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复习资料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最全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验卷及答案

人教版最全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验卷及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 相交线复习检测(5分钟):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A.1个B.2 个C.3 个D.4 个2、如图,若/ 1=60° ,那么/ 2=3、如图是一把剪刀,其中 1 40,则24、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 /AOD勺对顶角是,/AOC勺邻补角是,若/ A0C=50 ,贝U/ BOD= ./ COB= J AOE+ DOB + COF=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0,0评分/ AOC若/ AOD/DOB=50 ,?求/EOB勺度数.6、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1=2/ 3, / 2=68° ,求/4的度数5.1.2 垂线复习检测(5分钟):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2、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5、如图1,OAL OB,OCL OC,O为垂足,若/AOC=3 5,则/BOD=.6、如图2,A0± BO,O为垂足,直线CDi点O,且/ BOD=2AOC则/ BOD=.7、如图3,直线AB CD相交于点0,若/E0D=40 , /B0C=130,那么射线0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C8、已知:如图,直线AB,射线0位于点的位置关系.9、如图,AC± BC,C为垂足,CD± AB,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 ,那么点C 到AB 的距离是,点A 到BC 的距离是,点B 到CD 的距离是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10、如图,在线段AB AG AD AE AF 中AD 最短.小明说垂线段最短,因此线段AD 的 长是点A 到BF 的距离,对小明的说法,你认为对吗?11、用三角尺画一个是30的/AOB 在边OA±任取一点P,过P 作POL OB,垂足为Q, 量一量OP 的长,你发现点P 到OB 的距离与OP 长的关系吗?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3、如图(6),直线DE 截AB, AC,构成八个角: ①、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复习检测(5分钟):1、如图(4),卜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人./1与/2是同位角 B. / 2与/ 3是同位角C. / 1与/ 3是同位角D. / 1与/ 4不是同位角2、如图(5),直线AB CDM 直线EF 所g, / A 和一 错角,/A 班是同旁内角.^ /\ \ /--- ---------- 4 届 -------------------- R图⑷ 图⑸—是同位角,/ A 和 ________ 是内A40(3) c'②、/人与/5, /A 与/6, /A 与/8,分别是哪一条直线截哪两条直线而成的什么 角?4、如图(7),在直角 ABCt\ / C= 90 , DU AC 于 E,交 A.一 L①、指出当BG DE 被AB 所截时,/ 3的同位角、内错角和礴内他(门②、若/ 3+/ 4=180试说明/ 1 = /2=/3的理由.5.2.1平行线复习检测(5分钟):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2、两条直线L 1与L 2相交点A,如果L 1//L ,那么12与L ()3、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边必.D ./3=/4 D. /BACW ACD4、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 ,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 _____________ 个.判断题5、6、7、8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6、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7、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8、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后判断.(1)直线a 、b 互相垂直,点P 是直线a 、b 外一点,过P 点的直线c 垂直于直线b. (2)判断直线a 、c 的位置关系,并借助于三角尺、直尺验证.9、试说明三条直线的交点情况,进而判定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情况5.2.2平行线的判定复习检测(10分钟):1、如图1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DAFCA./BADh BCDB. /1 = /2;C.AD C B如图5,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 1 = /5;②/ 1=/7;③/ 2+/ 3=180 ;@Z4=Z 7.其中能说明 a // b 的条件序号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③④如果/ 9=,那么AD// BC;如果/ 9=,那么AB// CD.7、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c 满足a±b,a ±c,则b 与c 的位置户系是8、如图所示,BE 是AB 的延长线,量得/ CBEh A=/ C. //.... AB E(1) 由/ CBEh A 可以判断//,根据是.⑵ 由/ CBEh C 可以判断//,根据是2、 如图2所示,如果/ D=/ EFC 那么()A.AD // BCB.EF // BC 3、 F 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位角不一定相等B. 内错角都相等C. 同旁内角可能相等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 5、如图5,如果/ 3=/7,那么,理由是 如果/ 5=/ 3,那么 ,理由是 如果/ 2+ /5=那么a // b,理由是6、如图4,若/ 2=/6,则,如果/3+/4+/ 5+/ 6=180 ,那么(4)C.AB // DCD.AD9、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 2= 试判断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0、如图,已知AEM DG , 1 2 ,试问EF是否平行GH并说明理由.11、如图所示,已知/ 1=/ 2,AC平分/ DAB试说明DCI AB.1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和AB,CM别相交于K,H,且EGL AB,/CHF=60 / E=30°试说明AB// CD.13、提高训练: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e,且/ 1=/ 2, / 3+/4=180° ,则a与c平行吗?劝什么?5.3.1平行线的性质复习检测(10分钟):1、如图1所示,AB//CD则与/ 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A.5 个B.4 个C.3 个D.2 个 B AA B —(4) (5) (6)5、如图5,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3)2、如图 2 所示,CD// AB,O 评分/ AOD,OFOE,/D=50,则/BOF 为(A.35B.30C.253、如图 3 所示,AB II CD,Z D=80CAD=, /ACD=?.4、如图 4,若 AD// BC,则/=/ D.20/ABC 廿=180 ;若 DC/ZAB,则/=/A,/ CAD:/ BAC=3:2则/56° ,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因为.6、河南)如图6所示,已知AB// 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 B-EF,若/ 1=72 ,贝U/2=.7、如图,AB/ZCQ / 1 = 102° ,求/ 2、/3、/4、/ 5的度数,并说明根据?8、如图,ERiz\ABC勺一个顶点A,且EF// BC 如果/ B= 40° , / 2= 75° ,那么/1、/3、/G / BAO /B+ 是多少度,并说明依据?9、如图,已知:DE/ZCB,/1 = /2,求证:CD平分/ ECB.10、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EF折叠,若/ EFG=50 ,求/ DEG勺度数.1111、如图所示,已知:AE平分/BAC CE平分/ACD且AB//CD求证:/1+/ 2=90° . 证明:・•. AB//CD (已知)・♦/BAC/ACD180 , ()又.. AE平分/ BAC C评分/ ACD (). 1 1•• 1 - BAC , 2 万ACD,(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1 1 0 0. .1 2 -( BAC ACD) —1800 90°.2 2即Z1+Z 2=90 .结论: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推广: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5.3.2命题、定理、证明复习检测(5分钟):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1)延长线段AB( ) (3)画线段AB的中点(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交点((4)若|x|=2 ,则x=2 ( )134、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A.1 个B.2个C.3个D.4个5、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a// b, b // c,那么all c ⑵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6、分别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等角的补角相等;(3)内错角相等.7、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的推理填上适当的根据(1) '.'all b,「•/ 1=/ 3( ); (2) ・// 1=/ 3, ..・all b( ); (3) '.'all b,「•/ 1=/ 2( );(4) 「a// b,「./ 1+/ 4=180o ( (5) ・// 1=/ 2, ..・all b( ); (6) •// 1+/ 4=180o,「.a// b( ). 8、已知:如图 ABL BG BCLCD 且/ 1=/ 2, 证明:.「AB!BG BCLCD (已知)= =90(5)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2、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x 与y 的和等于0吗? 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D.对顶角不相等.B.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D.锐角小于它的余角・ ・•/ 1 = /2 (已知)(等式性质)/ ACB=90 ()・ ••/ BCD^/ ACD 勺余角・ ・•/BCD^/B 的余角(已知) ・•・ / ACDN B ()5.4平移复习检测(5分钟):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沿射线EC 的方向移动C 冰C.沿射线BD 的方向移动BD 长;D.沿射线BD 的方向移动DC 长3、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 -另一个,这组图形9、已知: 求证: 证明: BE// CF (/ ACDM B・•. ACL BC (已知)2、如图所示,4FDE 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4A.沿射线EC 的方向移动DB 长; 如图,ACL BCC 垂足为CABC.()4、如图所示,△ 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 ABC那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A. / F,ACB. / BOD,BA;C. / F,BAD.5、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A.互相平行且相等;B.互相垂直且相等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6、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 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7、如图所示,平移△ ABC可得到△ DEF,如果// C=60 ,那么/ E=?-度,/ EDF=/F= ______ 度,/DOB= .........8、将正方形ABCDg对角线AC方向平移,且平移后的图形的一个顶点恰好在AC的中点。

最新最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各章,单元测试卷汇总,(附详细参考答案)

最新最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各章,单元测试卷汇总,(附详细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综合测试卷汇总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二、第六章《实数》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三、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四、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五、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六、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综合测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七、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八、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综合测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只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1=75°,则∠2的大小是( )(A)75° (B)115° (C)65° (D)105°2.如图,a∥b,∠1=65°,∠2=140°,则∠3=( )(A)100° (B) 105° (C) 110° (D) 115°3.下列图形中,只要用其中一部分平移一次就可以得到的有 ( )4.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A)20° (B)25° (C)30° (D)35°5.如图,AD∥EF∥BC,且EG∥AC.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包括∠1)的个数是( )(A)2 (B)4 (C)5 (D)66.某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点,则∠ABC 等于( )(A)75° (B)105° (C)45° (D)135°7.如图,已知AB∥CD,∠1 =∠2,∠E=n°,则∠F=( )(A)n° (B)2n° (C)90°-n° (D)4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如果n是整数,那么2n是偶数”其中题设是_______,结论是_______,这是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9.如图,AB∥CD,AD与BC交于点E,EF是∠BED的平分线,若∠1=30°,∠2=40°,则∠BEF=_______度.10.有一条直的等宽纸带,按图折叠时,纸带重叠部分中的∠α=_______度.11.如图,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则∠GEF=_______.12.如图,在宽为30 m,长为40 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宽都是1 m的道路,余下部分种植花草.那么,种植花草的面积为_______m2.三、解答题(共47分)13.(11分)如图,∠1=30°,AB⊥CD,垂足为O, EF经过点O.求∠2,∠3的度数.14.(12分)如图,a∥b,c∥d,∠1=113°,求∠2,∠3的度数.15.(12分)已知,如图,∠AOB纸片沿CD折叠,若O′C∥BD,那么O′D与A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16.(12分)已知:如图,AC∥DE,DC∥EF,CD平分∠BCA.求证:EF平分∠BED.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D.如图,根据上下的两边平行可知∠1=∠3=75°,根据左右的平行可知∠2+∠3=180°,进而求得∠2=105°.2.【解析】选B.把图中的线适当延长,如下图因为∠1=65°,∠2=140°,所以∠4=75°.又因为a∥b,所以∠3=180°-∠4=180°-75°=105°.3.【解析】选B.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由平移得到,要从两方面入手:①找到“基本图形”;②分析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其中第2个图形和第4个图形平移一次均能得到.4.【解析】选A.由图形可得,∠B=∠1+∠2=45°,∵∠1=25°,∴∠2=45°-25°=20°.5.【解析】选C.由AD∥EF∥BC,且EG∥AC可得:∠1=∠DAH=∠FHC=∠HCG=∠EGB=∠GEH,除∠1共5个.6.【解析】选C.按要求画出图形再计算.∵NA∥BS,∴∠NAB=∠SBA=60°.∵∠SBC=15°,∴∠ABC=∠SBA-∠SBC=60°-15°=45°.7.【解析】选A.因为AB∥CD,知∠ABC =∠DCB,再由∠1=∠2,得∠EBC=∠FCB,由此得到EB∥FC,所以∠F=∠E=n°.8.【解析】“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答案:n是整数 2n是偶数真9.【解析】∵AB∥CD,∴∠B=∠2=40°,∵∠BED=∠1+∠B,∴∠BED=70°,∵EF平分∠BED,∴∠BEF=35°.答案:3510.【解析】裁一张等宽纸带按图示折叠,体会一下题目的含义.将等宽纸带展平,便得展开图.由此图可知∠DAC=30°.AB是∠C′AC的平分线.∴∠α=75°.答案:7511.【解析】由AB∥EF∥CD,可知∠BED=∠B+∠D.∵∠B+∠BED+∠D=192°.∴2∠B+2∠D=192°,∠B+∠D=96°.又∵∠B-∠D=24°,所以∠D=∠B-24°.即∠B+∠B-24°=96°,解得∠B=60°.由AB∥EF知∠BEF=∠B=60°.因为EG平分∠BEF,所以∠GEF=12∠BEF=30°.答案:30°12.【解析】利用平移,将两道路向上、向右平移(如图). 因此,种植花草的面积为:39×29=1 131(m2).答案:1 13113.【解析】由对顶角相等得∠3=∠1=30°,由AB⊥CD得∠BOD=90°,所以∠2=90°-∠3=90°-30°=60°. 所以∠2=60°,∠3=30°.14.【解析】∵a∥b(已知),∴∠2=∠1=1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已知),∴∠4=∠2=1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180°(邻补角定义),∴∠3=67°(等式性质).15.【解析】平行.由折叠可知,∠1=∠2,∠3=∠4,因为O′C∥BD,所以∠2=∠3,即∠1=∠4,所以O′D∥ AC.16.【证明】∵AC∥DE(已知),∴∠1=∠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理∠5=∠3.∴∠1=∠3(等量代换).∵DC∥EF(已知),∴∠2=∠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平分∠BCA,∴∠1=∠2(角平分线定义),∴∠3=∠4(等量代换),∴EF平分∠BED(角平分线定义).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0.7)2的平方根是( )(A)-0.7 (B)±0.7 (C)0.7 (D)0.49 2.下列判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0的倒数是0 (B)2π是分数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正数 (B)2 0113是有理数(C)(D)平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4.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对应的实数分别为a ,b ,则有( )(A)a+b >0 (B)a-b >0 (C)ab >0 (D)ab>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一个数的立方根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的立方根;②64的平方根是±8,立方根是±4;③a a 的立方根;④.( )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6.如图,下列各数中,数轴上点A表示的可能是( )(A)4的算术平方根(B)4的立方根(C)8的算术平方根(D)8的立方根7.如果m是2 012的算术平方根,那么2 012100的平方根为( )(A)m100± (B)m10(C)m10-(D)m±1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9.3m-,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10.比较大小:用“<”或“>”号填空).11.若x,y y20-=,则x+y=_______.12.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如下,>0),如:6*(5*4)=________.三、解答题(共47分)13.(10分)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1A,B,点B到点A的距离与点C到点O 的距离相等,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1)请你写出数x的值;(2)求2(x的立方根.14.(12分)计算. (1)2121(2)-+--||;(2)15.(12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登得高看得远,若观测点的高度为h ,观测者能看到的最远距离为d,则d ≈r 为地球半径(通常取6 400 km),小明站在海边一块岩石上,眼睛离地面的高度为20m ,他观测到远处一艘轮船刚露出海平线,此时该船离小明约有多远?16.(13分)若a,b 为实数,且b 7=,求a+b 的平方根.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 单元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B.∵(-0.7)2=0.49, 又∵(±0.7)2=0.49, ∴0.49的平方根是±0.7.2.【解析】选C.0没有倒数,故A 错误;2π是一个无理数,故B 错误4的算术平方根,结果为2,故D 错误.3.【解析】选B.a 有可能是小于等于0的数,即不一定是正数;2 0113是分数,即也是有理数;显然是无理数;平方等于自身的有0和1,不单单只有1,所以只有2 0113是有理数正确.4.【解析】选A.∵由数轴上a 、b 两点的位置可知,a <0,b >0,|a|<b , ∴ a+b >0,a-b <0,ab <0,ab<0, 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5.【解析】选A.①因为一对相反数的立方根仍是一对相反数,故说法①正确; ②因为64的立方根是4,故说法②错误;③本题符合非负数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实数立方根的表示方法,故说法③正确;④因为,故说法④错误.故选A .6.【解析】选C.由数轴知,点A 表示的数是2与3之间的数,而4的算术平方根和8的立方根都是2,4的立方根小于2,8的算术平方根大于2小于3.7.【解析】选D.把2 012缩小100倍,根据被开方数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其算术平方根为原来的十分之一,易得2 012100的平方根.故选D.8.【解析】8==. 答案:89.【解析】3m -,∴3-m ≥0,∴m ≤3. 答案:m ≤310.【解析】将2.答案:>11.【解析】由题意得,x=-3,y=2,所以x+y=-1. 答案:-112.【解析】5*43==,所以6*31==. 答案:113.【解析】(1)因为OA=1,所以,所以所以点C 所表示的数x(2)由(1)得22(x 11==,即2(x =1,1的立方根为1.14.【解析】(1)原式=1121144-+-=; (2)原式=3243655--+=-.15.【解析】根据题意得,h=20 m=0.02 km ,r=6 400 km ,所以小明离船的距离d ≈16.【解析】由题意得a 2-4=0,且a+2≠0, 所以a=2,所以b=7, 所以a+b 的平方根为±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点P在第二象限内,点P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3,那么P点的坐标为( )(A)(4,3) (B)(3,4)(C)(-3,4) (D)(-4,3)2.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 的位置是( )(A)在x轴上(B)在y轴上(C)是坐标原点(D)在x轴上或在y轴上或在原点3.点M(2,-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2,0) (B)(2,1) (C)(2,2) (D)(2,-3)4.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所示,B,C两点的位置分别记为(2,0),(4,0),若格点三角形ABC是锐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则满足条件的A点的位置是( )(A)(0,4) (B)(1,4)(C)(2,4) (D)(3,4)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B′,若点A′的坐标为(-2,2),则点B′的坐标为( )(A)(-5,4) (B)(4,3)(C)(-1,-2) (D)(-2,-1)6.已知点M(3,-2)与点M′(x,y)在同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且M′到y轴的距离等于4,那么点M′的坐标是( )(A)(4,2)或(-4,2) (B)(4,-2)或(-4,-2)(C)(4,-2)或(-5,-2) (D)(4,-2)或(-1,-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 012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的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A)(1,1) (B)(-1,1) (C)(-1,-2) (D)(1,-2)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如果点P(a,a-b)在第二象限,则点P′(-a,b-a)在第_______象限.9.如图所示,人头图形左边的嘴角的坐标是_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1,4)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则点P1的坐标为___________.11.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请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果规定北偏东30°的方向记作30°,沿这个方向行走50米记作50,该点A记作(30°,50),北偏西45°记作-45°,沿着此方向的反方向走20米记作-20,该点B记作(-45°,-20). 则(-75°,-15)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南偏西10°,沿着此方向走25米处的点C可记作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7分)13.(10分)如图是具有2 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扬州市区内的几个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请以国家AAAA级(最高级)旅游景点瘦西湖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荷花池_________、平山堂__________、汪氏小苑_________;(2)如果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不以瘦西湖为坐标原点),例如:以______为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平山堂___________、竹西公园__________.14.(12分)如图,用点A(3,1)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放置2 个胡萝卜、3棵青菜.(1)请你写出其他各点C,D,E,F所表示的意义;(2)若一只兔子从A到达B(顺着方格线走),有以下几条路可以选择:①A→C→D→B;②A→F→D→B;③A→F→E→B,问走哪条路吃到的胡萝卜最多? 走哪条路吃到的青菜最多?15.(12分)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图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格点△A′B′C′是由格点△ABC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请写出格点△DEF各顶点的坐标,并求出△DEF的面积.16.(13分)类比学习: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相当于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用实数加法表示为3+(-2)=1.若坐标平面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a|个单位),沿y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b(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b|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a,b}与“平移量”{c,d}的加法运算法则为{a,b}+{c,d}={a+c,b+d}.解决问题:(1)计算:{3,1}+{1,2};{1,2}+{3,1}.(2)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先按照“平移量”{3,1}平移到A,再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B;若先把动点P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C,再按照“平移量”{3,1}平移,最后的位置还是点B吗?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OABC.(3)如图2,一艘船从码头O出发,先航行到湖心岛码头P(2,3),再从码头P航行到码头Q(5,5),最后回到出发点O.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它的航行过程.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C.点P在第二象限内,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又“点P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3”,所以点P的坐标为(-3,4).2.【解析】选D.由xy=0得,x=0或y=0或x=y=0,则点P在x轴上或在y轴上或在原点.3.【解析】选B.因为点M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2,所以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2,1).4.【解析】选D.B,C两点与点(0,4)或(1,4)构成的格点三角形的面积为4,但不是锐角三角形;B,C两点与点(2,4)构成的格点三角形的面积为4,它是直角三角形.5.【解析】选A.A点平移到A′,是将A点向左平移6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B点按照同样的方法平移得到的点为(-5,4).6.【解析】选B.点M(3,-2)与点M′在同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所以y=-2,M′到y轴的距离等于4,所以|x|=4,所以x=±4.7.【解析】选B.长方形ABCD的周长为10,2 012÷10=201……2,说明细线绕了201圈,回到A点后又继续绕了2个单位,故到达B点,故选B.8.【解析】由题意知a<0,a-b>0,所以-a>0,b-a<0,所以点P′(-a,b-a)在第四象限.答案:四9.【解析】由图中所建立的坐标系可知,人头图形左边的嘴角的坐标是(-3,-1).答案:(-3,-1)10.【解析】点P(-1,4)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坐标为(1,4),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点P1的坐标为(1,1).答案:(1,1)11.【解析】答案不唯一,如(2,2),(0,0).答案:(2,2)(答案不唯一)12.【解析】由题意知,(-75°,-15)表示沿南偏东75°方向走15米;南偏西10°,沿着此方向走25米处的点C可记作(10°,-25).答案:南偏东75°,15米处 (10°,-25)13.【解析】(1)以瘦西湖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分别是:荷花池(-2,-3);平山堂(-1,3);汪氏小苑(2,-2);(2)以竹西公园为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y 轴的正方向.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分别是:平山堂(-4,0);竹西公园(0,0).(本题答案不唯一)14.【解析】(1)因为点A(3,1)表示放置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放置2 个胡萝卜、3棵青菜,所以可以类比点C 的坐标是(2,1),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2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D 的坐标是(2,2),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2个胡萝卜、2棵青菜;点E 的坐标是(3,3),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3个胡萝卜、3棵青菜;点F 的坐标是(3,2),它表示的意义是放置3个胡萝卜、2棵青菜. (2)若兔子走①A →C →D →B ,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2+2+2=9(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1+2+3=7(棵);走②A →F →D →B ,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3+2+2=10(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2+2+3=8(棵);走③A →F →E →B ,则可以吃到的胡萝卜数量是:3+3+3+2=11(个),吃到的青菜数量是:1+2+3+3=9(棵);由此可知,走第③条路吃到的胡萝卜、青菜都最多. 15.【解析】(1)图中格点△A ′B ′C ′是由格点△ABC 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的;(2)如果以直线a ,b 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 的坐标为(-3,4),则格点△DEF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D(0,-2),E(-4,-4),F(3,-3),S △DEF =S △DGF +S △GEF =115151522⨯⨯+⨯⨯=, 或S △DEF =11172427131222⨯-⨯⨯-⨯⨯-⨯⨯=73144522---=.16.【解析】(1){3,1}+{1,2}={4,3}, {1,2}+{3,1}={4,3}.(2)如图所示:最后的位置仍是点B.(3){2,3}+{3,2}+{-5,-5}={0,0}.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120分钟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四个图形中,∠1=∠2一定成立的是( )2. 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3.如图,∠ADE和∠CED是( )(A)同位角 (B)内错角(C)同旁内角 (D)互为补角4.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 (B)(4,5) (C)(3,4) (D)(4,3) 5.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52-(B)π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m 2+1)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7.如图,把图①中的△ABC 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图②中的△A ′B ′C ′,如果图①中△ABC 上点P 的坐标为(a ,b ),那么这个点在图②中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A)(a-2,b-3) (B)(a-3,b-2) (C)(a+3,b+2)(D)(a+2,b+3)8.计算( )(A)9.如图所示,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方向,C 处在A 处的南偏东15°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方向,则∠ACB 等于( )(A)40° (B)75° (C)85° (D)140°10.有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x为64时,输出y的值是( )(A) 4 (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一侧的座位席上,5排2号记为(5,2),则3排5号记为__________.12.计算: =__________.13.12_______12.(填“>”“<”或“=”)14.已知点A(-3+a,2a+9)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是______.15.如图,已知∠1=70°,∠2=70°,∠3=60°,则∠4=________°.5的相反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17.如图所示,直线l1∥l2,且l1,l2被直线l3所截,∠1=∠2=35°,∠P=90°,则∠3=________.18.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5,3),(6,3),(7,3),(4,1),(4,4),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 求下列各式中的x 的值. (1)(3x+2)2=16;(2)12(2x-1)3=-4. 20.(6分)如图为一辆公交车的行驶路线,“○”表示该公交车的中途停车点,现在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对该公交车行驶路线的描述:起点站→(1,1)→…→终点站.21.(8分)已知:如图,AB ∥CD ,EF 交AB 于点G ,交CD 于点F ,FH 平分∠EFD ,交AB 于点H ,∠AGE=50°. 求∠BHF 的度数.=+,求a+b的平方根.22.(8分)已知a,b b423.(8分)如图是某体育场看台台阶的一部分,如果A点的坐标为(0,0),B点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C,D,E,F的坐标;(2)说明B,C,D,E,F的坐标与点A的坐标相比较有什么变化?(3)如果台阶有10级,你能求出该台阶的长度和高度吗?24.(8分)证明:两条平行线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25.(10分)中国象棋棋盘中隐藏着直角坐标系,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半,棋子“马”走的规则是沿“日”形的对角线走.例如:图中“马”所在的位置可以直接走到B,A等处.(1)若“马”的位置在C点,为了到达D点,请按“马”走的规则,在图上用虚线画出一种你认为合理的行走路线;(2)如果图中“马”位于(1,-2)上,试写出A,B,C,D四点的坐标.26.(10分)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AB平行于CD.如图a,点P在AB,CD外部时,由AB∥CD,有∠B=∠BOD,又因为∠BOD是△POD 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如图b,将点P移到AB,CD内部,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b中,将直线AB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c,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d中∠A+∠B+∠C+∠D+∠E+∠F的度数.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B.选项A中,∠1与∠2是邻补角,∠1+∠2=180°;选项B中,∠1与∠2是对顶角,∠1=∠2;选项C中,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邻补角的定义可知∠1+∠2=180°;选项D中,根据三角形的内、外角之间的关系可知∠2>∠1.2.【解析】选A.因为22=4故选A.3.【解析】选B.∠ADE和∠CED在被截直线内部,在截线的两侧,是内错角.4.【解析】选D.以小华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知小刚的位置为(4,3).5.【解析】选B.选项A,C,D都是有理数;选项B是无理数.6.【解析】选B.由于一个数的平方具有非负性,所以(-1,m2+1)的纵坐标一定大于0,所以点在第二象限.7.【解析】选C.观察图形可知,△ABC经过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所以点P′的坐标为(a+3,b+2).8.【解析】选D.=9.【解析】选C.∵AE,DB是正南正北方向,∴BD∥AE,∵∠EAB=45°,∴∠DBA=∠EAB=45°,∵∠EAC=15°,∴∠BAC=∠BAE+∠EAC=45°+15°=60°,又∵∠DBC=80°,∴∠ABC=80°-45°=35°,∴∠ACB=180°-∠ABC-∠BAC=180°-35°-60°=85°.10.【解析】选B.由题意知,64的立方根是4,4为有理数,需再取立方根,则输出的是11.【解析】由题意知,3排5号记为(3,5).答案:(3,5)12.【解析】-8的立方根是-2.答案:-213.【解析】2=,>1,所以11 22>.答案:>14.【解析】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故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由此可得:(-3+a)+(2a+9)=0,即a=-2.答案:-215.【解析】因为∠1=∠2=70°,所以a∥b,因为∠3=60°,所以∠4=∠3=60°.答案:6016.的相反数是答案:5517.【解析】如图所示,∠4=90°-∠2=90°-35°=55°.由l1∥l2得∠3=180°-∠1-∠2-∠4=180°-35°-35°-55°=55°.答案:55°18.【解析】由题意可知(5,3),(6,3),(7,3)(4,1),(4,4)对应的字母分别是S,T,U,D,Y,这个英文单词是STUDY.答案:STUDY19.【解析】(1)由平方根的意义得,3x+2=±4,解得x=-2或x=23.(2)原方程变为:(2x-1)3=-8,由立方根的意义得,2x-1=-2,解得x=12 .20.【解析】起点站→(1,1)→(2,2)→(4,2)→(5,1)→(6,2)→(6,4)→(5,5)→(3,5)→(1,5)→(1,7)→终点站.21.【解析】因为AB∥CD,∠AGE=50°.所以∠EFC=50°,所以∠EFD=130°,因为FH平分∠EFD,所以∠HFD=12∠EFD=65°,所以∠BHF=180°-65°=115°.22.【解析】由于a-5≥0,∴a≥5,同理10-2a≥0,∴a≤5,∴a=5.当a=5时,b+4=0,∴b=-4,∴a+b=5-4=1.∴a+b的平方根为±1.23.【解析】(1)以A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C,D,E,F各点的坐标分别为C(2,2),D(3,3),E(4,4),F(5,5);(2)B,C,D,E,F的坐标与点A的坐标相比较,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加1,2,3,4,5;(3)每级台阶高为1,宽也为1,所以10级台阶的高度是10,长度为11.24.【解析】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直线AB平分∠CAE,直线CD平分∠ACF,AB,CD相交于点G.求证:AB⊥CD.证明:因为a∥b,所以∠CAE+∠ACF=180°.因为直线AB平分∠CAE,直线CD平分∠ACF,所以∠1=12∠CAE,∠2=12∠ACF.∠1+∠2=12∠CAE+12∠ACF=90°,所以AB⊥CD.25.【解析】(1)如图(2)A(3,-1),B(2,0),C(6,2),D(7,-1)26.【解析】(1)不成立,结论是∠BPD=∠B+∠D. 延长BP交CD于点E,因为AB∥CD,所以∠B=∠BED.又∠BPD=∠BED+∠D,所以∠BPD=∠B+∠D.(2)结论:∠BPD=∠BQD+∠B+∠D.(3)由(2)的结论得:∠AGB=∠A+∠B+∠E.又因为∠AGB=∠CGF.∠CGF+∠C+∠D+∠F=360°. 所以∠A+∠B+∠C+∠D+∠E+∠F=360°.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4x y 2,-=⎧⎨+=⎩的解是( ) x 3(A)y 7=⎧⎨=-⎩ x 1(B)y 1=⎧⎨=⎩ x 7(C)y 3=⎧⎨=⎩ x 3(D)y 1=⎧⎨=-⎩2.方程ax-y=3的解是x 1y 2,,=⎧⎨=⎩则a 的取值是( ) (A)5 (B)-5 (C)2 (D)13.解方程组3x y z 42x 3y z 12x y 2z 3,①,②③-+=⎧⎪+-=⎨⎪+-=⎩以下解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消去z,再由①、③消去z(B)由①、②消去z,再由②、③消去z(C)由①、③消去y,再由①、②消去y(D)由①、②消去z,再由①、③消去y4.由方程组2x m 1y 3m,+=⎧⎨-=⎩可得出x 与y 的关系是( )(A)2x+y=4(B)2x-y=4 (C)2x+y=-4 (D)2x-y=-4 5.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体育委员小强到体育用品商店购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若购1副羽毛球拍和1副乒乓球拍共需50元,小强一共用320元购买了6副同样的羽毛球拍和10副同样的乒乓球拍,若设每副羽毛球拍为x 元,每副乒乓球拍为y 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x y 50(A)6(x y)320,+=⎧⎨+=⎩ x y 50(B)6x 10y 320,+=⎧⎨+=⎩ x y 50(C)6x y 320,+=⎧⎨+=⎩ x y 50(D)10x 6y 320,+=⎧⎨+=⎩6.我国古代数学巨著《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题为:“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正确答案是( )(A)鸡24只,兔11只(B)鸡23只,兔12只 (C)鸡11只,兔24只 (D)鸡12只,兔23只7.某校团委与社区联合举办“保护地球,人人有责”活动,选派20名学生分三组到120个店铺发传单,若第一、二、三小组每人分别负责8个,6个,5个店铺,且每组至少有两人,则学生分组方案有( )(A)6种 (B)5种 (C)4种 (D)3种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方程组3x y 3,2x y 2+=⎧⎨-=⎩的解为_____________.9.已知x 1y 2,=⎧⎨=⎩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 by 3ax by 6,-=⎧⎨+=⎩的解,则a+b=_________. 10.已知-2x m-1y 3和12x n y m+n 是同类项,则(n-m)2 012=________. 11.某宾馆有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房间,入住3个单人间和6个双人间共需1 020元,入住1个单人间和5个双人间共需700元,则入住单人间和双人间各5个共需________元.12.三轮摩托车的轮胎安装在前轮上行驶12 000千米后报废,安装在左后轮和右后轮则分别只能行驶7 500千米和5 000千米.为使该车行驶尽可能多的路程,采用行驶一定路程后将2个轮胎对换的方法,但最多可对换2次,那么安装在三轮摩托车上的3个轮胎最多可行驶_________千米.三、解答题(共47分)13.(12分)(1)解方程组:3x2y5,x3y9;-=⎧⎨+=⎩(2)解方程组x y8,3x y12.-=⎧⎨+=⎩14.(10分)若方程组ax y b,x by a+=⎧⎨-=⎩的解是x1,y1,=⎧⎨=⎩求(a+b)2-(a-b)(a+b).15.(12分)在学校组织的游艺晚会上,掷飞标游艺区游戏规则如下:如图掷到A区和B区的得分不同,A区为小圆内部分,B区为大圆内小圆外的部分(掷中一次记一个点).现统计小华、小芳和小明掷中与得分情况如下:小华:77分小芳:75分小明:?分(1)求掷中A区、B区一次各得多少分?(2)依此方法计算小明的得分为多少?16.(13分)某工厂用如图甲所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做成如图乙所示的A ,B 两种长方体形状的无盖纸盒.现有正方形纸板140张,长方形纸板360张,刚好全部用完,问能做成多少个A 型盒子?多少个B 型盒子?(1)根据题意,甲和乙两同学分别列出的方程组如下:甲:x 2y 140,4x 3y 360;+=⎧⎨+=⎩乙x y 140,34x y 3602+=⎧⎪⎨+=⎪⎩:, 根据两位同学所列的方程组,请你分别指出未知数x ,y 表示的意义:甲:x 表示_________,y 表示;__________乙:x 表示_________,y 表示____________;(2)求出做成的A 型盒子和B 型盒子分别有多少个(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综合测试卷详细参考答案1.【解析】选D.x y 4,(1)x y 2,(2)-=⎧⎨+=⎩ (1)+(2)得,2x=6, 解得,x=3,代入(1)得,3-y=4,y=-1,故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1.=⎧⎨=-⎩2.【解析】选A.把x 1,y 2=⎧⎨=⎩代入方程ax-y=3,得a-2=3,解得a=5.3.【解析】选D.因为每个方程中均含有三个未知数,所以两次所消去的未知数必须相同,才能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而选项D 中两次所消去的未知数不同,不能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是错误的.4.【解析】选A.由2x+m=1,得m=1-2x ;由y-3=m ,得m=y-3,∴1-2x=y-3,即2x+y=4.5.【解析】选B.由题意得,x y 50,6x 10y 320.+=⎧⎨+=⎩6.【解析】选B.设鸡有x 只,兔有y 只,根据题意得x y 35,2x 4y 94,+=⎧⎨+=⎩解得x 23,y 12,=⎧⎨=⎩即有鸡23只,兔12只. 7.【解析】选B.设第一小组有x 人,第二小组有y 人,则第三小组有(20-x-y)人, 则8x+6y+5(20-x-y)=120,3x+y=20,当x=2时,y=14,20-x-y=4,符合题意;当x=3时,y=11,20-x-y=6,符合题意;当x=4时,y=8,20-x-y=8,符合题意;当x=5时,y=5,20-x-y=10,符合题意;当x=6时,y=2,20-x-y=12,符合题意.故学生分组方案有5种.故选B.8.【解析】两方程相加得5x=5,解得x=1,把x=1代入3x+y=3得3×1+y=3,解得y=0,所以方程组3x y 3,2x y 2+=⎧⎨-=⎩的解为x 1,y 0.=⎧⎨=⎩答案:x 1y 0=⎧⎨=⎩9.【解析】把x 1y 2,=⎧⎨=⎩代入方程组2ax by 3ax by 6,-=⎧⎨+=⎩得2a 2b 3a 2b 6,,-=⎧⎨+=⎩解方程组得a 33b ,2,=⎧⎪⎨=⎪⎩代入a+b=92. 答案:9210.【解析】由同类项的概念得m 1n,m n 3.-=⎧⎨+=⎩解得m 2,n 1.=⎧⎨=⎩把m 2,n 1=⎧⎨=⎩代入(n-m)2 012得(1-2)2 012=1.答案:111.【解析】设一个单人间需要x 元,一个双人间需要y 元.根据题意得3x 6y 1 020,x 5y 700,①②+=⎧⎨+=⎩化简①得:x+2y=340③,②-③得:3y=360,y=120,把y=120代入③得:x=100,所以5(x+y)=1 100.答案:1 10012.【解析】三轮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前胎、左后胎和右后胎分别损耗112 000,17 500和15 000,所以3个轮胎最多行驶3÷111()12 0007 500 5 000++=7 200千米. 设行驶x 千米时,把前胎和右后胎对换,再走y 千米,把左右后胎对换,再走z 千米,报废.x y z 1,12 000 5 0007 500x y z 1,7 5007 500 5 000x y z 1.5 00012 00012 000⎧++=⎪⎪⎪++=⎨⎪⎪++=⎪⎩解得4x 3 428,73y 3 171,7z 600.⎧=⎪⎪⎪=⎨⎪=⎪⎪⎩x+y+z=7 200. ∴行驶43 4287千米时,把前胎和右后胎对换,再走33 1717千米,把左右后胎对换,再走600千米,报废.答案:7 20013.【解析】(1)3x2y5, x3y9,①②-=⎧⎨+=⎩②×3-①,得11y=22,y=2;将y=2代入②,得x+6=9,x=3.∴方程组的解为x3, y 2.=⎧⎨=⎩(2)x y8, 3x y12,①②-=⎧⎨+=⎩①+②得,4x=20,解得x=5,把x=5代入①得,5-y=8, 解得y=-3,所以方程组的解是x5, y 3.=⎧⎨=-⎩14.【解析】∵方程组ax y b,x by a+=⎧⎨-=⎩的解是x1,y1,=⎧⎨=⎩∴a1b,1b a,+=⎧⎨-=⎩解得a0,b1,=⎧⎨=⎩所以(a+b)2-(a-b)(a+b)=(0+1)2-(0-1)(0+1)=1+1=2.15.【解析】(1)设掷到A区和B区的得分分别为x分,y分.根据题意,得5x3y77,3x5y75.+=⎧⎨+=⎩解得x10,y9.=⎧⎨=⎩答:掷中A区一次得10分,掷中B区一次得9分.(2)由(1)可知,4x+4y=76(分).答:小明的得分是76分.16.【解析】(1)甲:x表示能做成A型盒子的个数,y表示能做成B型盒子的个数.乙:x表示做一个A型盒子用正方形纸板的张数,y表示做一个B型盒子用正方形纸板的张数.(2)解方程组x2y140,4x3y360+=⎧⎨+=⎩得x60,y40.=⎧⎨=⎩答:做成的A型盒子有60个,做成的B型盒子有40个.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各数中,是不等式2x-3>0的解是( )(A)-1 (B)0 (C)-2 (D)22.如果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A)a-5>b-5 (B)-5a >-5b (C)a b55> (D)-5a <-5b3.不等式-2x <4的解集是( )(A)x >-2 (B)x <-2(C)x >2 (D)x <24.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则下列符合条件的不等式组为( )x 2(A)x 1>⎧⎨≤-⎩x 2(B)x 1<>⎧⎨-⎩x 2(C)x 1<⎧⎨≥-⎩x 2(D)x 1<⎧⎨≤-⎩5.不等式组2x 4x, x 24x 1 ≤+⎧⎨+-⎩①<②的正整数解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等式x <2的正整数解有一个(B)-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C)不等式-3x >9的解集是x >-3。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共8套)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共8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题第五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2.(3分)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 B.C.D.3.(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4.(3分)如图,AB∥DE,∠E=65°,则∠B+∠C=()A.135°B.115°C.36° D.65°5.(3分)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3分)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8.(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若∠1=70°,则∠2=度.9.(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10.(3分)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则∠2=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11.(3分)如图,已知a∥b,∠1=70°,∠2=40°,则∠3=度.12.(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13.(3分)如图,已知AB∥CD,∠α=.14.(3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5分)如图,已知AB∥CD,∠A=70°,求∠1的度数.16.(5分)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是.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6分)如图,已知∠1=70°,∠2=70°,∠3=60°,求∠4的度数.18.(6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8分)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时,∠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0.(8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22.(9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24.(12分)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进行判断.【解答】解:如图,∠1与∠2,∠3与∠4分别是两对同位角.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是需要识记的内容.2.(3分)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 B.C.D.【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根据定义,逐一判断.【解答】解:A、∠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B、∠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C、∠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D、∠1、∠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又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故选D.【点评】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3.(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考点】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因∠1和∠2是邻补角,且∠1=40°,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2=180°﹣∠1=180°﹣40°=140°.【解答】解:∵∠1+∠2=180°又∠1=40°∴∠2=1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邻补角的概念计算一个角的度数的能力.4.(3分)如图,AB∥DE,∠E=65°,则∠B+∠C=()A.135°B.115°C.36° D.65°【考点】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FE,再根据外角性质求出∠B+∠C.【解答】解:∵AB∥DE,∠E=65°,∴∠BFE=∠E=65°.∵∠BFE是△CBF的一个外角,∴∠B+∠C=∠BFE=∠E=65°.故选D.【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5.(3分)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对各选项画出示意图,观察图形,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注意数形结合法的应用,注意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3分)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3=∠7,∠2=∠6;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5+∠6=180°.而∠4与∠8是AD和BC被BD 所截形成得内错角,则∠4=∠8错误.【解答】解:∵AB∥CD,∴∠3=∠7,∠2=∠6,∠3+∠4+∠5+∠6=18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36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作出PA∥a,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得出∠1+∠2+∠3的值.【解答】解:过点P作PA∥a,∵a∥b,PA∥a,∴a∥b∥PA,∴∠1+∠MPA=180°,∠3+∠APN=180°,∴∠1+∠MPA+∠3+∠APN=180°+180°=360°,∴∠1+∠2+∠3=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作出PA∥a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若∠1=70°,则∠2=70度.【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做题.【解答】解:由题意得:直线a∥b,则∠2=∠1=70°【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9.(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2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进行做题.【解答】解:∵直尺的两边平行,∴∠2=∠4=50°,又∵∠1=30°,∴∠3=∠4﹣∠1=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0.(3分)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则∠2=70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2 :应用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对顶角相等进行解题.【解答】解:因为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所以∠2与∠1的对顶角之和为180°.又因为∠1与其对顶角相等,所以∠2+∠1=180°,故∠2=180°﹣∠1=180°﹣110°=70°.【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11.(3分)如图,已知a∥b,∠1=70°,∠2=40°,则∠3=70度.【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把∠2,∠3转化为△ABC中的角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由对顶角相等可得∠ACB=∠2=40°,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知∠ABC=180°﹣∠1﹣∠ACB=70°.又∵a∥b,∴∠3=∠ABC=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12.(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DCE=∠A(答案不唯一).【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专题】26 :开放型.【分析】能判定CE∥AB的,判别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因而可以判定的条件是:∠DCE=∠A或∠ECB=∠B或∠A+∠ACE=180°.【解答】解: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是:∠DCE=∠A或∠ECB=∠B或∠A+∠ACE=180°.故答案为:∠DCE=∠A(答案不唯一).【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13.(3分)如图,已知AB∥CD,∠α=8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α的顶点作AB的平行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1,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2,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α的顶点作AB的平行线EF,∵AB∥CD,∴AB∥EF∥CD,∴∠1=180°﹣120°=60°,∠2=25°,∴∠α=∠1+∠2=60°+25°=85°.故答案为:8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此类题目,难点在于过拐点作平行线.14.(3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50°.【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AD∥BC,求出∠FE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则可知∠DEF=∠FED′,最后求得∠AED′的大小.【解答】解:∵AD∥BC,∴∠EFB=∠FED=65°,由折叠的性质知,∠DEF=∠FED′=65°,∴∠AED′=180°﹣2∠FED=50°.故∠AED′等于50°.【点评】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知识,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2、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概念求解.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5分)如图,已知AB∥CD,∠A=70°,求∠1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A,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D,∴∠2=∠A=70°,∴∠1=180°﹣∠2=180°﹣70°=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5分)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是互余.【考点】J3:垂线.【分析】根据垂直得直角:∠BOD=90°;然后由平角的定义来求∠1与∠2的关系.【解答】解:∵AB⊥CD,∴∠BOD=90°.又∵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1+∠2=180°﹣∠BOD=90°,即∠1与∠2互余.故答案是:互余.【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注意已知条件“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告诉我们∠FOE为平角.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6分)如图,已知∠1=70°,∠2=70°,∠3=60°,求∠4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证明a∥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4的度数.【解答】解:∵∠1=70°,∠2=70°,∴∠1=∠2,∴a∥b,∴∠3=∠4.又∠3=60°,∴∠4=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中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中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6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先根据∠CDE=150°求出∠1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CDE=150°,∴∠1=180°﹣∠CDE=180°﹣150°=30°,∵AB∥CD,∴∠1=∠3=30°,∵BE平分∠ABC,∴∠1=∠3=∠2=30°,∴∠C=180°﹣∠1﹣∠2=180°﹣30°﹣30°=1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较简单题目.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8分)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AD∥C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AD∥BC时,∠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7 :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直接完成填空.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成立.【解答】解:①若∠1=∠2,则AD∥CB(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AD∥BC时,∠3=∠C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评】在做此类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看两个角到底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角.20.(8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此题首先要根据对顶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到一组同位角相等,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两条直线平行.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同旁内角互补,从而进行求解.【解答】解:∵∠1=∠2,∠2=∠EHD,∴∠1=∠EHD,∴AB∥CD;∴∠B+∠D=180°,∵∠D=50°,∴∠B=180°﹣50°=130°.【点评】综合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难度不大.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4 :证明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可证明.【解答】证明:∵AB∥CD,∴∠BAC=∠D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CF,∴∠EAC=∠F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AE+∠EAC,∠DCA=∠DCF+∠FCA,∴∠BAE=∠DCF.【点评】重点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这一性质.22.(9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如图,过点O作OP∥AB,则AB∥OP∥CD.所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将(∠1+∠2)转化为(∠AOP+∠POC)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O作OP∥AB,则∠1=∠AOP.∵AB∥CD,∴OP∥CD,∴∠2=∠POC,∵∠AOP+∠POC=90°,∴∠1+∠2=9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定理: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定理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AD∥BC,∠B=3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EAD 的度数,又由AD是∠EA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得∠DAC的度数,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AD∥BC,∠B=30°,∴∠EAD=∠B=30°,∵AD是∠EAC的平分线,∴∠DAC=∠EAD=30°,∵AD∥BC,∴∠C=∠DAC=30°.∴∠EAD=∠DAC=∠C=3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是解此题的关键.24.(12分)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J3:垂线.【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E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CN的度数,然后再根据CM⊥CN即可求出∠BCM的度数.【解答】解:∵AB∥CD,∠B=40°,∴∠BCE=180°﹣∠B=180°﹣40°=140°,∵CN是∠BCE的平分线,∴∠BCN=∠BCE=×140°=70°,∵CM⊥CN,∴∠BCM=20°.【点评】本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比较简单.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的值为()A.4 B.﹣4 C.±4 D.﹣162.下列各数中,3.14159,,0.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个),﹣π,,,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果±1是b的平方根,那么b2013等于()A.±1 B.﹣1 C.±2013 D.14.已知=1.147,=2.472,=0.5325,则的值是()A.24.72 B.53.25 C.11.47 D.114.75.若,则2a+b﹣c等于()A.0 B.1 C.2 D.36.已知甲、乙、丙三数,甲=6+,乙=2+,丙=,则甲、乙、丙的大小关系为()A.甲=乙=丙B.丙<甲<乙C.甲<丙<乙D.丙<乙<甲7.下列等式:①=,②=﹣2,③=2,④=﹣,⑤=±4,⑥﹣=﹣2;正确的有()个.A.4 B.3 C.2 D.18.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几个()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③是3的立方根;④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⑤2的算术平方根是.A.2个B.3个C.4个D.5个9.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是:a在b的左边,b在0的左边,c在0的右边,则计算a+|b﹣a|+|b﹣c|的结果是()A.c B.2b+c C.2a﹣c D.﹣2b+c10.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3、的对应点分别为C、B,点C是AB的中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A.B.C.D.二、填空题11.的相反数是,的绝对值是,的倒数是.12.已知:,则x+17的算术平方根为.13.已知:2a﹣4、3a﹣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这个正数是.14.一个负数a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若一个数a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则﹣5+2=.15.若(x﹣15)2=169,(y﹣1)3=﹣0.125,则=.16.如图,A,B,C是数轴上顺次三点,BC=2AB,若点A,B对应的实数分别为1,,则点C对应的实数是.三、解答题17.计算:①|1﹣|+|﹣|+|﹣2|+|2﹣|;②(﹣2)3×+×(﹣)2﹣;③||﹣()3+﹣||﹣1;④+(﹣1)2009+﹣|﹣5|++.18.求下列各等式中的x:(1)27x3﹣125=0(2)(3)(x﹣2)3=﹣0.125.19.在图中填上恰当的数,使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的和都是0.20.国际比赛的足球场长在100米到110米之间,宽在64米到75米之间,现有一个长方形的足球场,其长是宽的1.5倍,面积是7560平方米,问这个足球长是否能用作国际比赛吗?21.王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为2m﹣6,它的平方根为±(m﹣2),求这个数.小张的解法如下:依题意可知,2m﹣6是m﹣2或者是﹣(m﹣2)两数中的一个,(1)当2m﹣6=m﹣2,解得m=4.(2)所以这个数为(2m﹣6)=(2×4﹣6)=2.(3)当2m﹣6=﹣(m﹣2)时,解得m=.(4)所以这个数为(2m﹣6)=(2×﹣6)=﹣.(5)综上可得,这个数为2或﹣.(6)王老师看后说,小张的解法是错误的.你知道小张错在哪里吗?为什么?请予改正.22.已知:=0,求实数a,b的值,并求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23.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9的立方根是2,c是的整数部分,求a+2b+c的算术平方根.24.已知实数a、b与c的大小关系如图,化简:﹣+.25.先阅读然后解答提出的问题:设a、b是有理数,且满足,求b a的值.解:由题意得,因为a、b都是有理数,所以a﹣3,b+2也是有理数,由于是无理数,所以a﹣3=0,b+2=0,所以a=3,b=﹣2,所以b a=(﹣2)3=﹣8.问题:设x、y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求x+y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的值为()A.4 B.﹣4 C.±4 D.﹣16【考点】22:算术平方根.【专题】1 :常规题型.【分析】先求出被开方数,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解答】解:=﹣=﹣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计算,先求出被开方数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各数中,3.14159,,0.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个),﹣π,,,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26:无理数.【专题】1 :常规题型.【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由此可得出无理数的个数.【解答】解:由定义可知无理数有:0.131131113…,﹣π,共两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3.如果±1是b的平方根,那么b2013等于()A.±1 B.﹣1 C.±2013 D.1【考点】21:平方根.【分析】根据1的平方根是±1确定出b=1,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是b的平方根,∴b=1,∴b2013=12013=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有理数的乘方,是基础题,确定出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1.147,=2.472,=0.5325,则的值是()A.24.72 B.53.25 C.11.47 D.114.7【考点】24:立方根.【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小数点移动3位,立方根的小数点移动1位解答.【解答】解:==1.147×10=11.4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应用,要注意被开方数与立方根的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5.若,则2a+b﹣c等于()A.0 B.1 C.2 D.3【考点】23: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16: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1F: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c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则2a+b﹣c=﹣4+1+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6.已知甲、乙、丙三数,甲=6+,乙=2+,丙=,则甲、乙、丙的大小关系为()A.甲=乙=丙B.丙<甲<乙C.甲<丙<乙D.丙<乙<甲【考点】2A:实数大小比较.【分析】由4<<5<<<6,可得10<6+<11,7<2+<8,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4<<5<<<6,∴10<6+<11,7<2+<8,∴丙<乙<甲.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各数在哪两个整数之间.7.下列等式:①=,②=﹣2,③=2,④=﹣,⑤=±4,⑥﹣=﹣2;正确的有()个.A.4 B.3 C.2 D.1【考点】24:立方根;22:算术平方根.【分析】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解答】解:=,故①正确.=4,故⑥正确.其他②③④⑤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然后根据概念求解.8.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几个()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③是3的立方根;④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⑤2的算术平方根是.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27:实数.【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实数的定义判断②;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判断③;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④;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判断⑤.【解答】解: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因为1的平方根是±1,故判断错误;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故判断正确;③是3的立方根,故判断正确;④π是无理数,而π不带根号,所以无理数不一定是带根号的数,故判断错误;⑤2的算术平方根是,故判断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及无理数、实数的定义,是基础知识,需熟练掌握.9.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是:a在b的左边,b在0的左边,c在0的右边,则计算a+|b﹣a|+|b﹣c|的结果是()A.c B.2b+c C.2a﹣c D.﹣2b+c【考点】29:实数与数轴.【专题】21 :阅读型.【分析】首先从数轴上a、b、c的位置关系可知:a<b,则b﹣a>0,c>b,则b﹣c<0.【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a<b,则b﹣a>0,c>b,则b﹣c<0,原式=a+(b﹣c)+(c﹣b)=a+b﹣a+c﹣b=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和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10.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3、的对应点分别为C、B,点C是AB的中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A.B.C.D.【考点】29:实数与数轴.【分析】点C是AB的中点,设C表示的数是c,则﹣3=3﹣c,即可求得c 的值.【解答】解:点C是AB的中点,设C表示的数是c,则﹣3=3﹣c,解得:c=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正确理解c与3和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二、填空题11.的相反数是﹣1,的绝对值是3,的倒数是﹣.【考点】28: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解答;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和绝对值的性质解答;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和倒数的定义解答.【解答】解:1﹣的相反数是﹣1;∵=﹣3,∴的绝对值是3;∵=﹣4,∴的倒数是﹣.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相反数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和倒数的定义,熟记概念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已知:,则x+17的算术平方根为3.【考点】24:立方根;22:算术平方根.【分析】首先利用求得x的值,然后在求x+17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解:∵,∴5x+32=﹣8,解得:x=﹣8,∴x+17=﹣8+17=9,∵9的算术平方根为3,∴x+17的算术平方根为 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求得x的值,然后求x+17的算术平方根.13.已知:2a﹣4、3a﹣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这个正数是4或100.【考点】21:平方根.【分析】2a﹣4、3a﹣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它们互为相反数或相等,即可列出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a﹣4、3a﹣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这两个式子一定互为相反数或相等.即:(2a﹣4)+(3a﹣1)=0或2a﹣4=3a﹣1,解得:a=1或a=﹣3,则这个数是:(2a﹣4)2=4或(2a﹣4)2=100故答案为:4或10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4.一个负数a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1;若一个数a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则﹣5+2=﹣9.【考点】2C:实数的运算.【分析】因为一个负数a的倒数等于它本身,所以a=﹣1,由此即可求出的值;因为一个数a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所以a=0,由此即可求出﹣5+2的值.【解答】解:∵一个负数a的倒数等于它本身,∴a=﹣1,∴==1;∵一个数a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a=0,∴﹣5+2=0﹣5﹣4=﹣9.故答案为:1,﹣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和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找到a的值.15.若(x﹣15)2=169,(y﹣1)3=﹣0.125,则=1或3.【考点】2C:实数的运算.【分析】先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已知的两个方程求出x、y的值,然后再代值求解.【解答】解:方程(x﹣15)2=169两边开平方得x﹣15=±13,解得:x1=28,x2=2,方程(y﹣1)3=﹣0.125两边开立方得y﹣1=﹣0.5,解得y=0.5,当x=28,y=0.5时,=3;当x=2,y=0.5时,=1.故答案为:1或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立方法的运用,也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注意两种开方的结果的不同.16.如图,A,B,C是数轴上顺次三点,BC=2AB,若点A,B对应的实数分别为1,,则点C对应的实数是3﹣2.【考点】29: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数轴的特点表示出AB的长,在表示出BC的长,然后用点B表示的数加上BC的长度计算即可.【解答】解:∵点A,B对应的实数分别为1,,∴AB=﹣1,∴BC=2AB=2(﹣1)=2﹣2,∴点C对应的数是+2﹣2=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主要利用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表示,是基础题.三、解答题17.计算:①|1﹣|+|﹣|+|﹣2|+|2﹣|;②(﹣2)3×+×(﹣)2﹣;③||﹣()3+﹣||﹣1;④+(﹣1)2009+﹣|﹣5|++.【考点】2C:实数的运算.【专题】11 :计算题.【分析】①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②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平方根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③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④原式利用平方根,绝对值,以及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①原式=﹣1+﹣+2﹣+﹣2=﹣1;②原式=﹣8×4﹣4×﹣3=﹣32﹣1﹣3=﹣36;③原式=﹣+2.5﹣﹣1=;④原式=﹣1+﹣5+﹣=﹣5.【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求下列各等式中的x:(1)27x3﹣125=0(2)(3)(x﹣2)3=﹣0.125.【考点】24:立方根.【分析】(1)先移项,然后将三次项的系数化为1,开立方即可得出x的值;(2)先开立方、开平方,然后移项合并,再开立方,可得出x的值;(3)直接开立方得出(x﹣2)的值,继而可得出x的值.【解答】解:(1):移项得:27x3=125,系数化为1得:x3=,开立方得:;(2)原方程可化为:x3=﹣8,开立方得:x=﹣2;(3)开立方得:x﹣2=﹣0.5,移项得:x=1.5.【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开立方的运算,属于基础题.19.在图中填上恰当的数,使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的和都是0.【考点】2C:实数的运算.【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填写表格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国际比赛的足球场长在100米到110米之间,宽在64米到75米之间,现有一个长方形的足球场,其长是宽的1.5倍,面积是7560平方米,问这个足球长是否能用作国际比赛吗?。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汇总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汇总
7.易混淆的三个数(自行分析它们)
(1) (2) (3)
综合演练
一、填空题
1、(-0.7)2的平方根是2、若 =25, =3,则a+b=
3、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则a的值是
4、 =____________5、若m、n互为相反数,则 =_________
6、若 ,则a______07、若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5.如果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
(a称为被开方数)。
6.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7.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叫开平方(开立方)。
8.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并且符号与这个数一致;只有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且为0.
A.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②、③是正确命题;C.①、③是正确命题;D.以上结论皆错
9、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A.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B.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和等于平角,则这两个角为邻补角
D.平移变换中,各组对应点连成两线段平行且相等
10、如图7, , 分别在 上,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
二、练习:
1、如图1,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
A.50°B.60°C.140°D.160°
2、如图2,已知AB∥CD,∠A=70°,则∠1的度数是()
A.70° B.100° C.110° D.130°
3、已知:如图3, ,垂足为 , 为过点 的一条直线,则 与 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一)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1.多项式xy+2xy-9xy+8的次数是()。

A。

3 B。

4 C。

5 D。

6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x×6x=12x B。

y^4248/ y^433=m^2/3m C。

(x+y)^2=x^2+y^2 D。

4a^2-a^2=3a^23.计算(a+b)(-a+b)的结果是()。

A。

b-a B。

a-b C。

-a-2ab+b D。

-a+2ab+b4.3a-5a+1与-2a-3a-4的和为()。

A。

5a-2a-3 B。

a-8a-3 C。

-a-3a-5 D。

a-8a+5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1/3)^2=1/9 B。

9×5=45 C。

(-5)^2=25 D。

2^-3=-1/86.若am/bn=(-2)^11.a^8b^6=2,那么m^2-2n的值是()。

A。

10 B。

52 C。

20 D。

327.要使式子9x+25y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A。

15xy B。

±15xy C。

30xy D。

±30xy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1.在代数式3xy,m,6a-a+3,12,-1/2xy中,单项式有5个,多项式有4个。

的系数是-5,次数是3.3.多项式3ab-ab+25/4有3项,分别是3ab,-ab,25/4.4.⑴x×x=x^2.⑵y^3/y^2=y。

⑶2a^2b^9/8=1/4a。

⑷-x^5y^2/2=-x^5y^2/2.⑸a/a=1.⑹10×5=50.5.⑴(mn)^-2=9/4mn^2.⑵(x-5)(x+5)=x^2-25.⑶(2a-b)^2=4a^2-4ab+b^2.⑷-12xy^2/2=-6xy^2.⑸(53/22)÷a=5/11m。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共有12道小题)1.如图,将直线乙沿四的方向得到直线b若N『50° ,则N2的度数是()A.40°B.50°C.90°D.130°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 含30。

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

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N1的度数是(A. 30°B. 20°C.3.如图,Zl+Z2=180°90 a15° D. 14°\一 1,Z3=100° 则N4 等于()A. 70°B. 80°C.90°D. 100°4.如图々〃处等边△板的顶点£在直线r上,Zl= 20° ,则N2的度数为()上BA. 60°B. 45°5.如图,已知直线a〃8, N如131° oo o oC. 40°D.30°,则N2等于()则N2的度数是()7.如图,AB〃CD,EF交AB、CD于点E、F,EG平分NBEF,交CD于点G.若如1=40° , 则NEGF=()8.如图,4?是/见。

的平分线,AD//BC. ZB=30° ,则为()C. 70°D. 110°9.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C. 80°D. 120°)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对顶角相等10.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则N2的度数是()NE=3(T ,则NA的度数为(A. 30°B. °C. 35°D. ° 二、填空题(共有8道小题)13.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左6、。

(完整word)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汇总,推荐文档

天天学BA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全 第17页共17页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 1所示, _________ 与 ___ 互为对顶角。

_=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 2所示,当 _ = 90°时,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知识网络结构 相交线 相交线垂线 同位角、 二、知识要点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内错角、同旁 内角 平行线及其判定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定义: 判定1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2判定3 判定4 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种:相交和平行,垂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 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命题、定理平移:同位角相等,两直 :内错角相等,两直 :同旁内角互补,两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线平行线平行 直线平行 的两直线平行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 况。

相等相等 角互补 的两直线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 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 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公共点,称这两条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 互为邻补角,与 互为邻补角。

+ 180°; _+ 180°; _+180°; _+180 °。

性质3:如图2所示,当旦丄_b_时, =9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精要归纳整理附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精要归纳整理附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精要归纳整理附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邻补角、对顶角(对顶角相等)、5.1.2垂线:垂直、垂线、垂足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要会区分:顾名思义去理解)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平行)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2.2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平行线的性质5.3.1性质(因为平行,所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5.3.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

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证明:推理的过程。

5.4平移: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平方根或二次方根、开平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6.2立方根(立方根或三次方根、开立方、根指数)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6.3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数a的相反数是-a o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平面直角坐标系7.1.1有序数对(a,b)。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上,由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

X轴即横轴,y轴即纵轴,交点为原点,正方向分别为向右和向上。

有序数对即坐标。

象限:分为第一、二、三、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第三题)ABC D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c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及平行线》测试卷班级 姓名 坐号 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可以得到( )A 、∠1=∠2 B、∠2=∠3 C 、∠1=∠4 D、∠3=∠43、直线、、相交于O ,则∠1+∠2+∠3=( )A 、90°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及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A B CDE (第10题)ABCD EF G H第13题ABCD(第7题)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及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及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及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B =23°,∠D =42°,则∠E =( ) A 、23° B、42° C、65° D、1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相交于点O ,若∠=100°,则 ∠=。

12、若∥,∥,则,其理由 是。

1A BOFDEC(第18题)(第14题)第17题AB CDMN1213、如图,在正方体中,及线段平行的线段有 。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

1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

三 、(每题5分,共15分)17、如图所示,直线∥,∠1=75°,求∠2的度数。

18、如图,直线 、相交于O ,平分∠,⊥于点O ,∠1=50°,求∠ 、∠的度数。

19、如图,在长方形中,=10,=6,若此长方形以2的速度沿着A →B 方向移动,则经过多长时间,平移后的长方形及原来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A BDGEH C(第18题)AB C四、(每题6分,共18分)20、△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21、如图,选择适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

此时,∠1=∠2,∠3=∠4,如果红球及洞口的连线及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30°,那么∠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AODBE CDEF第19题)22、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及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55°,求∠1和∠2的度数。

五、(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23、如图,E 点为上的点,B 为上的点,∠1=∠2,∠C =∠D ,那么∥,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1=∠2,∠2=∠3 ,∠1=∠4(∴∠3=∠4( )∴∥ ( )∴∠C =∠( ) ∵∠C =∠D ( ) ∴∠D =∠( ) ∴∥( ) 24、如图,平分∠,平分∠,若⊥, (1)当∠=30°,∠= 当∠=60°,∠=(2)通过上面的计算,猜想∠的度数及∠BA CD EF G MN12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3相帅炮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班级 姓名 坐号 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 、红星电影院2排B 、北京市四环路C 、北偏东30°D 、东经118°,北纬40°2、若点A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B (,n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若点P 在x 轴的下方,y 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 的坐标为( )A 、(3,3)B 、(-3,3)C 、(-3,-3)D 、(3,-3) 4、点P (x ,y ),且<0,则点P 在( )A 、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BC 、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D 5、如图1,及图1中的三角形相比,图2中的三角形发生 的变化是(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B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C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D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则位于点( )A 、(1,-2)B 、(-2,1)C 、(-2,2)D 、(2,-2)7、若点M(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M位于()A、第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C、第四象限D、第二、四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8、将△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及原图形的关系是()A、将原图形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B、将原图形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C、将原图形向y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D、将原图形向y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9、在坐标系中,已知A(2,0),B(-3,-4),C(0,0),则△的面积为()A、4B、6C、8D、310、点P(x-1,x+1)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点A在x轴上方,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A的坐标是。

12、已知点A(-1,b+2)在坐标轴上,则b=。

13、如果点M(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b)在第象限。

14、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3,=5线上,则a+b+的值等于。

ABCD(第17题)(第19题)16、已知矩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将矩形沿x 轴向左平移到使点C 及坐标原点重合后, 再沿y 轴向下平移到使点D 及坐标原点重合,此时点B 的 坐标是。

三、(每题5分,共15分)17、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3,以顶点A 为原点,且有一组邻边及坐标轴重合,求出正方形各个顶点的坐标。

18、若点P (x ,y )的坐标x ,y 满足=0,试判定点P 在坐标平面上的位置。

19、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S △=24,=,=12,求△三个顶点的坐标。

四、(每题6分,共18分)65432123456B A4567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 (5,1),B (5,0),C (2,1),D (2,3),并顺次连接,且将所得图形向下平移4个单位,写出对应点A '、B '、C '、D '的坐标。

2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以下表格的交点上,其中A (3,3),B (3,5),请在表格中确立C 点的位置,使S △=2,这样的点C 有多少个,请分别表示出来。

22、如图,点A 用(3,3)表示,点B 用(7,5)表示,若用(3,3)→(5,3)→(5,4)→(7,4)→(7,5)表示由A 到B 的一种走法,并规定从A 到B 只能向上或向右走,用上述表示法写出另两种走法,并判断这几种走法的路程是否相等。

五、(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23、图中显示了10名同学平均每周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单位:小时)。

(1)用有序实数对表示图中各点。

(2)图中有一个点位于方格的对角线上,这表示什么意思?(3)图中方格纸的对角线的左上方的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右下方的点呢?(4)估计一下你每周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在图上描出来,这个点位于什么位置?2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1)请写出△各点的坐标。

A BE(第3题)(2)求出S △(3)若把△向上平移2在图中画出△变化位置,并写出A ′、B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测试卷班级 姓名 坐号 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3,3B 、3,3,6C 、3,2,5D 、3,2,6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是△的高,延长至E ,使=,△的面积为S 1,△的面积为S 2,那么( )A 、S 1>S 2B 、S 1=S 2C 、 S 1<S 2D 、不能确定 4、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直角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AB A BCDP12第7题AB CD第10题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形所示,C 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则点C 的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6、已知△中,∠A 、∠B 、∠C 三个角的比例如下,其中能说明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3:4B 、1:2:3C 、4:3:5D 、1:2:2 7、点P 是△内一点,连结并延长交于D ,连结, 则图中∠1、∠2、∠A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2>∠1 B、∠A >∠2>∠1 C 、∠2>∠1>∠A D 、∠1>∠2>∠A8、在△中,∠A =80°, 、分别平分∠、∠,、相交于点O ,则∠等于( )A 、140° B、100° C、50° D、130°9、下列正多边形的地砖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是( ) A 、正三角形B 、正四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10、在△中, ∠=90°,∠A =50°,∥,则∠ 等于( )A 、40° B、50° C、45° D、6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第1个第2个第3个11、P 为△中边的延长线上一点,∠A =50°,∠B =70°,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