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外部设备的接口.ppt
外部信号与设备的接口ppt

接口的应用场景
通信设备
如交换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 ,用于数据通信和互联网接入。
电脑周边
如键盘、鼠标、打印机、U盘等, 用于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
工业控制
如传感器、执行器、PLC等,用于 数据采集、控制和监测。
消费电子
如手机、平板、相机等,用于数据 传输和多媒体应用。
05
接口的选用策略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接口类型
USB连接
通过USB接口将设备与电脑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适用于设备与电脑之间的远距离 通信,如打印机、摄像头等设备的连接。
网络连接
通过网络协议将设备与电脑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适用于设备与电脑之间的远距离 通信,如网络摄像头、远程服务器等设备的连接。
接口的维护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接口是否接触良好,线缆是否破损,如 有问题及时处理。
防尘防水
保持接口的防尘防水性能,避免接口受潮、进水 ,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清洁保养
定期清洁接口,去除灰尘和污垢,保证接口的正 常工作。
接口的故障排查
检查线缆
检查线缆是否完好无损,如线缆有破损或断路,需要更换线缆。
检查接口
检查接口是否接触良好,如接口松动或脱落,需要重新插拔接口 。
检查驱动程序
检查电脑是否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如驱动程序缺失或版本不匹 配,需要下载和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
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功能特点
03
EtherNet/IP接口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等时数据传输,适用于
多种应用场景。
03
常见设备接口种类
BNC接口
总结词
BNC接口是一种常见的视频接口,通常用于连接监控摄像头 等设备
计算机原理 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

1
2
3
为保证总线所传输的信息的有效性,总线 信息应具有单一性:在同一时刻至多只能有一 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但可以有多个部件同 时接收总线信息。
1. 总线电路: 输出挂在总线上的部件需通过“总线电路” 向总线发送信息。
总线电路由三态输出器件(TSL器件)承担。 input TSL control output
1. ISA总线:用于IBM PC/XT 微机系统,(8086),一共62根信号线, 其中20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4个读写信号,6个中断请求线,3 路DMA请求,还包括时钟、电源线和地等,总线带宽 8.33 MB/s。
2.EISA总线 (80386), 数据线扩展到了32位,带宽达到了33.3MB/s。 3. 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外围部 件互连) 总线频率为33 MHZ→66MHZ→133MHZ, 可以直接连接高速外部 设备。 同步时序总线,对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分时复用, 64根线,采用集中式的总线仲裁方式。 4.AGP总线(加速图形接口总线) AGP总线把主存和显存连接起来,不再走PCI总线。 5.USB总线(通用串行总线)主要用于连接低速输入输出设备。 带宽为1.5MB/s。
3. 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控制总线用来传送各类控制/状态信号。
包括I/O读写命令,MEMR/W存储器读写命令,应答信号,总线请求与 总线使用信号,复位信号,时钟信号等。
4. 电源线
许多总线标准中都包含了电源线的定义,主要有+5V逻辑电源;GND逻 辑电源地;-5V辅助电源;±12V辅助电源。
2.计数器查询方式
在计数器查询方式中,总线上的任一设备申请使用总线时,通过 BR线发出总线请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第6章 IO接口

三、I/O端口编址 (续) 2.I/O独立编址(续)
缺点: 专用I/O指令增加指令系统复杂性,且I/O指 令类型少,程序设计灵活性较差; 要求处理器提供MEMR#/MEMW#和IOR#/IOW#两 组控制信号,增加了控制逻辑的复杂性。
三、I/O端口编址 (续)
PC系列微机I/O端口访问 1.I/O端口地址空间
程序控制方式
程序控制方式是指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由程序 控制完成。 程序控制方式又分为无条件传送和条件传送两种 1.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 特点:输入时假设外设已准备好,输出时假设外设 空闲。 要求:输入接口加缓冲器,输出接口加锁存器。 应用:对简单外设的操作。
1. 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 输入接口的设计要求:
寻 址 确定输入端口地址 AB、M/ IO、ALE、DT/R 等待数据输入 等待数据输入 输入缓冲器 读入数据 输入缓冲器 DB CPU
一、 I/O 接口的功能 (续)
3. I/O接口应具有的功能(解决的方案)
1) 设置数据缓冲器以解决两者速度差异所带来的 不协调问题; 输出时: CPU DB 锁存器 输出设备数据线
以上三类信息分别通过各自的寄存器和相应的控制逻辑 来完成信息的传送。通常将这类寄存器和相应的控制逻辑称 为I/O端口。CPU与一个外设之间通常有三个端口。数据端口 (输入/输出);状态端口;控制端口。
二、I/O接口的一般结构 (续) I/O接口组成:接口由接口硬件和接口软件组成。 1.接口硬件
接口
这类接口面对总线,因此要使用三态输出器件; 对于输入信号有记忆功能的一般使用三态门; 对于输入信号无记忆功能的一般还要增加锁存功能;
1. 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
第六章输入输出接口基础(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6.1 接口的基本概念
3、什么是微机接口技术?
处理微机系统与外设间联系的技术 注意其软硬结合的特点 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使用和构造相应的接 口电路,编制配套的接口程序,支持和连接 有关的设备
§6.1 接口的基本概念
4、接口的功能
⑴对I/O端口进行寻址,对送来的片选信号进行 识别;
(2)根据读/写信号决定当前进行的是输入操作还 是输出操作,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缓冲和锁存 输出接口有锁存环节;输入接口有缓冲环节 实际的电路常见: 输出锁存缓冲环节、输入锁存缓冲环节
对接口内部寄存器的寻址。
P279
§6.2 CPU与外设之间数据的传送方式
CPU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的控制方式通常有 三种: 程序方式:
• 无条件传送方式和有条件传送方式
中断方式 DMA方式
§6.2 CPU与外设之间数据的传送方式
一、程序方式 指用输入/输出指令,来控制信息传输
的方式,是一种软件控制方式,根据程序控 制的方法不同,又可以分为无条件传送方式 和条件传送方式。
输入数据寄存器:保存外设给CPU的数据 输出数据寄存器:保存CPU给外设的数据
⑵ 状态寄存器
保存外设或接口电路的状态
⑶ 控制寄存器
保存CPU给外设或接口电路的命令
§6.1 接口的基本概念
接口电路的外部特性 主要体现在引脚上,分成两侧信号 面向CPU一侧的信号:
用于与CPU连接 主要是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程序不易阅读(不易分 清访存和访问外设)
00000
I/O 部分
§6.1 接口的基本概念
独立编址方式
FFFFF
优点:
I/O端口的地址空间独立
内存 空间
控制和地址译码电路相对简单 FFFF I/O
外部信号与设备的接口课件

*音频接口:如3.5mm音频接口, 用于连接音频输出设备(如音箱、 耳机)和输入设备(如麦克风)。
SATA接口:一种硬盘驱动器接 口,用于连接计算机主板和内部
硬盘驱动器。
其他接口类型
PCIe接口: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用于连接高速设备如显 卡、网络适配器等。
FireWire接口:一种高速串行总线标准,主要用于连接数码摄像机、外 置硬盘等设备。
语音控制
智能家居设备通常支持语音控制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设备的开关、调节参数等。
场景联动
智能家居设备可以设定不同的场景模式,实现设备之间的联动。例如,当用户进入卧室时, 灯光自动打开,窗帘自动关闭等。
工业自动化中的信号传输与控制
01
信号类型
02
通信接口
03
实时性要求
工业自动化中涉及的信号类型多样, 包括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等。这些信 号用于传输控制指令、传感器数据等。
实现不同系统或模块之间的数据 交换与共享。
可扩展性与灵活性,使得系统可 以方便地接入新的设备或模块。
外部信号与设备接口的分类
硬件接口
01
02
并行接口:通过多条数据线同时传输数据,速度快,但 接线复杂。
串行接口:通过一条数据线按顺序传输数据,接线简单, 但速度相对较慢。
03
04
软件接口
API接口: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允许不同软件应用程序 之间的通信。
这些接口类型各具特点,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这 些接口的定义、特点和类型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外部设备,确保设 备之间的兼容性和顺畅通信。
04
外部信号与接口的用
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01 02
第六章_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20
6.3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例] 设状态端口地址为086H,数据端口地址为084H,外 设忙碌D7=1,请用查询方式写出CPU从存储器缓冲区 Buffer送出1KB的数据给外设的程序段。 LEA SI , Buffer ;取Buffer的有效地址送SI MOV CX , 1000 ;循环次数 W1: MOV DX, 086H ;状态端口地址送DX W2: IN AL , DX ;从状态端口读入状态信息 AND AL,80H ; BUSY=0? JNZ W2 ; BUSY=1,返回继续查询 MOV AL,[SI] ; BUSY=0,取数据 MOV DX, 084H ;数据端口地址送DX OUT DX,AL ;数据输出到数据端口 INC SI ;SI指向下一个字节数据 LOOP W1 ;CX-1送CX≠0,循环 HLT ;CX=0,传送结束
FFFFF
内存 空间 I/O 空间
10
§6-2 I/O端口的编址与访问
二、 I/O端口地址的译码方法:
I/O端口地址译码的一般原则是:把CPU用于I/O端口寻址 的地址线分为高位地址线和低位地址线两部分:
将低位地址线直接连到I/O接口芯片的相应地址引脚, 实现片内寻址,即选中片内的端口。 将高位地址线与CPU的控制信号组合,经地址译码电 路产生I/O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 常见的译码器: 2/4线译码器74LS139 3/8线译码器74LS138
返回断点
6.3 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关于中断的几点说明:
采用中断的数据传送方式时,外设处于主动申请地 位,CPU配合进行数据传送;CPU不必反复去查询 外设的状态,而是可以与外设“并行工作”,因此 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并且更具有实时性。
第六章_IO接口和总线讲解

中断服务程序
启动外设
外设准备好 输入设备Ready=1 中断请求 输出设备 Busy=0
中断响应
中断请求 外设又一次准备好
中断响应
数据IN/OUT IRET
18
2019/8/3
4. DMA方式
第6章 I/O接口和总线
(1)DMA方式的提出----为什么要用DMA方式传送数据?
查询方式:查询时占用CPU时间。 中断方式:比查询方式传送效率高,但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输入时,外设数据已送到三态缓冲器。 输出时,CPU的输出信息已送到输出锁存器输入端。
14
2019/8/3
2.查询方式
第6章 I/O接口和总线
无条件传送的局限性:对于那些慢速的或总是准备好的 外设是适用的。
所谓查询方式就是微型计算机利用程序不断询问外部设 备的状态,根据它们所处的状态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安排在内存的地址空间中,外设地址 与内存地址统一编址。 优点:不需要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
可用全部的存储器操作指令。 如:mov kou1,bx 缺点:外设占用内存单元,相对减少
了内存容量。
第6章 I/O接口和总线
内存与外设
00000 00001
65
F3
02
00
24
内存
E0
EFFFF
F0000
F0001
查询工作方式1示5 意图
2019/8/3
(1)单一外设查询
CPU先查询外设状 态,而后决定数 据的传送。
第6章 I/O接口和总线
单一外设查询示意图
16
2019/8/3
(2)多个外设查询方式工作
2
多个外设查询方式工作流程
微机原理ch6

I/O接口和总线 第六章 I/O 接口和总线主要内容: §6-1 §6-1 I/O 接口电路的设计 接口电路的设计 I/O 接口电路的设计一、I/O 接口的功能 1、采用 I/O 接口的必要性键盘通信 鼠标器 绘图仪 显示器扫描仪键盘、鼠标、扫描仪是常用的输入设备;磁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是常用的输出 设备。
这些设备统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或者是 I/O 设备。
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 信息的交换称为通信。
由于外部设备的种类繁多,它们对所传输的信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这样就给计算机与 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下: (1)速度不匹配 CPU 的速度很高,而外设速度要低的多,一个快速的设备和一个慢速的设备通信时应该 要适应慢速设备的要求,所以会降低 CPU 的工作效率。
(2)信号电平不匹配 CPU 所使用的电平标准 TTL 电平,5V 高电平表示 1,0V 低电平表示 0;而外设的电平标 准较复杂,不同的外设有不同的电平标准。
(3)信号格式不匹配 CPU 总线上传送的通常是 8、16、32 位的并行数据,而各种外设使用的信息格式各不相 同。
(4)时序不匹配 各种外设都有自己的定时和控制逻辑,与计算机 CPU 时序不一致。
因此输入输出设备不能直接与计算机的系统总线相连,必须在 CPU 与外设之间设置专门1 16线总和口接外设 打印机 磁盘页章六第 义讲》理原机微《 共页 第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 计算机I/O接口电路。
2、接口功能 接口电路是专门为解决 CPU 与外设之间不匹配而设置的电路,它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功 能: (1)设置数据缓冲器解决速度不协调问题 经常使用锁存器和缓冲器实现此功能。
(2)设置信号电平转换电路 通过在接口电路中设置电平转换电路解决外设和 CPU 之间信号电平不一致的问题。
(3)设置信息转换逻辑以满足对各自格式的要求 将外设信息的格式转换成 CPU 可以接受的格式,如:通过 ADC 将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可 以接受的数字量;或者通过 DAC 将计算机送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去驱动外设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格式转换:若CPU字长16位,而外部 设备按位串行传送,则I/O接口需进行串-并 数据格式转换。若CPU字长32位,而外部设 备数据格式为8位,这时需进行组装或分解。
中断:一般用于I/O电路中,以提高接口 效率。
第6 页
接口的基本功能
一个完整的I/O接口,还包含相应
计 的软件驱动程序。这些软件有的放在
第 13 页
3. 接口信号说明举例
计 DCE为MODEM,DTE 为PC机。通信方式为全
算 双工(可不使用RTS和CTS)
机
硬
件
RS232
电话
线路 电话网
技
MODEM
术
PC
基
础
第 14 页
6.3 并行接口-Parallel Port
并行接口中数据
计 以并行方式传送,
算 每次一个字节(8
机 位),速度比串行
3. 增强型并行口(EPP):高速双向,传输速率500KB ~ 2MB/s。
术 4. 增强性能并行口(ECP):高速双向,传输速率500KB ~
基 2MB/s。需要DMA支持。
础 目前的PC机一般都支持EPP和ECP。可通过BIOS设置。
第 18 页
6.4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
基 USB: 速度慢、成本低。可应用于各种低速外设。
础
第 25 页
6.6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接口目前主
计 要用于连接硬盘的
算 光盘驱动器。一般
机 通过软电缆连接主
硬 件 技 术
机的IDE接口和硬 盘及光驱。
IDE的正式名称 为ATA (AT附属), IDE的初始版本来
读(In):接口中的数据→CPU
础
写(Out):CPU数据→I/O接口
CPU 总线
I/O接口 I/O设备
第4 页
6.1 接口的基本功能
接口一般具有地址译码、数据传送、数据缓
计 冲、信号变换、中断等功能。
算
地址译码:一个计算机系统有多种和多台外部
机 硬 件
设备,因此就有多个I/O接口,为了能够对各个设 备进行选择,必须给它们分配不同的地址码。
基 自16位ISA总线(又
础 叫AT总线)。
技 术 基
USB还需要在BIOS中支持。现在所有 的主板都内置有对USB 的支持。
础
第 24 页
6.5 IEEE-1394接口-FireWire(火线)
6.5.1 IEEE-1394简介
计 由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基
脱机以及错误状态。
础
第 17 页
6.3 并行接口
6.3.3 并行接口新标准 计 最早的并行口只有输出没有输入功能,只适合接打印机。 算 为了满足输入应用和高速的需求,并行口经过不断的改进:
机 1. 标准并行口:增加4位输入能力,输出速率150KB/s,
硬 输入速率50KB/s。
件 技
2. 双向并行口(8位) :8位输入,双向传输速率150KB/s。
硬 设备时,最高有效传输速率约为9.6Mb/s。
件 USB1.1还支持1.5Mb/s的低速传输。
技 USB2.0的最高传输速率为480Mb/s。
术 4. 可靠性
基 础
USB采用平衡传输方式,抗干扰性好。
USB带硬件纠错能力,可完成对软件透明的检错和重 发。
第 22 页
6.4 USB 接口
5. 使用方便
Windows系统对USB的支持
USB遵从Intel 的即插即用(PnP)规范,
计 插入设备后,PC机中的USB控制器检测设
算 备,自动判断并分配所需的资源和驱动程
机 序。Microsoft开发了USB驱动程序,并将它
硬 们包含在Windows98、Windows2000、
件 WindowsXP 中。
硬
33600、38400、57600、115200BPS( Bit Per Second)。
件 ② 可设定5~8个数据位。
技 ③ 可设定1、1.5、2个停止位。
术 ④ 可设定字节校验为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等。
基 通信双方必须约定好使用的通信速率和其他参数。
础
第 12 页
2. 接口信号说明(→:DTE到DCE,←:DCE到DTE)
有效 信号 极性 方向 -→ +→ -← +← +← +← -→ -← -→ -→ 0/- -/←
第 16 页
6.3 并行接口
STB: 低电平有效,用于主机对打印机的数据选通。
计 AUTO LF: 低电平有效,打印完后自动走纸换行。
算
INIT: 低电平有效,使打印机的控制器初始化信号,并 同时清除打印缓冲区。
算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于1995年发布。使用六芯电缆
机
-差分数据对、差分时钟对及电源和地线,可通过电 源线提供1.5A电流。
硬 传输速率为100、200和400Mb/s,最多支持63个外部
件 设备。
技 6.5.2 IEEE-1394与USB比较
术 1394: 速度快、成本高。主要用于数字视频传输。
计 6.4.1 USB接口的发展
算
由Compaq、Intel、Microsoft、NEC等公司共同研制, 1996年公布USB1.0,1998年公布USB1.1,2000年公
机 布USB2.0。Microsoft从Windows 98 SE开始全面支
硬 持USB。目前带USB接口的设备越来越多。
件
技
数据传送:CPU执行输入/输出指令与外部设 备交换数据。
技
数据缓冲:用于输入输出过程中的暂存,对方
术 不能及时接收数据时,将数据暂存在接口电路
基 中。
础
第5 页
接口的基本功能
信号变换:完成计算机数字信号与I/O设
计 备信号(如模拟信号、开关信号、计数脉冲等)
算 的相互转换。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计 算
TxD (Transmitted Data →): 数据发送。 RxD (Receive Data ←): 数据接收。 RTS (Request To Send →): 请求发送,表示要求发送数
机 据到DCE。
硬 件
CTS (Clear To Send ←): 清除发送(允许发送),表示 DCE可以接收数据,对RTS的应答。
术
+5V
TTL电平 0V
基
础
RS-232 +12V 电平
-12V
11010110
第 11 页
串行接口
6.2.4 RS-232C接口信号
计 1. 信号标准
算 ① 可设定的通信速率:150、300、600、1200、2400、
机
3600、4800、7200、9600、14400、19200、28800、
5~8个数据位
停止位
第8 页
6.2 串行接口
并行
集成声卡
计
接口
游戏杆/MIDI
算 鼠标 机 (PS/2)
硬 键盘
件
USB 串行接口1 串行接口2 集成声卡
技
(两个) (COM1)
(COM2) SPK,OUT,IN
术 6.2.2 RS-232-C串行接口机械特性
基 1. 连接器:采用DB25和DB9(D型)连接器,DB25多 础 为早期设备使用,DB9多为现在使用。
算 机
最多可以连接5级集线器,最多可连接127台外设和集 线器。
硬
件
技
USB
外设
2端口集线器
术
基
主机
础
7端口 集线器
复合外设 外设
第 21 页
6.4 USB 接口
3. 速度
计 USB1.1的最高位速率为12Mb/s,但当一个USB连接
算 机
多个设备时,各个设备共享12Mb/s的传输带宽。
另外,在传输的信息中还携带有状态、控制和差错校 验信息,实际的信息传输速率要低一些,只连接一台
计
2. 电缆长度 RS-232C电缆的最大长度和线缆类型、通信速率等有
算 关,一般情况下限制在15米。
机 6.2.3 RS-232-C串行接口电气特性 硬 1. 信号电平:采用双极非平衡方式,负电平(-3 ~ -15V) 件 代表逻辑1,正电平(+3 ~ +15V)代表逻辑0。一般使用
技 ±12V。
硬
10
11
件
12
应答信号(Acknowledge) 忙信号(Busy)
无纸信号(Peper End)
技
13 14
联机信号(Select) 自动走纸(Auto Leed)
术
15 16
基
17
础
18~25
错误信号(Error) 初始化(Initialize Printer) 选择输入(Select Input) 地/返回数据(GND/ D0R~D7R)
算 发送时先将并行的字节转换成串行的位并逐位发送,接
机 收时再将逐位收到的数据位拼装成字节。
硬
其特点是接口线数少、传送距离长、速度慢、电路 复杂(必须有“串→并”和“并→串”变换和位同步控制
件 电路)。串行信号由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构成。传送
技 单位为字节。串行信号波形:
术
11010110
基
础
起始位
术
基
础
第 19 页
6.4 USB 接口
6.4.2 USB简介
计 USB是一种全新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