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读后感1000字[工作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1000字
读完《天朝的崩溃》,你有什么感触呢, XX为大家精心 搜集了一篇“《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1000字”,欢迎大家 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百忙之中,抽空读完了这本关于近代史的著作,倍感受
、人 益。
我首先对书中清军和英军的战争很感兴趣。
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犹如一盘散沙,尽管清朝的兵力 虽在人数上占优势,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很大程度上 还担负警察的职责。大家想,如果军人走到街头上管治安了, 那这个国家肯定面临以下情景二者之一: 1.军人发动政变,
企图用军事力量占领整个国家。 2.军人们没有集中精力去搞
训练,反而变成一群闲兵,在空闲之际上街逛逛。既然军人 仍然是清朝的军人,自然不会是前一种情况。而且当时的清 军不论八旗还是绿营,战斗力都已经相当差劲。而英军在鸦 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 大、实力最强的军队,这种战斗力的对比有点像当年赤壁之 战,号称80万大军的曹军和至多几万人的孙刘联盟军相比, 曹军内部疑人不用,俘虏不用,其实能用的人的数量也大打 折扣。
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 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 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 文物"。这已经算是比较有利的热兵器了,但是更有很多士 兵还使用大刀弓箭,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说到武器, 乾隆皇帝时期有一件事,一个发明了新式火枪的人像皇帝推 荐他的心发明,他一心想为国防献出一片丹心,但是遭到乾 隆王的厉声批评:“骑射乃满清之根本 ! ”光是观念上的落
后和刚愎自用,就足以导致中国武器水平停滞不前。
事实上,虽然在多次战斗中清军官兵抵抗到底,英勇不 屈,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触即溃,或有主帅带头逃跑。更 有甚者如琦善,章就骂他是卖国贼。可见,内忧比外患更严 重啊。
从这几点来看,清军实力实在无法和英国相抗衡,即使 林则徐主持战局,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 抛开一些客观因素, 战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 个平等的对手,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在这种不知彼的 情况下自然是一败涂地,其实英军在各地进攻形式也比较单 一,经常是利用己方炮火射程远,由军舰在清军炮台射程之 外轰击,然后陆军避开炮台的正面攻击,绕到炮台的侧后方 登陆(清军大炮均无法转向),占领至高点居高临下开炮。而 清军却从未采取相应措施,仍然在原有的模式下组织防御, 并且盲目自信,等敌军轻易攻破防线又仓皇逃窜,厦门、镇
海、乍浦等地的战斗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失败。
在这场战争中,清朝付出的代价如此之大,但是最根本 的错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及时认识到战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天朝的骄傲。学习了好几年的“闭关锁国”,这回从书 上就不难发现,清朝在旧中国的角色相当于好大喜功、自认 为年轻力壮的长者,别人的成长在他看来都是乳臭未干的, 别人的进步在他看来都不如他以前积累下来的妖娆江山。好 狂妄!好一个天朝!
接下来,我们着重谈谈,我们身为现代中国人,从天朝 的崩溃中汲取的教训和如今应该做的事情。鸦片战争把中国 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了,中国人必须做出抉择。然而 鸦片战争中的中国人是惊且醒着的,但是签订“和平”条约 之后,他们似乎又睡着了。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的 大国,同时也注定有着巨大的历史惰性。大家都知道,睡觉 可以养精蓄锐,前提是你还想着以后要干活要上班。问题是 那时候的中国正是处于睡觉做美梦,不愿醒过来的状态,别 人来敲门,我们说:“我不和你玩了,我要休息 !”接着继
续躺在由五千年文化铺成的功劳簿。一个朝代尚且有啃老 本,拼祖宗的劣根性,一个人呢 ?我们现在的啃老族和拼爹
族,是不是和历史上的天朝很像呢 ?关键是,从出生那一刻
就不要认为,你已经有的地位和生活是自己的,因为你没有 努力争取,不思奋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你注定是被
大浪冲掉的泥沙。人要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
既然有了一群肯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的人民,国家则要 不断创新和谦虚学习别人的长处。为什么别人能把火药用于 坚船利炮,而我们不会用别的国家的纺纱机带动一轮工业革 命?关键是我们只有送出去,没有引进来。这就是交流的作 用。对待别人好的东西,要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学习。如今文 化宣传最多的,不也是一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 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 样的口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