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原文注释及译文

合集下载

隆中对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隆中对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隆中对原文翻译「对照翻译」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下面,为大家提供隆中对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出处或作者: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

隆中对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隆中对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隆中对原文|译文|作者简介《隆中对》选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作品《三国志》,这篇文章讲诉了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文言文吧。

隆中对原文魏晋: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译文及注释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隆中对原文及翻译《隆中对》的原文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直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的译文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隆中对》原文+译文赏析

《隆中对》原文+译文赏析

《隆中对》原文+译文赏析《隆中对》原文+译文赏析【原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

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

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

法曰:「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汉末,刘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

亮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淝□,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21)闇弱,张鲁(22)在北,民阜(23)国(24)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着于四海,总览(25)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26),南抚夷越(27),外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28),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2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30)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

」后果如其计(31)。

【译文】大凡用兵作战的法则,都是把战略谋划放在首位。

没有开战之前,先要判明将帅是贤明还是愚钝,敌人力量是强大还是弱小,兵员数量是众多还是寡少,战区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粮草供应是困乏还是充足。

把敌我双方这些情况都判断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

诚如兵法所说:「判断敌情实际,研究制胜计划,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将帅指导战争所必须掌握的法则。

东汉末年,刘备驻兵于新野时,曾三次亲往诸葛亮处,请教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

诸葛亮对他说:「从董卓专权乱政以来,豪杰之士纷纷乘机起兵称雄一方,而地跨州郡的割据者多得数不胜数。

隆中对原文、翻译及赏析

隆中对原文、翻译及赏析

隆中对原文、翻译及赏析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铤而走险。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展开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铤而走险。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

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川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反动统治。

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入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

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

”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经过十多年的火拼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转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

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

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隆中对》原文及翻译《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隆中对》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隆中对》原文:作者:陈寿(魏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隆中对》注释: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喜欢。

每:常常。

时:当时。

许,同意。

友善:关系好。

口:认为。

信然:确实这样。

屯:驻军防守。

初中语文文言文陈寿《隆中对》原文与译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陈寿《隆中对》原文与译文

陈寿《隆中对》原文与译文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隆中对》陈寿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隆中对》陈寿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隆中对》陈寿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

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作品原文:隆中1对2亮3躬4耕陇亩,好5为《梁父吟》6。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7、乐毅8,时人莫之许9也。

惟10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11。

时先主12屯新野13。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14之,谓15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16愿见之17乎?"先主曰:“君与俱来18。

”庶曰:“此人可就见19,不可屈致20也。

将军宜枉21驾顾22之。

”由是先主遂23诣24亮,凡三往,乃见25。

因屏26人曰:“汉室倾颓27,奸臣28窃命,主上蒙尘29。

孤30不度德量力31,欲信32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33,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34计将安出35"亮答曰:“自董卓已来36,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37。

曹操比于38袁绍,则名微而众寡39。

然操遂能克40绍,以弱为强者,非惟41天时,抑亦人谋42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43天子而令44诸侯45,此诚46不可与争锋47。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48,贤能为之用49,此可以为援50而不可图51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52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53,而其主不能守,此殆54天所以55资56将军,将军岂有意乎57?益州险塞58,沃野千里,天府之土59,高祖60因61之以成帝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中对原文,注释及译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是确实这样。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可如同一条卧着的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因此先帝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
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智慧与谋略浅薄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

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之所以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
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用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是否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到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拿着饭和水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深厚起来。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关羽、张飞等不高兴,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般。

希望你们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

”关羽、张飞才不说了。

注释
对:回答、应对。

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hào):喜欢。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为:唱。

每:常常。

于:和、与。

时:当时。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

莫,没有人。

之,代词,代“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件事。

许,承认,同意。

惟:只有。

友善:友好,关系好。

谓:说。

信然:确实这样。

先主:指刘备。

屯:驻军防守。

新野:现在河南新野。

器:器重、重视。

谓:对……说,告诉。

岂:大概,是否。

与俱来:与(之)俱来。

俱。

一起。

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

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致,招致、引来。

枉(wǎng):委屈。

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枉驾:屈尊。

顾:拜访。

由是:因此。

遂(suì):于是,就。

诣:去,到。

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

因:于是,就。

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指汉朝。

倾颓: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等。

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蒙尘:暗指皇帝被俘等皇权受到了损害的事,使皇帝蒙受风尘之苦,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这里是刘备自称。

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信:通“伸”,伸张。

智术:智谋,才识。

遂(suì):终于。

用:因此。

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犹:仍,还。

然:然而。

已:停止,罢休。

谓:认为。

计:计策。

安:疑问代词,怎么。

出:产生。

已来:已,通“以”表时间。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

胜,尽。

众寡:人少。

意思是兵力薄弱。

克:战胜。

为:胜。

非惟…,抑亦:不仅仅……而且也;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

谋:筹划。

挟(xié):挟持,控制。

令:号令。

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诚:的确。

争锋:争强,争胜。

已历:已经经历。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贤能为之用为:被。

可以为援为:作为。

援:外援。

图:谋取。

利:物资。

尽:全部取得。

连:连接。

通:到达。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

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殆(dài):大概。

资:资助,给予。

以:用来。

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险塞(sài):险峻的要塞。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因:依靠,凭。

成:成就,创建。

暗弱:昏庸怯懦。

殷:兴旺富裕。

存恤:爱抚、爱惜。

恤:体恤、体谅。

胄:后代。

信义:信用道义。

著:闻名。

总揽:广泛地罗致。

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西:向西。

和:和好。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抚:安抚。

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修:治理。

政理:政治。

将荆州将:带领。

身:亲自。

向:奔向(译为:向……进军)。

川:平野。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筒(盛着)粮食,用壶(装着)美酒。

“箪”和“壶”名词活用为动词。

箪,用箪筒盛。

壶,用水壶盛。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类似竹篮;食:食物;浆:美酒;迎接军队。

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日:一天天。

犹:好像。

乃:才。

愿: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