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0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课时练第7单元《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 练习试题试卷含答案

课时练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算式中,得数大于1500的是()。
A.800+800B.1600-200C.1900-900D.4000-30002.哪道算式与“457+386”的得数相等?()A.356+487B.547+368C.547+6383.赵阿姨养了两匾蚕,第一匾有386条,第二匾有395条。
这两匾蚕合在一起不会超过几百条?()A.700条B.800条C.900条4.8个百加5个百是()。
A.13B.130C.13005.妈妈要买一台265元的电风扇和一只580元的电话机,大约要带()才够。
A.700元B.800元C.900元6.小明为贫困山区捐款137元,小华捐款158元,估计一下他们一共捐款大约是()元。
A.200B.300C.400D.500二、判断题(共4题;共8分)7.原价912元的电话机现价318元,大约便宜了600元。
()8.一袋大米重200千克,5袋大米重1000千克。
()9.估算365+203,可以把365看作400,把203看作200,和大约是600.()10.803-593估算时可以这样想:800-600.()三、填空题(共5题;共16分)11.王阿姨听说一架电风扇三百多元钱,一个电吹风二百多元钱,她打算带600元买这两件商品,一定够,对吗?________(填写“对”或“不对”)12.便宜约________元;便宜约________元。
13.计算3000-1000时,想:3个________减去1个________得________个千,也就是________14.估算309+289,可以把309看作________,289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309+389≈________。
15.7000里面有________个千;1000减600是________个百,即________。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 PPT教学课文课件(第1课时)

第1课时
小游戏
争做对答如流的小明星。
3+5=
8+5=
9-4=
17-8=
要求:学生口算后汇报口算过程
探究新知
帮爷爷算算买这两样 电器一共花了多少钱。
1000元
2000元
1000+2000=
自学提纲
(1)根据问题列式。 (2)你能想出几种算法?说一说都是怎样算的。 (3)请你试着总结一下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9000-800=8200 1800-200=1600
1600-800=800 900+100=1000
巩固练习
稻谷 1000袋
麦子 700袋
麦子 800袋
(1)一共有多少袋麦子? (2)麦子比稻谷多多少袋?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
并解答吗?
巩固练习
捉鼠竞赛。
1
2
3
4
我抓900的。
800+700
做一做
计算。
200+400= 600
3000+6000=9000
600-400= 200
9000-3000=6000
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探究新知
80+50= 130 130-50= 80
13个十减5个十是8 个十,就是80。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 十,就是130。
探究新知 900+600= 1500 1500-600= 900
探究新知
帮爷爷算算买这两样电器 一共花了多少钱。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 千,就是3000。
1+2=3, 1000+2000=3000
1000元
2000元 1000+2000= 3000
探Hale Waihona Puke 新知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钱?
《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教学

《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整数的学习在小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在一个完整数级的认识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对数的内涵的理解与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编排内容较多,包括数数,数的组成,多角度认识1000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和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材为什么编排这些内容?蕴含其背后的数的概念的本质是什么?这需要我们从数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了解。
从数学意义的角度,要追问数的本质结构是什么。
刘加霞教授曾写道:“数的本质结构就是‘计数单位与其个数乘积的累加’。
自然数因为是‘十进制'的,所以计数单位是-(个)、十、百...不同计数单位与其个数乘积的累加就构成了全部的自然数。
”由此可见,“十进制计数法”是联结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其中“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位值制”是自然数认识单元的核心,也是计数法的核心。
从现实意义的角度看,数感与估算是其中两个主要方面。
为了便于教师理解,将数感的主要内涵概括如下:(1)对数的现实意义的敏感;.(2)能用多种方式表示数:数的多模式表示并建立联系;(3)灵活运用数的多模式表示进行口算与估算;(4)根据数的特点选撣合理的算法;(5)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的追问;(6)喜欢数,对其有积极的情感,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因此,《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的编排,一是从数的组成去建构;二是联系实际来体会。
传统教学偏重前者,新课程则认为这两个角度有机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知识点+图文讲解+易错点+练习

:1、第二单元知识点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数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图文讲解易错点分析同步练习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一个最大的两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两位数相差()。
2.比64多20的数是()。
3.220比340少()。
4. 320与280的和是(),差是()。
5.商场1月份卖出电脑302台,2月份卖出电脑253台,这两个月一共约卖出电脑()台。
6.口算320+450,先把320看作()个十,把450看作()个十,再口算32+45是(),()个十是()。
7.估算502+398,可以看作()+()=(),所以502+398≈()。
二.在()里填上“>”,“<”或“=”(12分)72-18() 32+2822+35()25+21720-600 ()230-110330+120 ()620-220三.计算下列各题(18分)23+45= 93-36= 340+270=63+29= 82-43= 640-180=四.在框里填上合适的数(每空2分,共18分)五.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18分)148+398() 502-199()341+295() 601-203()103+206() 445-195()六.解决问题(第1,2小题每小题6分,第3小题7分,共19分)1. 超市购进水果140箱,购进蔬菜210箱,购进的蔬菜比水果多了多少箱?2. 养殖场原有240只鸡,为了扩大生产,又买回360只鸡,现在养殖场有多少只鸡?3.一台洗衣机489元,一台电磁炉310元,估一估小明的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买这两件商品?参考答案一.1.892.843.1204.600 405.6006.32 45 77 77 7707.500 400 900 900二.< > = <三.68 57 610 92 39 460四.8 5 0 3 2 0 2 3 0五.550 300 650 400 300 250六.(1)210-140=70(箱)答:购进的蔬菜比水果多了70箱。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
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一篇: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课本81页的例9和例10,是在同学们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法、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与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说计算过程掌握算理。
通过口算比赛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通过多变的练习题型,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最后参与了为妈妈选礼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妈妈的教育,也使学习更有趣味,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千以内数和万以内数的认识还比较新,刚学不久,对多位数的数位及数的组成理解得比较浅。
要他们说算理可能比较困难,老师教学时要注意引导。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在交流与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40+20= 6+29= 83-30= 56-8=2.口答:(1)13个十是(),25个百是()。
(2)7000里面有()个千。
(3)130里面有()个十。
(4)4000里面有()个百。
师:刚才这些同学都证明了自己是个聪明又勇敢的孩子。
大家都想像他们一样吗?生:想!师:不急,老师这还有很多可以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师:我们知道像40这样的数叫整十数,那你知道像100这样的数叫什么名字吗?(指名)生1:像100这样的数叫整百数。
师:你能说出整百数还有哪些?(指名说)师:同学们真聪明!像100这样的数叫整百数。
那像1000、2000这样的数呢?请你说!生:像1000、2000这样的数叫整千数。
《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数学教学PPT课件(4篇)

289≈300 314≈300 300+300=600 口答: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学生600人。
4 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 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 分析:800多接近1000,但不到1000,那么三所小学总 人数接近3000,但不到3000,所以能坐下。
口答:能坐得下。
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把题中的数根据实际需要 估计成和它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再 计算。
1 填空。
(1)8个千和4个十合起来是(8040 ),10000里面有(10 )个千。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是(三 )位数。 (3)15个百是(1500),1200里面有(12)个百。 (4)一个数减去6000得4000,这个数是(10000)。 (5)文化馆有图书4509本,大约是(4500)本。
1000 + 2000 = 3000 (元) 1000 + 2000 =3000 1个千+2个千=3个千
1个千加2个千是3 个千,就是3000。
还有别的 思路吗?
1000 + 2000 = 3000 (元)
1000 + 2000 = 3000 1+2=3
1000 + 2000 =3000
我是这样想的。
用减法计算: 2000 - 1000 = 1000 (元)
1000元 2000元
2-1=1 2000 - 1000 =1000
冰2个箱千比减电1视个机千是1 贵个多千少,钱就呢是?1000。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5篇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5篇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变绿了,小树也发芽了。
同学们想去春游。
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坐船去。
(出示主题图)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有4个班怎样坐船合适呢?”限坐68人”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回答。
如果两个班同学坐一条船,怎样安排呢?小组讨论,拿出方案,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3+31 39+32 39+3139+23 32+31 32+23二、自主探究。
1、方案很多,哪个合适呢?计算出结果,并算一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23+31的方法:①3+1=4,20+30=50,50+4 =54。
②23+30=53 ,53+1=54。
③20+31=51,51+3=54。
计算39+32,应该怎样计算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与第1题相似。
方法很多,自由选择,算得又对又快就行。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他几种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0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页例13,以及练习十九第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估算认识。
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估算认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练习本,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其中几道题请学生说说做法。
900-300 500+400 2000+5000 8000—3000
300+50 4000+300 3500—500 600+7000
800+900 4500+700 3300—800
2.口算计时比赛。
二、数学游戏
1.猜价格:例:提示:彩电大约3000元。
2.送信:P84 第 4题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这节课“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三、互动新授
教学例13。
(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
据。
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电话机358元和一台电吹风218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500元够吗?
师:要求500元够不够,要思考哪些问题?
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以进一步作如下引导:
师:思考一下,要求500元够不够,这是用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使学生明白,解决够不够这样的问题,都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这里是现有的500元钱和购物需要的钱进行比较。
师:在现有的钱数和要用的钱数这两个数量中,哪个数量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算两件商品要花多少钱,再和500元进行比较。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58超过300,218超过200,300+200=500。
所以说,500元买这两个玩具不够。
我们的思考对吗?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吗?
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检验方法。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检验的过程,教师适时引导。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
500元不够,700呢?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出示表格,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再独立完成。
2.思维训练:估算下面各题;
263+337+195+105 203+298+302+97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个?用估算的方法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估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如果你碰到想例题这样的不需要实际计算的问题,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迅速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