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肛肠科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肛肠科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及其诊断、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肛肠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关爱健康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肛肠科基本概念2. 常见肛肠疾病3.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4. 肛肠科临床操作技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肛肠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肛肠健康,提高对肛肠疾病的认识。
二、讲解肛肠科基本概念1. 肛肠科的定义及范围2. 肛肠科常见疾病3. 肛肠科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区别三、讲解常见肛肠疾病1. 肛裂2. 痔疮3. 肛瘘4. 肛周脓肿5. 肛门湿疹四、讲解诊断与治疗原则1. 肛肠疾病的诊断方法2. 肛肠疾病的治疗原则3. 肛肠疾病的预防措施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 复习肛肠科基本概念2. 复习常见肛肠疾病3. 复习诊断与治疗原则二、讲解肛肠科临床操作技能1. 肛门指诊2. 肛门镜检查3. 痔疮切除术4. 肛瘘切开术三、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与治疗。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肛肠科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关注肛肠健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肛肠科基本概念、常见疾病及其诊断、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肛肠科的兴趣和关爱患者的情感。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6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6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7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7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8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8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9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9 班级:1~2班。
中医骨伤科学重点-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
该书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并分前、后脱臼两类,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第二章骨伤病的分类与病因病机一、损伤的分类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所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礼记·月令梦秋》损伤可分为伤(皮伤)、创(肉创)、折(骨折)、断(骨肉皆断离)四类。
二、损伤的病因三、损伤的病机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反映,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病机1、气血病机气血的生理功能:濡养、温煦、气化、固摄、推动①伤气:因用力过度、跌仆闪挫或击撞胸部等因素,导致人体气机运行失常,乃至脏腑发生病变,出现“气”的功※气滞与血瘀的关系不同点:痛的特点肿胀举例气滞血瘀痛无定处,无明显压痛点痛有定处,压痛点明显无明显胸胁内伤踝关节扭伤联系:※气虚与血虚的联系第三章骨伤病的临床诊查试验(特殊检查)→神经功能→血管检查等肌力测定标准: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四、临床检查法第四章骨伤病的治疗方法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一、内治十法(名称、适应症、代表方,组成不需要掌握)初期以“破”为主;中期以“和”为治则;后期侧重于“补”1、初期:伤后1~2周内,由于损伤后脉络破损,离经之血溢于脉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多用“下法”和“消2、中期:伤后3~6周,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减轻,但瘀阻去而未尽,疼痛减而未止,应以“和”、3、后期:伤后7周以上,瘀肿消退,筋骨未坚,功能尚未恢复,或筋肌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以“补”、“舒”两法为主,常用补气养血法、补养肝肾法、补益脾胃法、舒筋活络法。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6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6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7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7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8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8 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9班级:1~2班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2009 班级:1~2班。
第二篇中医基础理论教案(精)

以上重点是心与肾、肺与肾、肝与肾的关系;难点是心与肾的关系
归纳本次课程,布置思考题。
思考题:1.如何理解肾主纳气的功能?
2.三焦有哪些涵义?在临床上有何应用?
3.如何理解心与肾、肝与脾的关系
任课教师签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5
课题
第四章气血津液授课专业:护理学年级班级人数授课日期:年月日
课时目标
掌握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脏腑的组成;3.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熟悉1.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特性及其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2.五脏与形窍志液的关系了解
教学活动
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
教学过程
导言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概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定义
三、讲解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讲授四、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讲授(重点:经络的基本概念。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难点:经络是如何形成的?十二经脉循行包括直行和分支。第六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1.阐释风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性:讲授、举例2.阐释寒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性:讲授、举例3.阐释暑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性:讲授、举例4.阐释湿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性:讲授、举例5.阐释燥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性:讲授、举例6.阐释火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性:讲授、举例7.总结二、厉气:厉气的概念、发病特点、传染方式、发病原因重点:风、寒、湿、火邪的致病特点难点:风邪、湿邪的致病特点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风为百病之长? 2.寒性主收引的主要机理和病理表现是什么? 3.如何理解湿邪阻遏气机的特点? 4.火邪与暑邪都能引起发热,机理有何不同?5.为什么说燥易伤肺?任课教师签名:
中医药大学试讲教案

一、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二、授课对象:中医药专业一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 40分钟四、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的起源和发展2.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3.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原则4. 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论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中医?中医有哪些特点?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二)讲授(25分钟)1. 中医基础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简述中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强调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解释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 通过实例说明这些概念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原则- 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原则,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 结合实例说明这些原则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4. 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论- 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临床观察等- 通过实例说明这些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讨论(10分钟)1. 提出问题: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有哪些应用?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四)案例分析(5分钟)1. 选择典型案例,如感冒、咳嗽等2. 引导学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案例,并提出治疗方案八、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案例分析:检验学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试讲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十、教学资源:1.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2. 中医基础理论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通过本次试讲,希望能够让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江中医药大学PBL案例讨论及实验设计

浙江中医药大学PBL案例讨论及实验设计报告课程:医学机能实验学名称: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专业:临床医学年级:2014级班级:临本三班组别:第7组导师:印媛君组长:张伊娜组员:龚丽芬、陈扬扬、龚青青2016.5目录一、案例介绍 (1)二、讨论结果 (1)(一)讨论1 (1)(二)讨论2 (1)三、实验设计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拟采取的实验步骤 (3)(四)预期结果 (5)(五)实验安排 (5)四、设计实验结果 (5)五、实验报告 (7)(一)摘要 (7)(二)关键词 (7)(三)实验材料和方法 (7)(四)实验结果 (9)(五)实验讨论 (11)(六)实验结论 (13)(七)参考文献 (13)一、案例介绍男,35岁,体重60kg,一小时前由于外伤出血约700-800ml。
体检发现动脉血压为110/80mmHg,心率为120次/分,面色苍白。
请问:1、病人的动脉血压有何特点?为什么?病人有心率快和面色苍白,为什么?2、此时病人体内可能动员哪些调节机制调节心血管活动?二、讨论结果(一)讨论11、病人的动脉血压有何特点?为什么?病人有心率快和面色苍白,为什么?答案:1.1该患者动脉血压正常;1.2病人体内调节机制的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等)使得血压迅速恢复正常;1.3失血导致机体血液循环量大大减少,面色苍白是皮肤缺血表现.血容量不足的时候,机体首先会保证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给皮肤,胃肠等供血的血管会收缩,供血减少。
而为维持血压正常,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弱,化学感受性反射加强,使得病人心率加快。
(二)讨论22、此时病人体内可能动员哪些调节机制调节心血管活动?2.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刺激减弱---窦神经(后加入舌咽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弱---延髓---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回升。
浙江中医药大学关于印发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硕士阶段培养方案(试行)的

二、学制和授予学位
学制七年,本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三、培养方式
第1学年至第5学年由教务处负责管理,并安排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第6学年至第7学年实行研究生处、院系、教研室(科室)三级管理的导师负责制。
②科研能力培养:导师以及指导小组成员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开展科研设计,按时开题,完成论文的临床观察,积累临床资料。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学术活动。
③教学能力的培养: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工作(含科室小讲课)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5)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在临床轮转一年后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浙江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硕士阶段培养方案(试行)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而献身。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2)中期考核:完成部分临床科室轮转及开题报告之后,在第六学年第二学期6月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成绩、临床能力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具体详见《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实施细则》。
(3)综合考核:学生在完成理论教学及临床轮转结束后由本学科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4-7位专家组成的综合考核小组,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试,考核成绩达标,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附: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硕士阶段主要培养环节及完成时间:
1、课程学习5年。
2、临床轮转2年(22个月):第6学年第1学期(7月)起至第7学年第2学期(4月底)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2006 ~ 2007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所在学院(部)管理学院课程所在教研室市场营销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专业年级班级公共事业管理2004级1班主讲教师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老师的教学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蓝本,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堂课的全部教学活动。
教案编写要求: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
2、课题:标明章、节及主题。
3、授课日期:写明月、日、周次、星期、节次。
4、课时目标:用行为动词列出单元目标分解的具体内容。
5、教学活动:本次课的课型、教学方式、方法。
按所示项目打“√”未尽的项目,请按本堂课的实际补充。
6、教学资源:配合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教学用品,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等,在有关栏目打“√”,并在其下方写出名称或编写代号,应在课前作好准备。
7、教学过程:授课内容的层次、教法、版本设计及时间安排。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1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 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3 月 9 日第一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绪论课时目标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熟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了解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教学活动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管理与管理心理学。
详细介绍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说明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45分钟)2、具体讲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从层次上可分为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
(45分钟)3、讲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结合具体事例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各个研究方法。
(45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2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 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3 月 16 日第二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课时目标掌握现代管理心理学思想的要点熟悉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的代表学说了解我国医药企业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现状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简单介绍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
(15分钟)2、通过理论和实例详细讲解西方管理心理学理论及其发展。
从早期的管理到古典的管理理论到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进程。
(75分钟)3、介绍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
(30分钟)4、简要说明管理心理学理论在我国医药企业中的应用。
(15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3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 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3 月 23 日第三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与个体心理过程课时目标掌握知觉及情绪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熟悉影响知觉与情绪的主要因素了解意志过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通过图例和实例详细介绍知觉的基本概念和影响知觉的主客观因素。
(35分钟)2、讲解人际知觉中存在的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及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25分钟)3、讲述情绪的基本概念、影响情绪的因素和情绪在管理中的应用。
(45分钟)4、介绍意志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0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4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3 月 30 日第四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与个性心理课时目标掌握个性的心理结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概念及在管理中的应用。
熟悉个性的特征了解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讲授个性的含义与特征,以及个性心理结构和个性的形成、发展。
(30分钟)2、详细讲解气质的特征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5分钟)3、详细讲解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5分钟)4、详细讲解能力的特征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5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5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4 月 6 日第五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中的态度课时目标掌握态度的相关理论熟悉态度的性质、成分等概念了解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介绍态度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及态度在管理中的应用。
(35分钟)2、重点讲解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理论。
包括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参与改变理论、沟通改变理论。
(65分钟)3、讲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以及转变员工态度的具体方法。
(35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6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 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4 月 13 日第六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中的激励课时目标掌握不同类型激励理论的特点熟悉激励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医药企业中的主要激励手段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介绍激励的基本概念。
(10分钟)2、详细讲述各种类型的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综合激励理论。
(80分钟)3、讲解激励的原则和方法。
(30分钟)4、简要介绍医药企业中的激励问题。
(15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7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4 月 20 日第七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中的挫折课时目标掌握挫折的预防措施及解决途径熟悉挫折的理论及常见的自我防卫方式了解挫折的原因、个体的反应差异性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介绍挫折的基本概念,引起挫折的内外因素以及挫折反应的差异性。
(35分钟)2、讲解挫折在情绪、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及挫折常见的自我防卫方式。
(40分钟)3、详细阐述挫折的预防与解决途径。
(60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8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4 月 27 日第八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中的群体心理课时目标掌握群体规范和压力的形成、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作用熟悉群体的涵义、类型,群体凝聚力对群体行为绩效的影响了解群体的发展过程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介绍群体的概念、群体的作用以及群体的分类。
(20分钟)2、具体阐述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特征、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管理策略。
(20分钟)3、详细讲解群体规范的形成、影响因素和作用;群体压力的形成、影响因素和作用。
(50分钟)4、讲授群体动力对群体工作绩效的影响:社会助长和抑制作用以及群体凝聚力对群体工作绩效的影响。
(45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9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5 月 4 日第九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中的群体人际课时目标掌握群体信息沟通的特点与作用、群体冲突的概念和性质熟悉影响群体人际交往的因素了解信息沟通媒介与网络、群体冲突的处理策略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介绍信息沟通的特点与作用,信息沟通的过程与类型。
(15分钟)2、讲解信息沟通的媒介与网络,以及不同类型网络沟通的特性。
(30分钟)3、讲述信息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和可以应用的技巧。
(35分钟)4、阐述群体中人际交往的理论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35分钟)5、介绍群体冲突的性质、类型,以及冲突的管理。
(20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10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 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5 月 11 日第十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18215授课内容:管理中的群体决策课时目标掌握群体决策的方法熟悉决策的原则和思维方法了解决策的定义、类型和风格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简述群体决策的定义、类型、风格和决策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
(15分钟)2、讲解群体决策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决策的基本过程。
(25分钟)3、对比分析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
(25分钟)4、讲述影响群体决策的各种因素。
(35分钟)5、具体讲授群体决策可以采用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非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
(35分钟)任课教师签名:荆春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编号: 11课题授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 2004 班级 1 人数 27授课日期: 2007 年 5 月 18 日第十一教学周星期五第 1 至 3 节授课地点:2117授课内容:管理与个体心理课时目标掌握学生在学期间应充实的各方面的能力熟悉各个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了解个体心理在管理中的应用教学活动课型:理论√ 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指导示教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标本实物示教其它教学过程1、观看商务时间,讨论工作应聘过程中,企业对于毕业生的一些基本的要求;以及在面试的时候,人力资源主管主要考察的内容。
(45分钟)2、观看对话栏目对于财富新生代的采访。
讨论如何在工作中体现年轻人的自我价值,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45分钟)3、观看对话对于民营企业高管如何看待应届毕业生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