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地表形态的塑造PPT公开课课件人教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PPT精品课件1

【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PPT精品课件1

沉积岩的⑫__相_互__转__化____。
返回目录
第12讲 营造地表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过程:岩浆―→岩石―→新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图121 (2)意义: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⑯_循__环__转_化___之 中。
返回目录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自 (1)断层的形成

梳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
理 受能力时,岩体就会___破__裂_。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
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位__移__,就形成了断层。
(2)断层与地表形态
返回目录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 础
3.火山
自 (1)岩浆喷发

梳 裂隙式喷发:岩浆沿着地壳的线性裂隙流出,多见于
究 岩,沉积岩受外力作用变为碎屑物质在低
处沉积后固结成岩可重新成为新的沉积岩。
• (4)各类岩石均可重熔成为岩浆。
返回目录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例3 读图125,完成下列问题。 •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 图125 图中体现出的地理过程是( A.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B.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C.岩浆的冷却凝固过程 D.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相关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再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和
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
手,找出突破点,理顺关系;完成各框后,再利用所掌握
• 综 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将所有方框和箭头验证一遍,以确
合 能
保答案的正确性。判断关联图,不能陷入“迷宫”,而应
力 立足高处,居高临下,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理清地理事

《地表形态的塑造》-完美课件PPT人教版ppt

《地表形态的塑造》-完美课件PPT人教版ppt

《地表形态的塑造》-优质PPT人教版 【精品 课件】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成为风化壳.如图为不
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
2.风化壳厚度
冰 川
生 物
空 气 等
区分风化与侵蚀 常见侵蚀地貌 常见堆积地貌
风化物——风化壳——成土母质——土壤(标志)
读下列各气候带风化壳发育阶段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从6地区到1地区的自然带更替反映了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2.4地区温度较高,但该纬度地带植物生长量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寒流影响 B.降水量太少,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C.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难进行 D.地下水埋藏太深,植物根系吸取不到水分 3.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A.植物生长量和降水量 B.蒸发量和温度 C.植物生长量和蒸发量 D.温度和降水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外力作用与地貌)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0—71,完成以下内容 1.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源自 和 ,通过风、 、 以及 等(作用主体),对 地表进行风化、 、 和 等(作用方式),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其中,对地 表形态影响最大的作用方式分别是
和 ,相应地,其产生的地貌分别称作 地貌和 地貌。
A.① B.② C.③ D.④
《地表形态的塑造》-优质PPT人教版 【精品 课件】
《地表形态的塑造》-优质PPT人教版 【精品 课件】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冰川侵蚀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人教版1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人教版1

背斜
有什么—常见类型
向斜
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背斜:一般岩层向上拱起部分 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部分
有什么—常见类型
向斜
背斜

斜 山

斜 谷
背斜向斜的判读
由于地壳运动的 复杂性,仅从形 态上判断背斜和 向斜是不准确的, 而岩层的新老关 系才是判断背斜 和向斜的科学依 据。
背斜:中间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向斜:中间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岩层新老关系 (准确)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为什么坚硬
的地壳能够 发生褶皱, 形成高大山
系呢?
板块构造理论
怎么做—现实意义 找矿应用
• 背斜:天然气、石油 • 向斜:地下水
天然气 石油
地下水
怎么做—现实意义
背斜呈天然拱形, 结构稳定且不易 储水,便于施工。 隧道的良好选址
工程应用
• 背斜:挖隧道 • 向斜:修建大坝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受侵蚀
向斜槽部受压力 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逆地形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褶曲基本 形态
背斜 向斜
岩层形态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上课用)7(24份) 人教课标版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上课用)7(24份) 人教课标版
(1)珠峰的高度没有达到20000米是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向
【答案】 平缓的结果。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方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
积四种方式,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
。图甲为海浪侵蚀,图乙为冰川侵蚀,图丙为风力堆积,图丁为海浪
堆积。
内力作用
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地球上沧 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回答 下列问题。
主要外力作用是 流水侵蚀、流水搬运 和流水堆积 。
(3)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冰川
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太阳辐射能 。
(4)地球地貌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时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有时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试解释青藏高原不断升高、大兴安岭起伏和
缓的原因。青藏高原: 地壳不断上升,以内力作用为主 兴安岭: 地壳不断遭受侵蚀,以外力作用为主。。
据考证,两亿年前九华山所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在一次地壳 运动中,九华山巨变为陆地。由于花岗岩的垂直节理特别发育,加上 长期的雨水冲刷和长短不一的水平节理的切割等外力作用,形成了奇 峰峻岭、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峥嵘的花岗岩山地地貌。读图, 回答1~3题。
1.九华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内力作用中的( )。
。大
【答案】 ①地壳运动 ②高低不平 ③外力作用 ④太阳辐射 ⑤侵蚀
谢 谢!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地表形态的塑造整合复习PPT课件(上课用)1 人教课标版

地表形态的塑造整合复习PPT课件(上课用)1 人教课标版

1)填入背斜、向斜、地垒、地堑: A._地__垒__ B._地__堑__ C._向__斜__ D._背__斜__
2)有良好的储油结构的是:__D__; 容易储水的是:__C__; 容易形成泉水的是:_A__与_B__之间
3)渭河平原属于上面哪种地质构造: B ; 4) C和D两处比较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是 D 。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宜宾
武汉

枝城 江 长
洞庭湖 城陵矶
扬子江 扬州 镇江
南京

鄱阳湖
上游
中游
下游
二 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 形成地区 组成部分
洪积-冲 山区山前 积平原 地带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 河流中下游
平原 地区
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 平原
河流入海口
河漫滩平原
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聚落的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2年山东潍坊期末)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东缘地质构造与地貌。
早期,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开始形成,
并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逐渐
分离。据此完成第1~2题。
1.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外力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岩浆活动
2.图中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意大利西西里岛北部的利帕里群岛中,有一个圆锥形的小岛。岛上
有一座斯特龙博利火山,海拔926米,火山口直径约580米。
数百年来,这座火山每隔两三分钟就响起一阵轰隆声,随即喷发出
巨大的烟柱、蒸汽和碎屑,升到数百米的天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烟柱,
黑夜里被沸腾的熔岩的深红色回光映得通红,一明一暗,在离火山100
多千米的海上都能看到,成了过往船只明辨方向的标志,被人们誉为
“地中海的天然灯塔”。
想一想1:
黄土高原的成因与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的成因相同吗?
【答案】不同。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沟
壑地貌的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
画一画:
在图中添画箭头,描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之
间的关系。
常见岩石
花岗
玄武
(2)沉积岩。
①形成过程。
流水
压实、固结
砾岩
页岩
②常见类型:按照颗粒大小分为 _______、砂岩、
______等。
石灰
③特殊类型: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 _______岩。
(3)变质岩。
高温、高压
①概念: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 ____________等
概念
表面的方向运动

【新教材】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PPT优秀课件1

【新教材】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PPT优秀课件1

关键能力
-6-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 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 和常见。
外力作 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 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 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 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 状风化)
褶 背
皱 斜
向斜
断层
未侵蚀 常形成山岭(内 常形成谷地或盆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
地貌 力作用)
地(内力作用) 或陡崖,如东非大裂
背斜顶部受张 向斜槽部因受挤 谷。断层一侧上升的
侵蚀后 地貌
力作用,岩石破 碎常被侵蚀成 谷地(外力作
压力作用,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 蚀,常形成山岭
用)
(外力作用)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例:塔克拉玛干沙漠、 黄土高原的黄土)
形成沉积岩
较为普遍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关键能力
-10-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褶 背
皱 斜
向斜
断层
岩层形 态 岩层新 老关系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关键能力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及三类岩石
-5-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PPT

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PPT

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海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内 力 作
来自地球内部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用 衰变产生的热能
变质作用

力 来自地球外部 作 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下图分别是什么作用形成的地貌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平行
水平位移 形成断裂带或海
运 动 的
运 动
地球表面
和弯曲变 形
洋 相向碰撞、挤压
形成褶皱山脉
相伴发生 以水平运动
类 型

直 垂直
运 动
地球表面
隆起, 引起地势的起伏 凹陷 变化和海陆变迁
为主,垂直 运动为辅。
02 外 力 作 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模拟实验——地貌的塑造过程
观察思考 小旗处地貌有没有变化? 该变化是来自内部力量的作用还是外部力量的作用? 该力量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在哪些地方?
谢谢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01 内 力 作 用
1.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2.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3、地壳运动
由来自地球内部 的强大力量(内 力)引起地壳发 生变形和位移的 构造运动。
岩层 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产生地貌
相互关系


背向张裂、拉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示
平原、汾河谷地;沿断 层线常发育成沟谷, 有时有泉、湖泊形成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关键能力
四、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程序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13-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地形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 一、地形特征描述 地形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地势起伏(地势倾斜方向、地势起伏大 小)+特殊地貌(如海岸线曲折、黄土广布、沙漠广布、冰川地貌广 布等)。
形成沉积岩
较为普遍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关键能力
-10-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褶 背
皱 斜
向斜
断层
岩层形 态 岩层新 老关系
岩层一般向上 拱起
中心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岩层一般向下弯 曲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
冰川搬运 物质迁移
冰川活动地区
海流搬运 物质迁移
滨海地区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关键能力
-9-
外力作 用
冰川 沉积
流水 沉积
风力 沉积
固结成 岩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必备知识
-3-
二、海岭与海沟 1.海岭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形成在生长边界,由于洋壳张裂,岩浆 涌出地表,遇到冰冷海水,向两侧迅速冷凝,形成海岭。 2.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形成在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 压,在交界处形成岛弧,在海岸上形成海岸山脉,在洋壳物质流失区 域形成海沟。 三、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1.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的作用下,岩石崩解 破碎的过程。 2.风力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 用。
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 断裂面有明显的相 对位移
图示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关键能力
-11-
地质构造
褶 背
皱 斜
向斜
断层
未侵蚀 常形成山岭(内 常形成谷地或盆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
湿润、半湿润地区 (例:长江三峡、黄土 高原地表的千沟万 壑、瀑布)
侵 蚀
溶 蚀
形 峰 地成 林 表漏 等 水斗 喀 易、 斯 渗地特 漏下地暗貌河,一、般溶地洞表、崎石岖林,、可 分 水 仙溶 布 、 境路)性 地南岩 区石(石例林(石:桂、灰林瑶岩山琳)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14-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关键能力
-5-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及三类岩石
关键能力
-6-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 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 和常见。
外力作 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 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 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 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关键能力
-8-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形成冰斗、角峰、 冰川侵蚀 “U”形谷、冰蚀平
原、冰蚀洼地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风力搬运 飞沙走石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滨海地 区作用强烈
流水搬运 泥沙俱下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颗粒大、
三角洲(河口)、冲积平 体积质量
原(中下游)
大的先沉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移动沙丘)和沙漠边 缘的黄土堆积
积,颗粒 小、体积 质量小的 后沉积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 纬度地区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 游(例:黄河三角洲、恒 河平原等)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例:塔克拉玛干沙漠、 黄土高原的黄土)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必备知识
-2-
一、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1.地质作用是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 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 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 动两种。 3.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 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 断层。 4.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 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必备知识
-4-
四、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1.雅丹地貌:是由平行相间排列的吹蚀沟槽、垄岗组成的崎岖破 碎的地貌。通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是泥质岩层的垂直 节理(裂隙),遭受定向风长期吹蚀,裂隙逐渐扩大而形成的。以新疆 罗布泊雅丹附近最为典型,故名雅丹地貌。 2.丹霞地貌:红色砂、砾岩层的垂直节理,由流水侵蚀、风化剥落 和崩塌而形成的。主要景观是丹崖赤壁的方山、石墙、石峰、石 柱等。以广东丹霞山命名。
地貌 力作用)
地(内力作用) 或陡崖,如东非大裂
背斜顶部受张 向斜槽部因受挤 谷。断层一侧上升的
侵蚀后 地貌
力作用,岩石破 碎常被侵蚀成 谷地(外力作
压力作用,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 蚀,常形成山岭
用)
(外力作用)
岩块,常发育成为山 岭或高地,如华山、庐 山、泰山;另一侧相对 下降的岩块,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如渭河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 状风化)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
关键能力
-7-
外力作 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力 侵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 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 (例:雅丹地貌)
流 水
侵 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 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 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