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2.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A.红旗飘动B.电风扇叶转动C.电梯3.拧开矿泉水瓶盖是做( )运动。
A.平衡B.对称C.旋转4.电风扇的运动是()。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5.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
A.重B.轻C.一样重6.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459-15)×4B.459-15×4C.459×4-157.小美有100元现金,她想购买香肠每根3元,那么小美可以买()根香肠。
A.33B.32C.31D.308.一个数除以9是57,余数是5,这个数是()。
A.513B.518C.502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估算643÷8时,把643看成640比较接近准确值。
()2.542÷9的商比较接近60。
()3.每袋面粉重20千克,10袋重200克。
()4.因为12×4+5=53,所以53÷4=12……5。
()5.质量是1千克的棉花比质量是1千克的铁轻。
()6.一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不可能是1。
()7.下面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8.下面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1.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现象。
(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2.根据:□÷8=14……□,填空(被除数是三位数)。
(1)余数最大是(),此时的被除数是()。
(2)余数最小是(),此时的被除数是()。
3.一袋盐重500克,4袋盐重()千克。
比5千克少()克。
4.平时生活中有()现象是平移,()现象是旋转。
5.在括号里填正确的符号或数。
1千克+500克()克 4千克+3千克=()千克900克-600克=()克700克+300克=()千克6.比一比,在○里填入“>”、“<”或“=”。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全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数字是对称的是()。
A.3B.2C.42.下列算式中,乘积比600小得多的是()。
A.229×3B.3×204C.124×43.下面的3个图案,()不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A. B. C.4.1600克-600克=()千克。
A.1000B.100C.15.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的周长最短。
A.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B.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C.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6.下列现象中,()不是平移。
A.升旗B.拉抽屉C.汽车方向盘运动7.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A.红旗飘动B.电风扇叶转动C.电梯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估算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法进行。
()2.根据14×5+3=73,可以知道73÷5=14……3。
()3.估算643÷8时,把643看成640比较接近准确值。
()4.一个数的4倍是48,这个数是12。
()5.□÷☆=63……7,☆最小是8。
()6.小王3分钟跳绳486下,小李2分钟跳305下,小王的速度快。
()7.下面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8.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三.填空题(共8题,共17分)1.在镜子前你右手拿毛巾,镜子中的你是()手拿毛巾。
2.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3.一袋盐重500克,4袋盐重()千克。
比5千克少()克。
4.用“平移”或“旋转”填空。
①时钟:()②木块的移动:()③开门:()5.56÷3=18……2,验算方法是()。
(写算式)6.一只鹅重6千克,1只鹅的重量等于2只鸭的重量,2只鸭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
那么,1只鸭的重量等于()千克;1只鸡的重量等于()千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A 6B. 7C. 8
18.涂色部分不能用 表示的图片是()
A. B.
C. D.
19.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20.学校中心路的两边各插了10面彩旗,如果每两面彩旗中间摆一盆花,那么一共要摆()盆花。
【详解】(1) , (克)
, (克)
(2)1枚2分硬币约重1克;
(克)
3000克=3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克与千克的认识,以及倍的运算,这里求不出一袋饼干的重量,要从袋数的倍数关系入手分析。
7.是平移的在()里画“→”,是旋转的在()里画“○”。
()()()
()()()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详解】每块是这个西瓜 ;
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 ;
(块)
乐乐吃了4块。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走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10.一张长方形彩纸,长10厘米,宽8厘米,这张彩纸的周长是()厘米。如果把这张彩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如果把这张长方形彩纸对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形,那么小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厘米,也可能是()厘米。
【解析】
【分析】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进行判断,平移是物体按照一定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点转过一定的角度。
【详解】图1打开水龙头是旋转;
图2推拉窗户是平移;
图3拨动算盘是平移;
图4开关抽屉是平移;
图5开门、关门是旋转;
图6球的滚动是旋转。
【点睛】平移有两个基本要素,方向和距离,旋转有3个基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完整答案(精选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平移是沿着()移动。
A.直线B.曲线C.某个点2.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A.推开教室的门B.用板手拧螺丝C.汽车在直路上行驶3.下面()的运动是旋转。
A.旋转的呼啦圈B.观光电梯C.拨算珠4.下列数字是对称的是()。
A.3B.2C.45.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应增加()厘米。
A.4B.8C.166.要想知道一粒花生的质量,用()称比较合适。
A.手掂B.天平C.磅秤7.下列情况属于平移的是()。
A.荡秋千B.拉开抽屉C.拧开水龙头8.下列现象中,()不是平移。
A.升旗B.拉抽屉C.汽车方向盘运动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因为5×50+6=256,所以256÷5=50……6。
( )2.下面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3.质量是1千克的棉花比质量是1千克的铁轻。
()4.一个数除以9,商一定比这个数小。
()5.457÷3的商是三位数。
()6.951÷3的商是三位数。
()7.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8.48÷4=12可以表示把4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2。
()三.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6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千克。
2.546÷7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3.把书从书架上拿出来是()现象。
4.把一桶水从井里提上来是()现象。
5.算一算,填一填。
2000克+3000克=()克 9000克-8000克=()克5千克+4千克=()千克 5千克=()克()千克=4000克200克+300克=()克900克-200克=()克9000克=()千克6千克+3千克=()千克6.电梯门的开关是()现象。
7.风车的转动属于()现象,小朋友滑滑梯是()现象。
8.一枚2分硬币约重1(),()枚2分硬币重10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卷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总分一、填空题。
(18分)1.花坛有15株玫瑰花,有5株月季花,玫瑰花是月季花的( )倍。
灯笼花是月季花的12倍,灯笼花有( )株。
2.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在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体重32( ),每天吃面包300( )。
4.计算-时,想( )个减去( )个,结果是( )。
5.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可能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也可能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6.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在里填上“>”“<”或“=”。
(6分)78÷378÷6 103×6104×58000克14千克370×0370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5分)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四位数。
(2.2千克铁和2000克棉花一样重。
( )3.红领巾是轴对称图形。
( )4.表示。
( 5.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四、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一个西瓜重2( )。
A.克 B.千克 C.分米2.下面是平移现象的是( )。
A.开推拉门 B.拧水龙头 C.电风扇的转动3.将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4.下图中,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相比较,( )。
A.甲长B.乙长C.一样长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如果能把它平均剪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2B.14C.16五、计算题。
(24分)1.直接写出得数。
(12分)5×60=70-18= 80÷4=46÷2=68+17= 900+70=300×7=0×53=201×4=200×3=+= -=2.用竖式计算。
2016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三年级期末检测卷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18分)1.花坛有15株玫瑰花,有5株月季花,玫瑰花是月季花的( )倍。
灯笼花是月季花的12倍,灯笼花有( )株。
2.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在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体重32( ),每天吃面包300( )。
4.计算-时,想:( )个减去( )个,结果是( )。
5.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可能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也可能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6.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在里填上“>”“<”或“=”。
(6分)78÷378÷6103×6104×58000克14千克370×0370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5分)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四位数。
( )千克铁和2000克棉花一样重。
( )3.红领巾是轴对称图形。
( )4.左图中的阴影部分可用来表示。
( )5.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四、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一个西瓜重2( )。
A.克B.千克C.分米2.下面是平移现象的是( )。
A.开推拉门B.拧水龙头C.电风扇的转动3.将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4.下图中,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相比较,( )。
A.甲长B.乙长C.一样长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如果能把它平均剪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五、计算题。
(24分)1.直接写出得数。
(12分)5×60=70-18=80÷4=46÷2=68+17=900+70=300×7=0×53=201×4=200×3=+=-=2.用竖式计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一、用心思考,准能填好。
(第8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1.612÷6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在( )位上。
2.312是4的( )倍,272里面最多有( )个3。
3.□÷5=17……△,△最大是( ),这时□是(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卡车载重5000( )。
一块橡皮重4( )。
一支粉笔长约10( ),约重6( )。
5.一瓶水重600克,( )瓶这样的水重3千克。
6.用9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7.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每份是它的( )( ),对折两次,每份是它的( )( ),对折三次,每份是它的( )( )。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一根绳子长4米,正好绕桌面两圈,桌面的周长是( )米。
二、仔细辨析,正确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1.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的2倍。
( ) 2.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4。
( ) 3.5000克的沙子一定比5千克的鹅毛重得多。
( ) 4.一个两位数乘2,所得的积一定是两位数。
( ) 5.打开冰箱门的运动是旋转运动。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每题2分,共10分) 1.称10粒黄豆用( )作单位。
A .千克B .克C .不能确定2.下列图形中有( )个轴对称图形。
A .5B .4C .63.右图的周长是( )厘米。
A .15B .30C .454.1和任何数相乘,积都是( )。
A .1B .0C .原来的数5.同学们和老师们去划船,男同学去了128人,女同学去了191人,每条船上最多坐9人,至少有( )位老师,船上才没有空座位。
A .5B .6C .4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共23分) 1.直接写得数。
(每题1分,共10分)3×500= 87-9= 160÷4=420×0=24×5=99×3= 80÷4=240÷4= 1000-800= 37+27=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计算.1、口算.(共8分)32×3= 56÷4= 25×4= 670×3×0=57+46= 97-68= 9×200= 10000-9000=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18分)96÷8=☆91÷7=☆78÷4=126×5= 803×6= 360×5=二、填空.(共26分)1、在口算78÷3时,先算( )÷3,再算( )÷3,最后算( )+( )=( ) .2、在算式□14÷6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最小填( ).3、( )÷( )=15......8, 56 ÷( )=3 (2)4、三位老师和36名同学一起去春游,每4人一个帐篷,共需( )个帐篷.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西瓜重5( ) , 一枚1角硬币重2( ),小华身高135( ) , 体重30( ),6、已知△+○=□,如果△+○+□=64,那么□=( ).7、找规律填数:(1)1997、1998、1999、( ) 、( ) .(2)5060、5070、5080、( ) 、( ) .8、在○里填上“>”、“<”或“=”.35+56○56+35 60-32○60-2354-25○45-25 2千克○2000克9、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另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和这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比余数小. ( )3、8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 )4、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 )5、除数相同时,被除数越大,所得的商也越大. (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8分)1、由五个百、三个十、四个一组成的数是( ).①345 ②354 ③5342、( )÷( )=2……1,如果被除数是一位数,那么有( )种填法都可以使等式成立.①3 ②5 ③83、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①16厘米②20厘米③24厘米4、小红家与小俊家都在和平路上,小红家距学校2000米,小俊家距学校3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①1000米②5000米③可能是1000米,也可能是5000米五、解决问题.(共30分)1、新星小学组织学生观看展览会,上午去了4批学生,每批120人,下午又去了450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观看展览会?2、学校器材室有足球35个,篮球个数比足球少6个,两种球共有多少个?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210米,宽90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三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4、小华:“我有36张邮票”.小林:“我的邮票比小华少7张.”小军:“我的邮票比小华的3倍多6张.”(1)小军有多少张邮票?(2) 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问题:5、将两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想一想,有几种拼法)6、书架上下两层共放有120本书,如果从上层拿20本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答案与解析一、计算.1、口算.(共8分)32×3= 56÷4= 25×4= 670×3×0=57+46= 97-68= 9×200= 10000-9000=[答案]96;14;100;0;103;29;1800;1000.[解析]试题分析: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其它题正确的计算顺计算即可.解:32×3=96 56÷4=14 25×4=100 670×3×0=0 57+46=103 97-68=29 9×200=1800 10000-9000=1000故答案为: 96;14;100;0;103;29;1800;1000.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18分)96÷8=☆91÷7=☆78÷4=126×5= 803×6= 360×5=[答案]12;13;19 …… 2;630;4818;180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计算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用竖式计算即可.解:96÷8=12 ☆91÷7=13 ☆78÷4=19 (2)1 2 1 3 1 98 9 6 7 9 1 1 3 4 7 8 1 9 8 7 验× 7 4 验× 4 1 6 2 1 算 9 1 3 8 算 7 6 1 6 2 1 3 6 + 2 0 0 2 7 8126×5= 630 803×6=4818 360×5=1800 1 2 6 8 0 3 3 6 0× 5 × 6 × 56 3 0 4 8 1 8 1 8 0 0故答案为:12;13;19 …… 2;630;4818;1800.二、填空.(共26分)1、在口算78÷3时,先算( )÷3,再算( )÷3,最后算( )+( )=( ) . [答案]70;18;20;6.[解析]试题分析: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一下,以免出错.解: 2 63 7 861 81 8故答案为:70;18;20;6.2、在算式□14÷6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最小填( ).[答案]5;6.[解析]试题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想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必须小于除数,除数是6,所以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可以是1、2、3、4、5,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5;想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必须等于或大于除数,所以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可以是6、7、8、9,这几个数里最大的是9.解:15+6=21,21+30=51.故答案为:5;6.3、( )÷( )=15......8, 56 ÷( )=3 (2)[答案]143、9;18.[解析]试题分析:除数必须比余数大.第一道题中,余数是8,所以除数只能是9,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得到被除数是143;第二道题的计算方法,除数=(被除数-余数)÷商,所以除数是18.解:(143)÷(9)=15……8;56÷(18)=3……2.故答案为:15,6,21,21,30,51.4、三位老师和36名同学一起去春游,每4人一个帐篷,共需( )个帐篷.[答案]10.[解析]试题分析:36名学生,再加上三位老师,一共39人.解:39÷4=9(个)……3(人),所以共需10个帐篷.故答案为:10.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西瓜重5( ) , 一枚1角硬币重2( ),小华身高135( ) , 体重30( ),[答案]千克;克;厘米;千克.[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的实际来填合适的单位,同时要分清该填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解:一个西瓜重5( 千克 ) , 一枚1角硬币重2( 克 ),小华身高135( 厘米) , 体重30( 千克 ),.故答案为:千克;克;厘米;千克.6、已知△+○=□,如果△+○+□=64,那么□=( ).[答案]32.[解析]试题分析:用带换的方法求解,因为△+○=□,所以把△+○+□=64中的△+○带换成□,就得到□+□=64,所以□=32.解:已知△+○=□,如果△+○+□=64,那么□=( 32 ).故答案为:32.7、找规律填数:(1)1997、1998、1999、( ) 、( ) .(2)5060、5070、5080、( ) 、( ) .[答案](1)2000;2001.(2)5090;510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所给的三个数可以得到规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解:1997、1998、1999、( 2000 ) 、( 2001 ).故答案为:2000;2001.(2)根据所给的三个数可以得到规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0.解:5060、5070、5080、( 5090 ) 、( 5100 ).故答案为:15,6,21,21,30,51.8、在○里填上“>”、“<”或“=”.35+56○56+35 60-32○60-2354-25○45-25 2千克○2000克[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第一道题,○两侧的加法,只是加数交换了位置,和是相等的;第二道题,○两侧的被减数一样,减数大的差小,减数小的差大;第三道题,减数相同,被减数大的差也大;第四道题,○两侧的只是单位不一样,重量是一样的解: 35+56=56+35 60-32<60-2354-25>45-25 2千克=2000克.故答案为:=;<;>;=.9、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另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和这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答案]24;4.[解析]试题分析:先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然后根据长+宽=周长÷2=12厘米,从而得到宽是12-8=4厘米.解:6×4=24厘米,24÷2=12厘米,12-8=4厘米.故答案为:24;4.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0不能做除数.解:根据“0不能做除数”,所以此题后半句应该为“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故原题错误.故答案为:×.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比余数小.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比余数大.解:故原题错误.故答案为:×.3、8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几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大正方形的数量是4、9、16、25、36、49…….解:故原题错误.故答案为:×.4、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分子相同时,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解:故原题错误.故答案为:×.5、除数相同时,被除数越大,所得的商也越大. (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除法知识,可以得到答案.解:故原题正确.故答案为:√.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8分)1、由五个百、三个十、四个一组成的数是( ).①345 ②354 ③534[答案]③.[解析]试题分析:略.解:由五个百、三个十、四个一组成的数是( 534 ).故答案为:③.2、( )÷( )=2……1,如果被除数是一位数,那么有( )种填法都可以使等式成立.①3 ②5 ③8[答案]①.[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根据题意,需要注意的是“被除数是一位数”,思考方法是让除数是某一个数,从而能得到被除数是几,即“试数”.让除数是1不合题意;让除数是2,可以得到这几组除数和被除数:5、2或7、2或9、2;让除数是3可以得到:7、3;让除数是4可以得到:9、4;让除数是5、6、7、8、9时不合题意.所以共有5种填法.解:略.故答案为:③.3、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①16厘米②20厘米③24厘米[答案]②.[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后长变成原来的2倍,是8厘米,宽不变,是2厘米.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8+2)×2=20厘米.解:略.故答案为:②.4、小红家与小俊家都在和平路上,小红家距学校2000米,小俊家距学校3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①1000米②5000米③可能是1000米,也可能是5000米[答案]③.[解析]试题分析:如果小红家和小俊家在学校的同一侧,则他们两家相距3000-2000=1000米;如果小红家和小俊家在学校的两侧,则他们两家相距2000+3000=5000米.解:可以用下面简单的图来说明1、小红家和小俊家在学校同侧2、小红家和小俊家在学校同侧小俊家小红家学校小红家学校小俊家3000-2000=1000米 2000+3000=5000米故答案为:③.五、解决问题.(共30分)1、新星小学组织学生观看展览会,上午去了4批学生,每批120人,下午又去了450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观看展览会?[答案]930人.[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两部计算的应用题,先算出上午去了多少人,再算一天共去多少人.解: 120×4+450= 480+450= 930(人)答:这一天共有930学生观看展览会.2、学校器材室有足球35个,篮球个数比足球少6个,两种球共有多少个?[答案]64个.[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两部计算的应用题,先算出篮球有多少个,再算两种球共有多少个.解: 35+(35-6)= 35+29= 64(个)答:两种球共有64个.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210米,宽90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三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答案]1800米.[解析]试题分析:先算出小华跑一圈多少米,也就是长方形操场的周长,再算跑三圈多少米.解: (210+90)×2= 300×2= 600(米)600×3=1800(米)答:他一共跑了1800米.4、小华:“我有36张邮票”.小林:“我的邮票比小华少7张.”小军:“我的邮票比小华的3倍多6张.”(1) 小军有多少张邮票?(2) 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问题:[答案](1)114张.(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先算出小华的邮票的3倍,再加上6.解: 36×3+6= 108+6= 114(张)答:小军有114张邮票.(2)可以提出多个问题.比如:小林有多少张邮票?.解:36-7=29(张)答:小林有29张邮票.5、将两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想一想,有几种拼法)[答案]28厘米;32厘米.[解析]试题分析:一共有两种拼法.解:第一种拼法:第二种拼法6厘米 6厘米 6厘米4厘米厘米4厘米长=6+6=12厘米,宽=4厘米长=4+4=8厘米,宽=6厘米周长=(12+4)×2=32厘米周长=(8+6)×2=28厘米6、书架上下两层共放有120本书,如果从上层拿20本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答案]上层80本,下层40本.[解析]试题分析:从上层拿出20本,则上层少了20本;这20本放入下层,则下层多了20本.这时上下两层同样多,可以得出上下两侧原来相差40本书.故得到上层80本,下层40本.解:120-20×2= 120-40= 80(本)120-80=40(本)答:上层原来有80本书,下层原来有40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三年级期末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8分)
1.花坛有15株玫瑰花,有5株月季花,玫瑰花是月季花的( )倍。
灯笼花是月季花的12倍,灯笼花有( )株。
2.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在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体重32( ),每天吃面包300( )。
4.计算-时,想:( )个减去( )个,结果是( )。
5.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可能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也可能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6.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在里填上“>”“<”或“=”。
(6分)
78÷378÷6103×6104×5
8000克14千克
370×0370
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四位数。
( )
2.2千克铁和2000克棉花一样重。
( )
3.红领巾是轴对称图形。
( )
4.左图中的阴影部分可用来表示。
( )
5.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
四、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个西瓜重2( )。
A.克
B.千克
C.分米
2.下面是平移现象的是( )。
A.开推拉门
B.拧水龙头
C.电风扇的转动
3.将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4.下图中,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相比较,( )。
A.甲长
B.乙长
C.一样长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如果能把它平均剪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2
B.14
C.16
五、计算题。
(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2分)
5×60=70-18=80÷4=
46÷2=68+17=900+70=
300×7=0×53=201×4=
200×3=+=-=
2.用竖式计算。
(12分)
84÷7=492÷3=286÷5=
36×4= 406×6=125×8=
六、操作题。
(9分)
1.看分数,涂颜色。
(3分)
2.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单位:米)(6分)
七、解决问题。
(33分)
1.张华在元旦三天假期中,第一天完成了全部作业的,第二天完成了全部作业的。
两天一共完成了全部作业的几分之几?(5分)
2.三(1)班40人去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每条船租金58元。
至少需要租几条船?共付租金多少元?(5分)
3.学校管乐队有34人,合唱队的人数是管乐队的3倍。
管乐队的人数比合唱队少多少人?(5分)
X Kb1. Co m
4.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69人,下午又去了213人参观。
这
一天一共去了多少人?(6分)
5.王大伯想用篱笆围一个长是20米、宽是13米的长方形菜园,接头处要用2米,他
需要篱笆多少米?(6分)
6.李师傅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
上班时间内他共做96个
零件,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