骏马奔如狗。

④白纶(guān)巾:白丝头巾。

⑤扑黄尘:奔走于风尘之中。

⑥“衰兰”二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句子。

⑦旗亭:即酒楼。

此指送别之地。

⑧当垆秦女:用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语如弦:韦庄词《菩萨蛮》:“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这里指胡姬的笑语象琵琶弦上的歌声。

⑨遗音:遗留下的歌曲。

秋风曲:指汉武帝《秋风辞》,其结尾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感叹欢乐不长,人生苦短。

⑩扶桑:神话中神树,古谓为日出处。

《淮南子》:“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

”系扶桑,即要留住时光,与“揽流光”意同。

⑪争奈:怎奈。

【白话译文】徒手搏猛虎,辩口若河悬,车象鸡笼驰马如狗窜。

头戴平民白丝巾,黄尘追着飞马卷。

谁知我们这些人,是否来蓬篱草民间?道边衰兰泣落送我出京城,苍天有情也会衰老不忍把眼睁。

贺铸《将进酒-城下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贺铸《将进酒-城下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贺铸《将进酒-城下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将进酒-城下路》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

②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

③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

④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⑤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

⑥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⑦。

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⑧。

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⑨【注释】①将进酒:本篇与下篇词调为《小梅花》,“将进酒”、“行路难”是作者根据文义改题的新名。

亦自残宋本《东山词》卷上抄出。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鼓吹曲辞》一《汉铙歌》解题:“《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

”又《将进酒》解题:“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

’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

” ②“城下路”三句:语本《古诗十九首》其十四《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

”又唐·顾况《短歌行》:“城边路,今人犁田古人墓。

” ③“岸头沙”三句:语本顾况《短歌行》:“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

”又《世说新语·术解》歌行》:“城边路,今人犁田古人墓。

”③“岸头沙”三句:语顾况《短歌行》:“岸上沙,昔时江水今人家。

”又《世说新语·术解》:“郭景纯过江,居于暨阳,墓去水不满百步。

时人以为近水,景纯曰:‘将当为陆。

’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

”蒹葭,芦苇之属。

④“黄埃”二句:语本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

”长安道,通向京城的道路。

长安为汉、唐都城,后借用为京都的代名词。

无浆,亦含有见侮于旅店主之义。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引《汉武故事》:“上微时,行至柏谷,舍于逆旅。

逆旅翁骂之。

因从乞浆,翁曰:‘正有溺,无浆也。

’” ⑤“开函关”二句:宋·程大昌《函潼关要志》:“秦函谷关在唐陕州灵宝县(今属河南)南十里。

……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

其中通行路东西四十里,绝岸壁立,岩石上柏林荫荫,谷中常不见日。

《行路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行路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白《行路难》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出自宋代贺铸的《行路难·缚虎手》缚虎手。

悬河口。

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

扑黄尘。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

不论钱。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

更为寿。

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

舞翩然。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

系扶桑。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1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赏析贺铸是一个极有“丈夫气”的人物,文武兼备,侠气雄爽,性格耿直傲岸,虽然出身尊贵,却得不到重用,雄才大略无法实现,失意不遇,满腹牢骚,这一首词就抒写了词人报国无门、功业难成的失意情怀。

上片写自己和与己交游的英豪当年豪放不羁的生活,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开头六句写豪杰们的勇敢、胆略和辩才,气度不凡;继写他们脱俗的装扮,外貌和胸中的抱负。

“衰兰”二句化用李贺句。

抒写豪杰们不为时用,被迫离京的不平遭遇。

最后四句,写酒楼送别,豪杰们一掷千金的爽朗性格,也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下片具体写斗酒饮宴的场面,他们大杯饮酒,笑声朗朗,尽情欢乐,欣赏歌舞。

“遗音”以下四句,写词人虽然暂时忘却苦闷,开怀畅饮,但流光逝去,。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作文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作文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出自宋代贺铸的《行路难·缚虎手》缚虎手。

悬河口。

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

扑黄尘。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

不论钱。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

更为寿。

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

舞翩然。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

系扶桑。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赏析贺铸是一个极有丈夫气的人物,文武兼备,侠气雄爽,性格耿直傲岸,虽然出身尊贵,却得不到重用,雄才大略无法实现,失意不遇,满腹牢骚,这一首词就抒写了词人报国无门、功业难成的失意情怀。

上片写自己和与己交游的英豪当年豪放不羁的生活,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开头六句写豪杰们的勇敢、胆略和辩才,气度不凡;继写他们脱俗的装扮,外貌和胸中的抱负。

衰兰二句化用李贺诗句。

抒写豪杰们不为时用,被迫离京的不平遭遇。

最后四句,写酒楼送别,豪杰们一掷千金的爽朗性格,也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下片具体写斗酒饮宴的场面,他们大杯饮酒,笑声朗朗,尽情欢乐,欣赏歌舞。

遗音以下四句,写词人虽然暂时忘却苦闷,开怀畅饮,但流光逝去,抱负不展,愁思日增,功业难成,欢乐时千年恨促,愁怀时一日嫌长,淋漓尽致地表现词人内心的愤懑。

本词一气呵成地排比组合了许多唐人诗句,运之以豪情健笔,出之以奇姿壮彩,在词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夏敬观评曰:稼轩豪迈之处从此脱胎。

指出了它开启南宋辛派词的先导作用。

史载贺铸枉有文才武艺,却不得朝廷重用,只好聊以歌酒打发岁月。

但又痛感光阴遽逝,功业未就。

这首《行路难》就抒写了作者这种度日如年的苦闷。

全词皆融化前人诗句而成,这是其形式上的最大特色。

叶梦得曾说它是掇拾人所遗弃,少加隐括,皆为新奇。

新奇确实当之无愧,但所掇拾者并非遗弃而是精华,且系括而不隐。

集句,原是一种作诗方式,采用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

由于集句所特有的局限性,集成的作品往往缺少作者自己的主见而容易落入前人窠臼,同时,也难免支离破碎之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缚虎手
贺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译文】
徒手搏猛虎,辩口若河悬,车象鸡笼驰马如狗窜。

头戴平民白丝巾,黄尘追着飞马卷。

谁知我们这些人,是否来蓬篱草民间?道边衰兰泣落送我出京城,苍天有情也会衰老不忍把眼睁。

谁管旗亭美酒一杯值万钱。

我要痛快淋漓倾酒坛。

睡如雷鸣行如颠,只管将来,搬,搬,搬!倒大杯,满,满,满!为我们健康,干,干,干!鬓发常青古未有。

转眼红颜变苍颜。

你看卖酒秦地女,婚然一笑有多甜。

翩翩起舞赛天仙,刚刚十五如花年,莺歌燕语如琴弦。

还记得汉武帝遗音《秋风辞》,千年过去,至今犹恨人生短!抓住流逝光阴不松手,把太阳拴在扶桑颠。

哎,无奈,忧愁袭来,一天一天长一天。

【注释】
①缚虎手:即徒手打虎。

②悬河口:言辞如河水倾泻,滔滔不绝,即“口若悬河”,比喻人的健谈。

③车如鸡栖马如狗:车盖如鸡栖之所,骏马奔如狗。

④白纶(guān)巾:白丝头巾。

⑤扑黄尘:奔走于风尘之中。

⑥“衰兰”二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句子。

⑦旗亭:即酒楼。

此指送别之地。

⑧当垆秦女:用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语如弦:韦庄词《菩萨蛮》:“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这里指胡姬的笑语象琵琶弦上的歌声。

⑨遗音:遗留下的歌曲。

秋风曲:指汉武帝《秋风辞》,其结尾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感叹欢乐不长,人生苦短。

⑩扶桑:神话中神树,古谓为日出处。

《淮南子》:“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

”系扶桑,即要留住时光,与“揽流光”意同。

⑪争奈:怎奈。

【创作背景】
据史籍记载,贺铸长得—表人才,身长七尺,眉目耸拔。

既是一位豪爽的侠土,也是一位多情的诗人;既是一位严肃苦学的书生,也是一位处理政事的能手。

他生活在北宋晚期的社会,史称他“喜剧谈天下事,但经历的都是些难展抱负的文武小职”(宛敏灏《北宋两位承先启后的词人——张先和贺铸》),这些个人特点反映在词体创作中,就有“行路难”一类作品。

此词调寄《小梅花》,“行路难”实即词题,它原系乐府诗题,多写志士失路的悲愤(概括内容或节取词语制题放在调名前,乃贺词惯例)。

词本属乐府一支,然自《花间集》以来,文人所作,以歌筵酒席浅斟低唱者为多;而用以书愤,得乐府诗遗意的,还是词坛较新的消息。

这首词便是作者郁愤难抑,从而以雄健之笔,抒发胸中块垒,倾诉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
【作品赏析】
贺铸这一首词就抒写了词人报国无门、功业难成的失意情怀。

“行路难”实即词题,它原系乐府诗题,多写志士失路的悲愤(概括内容或节取词语制题放在调名前,乃贺词惯例)。

“缚虎手,悬河口”均借代人才。

手能暴虎者为勇士,可引申为有军事才能的人;口如悬河者为谋士,可引申为有政治才干的人。

倘若逢辰,这样的文武奇才当高车驷马,上黄金台,封万户侯。

可眼前却穷愁潦倒,车不大,像鸡窝,马不壮,像饿狗。

“车如鸡栖马如狗”极形车敝马瘦,与“缚虎手,悬河口”的夸张描写适成强烈对照,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以下正面申抱负,写感慨:“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白纶巾亦犹白衣之类,为未出仕之人所著。

黄尘指京城的尘土,黄庭坚《呈外舅孙莘老》诗:“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

”任渊注引《三辅黄图》:“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这六字两句参用陆机《代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意,谓白衣进京。

结合下句“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谓此行不知可否取得富贵。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诗题说“入京”,诗句说“游说万乘(皇帝)”、“辞家西入秦”,皆贺词“扑黄尘”注脚。

词径取李诗末句,而易一字增二字作“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虽自负而带一种傍徨苦闷情态,与李白的仰天大笑、欣喜如狂不同,读来别有意味。

以下“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则袭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原句。

但原辞是通过汉魏易代之际铜人的迁移,写盛衰兴亡之悲感,言天若有感情天也会衰老,何况乎人。

此处则紧接上文抒写不遇者奔走风尘,“天荒地老无人识”的悲愤。

以上从志士之困厄写到志士之牢骚,继而便写狂放饮酒。

做了侠义之事不受酬金,像“雷颠”一样;唯遇美酒则不问价。

李白《行路难》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干”,写出不趋名利,纵酒放歌,乘醉起舞,一种狂放情态。

其中含有无可奈何的悲愤,但写得极有气派,使词情稍稍上扬。

简言之,此词上片由愁写到酒,而下片则由酒写到愁。

过片极自然。

不过上片所写的愁,主要是志士失路的忧愁;而下片则转出另一重愁情,即人生短促的忧愁:“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

”词情为之再抑。

以下说到及时行乐,自非新意,但写得极为别致。

把歌舞与美人打成一片写来,写笑以“嫣然”,写舞以“翩然”,形容简妙;“当垆秦女十五”云云是从乐府《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正当垆”化出,而“语如弦”三字,把秦女的声音比作音乐一样动人,新鲜生动,而且不必写歌已得歌意。

这里极写生之欢愉,是再扬,同时为以下反跌出死之可悲作势。

汉武帝《秋风辞》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曲虽成“遗音”,但至今使人记忆犹新,觉“事去千年犹恨促”。

由于反跌的作用,此句比“青鬓长青古无有”句更使人心惊。

于是作者遂生出“揽流光,系扶桑”的奇想。

似欲挽住太阳,系之于扶桑之树,“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贺《苦昼短》)。

这种超现实的奇想,都恰好反映出作者无法摆脱的现实苦闷。

“志士惜日短”,只有怀才不遇的人最易感到生命短促、光阴虚掷的痛苦。

所以下片写生命短暂的悲愁,与上片写志士失路的哀苦也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行路难”的题意也已写得淋漓尽致了。

不料最末一句却来了个大转折:“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前面说想留驻日光,使人长生不死,这里却说愁人情愿短命;前面说“事去千年犹恨促”,这里却说一天的光阴也长得难过。

一句几乎翻转全篇,却更深刻地反映出志士苦闷而且矛盾的心情,将“行路难”的“难”字写到入木三分。

全词艺术特点有三:“词别是一家”,在当时是很流行的看法,而这首词却写得像诗中的歌行体。

“行路难”本就是乐府歌行的题目,此其一;《小梅花》的调式也很特殊,以三字句、七字句为主,间用九字句,“三三七”、“三三九”、“七七”的句式交替使用,句句入韵,平仄韵互换,都与歌行相近,此其二;大量化用前人歌行诗句,其中以采自李白、李贺者为多,此其三。

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厨密《浩然斋雅读》引贺语),可见善于隐括前人诗意或化用前人诗句,是贺词的一个艺术特点,此词表现很突出。

全词表现作者于失意无聊纵酒放歌之际,既感乐往悲来、流光易逝,又觉愁里光阴无法排遣的矛盾苦闷心情,但却用刚健的笔调、高亢的声调写成,章法上极抑扬顿挫之能事,行文上跌宕生姿,属于贺词中的幽洁悲壮之作,在北宋词坛上也是很突出的作品。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