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终极整理
(完整版)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归纳

e an dAl l th i 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 s o 2017-10-21(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解题思路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4、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
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二)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四)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
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六法 1、析材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 6、作结论(作呼告) 常用结构模式: 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联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三.在写作过程中每一段要学会怎样排兵布阵 一、要有文采,应引经据典二、要有气势,要合理使用排比句,这一般要求3到5个句子,多了或少了都不好。
比如说到责任,可以这样写:责任,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满腔热血;责任,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不屈;责任,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披肝沥胆。
引用和排比是高考(课程)作文的杀手锏,特别对于这种想速成想装得有文采的同学来说。
第三,描借用比喻等修辞手段。
人的大脑喜欢形象感强的东西,使你的作 文的语言应既能传情达意,又形象感强。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汇总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是什么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1.所谓“传家宝”,……。
三种“传家宝”各有价值。
小张家的青花罐,……;小杜家的勋章,……;小程家的祖训,……。
在我看来,小程家的传家宝最有价值。
(概念界定,概括比较,选定任务,表明态度)2.与小张家的传家宝青花罐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值。
……(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3.与小杜家的传家宝勋章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值。
……(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4.其实,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所以更有价值,对于我们来讲,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它承载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忠厚者,……;诗书者,…… 。
所以,在我看来,小程家的祖训,不仅是一家之传家宝,更是我们国人传家之宝。
(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因,文化原因或历史原因或心理原因)5.遗憾的是,如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走向小康,国人却渐渐忘却了这份“忠厚”与“诗书”的良训,逐利于虚伪奸诈之道,世风日下,精神之花枯萎,……。
传承中华良训,予国人以精神给养,正当其时。
(联系失衡的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6.有年代有故事的青花罐,爷爷的几枚勋章,固然……,却无……;唯有小程家的祖训,方可助今人长传忠厚之德,久继诗书之脉,实现内心的丰盈与精神的富足。
故曰,小程家的传家之宝最有价值!(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度)六段= 起+ 承+ 承+ 承+ 转+ 合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
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以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
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开篇第一句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传家宝的含义,深刻而准确。
接着在比较中揭示三则材料的核心精神,亦深刻准确。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作文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了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形式,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写作任务,考察考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应对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做到在限定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四法。
一、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任务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通常会给出一个明确的写作任务,包括作文的主题和要求,考生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这个写作任务。
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在理解题目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的立意和结构。
只有明确了写作任务,考生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达不到题目要求。
二、提前做好素材储备,结合现实情境在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中,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写作,提前做好素材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生可以通过日常的阅读和积累,储备一些与写作任务相关的素材,包括事实、案例、引言、名言等。
这些素材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
考生还需结合现实情境,将素材与题目要求相结合,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三、有序展开,合理组织论述在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写作的时间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有序展开,合理组织论述。
考生可以在文章开头明确自己的立意,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有条不紊地展开写作内容。
合理组织论述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论据和结论相互呼应、前后衔接,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这样既可以使文章内容有层次感,又可以使文章逻辑严谨,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四、精细修改,争取完美呈现在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中,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完一篇作文,因此写作的质量要求较高,不仅要求考生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还要求考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论据充分、结构完整、表达精准。
考生需要在写作完成后进行精细修改,争取完美呈现。
新高考任务驱动和时评类作文20篇范文+详评 - 副本

段7:无论如何,我还是欣赏那句话:“要嫁就嫁给梦想,要输就输给追求。
”我愿如荆青,追随我心,全力以赴,即便是输,我也无悔。
点评:简洁结尾,重申观点。
第二篇时评类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小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青年,第一次跟着长辈去街头献爱心,他带去很多美味的面包分给街头流浪汉,有的人感激地收下了,有的人犹豫地接受了,也有一些人直接拒绝了……第二次去时,该青年装扮成魔术师,请流浪汉帮自己完成一个魔术。
只见他举着一个托盘,让流浪汉点燃托盘中的火焰,再轻轻一吹,扣上盖子,再打开时,一个美味的面包就出现了。
把这些在流浪汉帮助下“变出”的面包再赠给他们,所有人都欣然收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爱心与尊严段1: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既然捐助,捐助者应该有博大的胸怀,相信能够理解受捐者的心态,领者欣然,拒者敬然。
爱心不仅仅是财与物的施舍求助,也应该包括对人的尊严的爱护关怀。
点评:辩证看待捐助者和被捐助者的表现,就势提出中心论点。
段2:曾几何时,慈善家陈光标高调捐款,抛洒钱财,可谓爱心无限,然而这种无视受捐者尊严的行为也令许多人唏嘘;还有我们许多地方的政府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部门高调公开贫困户的名单和展现他们受捐的场面,真实令人呼吸困难。
有谁考虑过这些受捐者他们的感受呢?且不说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美誉,至少拒绝了受捐的一家认为这是一种施舍,这背后当然他认为是尊严的丧失。
希望工程发起人、“如果以丧失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某种满足,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
如今假日“扎堆”献爱心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记得五一节,某福利院老人们一天要接待四五拨志愿者,据说光洗脚一天就5、6次,反反复复聊天,反反复复被推出去晒太阳,令老人们不堪其扰。
(完整word版)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7种方法+7篇范文

高考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7种方法+7篇范文助你轻松拿满分!将近一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我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写下了这份心得,不足之处,敬请指教!一、条陈理由,彻解问题“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第一法:明确任务要求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最重要的是明确任务要求。
我们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仔
细阅读题目,理解任务要求。
只有明确了任务要求,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
如果
题目要求我们写一篇倡导环保的作文,那么我们在写作时就要紧扣环保这一主题,不要跑题,以免扣分。
第二法:理清思路,合理组织
在明确了任务要求之后,我们要理清写作思路,合理组织文章结构。
在写作中,我们
要先明确文章的核心论点,然后以此为中心,逐步展开。
要注意使用合理的段落组织和句
子连接,使文章结构紧凑而严谨,逻辑清晰。
第三法:丰富素材,充实内容
在写作时,我们要尽量丰富素材,充实内容。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写一篇议论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引用数据、举例说明、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来充实内容,使文章更加饱满、生动。
第四法:恰当表达,得体言语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意恰当表达,得体言语。
要尽量避免使用口头化的、不规范的语言,而要用得体的表达方式,比如借助修辞手法、运用成语典故等。
这样可以提高文章的
文采,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并非难事,只要我们掌握了明确任务要求、理清思路、
充实内容和恰当表达这四法,就能够应对高考作文的挑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任务驱动型高三高考作文5篇

任务驱动型高三高考作文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任务驱动型高三高考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任务驱动型高三高考作文1硕士新生郝同学几番年少轻狂之语,惹得导师怒极之下断绝师生关系,在学术界引起的轩然大波实让人唏嘘不已。
书生意气,年少轻狂,出言不逊犹且可以原谅。
本非无伤大雅之事,公开断绝关系诚然合情不合理,令人深思引戒。
文人学者,尤以年轻人为最,大都带着几分轻狂。
一代大家钱钟书,在读完本科后便没有继续研读,清华大学挽留其时,钱钟书只道:“纵观清华大学,没有一人可做钱某的导师。
”时隔数年,仿佛钱老的傲气油然面前,而今众人也不过笑笑并加以贪腐。
若钱钟书昔时面对的是今日孙教授,不知是否会气得孙教授将他私下之言公开在众多学术名流前,指责其师长、轻狂恣意?师长尊严遭到挑战尚可理解其愤怒之情,但公开断绝的.远不止浅浅师生关系。
孙教授之行,无疑更是断绝了郝同学的学术前程。
诚如郝同学事后谈及,老师将原来学生私下的狂傲公开在众多名流前,遑说他仍要读博的打算,硕士恐怕都难以读完。
为人师者,理应有宽容之度,若当日清华亦如今般在学术界指责钱钟书,其学术前程无疑会难上几分。
可私下劝解,私下按照程序断绝的师生关系,如此公开断绝,仅为日前同僚相见时脸上二分薄面,而几近毁了学生前程,实为不该。
然而,断绝师生关系的影响远不止断绝郝同学的学术前程,更在于断绝了自由平等的师生的关系。
试想当老师手握学生艰难的学术前程时,又有哪个学生还敢于与老师争辩,那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平等学术关系将日行渐远。
而固化的等级严明的师生关系则阻碍了真知的交流与思想的创新,那么长此以往,是否更为可悲?反观当下之公开断绝,实则更是断绝了批评的自由。
有学术人士称,这次的断绝是“批评的末日”。
诚然,谁知道在批评时是否会恰遇孙教授呢?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尚谦虚认可学生的批评,而今日之师者又是否过于较真?要知“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没有批评的存在,要如何进步发展?我们一面指责社会缺乏批判的创新力,一面又挤压自由的言论权,实为可悲。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们最担心的一项,因为它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在备考高考作文时,任务驱动型作文更是需要考生们特别重视。
那么,如何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一、审题准确,理解任务审题准确是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步。
高考作文题目通常有自由作文和任务型作文两种,而任务型作文要求考生按照给定的任务要求来完成文章,因此考生需要认真审题,充分理解任务。
在审题时,要注意把握好题目的关键词,弄清楚题目的要求,理解好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从而明确文章的写作方向。
二、合理构思,明确结构在审题准确的基础上,考生需要进行合理的构思,并明确文章的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考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适当的构思,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论点,明确文章的主体结构,使得文章的内容紧扣任务要求,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
三、论据充分,观点明确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充分准备论据,观点要明确。
论据的充分可以从事实、数据、案例等多方面进行支撑,使得文章的论述更加有说服力,而观点的明确则是体现了文章的立意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思考,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用恰当的论据加以支持。
四、表达规范,语言优美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表达规范,语言优美。
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要求高,因此考生需要注意书面语的使用,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和句式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生动。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是:审题准确,理解任务;合理构思,明确结构;论据充分,观点明确;表达规范,语言优美。
只有掌握了这些写作技巧,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写出一篇优秀的任务驱动型文章。
希望考生们能够在备考高考时,充分理解这些写作要点,熟练掌握这些写作技巧,从而取得优异的作文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终极整理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以下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七大技巧,供大家参考!一、条陈理由,彻解问题“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二、依事设问,分层论述面对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许多同学不知所措,莫衷一是。
在此,介绍一种十分基本实用的方法,即“依事设问,分层论述”,它既能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又可以凭此提升深入阐述事理的能力。
方法指导:1.依据任务梳理材料,选定角度,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或观点。
2.从材料出发,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标题)。
3.依事设问,列好提纲,分层论述。
【实例解析】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
”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
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依事设问,列好提纲。
提纲:(1)吐痰男行为的性质与危害性?(2)吐痰男行为产生的根源?(3)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该如何对待?(4)怎样解决这种社会问题?(5)假设反方,适度批驳三、紧扣中心,夹叙夹议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有的同学是束手无策,甚至连800字的文章都难于完成,为此,特介绍“紧扣中心,夹叙夹议”的方法,让多数同学能够在考场上完成基本任务,拿到基本分。
什么叫做“紧扣中心”?就是前提必需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梳理、抓住核心话题,确立文章主旨,然后,以这主旨为纲,紧紧围绕,不离不弃。
什么叫做“夹叙夹议”?就是边叙边议。
从材料出发,分节叙述,分别表明自己的态度,分别进行评论,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如此依葫芦画瓢,若能论述得深刻到位,依旧可以写出上乘的考场习作。
四、即事说理,深入阐述“深入阐述”的基本方法已有不少,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导向方式,又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还有“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方式等,都是照样可以沿用的,也有一定的效果。
只是在“就事论事、即事论理”上,很难做到深入阐述,写出一篇像样的有水准的考场作文。
在此,谨提供两种方法,即进一步深入阐述之“横向拓展”与“纵向挖掘”。
以期有益。
五、简易驳论,批驳成章驳论,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批驳或反驳。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
.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驳论点;2.驳论据;3.驳论证。
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鲁迅最擅长写驳论文,如著名的《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使用驳论的方法难度有点大,但若能运用一种简易的驳论,却又有出人意料地效果。
它不仅可丰富文章内容,还可扩展深化文章的主题,让论证的思维更加全面严密,使一篇普通的习作脱颖而出。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使用简易驳论更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法指导】常见的驳论一般有如下五个步骤:步骤一:根据自己提出的论点内涵,设想并提出现实中人们可能提出的与你提出的相反的看法。
(也许,有人会认为……)步骤二:让步肯定错误观点中的表面合理之处。
(诚然,固然,的确……)步骤三:从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入手,指出观点的错误本质。
(然而,根据……就断定……却是夸夸其谈的或以偏概全的。
)步骤四:举事实或道理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错误性。
(当……时,当……时,我们还能……吗?)步骤五:得出结论。
六、巧设反方,探源究底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怎样才能把一个论题阐述深透呢?许多同学无从下手,所写的文章老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得分不高,在此,介绍“巧设反方,探源究底”的方法,以供同学学习参考。
“巧设反方”就是在正面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有可能出现的反方看法或观点,尽力预设,尽力设全,以体现你思维的周密性。
“探源究底”就是在预设反方的前提下,探究反方观点产生的根源以及错误的本质,甚至对反方观点进行有力的批驳,让它站不住脚,从而使自己的看法有理有力。
七、适度举例,合理引用任务驱动型作文忌讳传统的名人荟萃,名家开会。
那么,该怎样对待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呢?笔者认为,既然是议论文,肯定离不开这些东西,否则,就像准备一桌饭菜,却没有了食材;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在运用时,不能如传统作文那样,尽情挥洒堆砌,而要“举例适度,引用合理”。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照样可用,而且用得好还可以为文章增色。
那么,该怎样用呢?其原则有三:其一、与核心话题高度吻合;其二、把名人名言融入自己的论述之中;其三、数量、长度适中、恰到好处。
附:任务驱动型作文基础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解题思路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4、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
要注意:(1)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
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2)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
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3)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4)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5)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
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应对策略1.在阅读中培养感悟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要求考生要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
因此,考生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去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
提高认识能力。
2.扩大阅读面,积累素材除了课程内的阅读,考生在平时要多阅读,尤其是要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如环保、教育、娱乐、科技等。
而且,一般读了以后多少会有些感悟,那么一旦在写作中真的碰到这类题材,由这个材料引发议论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在备考时,考生也可以把平时所做的阅读理解作为很好的素材库并积累一些相关话题。
3.培养理性思维考生在上课时要积极参加各类话题的讨论、辩论等,在课间休息、茶余饭后、睡前闲聊等时间也要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思想,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同时也要留意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这样,评论就能做到有理有据,写作起来水到渠成。
4.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
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写作习惯,流畅的表达能力。
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特别要多写时评。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六法1、析材料2、论危害3、挖根源4、提办法5、联现实6、作结论(作呼告)常用结构模式: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议: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联: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