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图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章 第4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合集下载

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3.时区与区时 (1)时区的划分 ①在地球上经度每隔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 ② 以 本 初 子 午 线 为 基 准 , 从 7.5° W 到 7.5° E 划分为一个时区, 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每隔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 中时区以西,每隔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④东西十二区各跨 7.5 ° ,合为一个时区。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 相差 1 小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2.周期 时间 恒星日 太阳日
23时56分4秒
意义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昼夜交替的周期
24 小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3.速度 角速度 除 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 角速度都相同,约为 15° /h 由 赤道 向 两极 逐渐减小;赤道最 大,极点为 0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2.(2016· 浙江高考)5 月 23 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 W)时,北京 时间是( ) B.24 日 2 时 08 分 D.22 日 2 时 52 分
A.24 日 2 时 52 分 C.23 日 3 时 08 分
A [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时,该地地方时为 5 月 23 日 12 时,而北京 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即 120° E 的地方时, 与墨西哥某城市(103° W)相差 223° (顺 地球自转方向经过 0° 经线),时间相差 14 时 52 分,因此北京时间应为 24 日 2 时 52 分,选项 A 正确。]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4讲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4讲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图说考点】
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在一般图示中,即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球自西 向东转。在俯视图中,则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手势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经度变化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东经的度数向东增大,西经的度数向西增大。如下图所示:
地球的自转速度判断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 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 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5) 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 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误区警示
(1)“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中 的“早”有所不同。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方位,相对位 置偏东的地点的时间数值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大,即 时间较早。
(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 在116°E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中时区的区时或0°经 线的地方时。
(2)俯视从从北南极极上上空空看看::__逆顺____时时____针针____方方向向,,如如下下面面甲乙图图所所示示
2.周期:1个恒星日
代表含义 参照物 时间长度 自转角度 意义
A _恒__星__日
遥远 恒星
B 太阳日 太阳
23时56 分4秒
3_6_0_°__
自转真 正周期
_2_4_时_
360°59′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2_4_个__时__区___,每时区__跨__经__度__1_5_°_。 ②区时:每个时区_中__央__经__线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高考复习方案中图版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张

高考复习方案中图版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张

互 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时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
动 探 究
第二十页,共39页。
返回 (fǎnhuí)
第4讲 地球的自转(zìzhuàn)及其地理意义
► 探究点三 时间计算(jì suàn)和日期变更
1.地方时的计算(jì suàn)
地方时是指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间。同一经线上
地方时 ,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
第十七页,共39页。
返回 (fǎnhuí)
第4讲 地球的自转(zìzhuàn)及其地理意义
3.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理方位和地球自转方向
晨线东侧为昼,西侧为夜,昏线反之,据此可确定地球上的东
西方向,进而确定南北方向。根据(gēnjù)地球自西向东转确定
考 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计算区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定时区,二定时,三定
向,四定差,五定值
区时的 计算
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所在地时区 。方法:该地的经度数除以15°,其得数四舍五入保留的 整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

定时、定向、定差、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考 点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
互 动
地理(dìlǐ)意义


综 合 能 力 提 升
第一页,共39页。
第4讲 地球的自转(zìzhuàn)及其地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
自 主
1.概念(gàiniàn):地球围绕其自转轴(地轴)不停地
梳 旋转,叫作地球自转。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 中图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 中图版

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17·枣庄九中模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题。

1.如上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A.甲—乙段B.乙—丙段C.丙—丁段D.丁—甲段2.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南移动C.南半球,向北移动D.南半球,向南移动3.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D.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解析:第1题,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从图中可知,丁—甲段公转速度较快,用时最少。

第2题,从图中可知,地球处于1月初以后,春分日以前,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第3题,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我国处于春分日后的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极昼范围扩大。

答案:1.D 2.C 3.D读我国某地2017年高考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回答4~5题。

4.2017年高考期间( )A.太阳直射点南移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D.北京昼长减小5.6月7日语文科考试结束时,兰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图中的( )A.①位置B.②位置C.③位置D.④位置解析:第4题,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月7、8日,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方向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A、D错误,C正确;地球在7月初公转到远日点位置,公转速度较慢,所以高考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减慢,B项错误。

第5题,兰州位置偏西,当北京时间为11:30时,兰州的地方时还未到11:30,太阳在东南方位,所以影子朝向西北方向,类似于图中的①位置。

答案:4.C 5.A某人于2016年12月随队友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右图所示),休息了12个小时,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

最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中图版必修1 精品

最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中图版必修1 精品
原因 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 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 特点 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
向力越大 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 表现
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变
(1)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 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 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
原理 应用
(2)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3)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4)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特别提示 可用“手势”法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 的偏向
方法: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手心向上“南左北右”, 四指指向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运动物体 的偏转方向。
考点二 时间的相关计算与判断 1.地方时的确定与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 度 4 分,东 加西减。具体计算可分为 4 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 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即在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点的地方时。 有两种情况:一是题干或材料中直接给出某点时间;二是 从光照图中获取隐含的时间信息。
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
(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阴影部分大多位于 22.5°W 以西,为西半球。甲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上,地方时为 6 时。 (2)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故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直射 点的经线地方时应为 12 时,以甲(经度为 30°W,地方时为 6 时)为参照点,可求出太阳直射点经度为 60°E。(3)据题意知, 该日太阳直射在 10°N 纬线上,故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69°。 世博馆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90°-69°=21°,故与墙 面的夹角为 69°。 答案 (1)西 6 (2)北 东经60° (3)69°真题 3 (2008·上海地理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中图版必修1.doc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中图版必修1.doc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昼夜交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2.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日月升落B.极昼极夜C.月相变化D.四季转换3.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B.24小时零4分C.24小时56分D.24小时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a、c两线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不可能重合B.二者一年之中有两次重合机会C.二者只有在春分日重合D.二者夹角最大为30°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的是() 下图中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

G、I分别为BH、HD的中点。

读图,回答6~9题。

6.若BAD是晨昏线,且D点正值日出,一架飞机自H点出发,沿赤道向东匀速飞行,12小时后又回到H点,则飞机上的人能观测到()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一次日出,两次日落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7.若CAE是晨昏线,A点不是极点,且此时G点正值日出,则A、G、H、I的地方时分别是() A.1086 4 B.6121824C.12186 4 D.12612188.若DE是晨线的一段,则该日全球昼夜比例为() A.1∶1 B.1∶2 C.1∶3 D.1∶49.下面关于图示中各点自转速度比较的判断,正确的是() A.线速度:A>B=G>FB.角速度:A=B>G=FC.线速度:B>A=E=FD.在上题条件下角速度:A=B>D=C读“某日晨线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

据此回答10~11题。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际标准时间可能是2时40分B.a点地方时可能是12时C.b点地方时可能是14时D.c点地方时可能是0时11.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A.向东—向西—向东B.向西—向东—向西C.向右—不偏转—向左D.向左—不偏转—向右12.下图P为北极点,弧MZN为夜弧,∠MPX和∠NPY为7.5°,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弧PM为晨线,弧PN为昏线B.弧PN为晨线,弧PM为昏线C.M的地方时为5:30D.L正处于黑夜下图为“某卫星M绕地球运行轨道及方向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同一直线上,且北京时间是2009年6月22日20时,卫星运行的周期为6小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优质课件 中图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优质课件 中图版

2.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 B.同纬度,海拔变高,线速度变大,角速度不变 C.同海拔,纬度变低,角、线速度变大 D.同经度,角、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解析:第 1 题,e、a 相比,e 点线速度大、海拔高,其线速 度大,有可能是海拔高导致的,故 A 错误。e、b 相比,e 点 海拔低,线速度大,说明其纬度一定低于 b 点,故 B 正确。 e、c 相比,e 点线速度、海拔均小于 c,说明 e 点纬度有可能 等于或高于 c,故 C 错误。e、d 相比,e 点海拔高但线速度 小,说明纬度一定高于 d 点,故 D 错误。第 2 题,地球自转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高, 自转的线速度就越小;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自 转的线速度就越大;在地球上,除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故 B 项正确。 答案:1.B 2.B
2.区时的计算
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 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 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更。
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 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经过 m 小时到达 B 地,求飞机降落到 B 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 (1)降落到 B 地的时间=起飞时 A 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 (m)。 (2)降落到 B 地的时间=起飞时 A 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 时差。 注意:“±”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4)计算地方时:图甲中 A 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B 点地方 时为________;图乙中 P 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图丙中 Q 点地方时为________。 (5)计算区时:三图中的北京时间分别是图甲________时,图 乙________时,图丙________时。 (6)判断日期界线:三图中的日期分界线除 180°经线外,还有 图甲________经线,图乙______经线,图丙________经线。 (7)判断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图甲中有一从 A 到 C 水平运动的 物体,其偏转规律是向______偏(左或右)。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转及其意义(共44张PPT)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转及其意义(共44张PPT)
1
【知识梳理】 一、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
运动 形式
自转 绕 地轴 的旋转
公转 绕 太阳 的运动

概 念 示 意 图
2
方向
地轴空 间指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 —— 逆 时针 从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附近
同左
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1恒星日 1恒星年 运动周 (23时 56 分 4 秒) (365日 6 时9分 10 秒) 期 ↓ 1回归年为365日 现象周 1太阳日=24小时 5时 48 分46秒(直射 (昼夜更替周期) 期 点回归运动周期) 3
自转
公转
除南北极点外, 各地均为 平均约 近日点速度 角速度 15°/时(或 1°/天 速 快 (1 月初) 1°/4分) 远日点慢(7 度 因纬度而异, 平均约 月初) 线速度 自赤道向两极 30千米/ 递减 秒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面)与公转轨道 关系 平面(黄道面)目前存在 23°26′ 的 夹角(黄赤交角) 4
[审题答题规范专训]
1.从题干中“P 点正值日出,EF 表示晨昏线”可知 EF 为
晨 线。 ___ 2.从图中可获取以下信息
根据题意和图中 提供的信息可知 北极地区出现极 夜,说明太阳直 射南 半球,从图 中可知晨昏线与 极圈以内的纬线 相切,由此可知
太阳不可能直射 23°26′S ___________
3.地球自转速度。 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 0/ ___ ,其他地方约 __ 15 0 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 ____ 递减,两极点为___ 0 。
5
一、地球自转特征
金版资料19页
[2018· 武威模拟]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 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对应学生用书第18页)[识记—基础梳理]1.自转轴:地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如图A)。

(2)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如图B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图C )3.周期4. 速度[易误点拨]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星星每天都绕着一个轴自东向西旋旋转的轨迹呈一个个的同心圆,这就是恒星的周日视运动。

线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线的长度不同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同一时间内,旋转的角度除极点为零外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1)明确影响因素(2)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极点的线速度为0。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9790011】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1.A 2.B[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第1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

第2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故正确答案为B。

]考向2地球自转的速度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时,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时。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 .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 、b 两点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为( )A .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 .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 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D .b 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3.A 4.A [第3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v =111×15×cosΦ(Φ为所在纬度)千米/小时,该区域自转线速度为1 300~1 320千米/小时,而中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为837~1 447千米/小时,故图示区域位于中纬度。

又因为图中越往北自转线速度越小,按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的规律可知,越往北纬度越高,即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

第4题,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除了纬度之外,还有海拔,在同纬度条件下,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考点二|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识记—基础梳理]1.昼夜现象(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2)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晨昏线(圈),AOB 为晨线。

(3)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更替(1)成因:地球的自转。

(2)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易误点拨]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1)晨昏线的特点①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③晨昏线平分赤道。

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

④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日、秋分日时与地轴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为23°26′。

也可以说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⑤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切点的地方时为0:00(24:00)或12:00。

⑥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

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①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②确定地方时③确定日期和节气a.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时: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

④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a.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线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b.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⑤确定昼夜长短纬线被晨昏线分成⎩⎨⎧昼弧: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夜弧: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⑥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

[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晨昏线的特点5.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导学号:29790012】A .同时出现日落B .经过太阳直射点C .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D .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A [晨昏圈上12时的点位于晨昏圈与太阳直射经线的交点上,可以标示为右图中的P 点,P 点与其他四点M 、N 、K 、G 平均分布在晨昏圈上,将晨昏圈平均分割为五段弧线。

所求的不相邻两点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即示意图中晨昏圈上任意两段相邻的弧。

弧PK 上的点同时日落,A 项正确;示意图中O 点为太阳直射点,不在晨昏圈上,B 项错误;晨昏圈上各点纬度不同,不在同一纬线上,C 项错误;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为国际日界线(180°经线)。

此时晨昏圈与经线不重合,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不与经线重合(最短连线为晨昏圈的劣弧段),D 项错误。

]考向2晨昏线的应用6.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15°N,135°E B.15°S,135°WC.23°26′N,0°D.23°26′S,180°[解图流程][尝试解答]B考点三| 地方时和区时(对应学生用书第21页)[识记—基础梳理]1.地方时(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

(2)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2.时区与区时(1)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易误点拨]1.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①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

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为例:a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

b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

c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

d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

②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 点的地方时,以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 点位于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 点地方时,以B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 点位于B 点以西,应“西减”。

③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④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F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

2.区时的计算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2015·全国卷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7.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A.8:00~9:00B.11:00~12:00C.14:00~15:00 D.17:00~18:00A[M国国土大部分位于0°经线和10°W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

当地时间是8:00~9:00时,北京时间为16:00~17:00,都处在工作时间,故选A。

][解题技巧](2017·北京高考)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8题。

【导学号:29790013】8.甲城市所处时区是()A.西二区B.西十区C.东十区D.东二区B[读图可知,甲城市的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2:30~10:30,工作日机动车流量高峰值出现在上下班前后,城市工作时间一般为当地时间8:00~18:00。

B对:若甲城市位于西十区,则工作时间为当地时间8:30~16:30,处于白天。

A错:若甲城市位于西二区,则工作时间为当地时间16:30~00:30,大部分时间处于晚上。

C错:若甲城市位于东十区,则工作时间为当地时间4:30~12:30,有一段时间处于凌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