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聚己内酯的方法与应用

这几种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甲基氟磺酸>>乙基氟磺酸>甲基 硝基苯磺酸>甲基磺酸甲酯。
用以上这几这些催化剂时,在体系中存在两种竞争反应即聚合 反应链增长与分解反应,升高温度可以加速聚合反应的进行 (50℃反应24到48h,产率为90%,而在100℃,2h时的产率为 70%)但是同时也会促进分解反应的进行。由于阳离子聚合中 存在不可避免的副反应,ε—己内酯的阳离子聚合呈现如下的 特征:(l)高活性引发剂同样有利于聚合中副反应,如解聚,
因而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例如氟磺酸甲酯中的氟比三
氟甲基磺酸甲酯的活性高,也更容易引起副反应,反而降低了 引发剂的有效性。(2)聚合和解聚作为一对竞争反应,在过高
的反应温度下,解聚程度明显,从而得不到高产率的聚合物,
所以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3)由于聚合物解聚的影响,产物 的平均聚合度不严格遵守活性聚合中的平均聚合度既与M/I值, 又和转化率成正比的关系。
关于阳离子催化ε—己内酯聚合的机理有较大的争议 主要是在ε—己内酯通过酰氧键断裂还是烷氧键上断 裂存在分歧。
酰氧键断裂开环增长的机理如以下两个反应式所示:
阴离子型催化剂
典型的阴离子型催化剂有碱金属及其有机化合物,例如特丁 基钾降解,特丁基氧锂等。阴离子催化内酯开环聚合的机理 为:负离子进攻羰基碳,然后发生羰氧键的断裂开环进一步形 成链增长反应。
此催化体系在没有终止剂的情况下为活性聚合,聚合反 应速率受溶剂及反离子的影响很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活 性种与反离子的缔合效应。
聚己内酯的应用
PCL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成型加工性,可采用挤出、吹塑几注塑等方法 制成纤维、薄片、片材等,用做手术缝合线、医疗器材和食品包装材料 等。另外,聚己内酯具有生物降解性、药物透过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原 料易得等优点,被广泛用作生物降解性控释载体的研究。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用的聚己内醋制成长效抗生育埋植剂CaproF。 他们对CaproF体外、体内药物释放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证明了它 具有长期稳定释放药物的作用,在体内可维持两年稳定的血药浓度。同 样,聚己内醋也广泛应用于微包囊药物制剂。由于微包囊药物制剂具有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防止药物失活、减少服药次数以及靶向给药的效果, 以至目前在药物释放体系中,微包囊药物释放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高分子微包囊药物释放体系治疗癌等疑难病症正在成为国际上共同的 研究热点。聚己内醋降解速度慢,初始强度高,力学强度持续时间长, 更适于作为骨折内固定物的生物材料,制成内植骨固定装置。近十多年 随着药物控释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可降解材料得到迅速发展,其应 用范围涉及到几乎所有非永久性的植人装置,包括药物控释载体、手术 缝线、骨折固定装置、器官修复材料、人工皮肤、手术防粘连膜及组织 和细胞工程等。
聚己内酯的特性介绍及其应用

聚己内酯的特性介绍及其应用(上)该文通过对聚己内酯(PCL)的生物可降解性、形状温控记忆性作用机理的介绍,对目前部分聚己酯类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该类产品在医疗、日用和农业等行业中的介入使用情况。
最后展望了运用特殊加工工艺技术构建聚己内酯类新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聚己内酯可降解性记忆性工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聚己内酯(PCL polycaprolacton)以其优越的可生物降解性和记忆性,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其相关的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
PCL是一种半结晶型聚合物,其熔点为59~64℃,玻璃化温度为-60℃。
其结构重复单元上有5个非极性亚甲基—CH2 —和一个极性酯基—coo—,即—(COO—CH2CH2CH2CH2CH2CH2——)P n,这样的结构使得PCL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加工性,同时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这种结构特点,一方面使其具有了形状记忆性,具有初始形状的制品,经形变固定后,通过加热等外部条件刺激手段的处理,又可使其恢复初始形状的现象。
另一方面,该材料与淀粉等物质共混,可制得完全生物降解材料。
目前,这两方面的特性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尤其是在医疗方面,如胶带、绷带、矫正器、缝合线、药物缓释剂等。
<>1、聚已内酯的特性机理1.1 降解机理聚己内酯是化学合成的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
它的分子结构中引入了酯基结构—coo—,在自然界中酯基结构易被微生物或酶分解,最终产物为CO2和H2O,[1]:具体过程如下第一阶段:水合作用。
材料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份,这一过程需要持续数天或数月,取决于材料的性能和表面积。
第二阶段:聚合物主链由于水解或酶解而使化学链断裂,导致分子量和力学性能下降。
第三阶段:在强度丧失之后,高聚物变成低聚物碎片,整体质量开始减少。
第四阶段:低聚物进一步水解变成尺寸更小的碎片,从而被吞噬细胞吸收,或进一步水解,生成CO2和H2O。
据有关材料介绍,分子量为30000的PCL制品在土壤中一年后即消失,因此PCL被推荐为“环境友好”的包装材料。
聚用途己内酯

聚用途己内酯聚己内酯(Poly(epsilon-caprolactone),简称PCL)是一种多己内酯(caprolactone)单体聚合而成的线性聚合物。
它的化学结构为[-O-(CH2)5-CO-]n,其中n代表重复单元的个数。
聚己内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加工性和可调控性。
在以下几个方面,聚己内酯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用途:1. 医疗领域:聚己内酯在医学中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它被广泛应用于缝合线、可吸收输液管、修复骨折以及组织再生工程等领域。
例如,聚己内酯可以制成可吸收的缝合线,用于皮肤缝合或内部器官缝合,在创面愈合后逐渐降解并被排出体外。
此外,聚己内酯还可用作药物控释载体,通过调节聚己内酯支架材料的降解速率和形态设计,可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提高药物疗效。
2. 组织再生工程:聚己内酯在组织再生工程领域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将聚己内酯与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结合,可以制备出三维支架或人工血管等生物可降解材料,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和再生。
例如,聚己内酯支架用于修复骨折,可以提供一个生物宿主,并支持骨细胞的生长和骨的再生。
此外,聚己内酯还可以制备出具有导电性或生物粘接性的支架材料,用于修复神经组织、心血管组织等。
3. 包装材料:由于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领域。
聚己内酯可以制备成薄膜、泡沫塑料等形式,用于电子产品、食品、药品等的包装。
与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相比,聚己内酯具有更低的环境污染风险,因为它可以分解为无毒的物质,而不会导致土壤或水质污染。
4. 纳米材料:聚己内酯还可以作为制备纳米材料的基础聚合物。
通过控制聚己内酯分子的结构和分子量,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聚己内酯纳米材料。
聚己内酯纳米材料在传感器、催化剂、能源储存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例如,聚己内酯可以用作纳米粒子的包覆材料,保护和稳定纳米颗粒,并延长其在目标区域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纳米材料的应用效果。
2024年聚己内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聚己内酯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聚己内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B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的高性能工程塑料。
PBT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机械性能和耐化学性能,因此在汽车、电子、电气和纺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聚己内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PBT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对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PBT作为一种优秀的材料,在汽车结构件、电气元件、电子设备配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汽车领域,PBT的需求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 PBT市场竞争态势PBT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BASF、DuPont、LG化学等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创新的产品研发能力,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国内企业也参与到竞争中,它们以低价格和快速响应市场的特点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3. PBT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PBT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向高性能、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PBT材料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的性能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研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2)环保要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PBT材料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PBT的研发将更加注重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市场细分:PBT市场将根据具体应用领域的需求进行细分,不同的市场需求对PBT材料的性能和价格有着不同的要求。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定制不同的产品。
4. PBT市场发展挑战(1)原材料供应不稳定:PBT的生产原料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较大,而原材料供应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原材料的供应短缺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和市场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影响。
(2)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PBT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关于产品质量和性能,还包括生产技术的升级和成本的控制能力。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4年聚己内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聚己内酯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聚己内酯是一种重要的聚酯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材料和涂料等领域。
本文将对聚己内酯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聚己内酯市场现状近年来,全球聚己内酯市场取得了快速增长。
聚己内酯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包装、建筑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聚己内酯还被用作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聚己内酯市场驱动因素1. 塑料需求增长塑料制品市场的快速扩张是聚己内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包装和建筑领域。
聚己内酯作为塑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将持续受益于塑料市场的增长。
2.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聚己内酯作为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推动,也将对聚己内酯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3. 创新技术的推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聚己内酯市场的增长。
聚己内酯的改性和功能化处理,使其在涂料、纤维等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高性能聚己内酯的研发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聚己内酯市场前景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聚己内酯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以下是聚己内酯市场未来的几个关键趋势:1. 新兴市场潜力巨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将推动聚己内酯市场的增长。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聚己内酯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增长潜力。
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上升,将促使该地区的聚己内酯市场蓬勃发展。
2. 可降解塑料市场增长迅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聚己内酯作为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将在这一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食品包装和农业领域,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继续上升。
3. 技术创新将带来新的机遇随着科技的进步,聚己内酯市场将面临更多的技术创新。
2024年聚己内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聚己内酯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聚己内酯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涂料等领域。
本文将对聚己内酯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需求驱动因素、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聚己内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塑料行业的发展:聚己内酯作为塑料的重要原料,在塑料制品需求增加的推动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纤维行业的推动:聚己内酯也广泛应用于纤维制品,如纤维衣物、家纺产品等。
随着人们对纤维品质和功能的需求提升,聚己内酯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产业链协同效应:聚己内酯市场与塑料和纤维等相关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了产业链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需求驱动因素聚己内酯市场的需求受多个方面因素的驱动,其中包括:1.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品质、功能和环保性能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推动了聚己内酯市场的发展。
2.新兴应用领域的兴起:聚己内酯在医疗器械、电子产品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对市场需求形成了新的推动力。
3.技术创新的驱动:新技术的引入使得聚己内酯的制造成本降低,使得市场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竞争格局聚己内酯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和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市场上存在多个聚己内酯生产企业,但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2.技术壁垒较高:聚己内酯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设备投入,这对于新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门槛。
3.产品成本和品质竞争:市场上的聚己内酯产品在价格和质量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性能来竞争市场份额。
未来发展趋势聚己内酯市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生物可降解领域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生物可降解领域成为聚己内酯市场的新的增长点。
2023年聚己内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聚己内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聚己内酯(Caprolactam)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合成尼龙6的主要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应用领域、产品现状、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聚己内酯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目前聚己内酯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聚己内酯市场规模达到43.6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62.8亿美元,年增长率为5.1%。
在中国市场,2019年聚己内酯产量达到57万吨,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00万吨,年增长率为7.9%。
二、应用领域聚己内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尼龙6材料。
尼龙6广泛用于汽车制造、电气电子、纺织品、工业制品等领域。
其中,汽车制造行业是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据了全球聚己内酯市场的50%左右。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聚己内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例如聚酰胺树脂、环保型涂料、水性胶粘剂等领域也将成为聚己内酯的重要应用领域。
三、产品现状目前,聚己内酯的主要生产技术有两种:环已内酯法和氨氧化法。
其中,环已内酯法是最常用的生产工艺,占据了全球聚己内酯产量的80%以上。
氨氧化法则主要用于少量生产高品质聚己内酯的情况。
同时,国内聚己内酯生产企业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和质量问题,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技术进步随着聚己内酯市场的不断扩大,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国际上正在研究的新型生产工艺有:生物法、微波辅助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等。
这些新型工艺在提高聚己内酯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国内聚己内酯行业也在加强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五、未来趋势聚己内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未来的市场中将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聚己内酯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展,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同时,国内聚己内酯行业也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多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
聚戊内酯分子式

聚戊内酯分子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聚戊内酯的基本概念
2.聚戊内酯的分子式
3.聚戊内酯的应用领域
4.聚戊内酯的环保特性
正文
聚戊内酯,又称聚己内酯,是一种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由戊内酯单体经过聚合而成。
它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保特性,因此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聚戊内酯的分子式为 (C5H8O2)n,其中 n 为聚合度。
这种物质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医药、食品包装、环保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聚戊内酯可以用于制作生物医用材料,例如生物降解型医用缝合线、生物医用膜等。
在生物医药领域,聚戊内酯可以用于制作药物载体,以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在食品包装领域,聚戊内酯可以用于制作生物降解型食品包装材料,以减少环境污染。
聚戊内酯的环保特性主要体现在其生物降解性上。
与传统的石油基塑料相比,聚戊内酯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不会产生持久性的环境污染。
因此,聚戊内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环保材料。
然而,聚戊内酯的生产成本较高,这是其在市场上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体现,聚戊内酯的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从而推动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总的来说,聚戊内酯是一种具有良好环保特性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
生物降解塑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涅狄格大学D ne A. l领导的研究小组, ai l So ca 及 武汉大学刘立建研究小组等所做的工作。 聚己内醋是半结晶态聚合物, 结晶度约为4% 5左 右,聚己内醋具有其他聚醋材料所不具备的一些特 征, 最突出的是超低玻璃化温度T =一6℃ 和低熔 g 2 点 T 50 m= 7 C。因此,在室温下呈橡胶态。这可能是 P L比其它聚醋具有更好的药物通透性的原因。此 C 外,它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为30 而 50 C, 其它聚醋的分解温度一般为20 5℃左右。
2 象 己内醋的制备 与性憾
聚己内醋(C ) P L 是线性的脂肪族聚醋。 高分子量 的P L几乎都是由。 己内醋单体开环聚合而成的, C 一 一般的方法为: 单体 6一己内醋在钦酸丁醋, 辛酸亚 锡,其它双金属阴离子或络合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
10 7℃下, 4 一10 熔融本体聚合。 随着聚合条件的变化, 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从几万到几十万。 其中采用钦酸丁 醋为引发剂的合成生物高分子材料P L C 制备技术、 反 应条件及生产、纯化工艺和 P L晶胞参数的测定技 C
出、 吹塑几 注塑等方法制成纤维、 薄片、 片材等, 用
做手术缝合线、 医疗器材和食品包装材料等, 相对分 子质量在3 万以下的P L C 制品在几个月内即可完全降 解。国外生产P L的公司有: UC C 美国 C公司、美国 U i C ri ( no abd 其产品商品名为T n) 本JP n e o e、日 S 公 司、 比利时It R c 公司及英国L pt公司等。目 ne ok r ao t 前进口 聚己内醋单价约300 80 元/ ( 10) 吨 规格 00, 另外,聚己内醋具有生物降解性、药物透过性、 生物相容性以及原料易得等优点, 被广泛用作生物降 解性控释载体的研究。 用聚己内醋制成的左炔诺孕酮 (N ) L G长效埋植剂 C poo 在美国北卡三角研究院 arn r 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 其中装载了乙基油酸醋作为分 散介质用于增加药物的释放速率。 临床研究证明植人
一根可安全避孕至少一年。 ar o使用了液态 但Cpo r n
增释剂, 引起药物的泄漏和保存不稳定等问题。 中国 协 和医科大学生物 医学 工程研究所用含
1一1 u 0 5 m厚的双轴拉伸聚己内醋膜, 作为人的真
. 孙丽芳 刘芝兰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1嘴 言
自第一个高分子材料尼龙6成功合成时起, 6 到现 在短短的6 多年的时间,高分子材料已经渗透到国 0 民经济的各部门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高分子材 料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 其大 量使用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也与 日俱增 , 给人类赖以生 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致使全球 “ 白色污染”问题 日益突出。就我国而言 ,近年来包 装用塑料年用量就约40 0 万吨, 其中难以回收利用的 一次性塑料包装品按3%计, 0 则每年产生的塑料包装 废弃物就有 10 2 万吨; 塑料地膜4 多万吨, 0 由于较薄 ( u 1 m以下)用后破碎在农田中并夹杂大量的沙土, 0 , 难以回收再利用; 一次性塑料杂品和医疗用品约达4 0 万吨; 我国每年产生的一次性塑料废弃物就已达20 0 万吨左右, 数量十分庞大。 这些废弃物在自然环境或 垃圾场中难以降解、 腐烂, 而且其量大、 分散、 污染 严重、 回收困难。 高分子材料的绿色化成为一个相当 热门的课题。 在当前绿色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热潮 中, 需求最迫切的也是发展最快的当属环境可降解高 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是指因化学和物理因素 引起的构成聚合物的大分子链断裂的过程。 化学合成 高分子型生物降解塑料大多是在分子结构中引人能被 微生物分解的含醋基结构的脂肪族聚醋, 目前具有代 表性的工业化产品有聚 6一己内醋 (C ) P L ,聚唬拍 酸丁二醋(B ) P S、 聚乳酸(L ) P A 和聚轻基乙酸及其共聚 物等多种产品。 国家对此十分重视, 因此聚己内醋作为环境降解 塑料先后被列人国家 “ 八五” “ 、 九五” 重点科技攻关 项 目及 “6 ”计划。 83
占
尿中累积排出给人量的9% 植人后6天及15 2, 0 6天各
脏器中放射性分布全部接近本底水平。 证明了该材料 在体内不造成积蓄 ,可完全排泄。
将聚己内醋与芳香醋( 进行醋交换反应, 盐) 在保 持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的同时, 可改善它们的应用 特性, 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 将聚己内醋 (C ) PL 与对苯二甲酸二乙醇9(E ) H 1P T通过醋交换反应生成的 聚醋/ 聚芳香族M(C / E ) E 'P L P T具有很好的机械性。 - I 调 整、 引人降解性的官能团、 组分, 以提高新聚合物的 降解性, 改善使用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 达到实用之 目的。 与其它聚合物共混的方法在聚己内醋就更为常见
能和成型加工性能也得到改善, 并与其它材料具有优 良的相容性, 可与各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混配使用。 通 过这种处理, 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的方法, 制备的高分 子材料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能。 该材料主要用于不能 或难以反复使用及回收再生的生产和生活领域, 如一 次性餐 ( 具、 饮) 包装膜与包装袋等食品包装及容器、 纸尿片等卫生用品以及垃圾袋和信用卡等多种产品。 PL C 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成型加工性, 可采用挤
耐 产 业 9 X
生/ 0 1降 } 1 wn前 AAA材 , o - 0 '}I } 旨} 1 }0 , 1 }f } } 7究与应 RA E . 0 Pl 己内酉}} 1 m 0 o , } } 0 5 } W I f 0 } 1 } E
山国科技成果 20 车 · 3 02 第2 期 3 3
万方数据
冠 挤 产 业
聚己内醋在生物体内可以彻底降解。 中国协和医 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了聚己内醋在大鼠体 内的降解, 结果表明起始分子量66 .万的聚己内醋胶 囊在体内可完整存在两年,两年中分子量逐渐下降, 两年后降解为低分子量。 用氖标记低分子量聚己内醋 植人大鼠皮下, 测定其吸收和排泄, 结果表明植人 巧 天后在血中开始测出放射性, 同时在粪尿中开始出现 放射性排出物。15 6 天后血中放射性基本消失, 从粪
日 P 公司在关于混融聚合体酶降解的研究中 本JS
指出飞 不同性质的单体融合, 将会改变混融体或原单 体的降解性。将定量的P L分别与常用塑料L P , C DE
降解速率, 采用与其它降解速度较快的内醋共聚的方
法进行改性。 例如将 。 一己内醋与丙交醋或乙交醋共 聚,得到的嵌段及无规共聚物的降解速率大为加快。 将2 5 二酮基一 , 一 吗啦单体及其衍生物与 。 一己内醋 在辛酸亚锡引发下开环聚合所生成的嵌段及无规共聚 物, 表现出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嵌段共聚物与无规共 聚物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区别。聚己内醋与环氧乙烷, 氯丁二烯, 醋酸乙烯醋及 6一 戊内醋等的共聚物亦有
3 · 2 期 4 20 卒 第 3 02 山国截技成果
万方数据
科 捞 产 业
iA l r
可提高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 又可减小对机体其它部 位的损害, 因此成为较理想的药物释放体系, 以至目 前在药物释放体系中, 微包囊药物释放体系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 用高分子微包囊药物释放体系治疗癌症等 疑难病症正在成为国际上共同的研究热点。 中国医学 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观察不同孔隙度的聚己 内醋微孔管的通透性, 选择适当孔隙度的微孔囊管包 裹大鼠、 小鼠胰组织进行体内外培养, 发现聚己内醋 微孔膜对胰岛素分子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而对免疫球 蛋白大分子具有较好的阻挡效果, 从而解决了胰岛移 植面临的免疫排斥问题, 而免疫屏障是解决免疫排斥 的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微囊化生物人工胰岛的研 究在国外取得了很大进展。
P , PN Y一6 以及P T P B E , 混融, H 各常用塑料含量 比 ( t 对混融聚合体的降解产生影响, W %) 控制聚合
物相态和分散态可改变其物性和降解性。例如在 L P / C 混融体中, C 作为连续相, D E D EP L PL L P 为分 散相,L P / C 混融体将产生崩解式的降解; D EP L 而 L P 作为连续相, C 为分散相时, DE PL 则混融体难以 降解而显示出较高的稳定性。 采用特定的加工、 注塑 特殊性能。 技术亦可达到改性的效果。 其次, 利用引人P G E 组分来降低P L C 的结晶性, 国外文献有不少关于具有特色的加工、 注塑工艺 是提高聚己内醋共聚物降解速率的有效途径。P G E 的报道, 这些先进的新颖加工技术, 或能减低聚合物 含量提高, 共聚物结晶性下降、 结构变得相对较为疏 的成本,或能改进聚合物的有关性能。 松、 使水分更加容易深人, 从而对水解反应起到促进 作用。 共聚物降解机理被认为是由于醋键水解引起聚 牛 象 己内醋(e ) P .应用和 商品 e 合物分子链断裂, 当断链反应正好发生在与P G E 链段 相连的醋键上时, E 分子脱离共聚物, 则P G 且溶于水 聚己内醋(C )商品首先是由U in rie P L no C bd a 中, 因此残留共聚物中C / G比例增大亲水性则下 LE 推出作为工业聚氨醋原料和可被微生物降解的一次性 降。 容器。美国的Pt Shn l i t和 c ide r于 7 年代初提出, 0 紫外光辐照是高分子材料表面化学改性中较常用 用P L C 作为药物控释的载体, 并对其药物通透性和生 的方法。 以聚己内醋作为材料基质, 用紫外光氧化化 物降解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0 近3年的研究表明, 聚己 学接枝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 丙烯睛、 丙烯酸、 丙烯 内醋及己内醋单体都无毒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 酞胺、甲基丙烯酸醋等, 接枝到聚己内醋表面, 实现 PL C 在生理环境中可水解降解。 了聚己内醋表面的功能化, 大大提高了材料表面的亲 国防科技大学日 前采用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水性。将聚己内醋在超冷状态下用 Y一射线辐照交 的聚己内醋为基础原料成功制备出一种完全生物降解 联, 可以提高聚己内醋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热压技 高分子复合材料, 用途十分广泛。 该材料经过化学改 术处理后的聚己内醋膜有更好的透明度及形状记忆特 性, 其耐温性可从 7'提高到 10 0 C 0℃以上, 其力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