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专题一_数与式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题1数与式重点、考点知识、方法总结及真题练习

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题1数与式重点、考点知识、方法总结及真题练习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非负数有如下三种形式:
(1)仸何一个实数 a 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 a |≥0; (2)仸何一个实数 a 的平方是非负数,即 a2 ≥0; (3)仸何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 a 0 ( a 0 ).
非负数具有以下性质: (1)非负数有最小值零; (2)有限个非负数乊和仍是非负数; (3)几个非负数乊和等于 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 0. 4.实数的运算
a a (a 0, b 0) bb
②.加减法
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将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被开方数和根指数丌变,
即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典例】
1.计算:5 +
﹣×+ ÷.
【答案】 【解析】解:原式= + ﹣
+3 ÷
=2 ﹣1+3
=2 +2.
x xy xy y
2.若 x 0 ,化简
注:单独一个字母戒一个数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分类:
3.代数式的书写规则: (1)数字不字母相乘戒字母不字母相乘,通常把乘号写作“ ”戒省略丌写,字母乊间的
顺序可以交换,但一般按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写.数字应在字母乊前.如: 3b 丌要写成 b3 (2)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都变成分数和乘法来计算.如: 2a b 写成 2a
x
2
0

x
1 且x 2
2
.
【难度】易
【结束】
2.若
,则 ( )
A. b>3B. b<3C. b≥3D. b≤3
【答案】D.
【解析】
3 b = 3 b ,所以 3 b ≥0,即 b 3 .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微专题一:数与式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微专题一:数与式

微专题一:数与式一.选择题1.(有理数的加减)圆圆想了解某地某天的天气情况,在某气象网站查询到该地这天的最低气温为﹣6℃,最高气温为2℃,则该地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A.﹣8℃B.﹣4℃C.4℃D.8℃2.(科学计数法)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我国2021年年末总人口约1412600000人,数据14126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14.126×108B.1.4126×109C.1.4126×108D.0.14126×10103.(分式加减)照相机成像应用了一个重要原理,用公式=+(v≠f)表示,其中f表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体到镜头的距离,v表示胶片于(像)到镜头的距离.已知f,v,则u=()A.B.C.D.4.(有理数的计算)计算下列各式,值最小的是()A.2×0+1﹣9B.2+0×1﹣9C.2+0﹣1×9D.2+0+1﹣95.(实数的计算)×=()A.B.C.D.36.(整式的运算)(1+y)(1﹣y)=()A.1+y2B.﹣1﹣y2C.1﹣y2D.﹣1+y27.(有理数的认识)﹣(﹣2021)=()A.﹣2021B.2021C.﹣D.8.(科学计数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此前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的我国载人深潜记录.数据10909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0.10909×105B.1.0909×104C.10.909×103D.109.09×1029.(因式分解)因式分解:1﹣4y2=()A.(1﹣2y)(1+2y)B.(2﹣y)(2+y)C.(1﹣2y)(2+y)D.(2﹣y)(1+2y)10.(二次根式)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B.=﹣2C.=±2D.=±2 11.(列代数式)已知某快递公司的收费标准为:寄一件物品不超过5千克,收费13元;超5千克的部分每千克加收2元.圆圆在该快递公司寄一件8千克的物品,需要付费()A.17元B.19元C.21元D.23元二.填空题1.(实数)计算:=;(﹣2)2=.2.(因式分解)因式分解:1﹣x2=.3.(分式的性质)若分式的值等于1,则x=.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sin30°=.5.(整式运算)计算:2a+3a=.6.(整式的乘除)设M=x+y,N=x﹣y,P=xy.若M=1,N=2,则P=.三.解答题1.(有理数的计算)计算:(﹣6)×(﹣■)﹣23.圆圆在做作业时,发现题中有一个数字被墨水污染了.(1)如果被污染的数字是,请计算(﹣6)×(﹣)﹣23.(2)如果计算结果等于6,求被污染的数字.2.(分式的化简)化简:﹣﹣1圆圆的解答如下:﹣﹣1=4x﹣2(x+2)﹣(x2﹣4)=﹣x2+2x圆圆的解答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写出正确的答案.。

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章数与式

中考第一轮复习--第一章数与式

第一章 数与式第一讲 实数【基础知识回顾】 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 实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数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实数【名师提醒:1、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

如:2π是 数,不是 数,722是 数,不是 数。

2、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但它是自然数】二、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数轴: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的作用有 、 、 等。

2、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a 、b 互为相反数⇔3、倒数:实数a 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a 、b 互为倒数⇔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 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a =因为绝对值表示的是距离,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数,我们学过的非负数有三个: 、 、 。

【名师提醒:a+b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0是唯一一个没有倒数的数,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写成 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

其中a 的取值范围是 。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般的,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的到的数称为这个数的近似数,这时,从 数字起到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止,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名师提醒:1、科学记数法不仅可以表示较大的数,也可以表示较小的数,其中a 的取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无理数 无理数 负分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数正无理数零 负有理数负数 (a >0) (a <0) 0 (a=0)范围一样,n 的取值不同,当表示较大数时,n 的值是原整数数位减一,表示较小的数时,n 是负整数,它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含整数数位上的零)。

中考数学复习数与式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复习数与式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复习数与式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系统复第一单元:数与式第1讲:实数知识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是按照定义和正负性来分类的。

其中,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的数是零。

无理数有几种常见形式:含π的式子是正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三角函数型的数是实数。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负无理数和正无理数的定义很明确。

2.在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时,需要注意开得尽方的含根号的数属于无理数,而开得尽的数属于有理数。

3.数轴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数轴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4.相反数是具有相反符号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0.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是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它有非负性,即绝对值大于等于0.若|a|+b2=0,则a=b=0.绝对值等于该数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2.数轴是一个直线,用来表示实数。

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实数,反之亦然。

3.相反数是具有相反符号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0.4.绝对值是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它有非负性,即绝对值大于等于0.5.倒数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的倒数是1/a(a≠0)。

6.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表示实数的方法,其中1≤|a|<10,n为整数。

确定n的方法是:对于数位较多的大数,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减去1;对于小数,写成a×10n,1≤|a|<10,n等于原数中左起至第一个非零数字前所有零的个数(含小数点前面的一个)。

7.近似数是一个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

它的精确度由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来决定。

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104.19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9×10^5,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10^-4.知识点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的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数与式(全面、详细、好用)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数与式(全面、详细、好用)

1专题一:数与式一、考点综述考点内容:实数与代数式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其它学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考纲要求: (1)实数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倒数、绝对值意义及性质. 2掌握实数的分类、大小比较及混合运算.3会用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精确度确定一个数的近似值.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2)代数式1了解整式、分式、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意义.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对整式进行因式分解.2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及其性质. 根据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求值考题分值:数与式约占总分的17.1%备考策略:①夯实基础,抓好“双基”.②把课本的典型、重点的题目做变式和延伸. ③注意一些跨学科的常识.④关注中考的新题型.⑤关注课程标准里面新增的目标. ⑥探究性试题的复习步骤:1.纯数字的探索规律.2.结合平面图形探索规律.3.结合空间图形探索规律,4.探索规律方法的总结. 二、例题精析【答案】选B .【规律总结】部分学生不能够读懂题意,无法做出正确选择,往往会随便猜出一个答案.突破方法:根据表格中所提供的信息,找出规律,容易发现短横与长横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然后对照分析出两个安全空格中所应填写的数字.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3,AB OB b a b ===-;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1)如图1-4,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A B O B O A b a b a a b=-=-=-=-;(2)如图1-5,点A 、B都在原点的左边,()AB OB OA b a b a a b a b =-=-=---=-=-;(3)如图1-6,点A 、B在原点的两边,()AB OA OB a b a b a b a b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回答下列问题: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2和-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是.如果2AB =,那么x =. 【解题思路】依据阅读材料,所获得的结论为AB a b =-,结合各问题分别代入求解.(1)253,2(5)3,1(3)4-=---=--=;(2)(1)1AB x x =--=+;因为2AB =,所以12x +=,所以12x +=或12x +=-.所以1x =或3x =-.【答案】(1)3,3,4;(2)1x =或3x =-.【规律总结】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数轴上两点A 、B 的距离公式AB a b =-,获取新的信息和结论,然后应用所得结论,解答新问题.例3.0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中考复习之专题一 数与式

中考复习之专题一 数与式

二 知识要点1.实数的有关概念(1)实数分类⎧⎧⎧⎪⎪⎪⎨⎪⎪⎪⎪⎪⎪⎨⎩⎨⎪⎧⎪⎪⎨⎪⎪⎩⎩⎪⎪⎩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实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还可以分为:正实数、零、负实数;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解题中需考虑数的取值范围时,常常用到这种分类方法。

特别要注意0是自然数。

(2)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是数学中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的重要基础。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绝对值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4)相反数、倒数相反数以及倒数都是成对出现的,零的相反数是零,零没有倒数。

“任意一对相反数的和是零”和“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的特性常作为计算与变形的技巧。

(5)三种非负数||a a a a 、、()20≥形式的数都表示非负数。

“几个非负数的和(积)仍是非负数”与“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必定每个非负数都同时为零”的结论常用于化简求值。

(6)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2.实数的运算(1)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仍然适用;实数的运算律、运算顺序。

(3)加法及乘法的运算律可用于实数运算的巧算。

(4)近似数的精确度、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a a n ⨯≤<10110(其中,||n 为整数)。

(5)实数大小的比较:两个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和一切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小。

常用方法:①数轴图示法。

②作差法。

③平方法等。

教学准备 ||()()()a a a a a a =>=-<⎧⎨⎪⎩⎪0000中考复习之专题一 数与式1.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A.1B.0C. -1D.-32.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与它的立方相等,这样的有理数是()A.0,1B.-10,C.11,-D.-110,,3.有一种记分方法:以80分为基准,85分记为+5分,某同学得77分,则应记为( )A.+3分B.-3分C.+7分D.-7分4.已知:如图所示,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a b c <<B.a c b <<C.c a b <<D.c b a <<5.计算:-⨯--⨯232322()的结果为( )A.0B.-54C.-72D.-187.对于叙述“925的平方根是±35”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一项是( ) A.92535=± B.±±92535= C.±92535= D.92535= 8.如果a 是有理数,则||a a +的值必是( )A.负数B.非负数C.正数D.非正数9.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的距离为4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资料--数与式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资料--数与式

第一轮中考复习——数与式知识梳理:一.实数和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1。

实数分类:实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上所有的点与全体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3。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边(0除外),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4.倒数:1除以一个数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一般地,实数a 的倒数为a1.0没有倒数.两个互为倒数的数之积为1。

反之,若两个数之积为1,则这两个数必互为倒数。

5。

绝对值: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零的绝对值等于零,负实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a =()()()⎪⎩⎪⎨⎧<-=>0000a a a a a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6。

实数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2)两正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大,绝对值小的数小。

(3)两负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绝对值大小的数反而大。

(4)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和b ,①a>b ,②a=b ,③a 〈b ,这三种情况必有一种成立,而且只能有一种成立。

7.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8。

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只含有数与字母乘积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代数和多项式。

2025中考复习数学考点专题探究课件:专题1 数与式规律探究

2025中考复习数学考点专题探究课件:专题1 数与式规律探究
第一章
数与式
专题1
规律探究(一)
刷难关
专题1
刷难关
专题1
类型1
规律探究(一)
数或式规律探究
1. [2023湖南常德中考,中]观察下边的数表(横排为行,竖排为列),按数表中

的规律,分数
若排在第 a 行 b 列,则 a - b 的值为(



A. 2 003
B. 2 004
C. 2 022
下去,则 a1+ a2+ a3+…+ an = 2 n2- n
1
2
3
4
5
6
7
.(结果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回到目录
专题1
规律探究(一)
【解析】∵题图(1)有1个三角形,记作 a1=1;题图(2)有5个三角形,记作 a2=
5=1+4=1+4×1;题图(3)有9个三角形,记作 a3=9=1+4+4=1+
这 n 个自然数中,任取两数之和大于 n 的取法种数 k 进行了探究.发现:当 n =
2时,只有{1,2}一种取法,即 k =1;当 n =3时,有{1,3}和{2,3}两种取
法,即 k =2;当 n =4时,可得 k =4;….若 n =6,则 k 的值为
n =24,则 k 的值为
144
9
;若
.
【解析】当 n =6时,从1,2,3,4,5,6中取两个数的和大于6,则取法有
{23,2},{23,3},…,{23,22},
{22,3},{22,4},…,{22,21},…,
{14,11},{14,12},{14,13},
{13,12},
∴ k =23+21+19+…+3+1=144.
故答案为9,1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目标:(1)了解: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2)理解:能描述对象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4)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二 知识要点1.实数的有关概念 (1)实数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实数还可以分为:正实数、零、负实数;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解题中需考虑数的取值范围时,常常用到这种分类方法。

特别要注意0是自然数。

①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p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②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③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2)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是数学中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的重要基础。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绝对值教学准备中考复习之专题一 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0)0(0)(0)a a a a a a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4)相反数、倒数相反数以及倒数都是成对出现的,零的相反数是零,零没有倒数。

“任意一对相反数的和是零”和“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的特性常作为计算与变形的技巧。

(5)三种非负数20a a a ≥、)形式的数都表示非负数。

“几个非负数的和(积)仍是非负数”与“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必定每个非负数都同时为零”的结论常用于化简求值。

(6)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2.实数的运算(1)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仍然适用;实数的运算律、运算顺序。

(3)加法及乘法的运算律可用于实数运算的巧算。

(4)近似数的精确度、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10(110,n a a n ⨯≤<为整数)。

(5)实数大小的比较:两个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和一切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小。

常用方法:①数轴图示法。

②作差法。

③平方法等。

4、n 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2)n 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 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与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

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1、科学记数法:设N >0,则N= a ³n10(其中1≤a <10,n 为整数)。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例1.已知x 、y 是实数,且满足()x y -+-=4102,求x+2y 的值。

解:因为,()x y -≥-≥40102又()x y -+-=4102所以,()x y -=-=40102 所以,x y ==41 所以x y +=+⨯=24216说明:这是一个条件求值问题,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x 、y 的值,从而问题可解。

例2.2005年10月12日9时15分许,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太空共绕地球77圈,飞行路程约为330万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平均每圈约飞行()A.428104.⨯千米B.429104.⨯千米C.42815.⨯0千米D.429105.⨯千米简析:330万千米=3300000千米,3300000÷77≈42857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29104.⨯。

解:选B 。

说明:运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表示生活中的数据问题,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题综合运用了近似数、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等知识。

例3.计算:解:例题精讲()()()()23112231215222⨯----÷-.()()()()23112231215222⨯----÷-.=⨯--+÷=⨯--+49324912944932112()()=⨯-=-49289()说明:进行计算时,首先要注意观察题目中有哪几种运算,思考有无简便方法,然后确定运算顺序。

注意遇到同一级运算时,应按自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并要随时检查运算结果的符号。

例4.比较下列实数大小:()与;()与1192891423542--解:(1)解1(作差法):因为19289141992281280-=-⨯=>所以1928914> 因此-<-1928914解2(作商法):因为1928914192814919181=⨯=>(2)解1(平方法):因为(),()3545434822==又,,4548350430<>>所以3543<解2(比较被开方数法):因为,35354543434822=⨯==⨯=又4845>所以4845> 因此4335>说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还可以化为小数或同分子的分数、同分母的分数来比较。

例5.请你将11213141516,,,,,---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第1行1第2行-1213所以1928914>因此-<-1928914第3行--141516 第4行171819110-- 第5行111112113114115--第6行---116117118119120121 ……则第20行第十个数是多少?解:观察①每行的数的个数与行数相同;②每个数的分母都是自然数呈递增趋势;③分母为偶数的数为负数;④每行最后一个数的分母是每行个数之和。

所以第19行最后一个数的分母为12319119192190++++=+⨯=……()第20行第一个数就为1191,第20行第十个数就为-1200例6.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A 、B 、C ,其位置如图所示。

||||||||c c b a c b a -++-++。

试化简:解:由图可知:a b c b c b a c a ><<<><000,,,,,||||||||所以,||||c c c b c b =-+=-- ||||a c a c b a b a -=-+=--, 所以||||||||c c b a c b a c c b a c b a c -++-++=-+++---=-说明:这类绝对值化简问题,关键是脱去绝对值的符号,转化为一般的实数运算,而脱去绝对值的符号,又得先判定绝对值符号中各个数的正负性,本题无论是数形结合还是绝对值问题的化简都很有代表性。

例7.现定义两种运算“”“”⊕⊗对任意两个整数a,b ,有a b a b a b ab ⊕=+-⊗=-11, 求46835⊗⊕⊕⊗[]()()的值。

解:由知a b a b ⊕=+-⊕=+-=16868113由知a b ab ⊗=-⊗=⨯-=13535114∴⊗⊕⊕⊗=⊗⊕=⊗+-=⊗=⨯-=46835413144131414264261103[]()()()()(一)、精心选一选1.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 A.1 B.0 C. -1 D.-32.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与它的立方相等,这样的有理数是()A.0,1B.-10,C.11,-D.-110,,3.有一种记分方法:以80分为基准,85分记为+5分,某同学得77分,则应记为( )A.+3分B.-3分C.+7分D.-7分4.已知:如图所示,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a b c <<B.a c b <<C.c a b <<D.c b a << 5.计算:-⨯--⨯232322()的结果为( ) A.0 B.-54 C.-72 D.-18 6.如果式子5-x 是二次根式,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x <5 B.x >5 C.x ≤5 D.x ≥57.对于叙述“925的平方根是±35”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一项是( ) A.92535=± B.±±92535= C.±92535= D.92535=8.如果a 是有理数,则||a a +的值必是( )A.负数B.非负数C.正数D.非正数(二)、细心填一填9.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的距离为4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