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典八副对联
【精选】曾国藩楹联集锦

曾国藩楹联集锦——自题联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原名曾子城,乳名宽一,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县荷塘二十四都(今双峰县荷叶镇)白杨坪人。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历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等职。
从唐鉴、倭仁讲习理学,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平时有感于政治废驰,主张以理学经世。
清·洋务派和湘军创立者和首领,晚清重臣。
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时因母丧在籍,为对抗太平天国,以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旋即扩编为湘军。
次年初练成水陆师1.7余万人,会集湘潭,发布《讨粤匪檄》,誓师出战,攻击太平天国。
湘军初战,连败于岳州(今湖南省岳阳)、靖港,曾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
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继而率兵出省作战,夺取武昌和田家镇。
奉诏署湖北巡抚,此后用兵谨慎。
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
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被打败,退守南昌。
次年国太平天国发生杨韦事变,再攻陷武昌。
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督办浙江军务。
率军占九江,令李续宾率湘军主力攻三河,被歼灭。
旋以曾国荃(曾国藩之弟,1824-1890,湘军将领)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
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授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
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
主张“借洋兵助剿”,1861年9月督其弟曾国荃入陷安庆,11月加太子少保衔。
1862年(同治元年)为协办大学士,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直逼天京;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命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会同“常胜军”、“常捷军”夹攻太平军,并派曾国荃围攻天京(今南京)。
10月湘军与李秀成等部数十万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激战,持续围困天京。
曾国藩:八字三不信,八本三致祥

曾国藩:⼋字三不信,⼋本三致祥所欲常常告诫诸弟与⼦侄者,惟星冈公之⼋字、三不信及余之⼋本三致祥⽽已。
⼋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也。
三不信⽈:“药医也,地仙也,僧巫也”。
⼋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为本,养⽣以少恼怒为本,⽴⾝以不妄⾔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爱钱为本,⾏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摘⾃《曾国藩家书》咸丰⼗⼀年(公元1851年)三⽉初四曾国藩在军情紧急之时,他还不忘写信叮嘱诸弟:“家中⽆论⽼少男妇,总以习勤劳为第⼀义,谦谨为第⼆义。
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矣。
” 曾国藩修⾝治家的思想,应该说基于其⽗祖。
曾家是中国传统社会耕读家庭的典型。
曾国藩继承了祖⽗、⽗母倔强刚毅的性格,⼜将他们拙诚、仁孝、勤劳的品格发扬光⼤。
曾家的家规家训在曾的祖⽗曾⽟屏时已粗具形态。
曾⽟屏要求家⼈必须遵守家规:“男⼦耕读,⼥必纺织。
”耕,是⽣存根本;读,乃⼊仕阶梯。
耕读之家须以“读”求取功名,以“男耕⼥织”维持⽣计。
曾⽟屏要求家⼈须谨⾏⼋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疏远六种⼈:风⽔先⽣、算命之⼠、医⽣、和尚、巫道及寄寓他⼈家中者。
曾国藩曾说:⼦弟之贤与不贤,六分本于天⽣,四分由于家教。
我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特别是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
他将祖⽗祖⽗曾⽟屏的家规,编成⼋句话: 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并告诫家⼈:此⼋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
⼦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
后来,曾国藩将“⼋好”归结为⼋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后⼈戏称为“⼋宝饭”;⼜将“六恼”归结为三不信:不信者为“药医也,地仙也,僧巫也”。
曾国藩说:“吾⽗⽵亭公之教⼈,则专重孝字,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诚,故吾纂墓志,仅叙'孝’之⼀事。
吾祖星冈公之教⼈,则有⼋字、三不信。
【国学经典】曾国藩楹联

【国学经典】曾国藩楹联曾国藩(1811-1872),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
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
道光进士。
曾任内阁学士等职。
1853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扩编为湘军。
次年发布《讨粤匪檄》,攻击太平天国。
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主张“借洋兵助剿”。
1867年授大学士。
次年调任直隶总督。
1870年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
后病死南京。
有《曾文正公全集》。
楹联著述有《曾文正公楹联》、《曾文正公联语选录》等。
万里神通,渡海遥分功德水;六朝都会,环山长护吉祥云。
——题金陵灵谷寺龙王殿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题扬州何栻宅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题新都桂湖枕霞榭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
——题吴城望湖亭两点金焦,劫后山容申旧好;万家食货,舟中水调似承平。
——题邗江瓜洲盐栈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题金陵湖南会馆戏台境讶虎溪,绿水一江环净域;地称鹫岭,青山万点拥禅关。
——题潼南大佛寺正殿山门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自题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忧患亦畅天怀。
——自题七月诞生,郭汾阳曾见织女;八州作督,陶长沙亦为部民。
——贺李瀚章五十寿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挽弟国华曾巩文章,愧作醉翁门下士;王阳家学,仍为汉代弟子员。
——挽郭世偁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冠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挽李秀峰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挽汤海秋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
——挽刘松山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自题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译文与赏析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译文与赏析诗词联语第八寄弟昔我初去家,诸弟各弱小。
阿季两髦,觑人眸子了。
后园偷枣栗,猱升极木杪。
叔也从之求,揖我谓我矫。
分甘一不均,战争在毫秒。
余时轻别离,昂头信一掉。
老弟况童,乐多忧愁少。
瞥然成六秋,光明如过鸟。
世味一饱尝,甘心厌荼蓼。
梦里还乡国,沟涂苦了了。
朝企恒抵昏,夕思或达晓。
君诗忽见慰,回此肝肠绕。
生世非一途,处身贵深窈。
众万奔恬愉,圣贤类悄悄。
二陆盛张,鹤唳悲江表。
夷齐争三光,岂不在俄殍!我今寄好语,君其听勿藐!一愿先知命,再愿耐擗摽。
【解析】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年入京做翰林,诗中一句“瞥然成六秋”,可推断,该诗作于道光二十六年。
曾国藩兄弟五人,他为长兄,下有四个弟弟,分别为四弟国潢字澄侯、六弟国华字温甫、九弟国荃字沅甫、季弟国葆字贞干。
他们四人除了四弟国潢在湘乡原籍经营家业外,其余三个弟弟都投笔从戎,跟着曾国藩走上了剿灭太平天国的道路。
六弟在三河战役中战死,季弟在南京染瘟疫而死,九弟曾国荃则是大清重臣,曾被封为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太保衔,官至两江总督,光绪十六年在南京病卒于任上,终年66岁,谥号“忠襄”。
道光二十五年,四弟、六弟来到京城,在曾国藩家中读书。
曾国藩希望诸弟以后能够成才,总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治学经验、生活阅历传授给弟弟。
诗中先是回忆六年前别家时诸弟幼小的情景,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继而提及自己经过六年的官宦生涯,饱尝世间各种人生滋味,看透官场的险恶势力,袒露心扉。
此时的曾国藩已升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名位渐显,但他却处处以盈满为戒,而以“求阙”的态度处世。
于是,他便借助陆机陆云和伯夷叔齐的故事告诫弟弟:人生在世,要胸襟豁达,眼界高远,操守贞节,懂得修己治人之道,不要被世间所谓的利益所迷惑,也不要被世人眼中的功名所束缚。
诗中典故丰富,很好地诠释了曾国藩所要表述的内涵,思想明确,立意深远,不仅教诲了诸弟,也省悟了后人。
小池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
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蟠。
曾国藩赠联集

曾国藩赠联选录(选自彭爱华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曾国藩楹联嘉言》)1。
赠吴莘畲同年梦泛遍舟镜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2。
赠徐石泉孝廉立千仞巅,等鲁连子;无片言妄,希司马公。
(希字处实为“目+希”字,五笔没有,为“仰慕”之意)3。
赠何栻万顷太湖,陶朱艇子忘身世;二分明月,何逊梅花迭主宾。
夜又改云万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4。
箴沅弟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臭:气味。
“无声无臭”喻办事要不声不响,不必张扬。
)5。
赠刘养素观察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貔貅:比喻勇猛之士)6。
赠澄弟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庆流:幸福流传)7。
赠沅弟联入孝出忠,光大门弟;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8。
赠彭筱舫太守同地同心,期为诤友;八年重见,已有传书。
9。
赠李劭青母晏太恭人寿联养笃板舆,花寿红雨;欢随康爵,芝诰紫泥。
10。
赠方存之敛气乃宏才学识;高文待续方刘姚。
(方:方望溪,刘:刘大魁,姚:姚鼐。
此三人通儒硕望,为“桐城派”传授者。
)11。
赠郭嵩焘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12。
赠晏彤云之太夫人寿联渡海使星,烛天宝婺;堂前昼锦,陔下斑衣。
13。
赠邓寅皆浅风欲迈戴安道;师范略同胡翼之。
14。
又赠邓寅皆居士无尘堪洗沐;梅花得雪更清妍。
15。
集句赠左宗棠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难,守其雌。
16。
又赠左宗棠交以道,接以礼;坐而言,起而行。
17。
寿朱尧阶铁杖寄怀二千余里;金兰结契三十五年。
绿窗朱户春昼闭;乌纱白葛道衣凉。
独汲寒泉鸣细绠;静听漏鼓下高城。
18。
赠窦兰泉就今之事,求古之道,早作夜思,邦家必达;既质诸友,又笔诸书,交箴互诱,人已俱成。
19。
赠衍圣公学绍二南,群伦宗主;道传一贯,累世通家。
20。
赠季君梅先德重光,肯堂肯构;古虞再造,卜宅卜邻。
(肯堂肯构:喻子承父业)21。
赠李雨亭寿联申伯于蕃,诗赓降岳;益州奉使,士庆聚星。
曾国藩经典八副对联

曾国藩8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
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莫问收获,但问
耕耘。
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
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前言:一代文学家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
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下面就一起学习一下曾国藩的大智慧
吧。
1/8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做事。
曾国藩家风家训

曾国藩家风家训
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持家教子,以勤俭为本“勤俭持家,自给自足。
不靠天,不靠地,不靠他人,自立自强。
”。
【楹联鉴赏】曾国藩的一些对联(转帖)

【楹联鉴赏】曾国藩的一些对联(转帖)题京都长郡会馆按:甲辰顺天乡试,周公寿昌中南元;乙已会试,萧公锦忠殿元,孙公鼎臣朝元。
是科湖南八进士,皆长沙府人。
又黄公辅相及其任彭年中贵州进士,原籍难陵。
题名日,在长沙郡馆演剧,公书此联,一时传为美谈。
同科十进土;庆榜三名元。
题戏台湖山积久发奇光,借此地鼓舞轩鼙,聊寄酬乎洞庭衡岳;科目何尝无国土!愿诸君淋漓感激,便安排作孝子忠臣。
题金陵湖南会馆地仍虎踞龙蟠,洗涤江山,重开宾馆;人似渲兰况甚,招邀贤俊,同话乡关。
又题戏台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题扬州何廉防太史寓宅按:太史名拭,江阴人。
晚年笑官,寄寓扬州,擅禹策之富,以诗酒自豪。
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题四川往湖自注:癸卯九月,使旋过新都县。
张宜事大令邀游桂湖。
湖为明杨升庵旧址,约广三百亩,皆荷花,缘堤皆桂树。
张君修墓楼阁不俗。
酒罢,因题联语。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题瓜州盐检两点金焦,劫后山密申旧好;万家食贷,舟中水调似承平。
题江西吴城望湖亭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等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
题江西奉新县九天阁百战河山,剩此接头烟树;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题石钟山观音阁长苗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好云来。
题衡阳莲湖书院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造源头。
题州县官厅长交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又题州县官厅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空默挽天心。
赠孙琴西观察大笔高名海内外;君来我去天东南。
赠李竹吾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干年丝竹声。
赠孔觐堂上公业绍二南,群伦宗主;道承一贯,累世通家。
赠胡润之宫保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老所归。
赠袁漱六太史于汉宋间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赠萧心庄茂才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8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
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前言:一代文学家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下面就一起学习一下曾国藩的大智慧吧。
1/8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做事
要稳。
下联自勉,有成就的人大多吃过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8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大处着眼是说,看事情要高瞻远瞩,有全局意识,并且能够考虑长远,小处着手是说做事的时候要谨慎,着手细节,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
群居守口,和一群人相处的时候要谨言慎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所谓祸从口出,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观众才是大智慧。
自己独处的时候要乐于享受,要反思,守住自己纯善的心。
3/8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听起来极端,实则是曾国藩先生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4/8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此联一说为曾国藩父亲所作,曾国藩所书。
一说为曾国藩所作。
不过不管是出自谁之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联中所表达的高尚的情操以及高洁的品格!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国藩用打仗的经验来告诫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稳当,在稳当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变化;办事要讲方法和原则,顾全大局的同时,处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
6/8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易境和难境就是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生活的两种状态,是一体两面。
如《道德经》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机。
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要撑得起,不能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8/8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
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