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练习(含详解)【1】.doc

合集下载

精品练习(附答案)《比热容(1)》(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精品练习(附答案)《比热容(1)》(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每日突破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一、单选题1.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件D.水温升高2.已知铝、铁、铜的比热依次减小,它们的初温和质量都相等,吸收相等的热量,最后的温度是A.铝的温度高B.铁的温度高C.铜的温度高D.铝、铁、铜的温度都相同3.(多选)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有关的是()A.初春夜晚要向稻田中灌水B.夏天在教室地板上洒水,感觉变凉爽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4.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取决于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容一定大C.一杯水用去一半,其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对于确定的物质,其比热容与质量无关5.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6.质量相同的A、B两金属块,把它们都加热到70℃,然后分别投入装有质量相同、初温都为0℃的C、D 两杯水中,当热传递结束时测得:金属块A使C杯的水温升高了10℃,金属块B使D杯的水温升高了20℃。

设两金属块比热容为c A和c B,且不考虑热量散失,则c A与c B的比值为()A.2:5 B.5:2 C.12:5 D.5:127.在下列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铜放在热水中再取出B.把煤块碾成煤粉C.水凝固成冰D.水吸热升温8.关于烹饪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炒菜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B.铁锅的比热容比食物的大C.蒸鱼利用了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D.凉拌菜要搅拌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9.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情况”时,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

【推荐必做】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比热容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必做】九年级物理全册 13.3比热容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比热容》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发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C.质量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2.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4.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 g、初温为30℃水,吸收2.1×104J的热量后,(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 g•℃)末温是()A.50℃B.5℃C.35℃D.80℃6.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它们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A.9:2B.2:9C.1:2D.2:17.“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大,而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小.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热值C.比热容D.内能8.如图所示,电加热器置于塑料杯里,实验中不停地轻轻搅拌水,并每隔30s记录温度一次,结果记录在表中,电加热器的功率及水的质量均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计算水的比热容最好利用后3次的数据B.为了减少热散失应用铁杯代替塑料杯C.实验过程中,因为有热量散失,计算出水的比热容值会偏小D.在最初的120s内,水温上升的速度是0.125℃/s二、多选题9.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加热相同的时间,B吸收的热量比A吸收的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的热量较多10.根据如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不一定相同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状态无关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均未沸腾),酒精的温度变化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铜块的温度一定较高11.如图所示,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情况”的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A.水和食用油的体积B.水和食用油的质量C.电加热器的型号D.水和食用油被加热的时间12.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A.比热容大,吸收的热量多B.比热容大,放出的热量多C.比热容小,吸收的热量多D.密度较大三、填空题13.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______ 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出的热量为 ______ J.(q煤气=4.2×107J/kg)四、实验探究题1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 ______ 相等的沙子和水.(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______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 ______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______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 ______ 的比热容较大.15.在比较不同液体比热容实验中,提供的装置如图所示:(1)小明选用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实验中想要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就能比较出两种液体比热容大小,应使两种液体的 ______ 相同,两烧瓶中的发热电阻丝的电阻 ______ ,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 ______ ,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 ______ .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 ______ 液体比热容大.(2)小明将A液体换成等质量的B液体,在S1与烧瓶中间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目的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______ 的关系.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同步练习答案和解析【答案】1.B2.C3.A4.B5.C6.A7.C8.D 9.AD 10.CD 11.BCD 12.AB13.热值;4.2×10814.质量;39;加热时间;沙子;水;水15.质量;相同;相同;吸收相等热量;B;电流【解析】1. 解:据公式Q=cm△t可得c=,金属块的质量不同,发出的热量相同,其变化的温度相同,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故B正确.故选:B.两个质量不同、散发热量相同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其所能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其比热容有关,故在分析判断时应联系公式Q=cm△t进行判断.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分析涉及比热容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 解:A、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大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故A正确;B、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故B正确;C、水和煤油的沸点不同,加热时间也不同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故C错误;D、由于煤油的比热容小,根据△t=,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大,故D正确.故选C.(1)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大(小)的吸热能力弱(强);(2)用搅拌器搅拌,目的是使得液体受热均匀;(3)水和煤油的沸点不同,加热时间也不同,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t=,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搅拌器的作用、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3. 解:A、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而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C、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大,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蒸发吸热、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题目.4. 解:由题意和图可知: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则甲吸收的热量多,丙、丁吸热相同;A、乙丙吸热相同,升高温度相同,质量不同,根据Q=cm△t可知,比热容不同,故A 错误;B、甲乙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甲吸热多,根据Q=cm△t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B正确;C、由图可知,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3500J的热量,故C错误;D、甲、乙的温度都升高和降低1℃,吸热和放热是相同的,故甲吸热或放热多,故D错误.故选B.根据图判定物质在升高1℃是吸热的多少,根据Q=cm△t得出结论.由表中数据找出个物质比热容的关系,应用热量公式即可正确解题.5. 解:由Q吸=cm△t得:△t===5℃,水的终温:t=△t+t0=30℃+5℃=35℃.故选C.已知水的质量和水吸收的热量,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的温度升高值,再计算水的末温.本题考查了求水升高的温度,应用燃烧值公式与热量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水温度变化量和水的末温的区别.6. 解:由Q=cm△t得: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故选A.知道比热容、热量之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Q=cm△t求出质量之比.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热量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不要把比值弄混淆,基础性题目.7. 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我国新疆某些地区都是沙漠或砂石,没有水,砂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吸收或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变化的快,造成昼夜温差大.而沿海地区水多,温度变化不明显,所以昼夜温差小.故选C.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小的物体与比热容大物体吸收同样的热量,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升高的快.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关键.8. 解:A、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利用后3次的数据得出的结论误差比较大,应该多选几组比较合适.故A错误;B、塑料杯比铁杯热量的损失少,可以提高效率.故B错误;C、根据公式c=可知实验过程中,因为有热量散失,温度的变化变小,计算出水的比热容值会偏大.故C错误;D、在最初的120s内,水温上升的速度是v==0.125℃/s.故D正确.故选D.(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反映了物体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只与物质有关,与其它因素没有关系.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多取几次实验数据研究;(2)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塑料杯属于热的不良导体;(3)利用公式c=来进行分析判断;(4)根据题意,用速度公式计算.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知识点要求比较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四个选项逐一排查、分析后,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这也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9. 解:(1)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时,A的温度升高20℃,B的温度升高40℃,由公式c=知,A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故A 正确,B错误;(2)两种质量相等、初始温度也相同的不同液体,分别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误;(3)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A的加热时间更长,说明A吸收的热量更多,故D正确;故选AD.A、B两种液体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末温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图象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得到正确结论的前提是读懂图象提供的信息,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0. 解:A、据表格能看出,冰和水的成分是相同的,但是其比热容是不同的,故同种物质的比热容可能不同,故A正确;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故B错误;C、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即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相比较时,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由于酒精的比热容较小,酒精的温度变化较大,故C正确;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由于铜块的比热容小,故铜块的温度一定较高,故D正确.故选CD.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比热容的特点及公式Q=cm△t分析判断即可,在分析判断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多少、温度变化没有关系;在分析有关比热容的知识时,据公式Q=cm△t可看出,这里面的变量有多个,故在分析时要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11. 解:A、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要控制水与油的质量相等,由于水和食用油的密度不同,故体积不同,故A错误;B、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要控制水与油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C、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故C正确;D、加热时间相同,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故D正确.故选:BCD.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要控制水与油的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热量越多.本题考查探究比热容的实验,要利用好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与质量、物质的种类的关系,属于基础题.12. 解:水的比热容大,降低相同温度时,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水放出的热量多,用热水取暖的效果好;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而且水便宜,所以用水作冷却剂,故AB 正确.故选AB.水的比热容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3. 解:(1)在同等条件下,包含质量相同,“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2)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1kg×4.2×l07J/kg=4.2×l07J,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放×10=4.2×l07J×10=4.2×l08J;故答案为:热值;4.2×108J.(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2)利用Q放=mq求出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10倍,据此求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的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14. 解:(1)为了研究水与沙子比热的大小,实验时,要控制水与沙子的初始温度、质量相等.(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是39℃.(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水的比热容较大.故答案为:(1)质量;(2)39;(3)加热时间;(4)沙子;水;水.(1)要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快慢,就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初温度、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以及所用容器相同;(2)读数时,要先认清分度值,然后看液柱所对应的示数.(3)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水和沙子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出结论.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在研究设计多个量的问题时,为了研究某两个量间的关系,要控制除这两个量外的其它各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5. 解:(1)在实验时,应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是相等的;还应控制两种液体吸热的热量相同,即电阻丝放出的热量相同,所以两烧瓶中的发热电阻丝的电阻应相同;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为了保证加热时间相等即吸收的热量相等,小明应该先闭合开关S1、S2,再闭合开关S3;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说明A液体的比热容小,B液体比热容大;(2)小明将A液体换成等质量的B液体,在S1与烧瓶中间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则通过A的电流会发生变化,故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答案为:(1)质量;相同;相同;吸收相等热量;B;(2)电流.(1)根据已知条件,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等,利用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Q=C m△t,判断比热容的大小.(2)串联一个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会发生改变.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的应用.11。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比热容课后作业.docx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比热容课后作业.docx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1.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升高的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的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O砂石的比热容为0.92xl03J/(kg-°C)读作o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O.39xlO3J/(kg- °C),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o2.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o3.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o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球,吸热最少的是球。

(已知C(g>C 铜)5 .3个。

①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2.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D.水的对流性能好3.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 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 15°C的水变成45°C的水5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C和10°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C,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6.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B.水的性质很稳定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D.水的凝固点较低三、探究题1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学了比热容的知识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c铜>c铅)2.初温、质量相等的甲、乙金属块,已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甲乙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从甲传递给乙B.热量从乙传递给甲C.温度从甲传递给乙D.温度从乙传递给甲3.小明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内能不变B.BC段吸收的热量是CD段的4倍C.AB段热量比CD段热量多D.AB段升高的温度比CD段升高的温度高4.关于比热容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同学们猜想了下面三个因素:温度、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有关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和质量都有关D.物质的比热容与猜想的三个因素都无关5.如图甲所示,在三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两种固态物质中的其中一种物质,再将它们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熔化。

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关于试管中加热前的固态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试管a和b中物质的质量相同B.试管a和b中物质的比热容相同C.试管b和c中物质的质量相同D.试管b和c中物质的比热容相同6.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之比为2:1的水,用酒精灯加热两杯水,升高温度之为2:1,则所需加热时间之比为()A.4:1B.1:4C.1:1D.8:17.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两段斜率不同,是因为比热容不同C.甲的温度达到50℃时,不断吸热,内能不变D.在第5min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状态都是固液共存态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下列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的时间后,把甲、乙放在一起内能从甲传到乙B.甲物体的比热容大C.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D.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比乙具有的内能一定大9.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的半桶汽油不变的物理量是()A.热值,内能B.比热容,密度C.质量,体积D.内能,密度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一壶水加热后,水的比热容变大C.冰水混合物吸热后温度仍为0℃,因此它的内能没有改变D.用热水袋取暖时,温度从热水袋传递给了手3.江西省山川秀丽,水资源丰富,冬季最低气温接近-10℃,使用暖手宝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取暖方式。

暖手宝使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A.凝固点低B.沸点高C.密度小D.比热容大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二者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热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比热容大B.甲物体的吸热能力强C.乙物体的比热容大D.乙物体的吸热能力弱5.一杯水,温度由30℃加热到50℃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加热到7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A.Q1>Q2B.Q1=Q2C.Q1<Q2D.无法判断6.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D.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7.材料物理学领域研制出新材料时,往往需要研究材料的热学性质。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不计热损失,已知固体甲的比热容为c甲=2×103J/(kg⋅°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者有不同的熔点,甲的熔点更高B.固体乙的比热容为3.2×103J/(kg⋅°C)C.液体乙物质更适合用来冷却发热的机器D.甲、乙两种物质在各自的熔化过程中,乙比甲吸收的热量多8.在探究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选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装入相同的试管中,用如图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比热容》同步习题一、单选题1.一杯开水,从刚倒入杯中到可以喝的这一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 )A.5×106JB.5×105JC.5×104JD.5×103J 【答案】C【解析】一茶开水,质量约0.25kg,开水的温度大约是100℃,水温为40℃时可以喝;水放出的热量 344.210J/kg?0.25kg 60 6.310J Q cm t ⨯⨯⨯⨯放==(℃)℃=比较各选项,C 选项比较接近。

故选C 。

2.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答案】D【解析】A.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故A 错误;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此物体做功,故B 错误;C.目前有些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减少了污染,提高了效率,但效率不会达到100%,故C 错误;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傍晚多灌水,当夜晚温度降低时,因为水的比热大,水放出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比较少,不至于使秧苗受冻;在早晨把稻田内是水排出,稻田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泥土的比热小,泥土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快,有利于秧苗的生长,故D 正确。

3.由Q=cm(t -t 0)可得0()Q c m t t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答案】D【解析】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4.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精品练习(附答案)《比热容(1)》(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精品练习(附答案)《比热容(1)》(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每课自检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一、单选题1.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对容器中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B.在BC段,容器中物质吸收的热量是1.68×105JC.冰在熔化前内能增加4.2×104JD.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2.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大,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3.夏天长时间放置在室内的甲、乙两个物体,甲的比热容大,乙的质量小,把它们同时放入同一个冰箱内冷却,经过一段时间温度稳定后()A.甲物体放出的热量多;B.乙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甲、乙物体放出的热量一样多;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4.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5.关于烹饪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炒菜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B.铁锅的比热容比食物的大C.蒸鱼利用了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D.凉拌菜要搅拌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6.“母亲节”到了,小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桌美食,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关于烹饪食物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C.拌菜时,要通过搅拌才能更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D.炖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7.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先将甲放入一杯水里,热平衡后使水的温度上升了△t;将甲取出再将乙放入水里,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上升了△t,则c甲、c乙()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8.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甲和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1B.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乙吸收热量比甲吸收热量多D.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乙吸收热量较多9.用相同的电热器给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同样的烧杯加热,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小B.乙的比热容小C.甲、乙的比热容相同D.无法比较10.炎炎夏日,烈日下池塘边的石块热得烫脚而池塘里的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石块凉了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石块和水具有不同的()A.密度B.质量C.热量D.比热容二、填空题11.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_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温度升高20℃所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1℃1B.2℃1C.4℃1D.1℃4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大于B的比热容B.A的比热容小于B的比热容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3.下列各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水凝固成冰B.一杯水倒去一半C.让水吸收更多的热量D.15℃的水变成45℃的水4.比热为2440J/(kg•℃)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比热变为2940J/(kg•℃),则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质量之比为A.9:5B.63:25C.23:35D.35:165.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然后将这两个试管同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中,如图所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水和煤油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温度升高分别为Δt1、Δt2,则(已知c水大于c煤油)()A.Q1=Q2,Δt1>Δt2B.Q1=Q2,Δt1=Δt2C.Q1>Q2,Δt1=Δt2D.Q1<Q2,Δt1>Δt26.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7.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比较两液体的比热容是A.a液体比热容大B.b液体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判断8.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质量都为200g的液体A和水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物理
专题:比热容
题一
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加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题二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题三
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内能增加了。

已知某铝件加工之前的温度是25℃,加工之后的温度是100℃,如果要让加工后质量为c= 0.88×103J/(㎏·℃)]温度冷却到加工前的温度,则该铝件需要放出_________J 2kg的铝件[

的热量。

题四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別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质量为500克、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 焦。

[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
焦/(千克•℃)] 题五
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 .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题六
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________ (填“甲”或“乙”)。

这是因为冰c _______(填“>”、”<”或“=”)水c ,所以相同时间内________ (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题七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铝铜c c ),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 ) A.一定从铜传给铝 B.一定从铝传给铜 C.不会发生热传递 D.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题八
水的比热容为4. 2×103
J /(kg·℃),将2k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J /(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初温为20℃、质量为1 kg 的水吸收2.1×105
J 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_℃。

课后练习详解
题一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且分子无时无刻的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A错;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错;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正确;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D错。

题二
答案:C
详解: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在一定时间内,甲的温度升高较快,乙的温度升高较慢;根据Q=cm△t可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甲是煤油,乙是水,故选项C符合题意。

题三
答案:做功;1.32×105
详解: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经过了锻造,剪切,打磨等程序,这些是做功过程,使铝件内能增加了,温度升高了;Q=cm△t = 0.88×103J/(kg·℃)×2kg×(100℃-25℃)= 1.32×105J。

题四
答案:小于;6.3×104
详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液体甲温度变化量大,则甲液体温度升高较快;而两个
Q=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公式

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快的液体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2)Q=cm△t=1.8×103J/(kg•℃)×0.5kg×(90℃﹣20℃)=6.3×104J。

甲液体吸收的热量为

题五
答案:D
详解:水的密度是1×103kg/m3,而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密度变小,有反膨胀现象,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有可能破裂,故选项A分析错误;分析表格,铝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熔点是660℃,铝在660℃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还有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选项B错误;分析表格可知,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一定是空心的,故选项C错误;分析表格,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
热公式Q=cm△t,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故选项D分析正确。

题六
答案:乙;<;冰
详解: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冰的温度变化大,故乙图符合冰的变化规律。

题七
答案:B
详解:热量是由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因此通过热量公式Q=cm△t,当Q、m一定时,c 越大,△t越小;又因为初温都相等,则放出相等的热量后,铝的末温高于铜,一定从铝传给铜热量。

题十一
答案:4.2×103;改变;70
详解: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这种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故2千克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仍然不变,但水结冰,状态改变了,所以比热容也改变;由Q=cm(t 一t0)代入数值可算出t=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