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7高压氧治疗程序与方法-高压氧高压氧培训湘雅高压氧高压

1.通知舱内“开始减压”。提醒“自 主呼吸、不可摒气、注意保暖”等。
2.减压方案 空气加压舱可采用阶段 减压法,或匀速减压法,现以阶段减压法 为例介绍如下::
0.13MPa → 0.10MPa(5min) 0.10MPa → 0.06MPa(5min) 停留5min 0.06MPa → 0.03MPa(5min) 停留5min 0.03MPa → 0.00MPa(8min)
注:洗舱的方法是同时适量打开输出阀 和输入阀,以便于提高舱内氧浓度。在这 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舱内压力稳定为 0.02MPa不变。
3.询问病人情况,调整加压速度。 4.保持舱内温度稳定。 5.当舱内的压力升到预定的治疗压力时 停止加压。
【稳压】 成人氧气加压舱的稳压方案是: 1.稳压20min后,通风换气10min,然后
0.16/15 0.13/15
注:表中舱压系指绝对压力
婴幼儿治疗方案
年龄
加压时间 舱压(绝对压) 稳压时间
(min)
(Mpa)
(min)
新生儿 (1~28天)
10 ~15
0.15
20~30
婴儿
(1~12月)
15
0.16 ~0.18
30
幼儿 (1~3岁)
20
0.18 ~0.20
40
减压时间 (min)
【减压】 1.稳压时间结束后,通知病人做好减
压准备。 2.按减压方案等速缓慢减压,不得随
意缩短减压时间。 3. 成人氧气加压舱的减压方法是: 0.10MPa → 0.07MPa(5min) 0.07MPa → 0.04MPa(5min) 0.04MPa → 0.02MPa(5min) 0.02MPa → 0.00MPa(5min)
高压氧护士工作流程

高压氧护士工作流程英文回答:Hyperbaric Oxygen Nurse Workflow.Pre-Chamber Assessment.Verify physician order and obtain informed consent.Assess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physical condition, and medications.Confirm patient eligibility for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Instruct patient on safety protocols and treatment procedures.Prepare patient for chamber entry, including removing jewelry and flammable materials.Chamber Preparation.Set up the hyperbaric chamber according to physician orders.Ensure the chamber is clean, pressurized, and oxygenated.Monitor the chamber's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oxygen levels.Patient Entry and Treatment.Assist patient into the hyperbaric chamber.Monitor patient's vital signs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Provide necessary care and support during the session, such as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s or adjusting oxygen levels.Communicate with patient and physician during the treatment.Chamber Exit.Gradually decompress the chamber according to physician orders.Assist patient out of the chamber.Monitor patient's recovery and provide post-treatment instructions.Documentation and Reporting.Document the patient's assessment, treatment plan, and treatment progress.Report any adverse events or deviations from the treatment protocol.Maintain accurate records of all hyperbaric oxygensessions.Education and Training.Hyperbaric oxygen nurses must undergo specialized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They should stay up-to-date on the latest advances in HBOT.Nurses should also educat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bout HBOT and its benefits.Additional Responsibilities.Assist with research and data collection related to HBOT.Participate in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s.Provide support and guidance to other healthcare team members involved in HBOT.中文回答:高压氧护士工作流程。
高压氧治疗的_护理常规

记录。 7.严格执行高压氧科(室)医师制订的治
疗方案,不可擅自更改。 8.高压氧治疗前舱内应准备好治疗,抢救
药物和各种医疗,抢救,检查用具。
二.治疗前的护理常规
1.入舱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病人明 确治疗目的,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杜绝 “幽禁恐怖反应”的发生。
a.正确佩带面罩,保持良好接触。要求面罩 应与面颊部紧贴,防止空气漏入面罩。
b.重危、昏迷病人如采用一级吸氧装置,则 橡皮囊与肺相通,当橡皮囊受到猛烈挤压、碰 撞或囊内过度充盈,而使肺内压力大于胸壁压 力时,有可能造成“肺气压伤”。因此,吸氧 时严禁拍击橡皮囊,并随时注意囊内氧气充盈 程度。
面罩吸氧的注意事项:
c.在吸氧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人 有无氧中毒的表现。如发现病人有 烦燥不安、颜面及口唇肌肉抽搐、 出冷汗或突然出现干咳、气急或病 人自诉头昏、眼花、恶心、无力等 症状时,应立即处理,如情况未见 好转,应减压出舱。
面罩吸氧的注意事项:
d.为防止氧中毒 ,采 用间 歇吸 氧法 ,如吸氧 3 0 min— 吸 空 气 5 min— 再 吸 氧 3 0 min— 吸 空 气 5min—最后吸氧20min,或吸氧40min—吸空气 10min—再吸氧40min。在0.3MPa下,用这种间 歇 吸 氧 法 , 吸 氧 总 时 间 不 应 超 过 1 2 0 min。 在 0.2MPa下,吸氧时间不超过240min,均属于安 全吸氧范围。
1.加压过程中的护理:
③高压氧治疗的压力范围一般为2-3ATA (0.2-0.3MPa)。
④从加压开始,升到规定压力所需的时 间称为“升压时间”,如由于某种原因 而使加压过程暂停,接着又再加压到规 定压力,此全部时间幸均应计入“升压 时间”内。
急危重症高压氧治疗临床操作细节

急危重症高压氧治疗临床操作细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熟练掌握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操作细节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更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就急危重症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操作细节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临床医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治疗适应症1.气体栓塞2.顽固性贫血3.创伤性缺血性疼痛4.坏死性软组织感染5.颅脑损伤6.烧伤7.碳烟中毒8.氰化物中毒9.治疗肿瘤的放疗后放化疗后的放射性组织损伤二、治疗程序1.患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
2.治疗准备:清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确保治疗室内没有易燃物品。
3.治疗设备检查:检查高压氧治疗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通气系统、高压氧室压力等。
4.患者准备:为患者戴好口罩,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
5.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进行高压氧治疗,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三、操作注意事项1.患者观察:临床医务人员应该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2.通气系统检查: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通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充足。
3.氧气浓度控制:临床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高压氧室内的氧气浓度,确保治疗效果。
4.治疗时间控制:临床医务人员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治疗时间的控制,避免治疗时间过长导致患者不适。
5.急救措施:在治疗过程中,随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确保及时处理因治疗引起的意外情况。
四、治疗后护理1.患者观察:治疗结束后,应该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稳定。
2.室内通风:治疗结束后,需要将高压氧室内的气体排除,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3.设备检查:治疗结束后,需要对高压氧治疗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4.患者宣教:告知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并做好随访工作,确保患者康复情况。
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护理干预

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护理干预作者:麦敬逢赵素清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时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高压氧科治疗患者6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予常规高压氧治疗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安全护理干预。
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 SA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实施后观察组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关键词】高压氧治疗,安全,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03—02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是指高压环境下,呼吸气体中氧的分压超过1ATA者[1]。
高压氧治疗己经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上与药物和手术并列的第3种治疗。
在创伤性颅脑损伤、脑血管病、一氧化碳中毒、缺氧缺血性脑病、伤口全愈、脊髓损伤等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高压氧因其治疗环境特殊,为高气压密闭环境,因此治疗时的安全性极其重要,同时也是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举措。
我科对680 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通过实施安全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1月~ 2012 年12月行高压氧治疗患者640例,男375例,女265 例。
年龄6~93岁,平均56.8岁。
其中脑梗死240例,脑出血70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种方面比较,无差异( P > 0.05)。
两组患者均用多人舱,压力0.2 MPa,每次治疗时间110 min,1 次/d,10 d为1 个疗程,治疗1 ~ 8 个疗程。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前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安全宣教,正确指导调压动作;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安全防范护理,及氧舱安全检查。
观察指标: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进行焦虑水平测定;②高压氧治疗期间配合程度;③护理满意度。
高压氧疗法护理

高压氧疗法的护理在高压环境下,呼吸气体中的氧分压〔即氧的压强〕超过或大于 1 个大气压〔 1ATA〕称为高压氧。
用于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加压氧舱简称高压氧舱。
将患者置身于高压氧舱内进行加压吸氧,以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高压氧疗法。
我院于2004 年~ 2005 年共对 61 例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其中 32 例急性中毒, 15 例脑外伤, 8 例脊髓损伤, 6 例脑复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进舱前准备1.1 患者方面经过医务人员介绍高压氧治疗的根本过程以及加压、减压、稳压时的感觉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疑虑心理,正确积极地配合治疗。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舱。
进舱人员应更换棉织衣物,不要穿戴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入舱。
进舱前不宜进食过饱,不要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及碳酸饮料,排空大小便。
带有引流装置的病人,入舱前应倾倒瓶内引流液。
病人应了解舱内供氧装置及呼叫方法,并能正确使用面罩及调压动作,如有不适,立即与医务人员沟通,及时处理。
1.2 陪舱医务人员方面做好舱内抢救、治疗药物,医疗器材的准备及检查工作。
输液器具:舱内尽量使用开放式吊瓶输液,也可用塑料袋〔瓶〕装输液,以防止和减少压力变化产生的影响。
10ml 以上安瓿在舱外抽好药液或带入,防止因舱内压力与安瓿压力不平衡,升压阶段开安瓿时,因安瓿内压低于舱内压,以致玻璃碎落入安瓿污染液体,或减压时舱内压力低于安瓿压力,玻璃碎片飞溅伤人。
呼吸器: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突然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使用呼吸器强制呼吸。
使用气动呼吸器或简易皮球式呼吸器。
简易呼吸器为手术麻醉常用器材,连接到氧舱内供氧装置与面罩上,挤压皮球即可进行人工呼吸。
负压吸引器的使用:多人氧舱内有医用 " 考克 " 及负压表,是利用舱外压力差而引起负压吸引作用的装置。
用脚踏式或 50ml 注射器进行人工负压吸引。
有关电动吸引器在升压前可使用,如升压开始,那么移置舱外备用。
陪舱护理考前须知陪舱的医务人员大多耐受〔表压〕压力,如在治疗减压病或气栓时,压力大于,陪舱人员应经过专业训练。
高压氧治疗的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2)压缩空气和氧气量是否充足
(3)供气、供氧系统是否正常:
供排氧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内中的单向阀有无老化粘结,位置是否恰当。 感压膜片有无老化龟裂, 摇杆活门顶针有否偏离最佳位置。
二级减压阀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观察流量计、病人反映和自己试吸、关门前试吸)
(4)空调:根据季节和病人的要求将舱温调整
5.递物筒的使用方法:
在稳压情况下,严禁递物筒内外同时开启。 递物入舱时,按以下程序操作 ⑴ 确保内门和内门平衡阀关闭。 ⑵ 开启门外平衡气阀,使递物筒内压力降至常压。 ⑶ 把门打开,将物品或药品放入递物筒内。 ⑷ 关闭外门和外门平衡气阀。 ⑸ 开启内门平衡气阀,使递物筒内压力与舱内压力平衡。
⑹打开内门,将物品或药品取出,关闭内门及内门平衡气阀。
递物出舱时,其步骤刚好相反。
6.过渡舱的使用方法: 治疗过程中舱内外医务人员换班,病人在非规定时间内出入, 可以在不影响治疗舱使用的情况下,经过渡舱自由出入,以
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
如舱内患者突发事故,医护人员需进舱处理时,程序如下。 ⑴ 医护人员进入过渡舱,关上过渡舱外门。 ⑵加压使过渡舱压力与治疗舱压力相等。 ⑶打开两舱之间的舱门,医护人员进入治疗舱。
氧流量调小,关闭舱门,开始升压。
5. 升压时舱温上升,注意调节舱内的温湿度。
6. 当舱压升到预定的压力值后,立即关闭加压
阀,完成加压阶段。
二、稳压
当压力升到所需的治疗压力后使稳定不变即稳压, 也称为高压下停留。从停止升压到开始减压时止, 这段时间称为“稳压时间”。
1.稳压后?(吸氧后)打开排氧阀,通知患者
高压氧治疗的操作规程
高压氧治疗的程序: 加压、稳压、减压
一、加压:将压缩空气或氧气加入高压氧舱内,
PDCA循环管理法在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商春梅(1978-),女,山东章丘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高压氧科护理工作。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压的环境下,通过吸纯氧的方式来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缺血性、缺氧性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已成为目前常用的一种手段[1]。
高压氧是医院重要管理的部门,高压氧治疗是否安全关系着患者的治疗疗效及生命安全,因此,对高压氧护理管理的质量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
如何更好地改进高压氧科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目前科室重点研究问题[2]。
有研究表明[3],在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 循环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PDCA 循环管理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P 表示计划、D 表示实施、C 表示检查、A 表示处理,即首先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实施行动,检查计划实施的效果,根据检查效果评估整个计划,分析不足的原因,总结教训,找出原因,调整计划,进一步应用。
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PDCA 循环管理法的作用,现将此方法运用与高压氧科,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该院2018年1—12月期间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按照实施的时间进行分组,将2018年1—6月份实行常规管理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12月份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采用PDCA 循环管理法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组。
科室内工作人员共有8名,其中男工作人员3名,女工作人员5名,年龄在27~45岁之间,平均年龄(32.12±4.3)岁,8名工作人员中有3名本科生,5名大专生。
1.2方法对照组工作人员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研究组工作人员采用常规管理基础上采用PDCA 循环管理法。
主要操作内容如下。
1.2.1计划阶段①找出问题: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讨论出组间质量检查小组的成员,成立检查小组后,检查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记录下来,整理后上交[4];考察护理人员的基础操作水平,定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记录下来,整理后上交,然后由护理部统一总结,寻找出根本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陈娟 , 3 ] 陈淑招. 术后尿潴 留原 因及护 理. 福建 医药杂志 , 0 0 20 ,
3() 5. 0 2 :15
潴 留的发生率和导 尿率明显低 于观察组 , 明采取 护理干预 说 手法对 降低骨科 术后 患者尿潴 留的发生 率和导 尿率具 有显
著性 效果 。
患者安排交流机会 。治疗集 中时 间在 8 0— l :O l :O :O O 0 、0 0 一 1 :0 1 :0 l :O 1 :0-1 :0比较适 宜 ,患者本 人及 2 0 ;4 O 一 6 0 、6 0 - 80
4 5岁 。9 0例 为一氧化碳 ( O) 5 C 中毒 ,0 3 7例为脑 血管病如脑 出血 、 梗死 、 脑 脑供血 不足 、 神经 衰弱 患者 ,8 为脑 、 30例 脊髓 损 伤患者 ,8例 为骨科 手术后 患者 ,2例为 突发性 耳聋 , 5 6 耳 鸣患者 , 例 为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 患者 , 例 为乳腺癌 根治 1 1 术后患者 , 1 1 例为健康 人 , 急诊 2 6例 为急性 C 4 O中毒 、 混合
治 疗 , 、 、 症 的 抢 救 患 者 优 先 。 门 诊 患 者 考 虑 距 离 医 危 重 急
类在 长期 与疾病作 斗争 过程 中发展起 来的。我科及 时将护理 程 序应用 到 日常 高压氧治 疗 中 , 避免 了差错事 故 、 医疗 纠纷
的发 生 , 果 满 意 , 效 现报 告 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
匿基盘查 2 ! 生 箜 鲞箜 期 Ju a0Pata M dcl ehi e, et br 0 1 V11, o9 Q or lf r i l ei cn us So m e 2 1, 0 8 N . n cc aT q e .
物, 如阿托 品、 山莨菪碱 、 普鲁苯辛等能引起排尿 困难 。 3 尿潴 留的处理 : . 2 留置尿管会增 加尿路 感染 的机会 , 因此
院远近 , 行动 方便 与否 , 是否需要 卧位 , 院患者考虑科 室查 住
房 、 疗 时 间 , 量 输 液 、 灸 时 间 交 错 开 , 目 的 的 给 新 老 诊 尽 针 有
本组 选取 2 0 0 9年 l 0月至 2 1 0 0年 1 O月我科 患者 20 6 1 例 , 中男性 118例 , 其 0 女性 9 8例 , 0 年龄 5 7 ~ 6岁 , 中位年龄
气体 中毒 、 自缢患者 。 1 治疗方法 . 2
家属的合理 的要求 , 尽量给予满足。
1 - 计划实施 : .3 2 在患者到来之前做好充分检查及准备 工作 ,
如氧舱设备 是否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供氧是否充足 ,有无泄
【 王凤娟 , 4 ] 丁邦娟. 外伤性 截瘫并 尿潴 留患者膀胱功能恢 复的护
理. 齐鲁医学杂志 , 0 0, ( ) 1 . 2 0 5 3 :2 9 【] 谢 桂 春. 尿及 留置尿 管 的护 理. 用护 理 杂志 ,2 0 ,1 5 导 实 02 8
() 8 3 :5 .
传统 的护理方法对术后 因严格卧床 以及精神过度所致 的
郭秀俊
者 及 陪 同人 员 交 谈 , 步判 断患 者 的活 动 及 认 知 能 力 、 初 意识 状
复或 增进健康为 目标 , 运用 系统方法实施 计划性 、 连续性 、 全 面整体护理 的一种 理论 与实践模 式。高压氧治疗是利用高压 氧 与高气压环境治疗疾 病 的一 门学 科 , 也称高压 氧医学 。高 压氧有病 因治疗 、 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3种治疗作用[ 1 ] 。是人
( 稿 日期 :0 10 — 4 收 21-50 )
排尿困难未予重视 , 尿潴 留发生率 和导尿率 大大增加目 致使 。
本 文对 5 例 骨科手术 患者的护理干 预 ,使她们 均能消 除各 2
护理程序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山西省临汾市人 民 医5 0 10 )  ̄( 0 0 4
护 理 程 序 是 指 导 护 理 人 员 以满 足 护 理 对 象 身 心 需 要 、 恢
参 考 文 献
【] 吴在德 ,吴肇汉. 1 外科学 . 6版.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20 : 人 0 3
6 0. 5
取得患者合作 , 增加患者 自行排尿信 心的前提下 , 如无禁 忌 ,
可协助 患者坐 于床沿或 立起排 尿 , 督促 训练 , 可请 家属配 也 合共同努力 。遇尿潴 留时可指 导患者放松 , 各种诱 导失败后
可在无菌操作 下实行导尿术 。 3 护理干 预的必要 性及有 效性 : - 3 对术后 尿潴 留 , 临床常用
导尿术 , 既增加 了患者 的痛苦 , 又增加 了尿路感 染的概率 。因
此 , 后 尿 潴 留重 点 在 于 预 防 。本 研 究 的 结 果 显 示 , 验 组 尿 术 试
【 李雯华 , 宇中. 2 】 王 医学 心理学. 京 : 北 中国商业 出版社 , 94 19 :
况, 分清轻重缓急 , 急诊 、 老年 、 儿童优 先 , 他按照次序 引导 其
患者有序接受治疗 。
1 . 治疗计划 : .2 2 归纳 、 分析 、 评估收集 的资料 , 出合 理的安 做
排 。优先安排急需救治 的患者 , 为提高高压氧治疗效果 , 减少 候 诊时间 , 治疗 前做好 各种 预见性 问题 的准备 。重症 、 识 意 不 清或骨科患者 , 多使 用平 车接送 。制定 目标 , 安全有序进行
尿潴 留的患者应加 强护理 , 诱导 自主解小便 。处理 时应先安 定患者情绪 , 虑 、 焦 紧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加 重括约 肌痉挛使 排尿 困难 : 在
种顾虑 , 使术 前的准备 工作顺利进行 , 改善了患者的心理情 绪
从 而积极配合手术 , 术后患 者尿潴 留率及导尿率 明显下降 , 从
而减少 了因通过插尿管导尿而造成医源性感 染的机会 ,亦减 轻 了患者 的痛苦和经济支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