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永不落幕的上海世博

合集下载

浅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及其意义

浅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及其意义

浅谈上海世博的主题及其意义2008年8月8日,当绚丽的烟花在北京的上空绽放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揭开了序幕。

时隔一年有余,当那场无与伦比并震撼了世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悄然远去时,又一场世界性盛会在上海举行。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

它包含了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它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

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每一场世界性盛会对其举办国来说,都会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虽然已渐行渐远,但“后奥运效应”正在越来越显示她的能量。

同样,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有其意义,归结如下:一、科技意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世界博览会是工业革命下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往往代表着当代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现代科技进入人类生活。

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并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二、经济意义:促进举办地的产业升级举办世博会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加速推动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这是迄今为止大多数世博会的举办动机。

“世博经济”现象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世博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

二是围绕开发世博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

三是主办城市借世博会契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各种相关活动。

三、政治意义:提升举办国的国家形象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

《人民日报》2010年5月2日 7版(世博特刊)

《人民日报》2010年5月2日 7版(世博特刊)

马跃峰
对 1 岁的女儿看到身穿朝 鲜 族 服 装 的 服 务 员 , 着爸爸撒娇。 “好啊! ” 张家明一边答应, 一边订 餐, “ 我还是喜欢哈尔滨的西格玛饺子, 皮薄馅 也不贵” 。 多, 不油不腻, 一碗 %$ 元, 两天前,张家明一家 * 口坐飞机来到上 海。本来今天想参观中国馆, 可由于预约票有 限, 他们最终没能如愿参观, 感到非常遗憾。但 在看了各省市区的展馆之后, 他也觉得不虚此 行。 “云南馆的金马坊、 白族民居、 傣家竹楼, 贵 州馆的风雨桥、 鼓楼、 苗寨、 银饰, 展示了浓郁
文明瑰宝汇申江, 四海宾朋共举觞。 万众同心书锦绣, 百年世博谱新章。 贺上海世博开幕 弘 陶 (周文彰 书)
!"#$%&'()*+&',+. /
! " # $ % & ' ( ) * + , - . / 0 1 2 3 4 5 6 789:;< =>$%&'()*+-?-@AB?C >$%&'()*+,-DEFGBCHIJK LM N>$%&'()*O-PQRST ! !"# $%&'()*+,-./01 O-P UV WXY)*Z[\ ]^ )*A _`a O W P b & c d e f g h i j ) * Y ] ^ k l m _ n Oop=&c=qcY]^ klm " &'23456789:;<=./01 O-P rst >$bFlu)*Y]^ kvH # &'>?@ABCDE23./01 O - P w x y O W P b & c z { | z } g h c Y k Y\ ]^ ]^~ $ FGHIJKDLMLN)&')OP?QR./01 O-P >$=q cYlm % &'*+STUVWXY01 O-P &c cY]^ ~ & c cYklm & &'Z[*+\]^_./01 O-P >$p=cY)*A

漫谈--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

漫谈--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

漫谈--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作者:史文静上海世博会带给上海乃至中国巨大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张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继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近一个月之久,也许我们对那些辉煌盛大的园区以及展馆已经逐渐失去了之前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更多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世博会到底给上海和中国带来什么?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一直为世界各国争相举办。

但世博会长期囿于少数发达国家,中国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是151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

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的成功,是全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可,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也必将对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未来20年中,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这段征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发挥“中途加油站”的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世博会在我国老百姓中的知名度不及奥运会。

但是,世博会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决不亚于奥运会。

在国际上,素有“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奥林匹克”之称的世博会,同奥运会一起,被誉为全球两大顶级盛会。

有数据预测,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将达到每年0.3%左右。

每一个国人都清楚,世博对投资具有重大的拉动作用。

世博会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筹办过程中。

200亿如此巨大的投资必将有力地拉动上海经济快速增长。

例如在旅游服务业方面,宾馆、饭店等硬件设施的改造投资必将增加;在房地产方面,世博会带动了黄浦江两岸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投资也将增加;房地产投资增加又会带动相关企业如建材生产企业、装演企业、家电企业投资的增加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为了举办一届高水平的世博会,使上海的轨道的交通有了显著发展。

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办好世博会‎目前已成为‎上海市的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不仅显示了‎上海市委对‎世博会的高‎度重视,而‎且也体现了‎办好上海世‎博会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中国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上海‎市承办的重‎大国际盛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其‎会期之长(‎为期六个月‎)、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参会人‎数之众(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上海世‎博会)、影‎响范围之广‎大、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会超过奥运‎会。

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世‎博会的筹办‎工作。

中央‎多次明确指‎出,上海世‎博会是全国‎的大事,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要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由此不‎难看出,俞‎正声书记强‎调把办好世‎博会作为上‎海今、明年‎两年的头等‎大事,要求‎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世博‎会的重要性‎所在。

第‎二,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

‎鉴于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全人类‎盛会,又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举办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

正‎如俞正声书‎记所言,办‎好世博会,‎是增进与国‎际间交往的‎机会,是增‎加相互了解‎的机会,是‎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和‎上海的(来‎源:‎文秘11‎4 ://‎.91we‎n mi.)‎机会,也是‎上海贯彻国‎家外交方针‎和意图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2010年1月2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誓师动员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我国继北京奥运会后举国期盼、举世瞩目的又一盛会。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明,展示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展示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对于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经济走向复苏,都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是哪个国家?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扩张。请写出19世纪40年代中国遭受的殖民侵略战争。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何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先后领导了两次政治运动,请举一例。
(3)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D.“环境、资源与人口”
3、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科学家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测出该病毒同时包含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如图)。这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背景资料:
1、2010年世界博览会是一个筹备中的世界博览会,2010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任仲平:续写“成功、精彩、难忘”的新篇章--观点--人民网

任仲平:续写“成功、精彩、难忘”的新篇章--观点--人民网
“你们带来的是一个国家的自豪,带回去的是整个世界的精彩”。总结上海世博会宝贵的思想成果,世界矢志于建设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文化多元包容、生态环境良好的和谐城市。上海,我们昨天在这里进行的一切努力,明天将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城市,凝聚成开创幸福的力量。
(五)世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东道主中国用怎样的智慧,书写打动世界的故事、留下开创未来的财富?
上海世博会集中了世界各国针对城市病开出的各种“药方”。印度的乡村网络计划,中国深圳敢试敢闯的“梦想实践场”,瑞典工业城市马尔默的成功转型,巴西阿雷格里港让贫困儿童通过免费教育拥有梦想……这些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取长补短,充满希望。
危机,有时是机遇的代名词。面临共同挑战,人类往往表现得空前团结。在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发布的《上海宣言》,开创了由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组委会三方共同起草宣言的先河——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承诺,“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
任仲平:续写“成功、精彩、难忘”的新篇章--观点--人民网
任仲平:续写“成功、精彩、难忘”的新篇章
——写在中国上海世博会闭幕之后
2010年11月0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七)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上升到精神和理性的高度,才能成为我们共同的财富并永久传承。
毫无疑问,上海世博会将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起点——世博会后,我们期待着更美好的改变:经济转型、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然而,改变并非已经水到渠成。那些被广泛认同的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经验,那些在世博园中积累起来的经典范例,那些展示中张扬的思想、行动中显现的精神,如何才能复制到更多城市、更多的地方,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上海举办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上海举办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上‎海举办‎世博会‎的重要‎意义‎办好世‎博会目‎前已成‎为上海‎市的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不仅显‎示了上‎海市委‎对世博‎会的高‎度重视‎,而且‎也体现‎了办好‎上海世‎博会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中国‎201‎7年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上海‎市承办‎的重大‎国际盛‎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其会期‎之长(‎为期六‎个月)‎、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参‎会人数‎之众(‎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上海‎世博会‎)、影‎响范围‎之广大‎、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会超过‎奥运会‎。

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世博会‎的筹办‎工作。

‎中央多‎次明确‎指出,‎上海世‎博会是‎全国的‎大事,‎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要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由此‎不难看‎出,俞‎正声书‎记强调‎把办好‎世博会‎作为上‎海今、‎明年两‎年的头‎等大事‎,要求‎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会,‎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世‎博会的‎重要性‎所在。

‎第二,‎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

鉴于‎上海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全人‎类盛会‎,又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举‎办20‎17年‎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

正如‎俞正声‎书记所‎言,办‎好世博‎会,是‎增进与‎国际间‎交往的‎机会,‎是增加‎相互了‎解的机‎会,是‎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和上海‎的机会‎,也是‎上海贯‎彻国家‎外交方‎针和意‎图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上海世博会:再度开启“中国时间”——写在2010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之际1月21日,距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整整一百天。

源自人类创新、创造冲动的世博会,自其诞生之日起,150多年来,推动着世界登上一个又一个文明阶梯。

它是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可以充分共享的人类文明成果和共有的人文财富,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期望,启迪着人类的创新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世界意识。

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作为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它将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明,新中国60年的波澜壮阔,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还有中华儿女为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恢宏气概。

这个即将于100天后在中国上海上演的世博会,注定是中国现代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人们记得,40年前中国重返联合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并渐次更深地融入全球大家庭,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开山筑路;人们还记得,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人们更记得,一年半以前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强大的自信和活力。

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而成的上海世博会,将再次助推中国从大国到强国的跨越。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它是对举办国从经济到社会、政治、文化进步的一次全面检验。

让上海世博会成为世博会历史长河中最闪亮的记忆,这是中国民众的梦想;通过世博会构筑一个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新世界,这是一个文明古国应尽的责任;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之际,以世博会为契机,与世界各国一起集思广益,力挽狂澜,这是上海世博会的现实需要。

150多年来,世博会始终在回答人类文明在坎坷进步中无法逾越的一系列课题,直面人类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矛盾与困境。

150多年前,首届伦敦世博会向世人呈现前所未有的工业文明美好前景;80年前,芝加哥世博会给经济萧条中的全球带来乐观心态;10年前,汉诺威世博会让“可持续发展”观念警醒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社论:永不落幕的上海世博
——热烈祝贺中国上海世博会闭幕
刚刚过去的6个月,东道主中国邀约四海宾朋,在上海浦江两岸主办了一场人类文明的盛大聚会,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博览会,即将载入史册。

7300多万人次的中外参观者,在中国上海世博会联手托举了一个冉冉升起的环球梦想。

智慧而包容的世博大家庭,将全世界的奇思妙想集中于上海黄浦江两岸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

6个月来,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交流互鉴的新篇章,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惜别这个持续了184天的节日,惜别这个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旗帜下、人类大家庭“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节日,我们依依难舍。

自第一届世博会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里,工业化的累累果实,让人们享受祖先无法企及的舒适、快捷、沟通无限的现代生活。

然而,工业文明如同一柄双刃剑,也使人类社会不得不共同面对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汹涌的城市化带来的诸多窘境。

上海世博会再一次在人类遭遇共同困境之际,给我们一个停下来思考的时刻。

当人类在欢聚中沟通,在理解中合作,和平与发展的梦想才会不断延续,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走过184天,上海世博会把一座意义深远的里程碑,矗立在漫长的世博史上。

新的历史纪录诞生在渴望开放的中国,诞生在凭海临风的上海: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300多万人次参观者走入世博园。

四海宾朋携手出席,展示精彩创意、共同思考未来。

13亿中国人拥抱世界、拥抱世博的激情如此动人。

10余年前,联合国人居组织曾经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闭幕了,但世界对城市的希望、对世博会的期待永不落幕,被誉为“激发人类活力、进取心和智慧”的世博激情永不落幕,世博精神永不落幕。

永不落幕的,是多元化的国际社会通过沟通寻求共识的不懈努力。

各有特点、迥然有别的国家,在世博园和睦地比邻而居,发现并欣赏彼此的亮色。

世博会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汇聚在一起,沟通心灵,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谋发展。

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也在世博会生动呈现,世界从这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老中国,一个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变化的现代中国。

永不落幕的,是深入人心的以低碳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低碳世博”的贯彻,使上海世博园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典范和可贵起点,也将激励中国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已成为今日中国的坚定选择。

从上海世博出发,低碳之路将向人类未来不断延伸。

永不落幕的,还有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开放胸襟,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办博精神。

这些永不落幕的世博精神成果,是上海世博会留给世界、留给中国最珍贵的礼物。

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

热烈祝贺中国上海世博会圆满闭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