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中学九年级历史——试卷)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

合集下载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2019届22中学初三历史期中试卷・2 (2018.11)考查范围』九上全•九下罗斯福新政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取顼选择共31个*每题2分.共62分・L有些学若认为’公元1500年前垢是人类也史的一个重契分术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区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r的含义是()A. 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B. 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C世界从孤立、分散、隔绝走向搭休的开始D,农业文明向工业丈明转变.2. 1992年狀黄各囤举行规榄浩大的庆祝活动*以配念一牛人开辟…条新航路500周年。

英洲印弟安人的后裔(后代)说广删啲炊呼却是我们祖先血河的呐甌审根旅佩的仿史和英诫知识*判斷这场活动'观念一个人”的主角是()A. 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驚地们战战範發地请出亡灵一(已经没落的占'代希州攀4文化来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弓和权册以便穿着这种矢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用史的新场I前爲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是抬()A. 基骨教会的统治B.潇航路开辟C.拿破仑的统治6文艺复兴运动4,19世纪以前,教育上•密是少数粘英和富冇阶级的特权。

然両到了20僧纪初・绝大多騷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72岁的儿重都雯上学.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民主治政对富冇阶级的敌视心理 B.工业革甜对技术工人的巨大盂求U无产阶级9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5.社会学家指出.现代化一(慰屈近代化)的特征包括t对民介的唤樓和激发、对现庄和未来比对过去有更大的兴趣,一聃把人类爭务看感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超自悠力危控制的趋势……你认为这一观点屋早是.用来描述C '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B-新航路开辟时期的葡萄牙C. 大革命时期的法国D.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6•中何第-个跨出国门井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接见的官迪械椿在《乘楼笔记》中对英国历史进行了介绍:“至康熙年间(1662〜1722年J民抓荷弋芝(执政O)入英即工位。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附答案)班次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一建筑与秦始皇陵的用途最相似?( )A.巴黎圣母院B.麦加清真寺C.金字塔D.秦长城2、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下列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金字塔B.楔形文字C.阿拉伯数字D.司母戊鼎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是( )。

A.7世纪B.9世纪C.11世纪D.13世纪4、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他是( )。

A.查士丁尼B.屋大维C.亚历山大D.穆罕默德5、将古罗马由共和国变成帝国的领导者是()。

A.亚历山大B.汉谟拉比C.凯撒D.屋大维6、他是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皇帝,他还不仅东征西伐,扩大了帝国的版图,还组织编写法典。

他是()。

A.屋大维B.克洛维C.凯撒D.查士丁尼7、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即( )。

A.太阳历B.儒略历C.授时历D.农历8、某处村庄,农家必须自带工具、耕畜,每周无偿在地主土地上劳作3-4天,以此换取自己土地的使用权。

村庄另有许多共同的设施,如马厩、作坊、烤坊、牧场、林地及宗教场所。

这种生活方式最可能出现在( )。

A.前3100年的埃及B.前5世纪的希腊C.1世纪的东汉D.11世纪的西欧9、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城市的兴起最有利于()。

A.市民阶级B.封建主C.国王D.教会10、15世纪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被以下哪个国家所灭亡?( )A.奥斯曼土耳其B.阿拉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法兰克王国11、日本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在古代,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 )。

A.向奴隶社会的过渡B.向贵族世袭制的过渡C.向封建社会的过渡D.向资本主义的过渡12、伊斯兰教诞生的地点在()。

A.巴勒斯坦B.阿拉伯半岛C.古代印度D.耶路撒冷13、14-17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内蒙古乌海市第二十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内蒙古乌海市第二十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内蒙古乌海市第二十二中学2015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北京2008 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A.丝绸之路B.郑和下西洋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2.陈昊同学正在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

由此可以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十月革命3.你认为下列哪项对华盛顿的评价是正确的()A.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B.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C.通往美洲新航路的开辟者D.南美解放者4.德国的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此他们发动了()A.第一次世界大战 B.远征俄罗斯C.南北战争 D.巴黎公社运动5.小红同学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A.都发生于18世纪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6.科技进步促进了交通工具的变革。

下列由蒸汽机驱动的交通工具是()A B C D7、对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的评价,其中属于相同点的是()A.都使很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B.都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C.都英勇作战,壮烈牺牲D.都是封建王公8、19世纪后期,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明治维新,其中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C.文明开化”D.发展近代工业9、《国际歌》是传遍欧洲、响彻世界的被压迫人民的战歌。

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应该关注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法国巴黎公社运动10、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2017中考九年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九年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九年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九年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分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从17世纪开始,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其中彻底地摧毁了本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C.法国大革命D.俄国农奴制改革2.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你能看到的状况是()A.萨拉托加大捷B.凡尔登战役C.同盟国与轴心国交战D.原子弹的使用3.以下关于秦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221年由嬴政建立B.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C.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D.统一思想,“焚书坑儒”4.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

“这里”是()A.陕西西安B.河南洛阳C.江苏南京D.甘肃敦煌5.“大清朝,改中华,人人都把小辫割。

”这首民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扎营盘。

”诗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万里长征D.挺进大别山7.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8.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了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1平津战役○2辽沈战役○3淮海战役○4台儿庄战役○1○2○3 B.○2○3○4 C.○1○3○4 D.○1○2○4 A.○9.“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所反映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10.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通过联华宣言,宣布。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草图终于绘制完成。

河南省郑州市122中学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122中学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122中学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一、选择题1.“我来自北京周口,你来自云南元谋,牵起你毛绒绒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上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A.北京市B.陕西省C.浙江省D.云南省2.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

”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3.央视直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下列遗址中,可为这一个结论提供依据的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5.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国人这样亲切的赞颂黄河的原因()A.它是中国最早人类的起源地B.灌溉了大批良田C.我们的祖先全靠黄河的养育D.中华民族早期形成和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6.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哪里()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7.《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8.夏、商和西周三朝的灭亡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那就是()A.外族入侵B.统治者残暴C.少数民族内犯D.权臣作乱9.尧是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他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把位置传给了舜。

历史上把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A.世袭制B.推举制C.禅让制D.科举制10.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2017期中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1

2017期中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1

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请将答案填在相应表格内。

)影响。

”下列作品与以上叙述不相吻合的是:()A B C D2、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

新兴的资产者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

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B.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C.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3、在某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着我们正义的事业。

”据此判断这场战役的影响是()A.独立战争的开始B.独立战争的结束C.独立战争的转折D.《独立宣言》的发表4.如果你回到18世纪中期的印度,看到一伙英国士兵正在洗劫孟加拉国库,那么这伙英国强盗的首领应该是( )A.克莱武B.戈登C.达·伽马D.麦哲伦5.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

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C.拿破仑发动政变D.反法联军攻打法国6.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杯”。

这是为了纪念南美的解放者( )A.伊达尔哥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查马塔7.200多年前发生在西欧的一场革命,通过和平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应该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8、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9.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

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10.罪恶的“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贸易路线中程的起止地点是( ) A.欧洲、非洲 D.欧洲、美洲 C.欧洲、欧洲 D.非洲、美洲11.争取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122中学七年级历史——试卷)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

(122中学七年级历史——试卷)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

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七年级历史 (闭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50分)1.“我来自北京周口,你来自云南元谋,牵起你毛绒绒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上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A.北京市B. 陕西省C.浙江省D. 云南省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 B.住在山洞,躲避虫蛇C.懂得使用天然火,追逐野兽 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3.央视直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 河姆渡人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下列遗址中,可为这一个结论提供依据的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5.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国人这样亲切的赞颂黄河的原因()A.它是中国最早人类的起源地B.灌溉了大批良田C.我们的祖先全靠黄河的养育D.中华民族早期形成和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6.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哪里()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7.《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8.夏、商和西周三朝的灭亡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那就是()A.外族入侵B.统治者残暴C.少数民族内犯D.权臣作乱9.尧是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他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把位置传给了舜。

历史上把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 )A.世袭制B.推举制C.禅让制D.科举制10.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期中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A.萨拉热窝事件 B.马恩河战役 C.美国参战 D.凡尔登战役2.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某某的是()A. 辛亥首义,某某号角B.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C.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D.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3.《纽约时报》是美国传教士主流媒体。

以下是其对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报道的新闻标题检(如下表)。

判断这一事件是关键词中国袁世凯孙某某满清某某三镇某某报道篇数257 67 26 51 38 50 25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4.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关于这两次运动说法最为正确的是A、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C、都是反帝爱国运动D、运动的主力军始终是青年学生5.20世纪30年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起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

你认为下列诗句中暗含这两起事件的应该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谁人不识X大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 淮海战役B. 渡江战役C. 解放北平D. 辽沈战役7. 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对图片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①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成立了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③提出了三某某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④促成国共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8. 长征途中经过的城市某某现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下面能够称某某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是()A.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 是红军长征出发地C. 红军三大主力实现胜利会师D. 确立了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9. 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下列卡片内容正确的是()A. “二战”爆发的标志:日本偷袭珍珠港B. 转折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D. “二战”结束的标志: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0.“天下之理,不外因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北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九年级 历史 (闭卷)(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 .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 .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 .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2.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白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材料反映的是( )A .古希腊文明B .古罗马文明C .不列颠文明D .阿拉伯文明3. 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

这种现象说明了( )A .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B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C .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D .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4.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

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 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B.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 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5.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名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这部“奇书”是( )A.《马可·波罗行记》B.《天文夜谭》C.《奥德赛》D.《荷马史诗》6.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材料中的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是指( )A. 文艺复兴B. 启蒙运动C. 工业革命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那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应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关( )A. 文艺复兴B. 新航路开辟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 国际工人运动8. 从15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寻找通往东方特别是印度的道路。

那么下列哪位航海家直接到达过印度( )A .哥伦布B .迪亚士C .达·伽马D .麦哲伦9.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

”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 .维护国家的统一B .摧毁封建专制统治C .确立君主立宪制D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10.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他不同于以往的封建帝王 ②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领导本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为改进蒸汽机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史蒂芬孙 D .富尔顿 12. 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拉美独立运动 ③萨拉托加大捷 ④邓世昌黄海大战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 13. “160多年(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这个学说诞生的标志是( ) A .《人民宪章》的发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国际歌》的诞生 D .《人权宣言》的发表 14.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

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1789年9月,巴黎工商业者瓦尔特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 B. 1865年,农奴出身的伊凡成为圣彼得堡一家机器制造厂的工人。

C. 1871年12月,10岁的田中一郎与父母到横滨港欢送日本使节出访欧美。

D .1866年,曾经从美国南方逃亡北方的黑人杰克,再也不能回去了,因为南方已是一个新的国家。

15. 福泽谕吉在《外交论》(1883年)中提到“各国如禽兽相接,互欲吞噬,吞食他人者是文明国。

彼人吞食者是落后国,日本也是禽兽中的一国,应加入吞食者行列。

”那么日本为成为“吞食者”而进行了()A. 大化改新B. 明治维新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工业革命16. 马克思说: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

……当前南北之问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其中“两种社会制度”是指()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②南方封建经济③北方奴隶经济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17. 在国际上,该品牌通常被简称为“梅赛德斯”(Mercedes),而中国内地称其为“奔驰”,台湾译为“宾士”,香港译为“平治”。

它让我们联想到“汽车之父”()A.莱特兄弟B.卡尔·本茨 C.法拉第 D.牛顿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争夺巴尔干的霸权地位更加激烈,小规模、小范围的战争不断发生。

火星四溅的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最终引爆了“火药桶”的火星是()A.萨拉热窝事件 B.德国进攻波兰 C.日军偷袭珍珠港题 D.凡尔登战役19. 十八世纪的法国,人民还处于黑暗之中。

一些人著书立说,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这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下列不是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 达·芬奇B. 孟德斯鸠C. 伏尔泰D. 卢梭20. 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巨著,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

这部小说是()A.《战争与和平》 B.《安娜•卡列尼娜》C.《静静的顿河》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凡未经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材料三“在权利面前,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请回答:(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1分)(2)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哪个国家?这一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2分)(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它所反映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2分)(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涉及的三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22.(5)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奴隶制。

请回答:(1)“西印度群岛”的发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有利影响?(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奴隶贸易对欧洲和非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英国废除奴隶制的原因。

(1分)2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

它的原因要深刻的多。

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个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

----摘自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材料二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1分)(2)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最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1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俄、日巩固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2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的序言开始就指出,他要“致力于发展与哲学相关的数学”,这本书是几何学与力学的结合,是一种“理性的力学”,一种“精确地提出问题并加以演示的科学,旨在研究某种力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某种运动所需要的力。

”材料二《历史上最具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科学家占38位。

下面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

瓦特和蒸汽机法拉第和电磁感应实验材料三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