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涉入资产和负债的理解

合集下载

资产和负债

资产和负债

资产和负债简介资产和负债是会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财务报表中,资产和负债是两个基本的分类项目。

它们代表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本文将介绍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根据会计准则,资产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素:1.可控制 - 企业必须对资产拥有控制权,即具有支配和管理资产的能力。

2.经济利益 - 资产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例如产生现金流入或减少现金流出。

3.可靠性 - 资产的价值必须能够被可靠地衡量和计量,例如通过市场价格或估值方法。

根据其转化为现金的速度,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短期内(通常为一年内)能够转化为现金或用于支持企业日常运营的资产。

常见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和存货等。

流动资产通常较易变现,能够为企业提供经营所需的资金流动性。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不能快速转化为现金或用于日常运营的资产。

例如,企业的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设备等)、长期投资和商誉等。

非流动资产通常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并且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起到较长期的支持作用。

负债负债是企业对外的经济责任或义务。

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对外欠下的债务或应付款项。

负债是企业为购买资产或获取服务而筹集的资金来源。

根据偿还期限,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短期内(通常为一年内)要偿还的债务或应付款项。

常见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和应交税费等。

流动负债通常是企业为满足日常经营所需而借入的短期资金。

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较长期内(通常为一年以上)要偿还的债务或应付款项。

例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递延收益和退休福利义务等。

与流动负债相比,非流动负债通常具有长期的偿还期限,需要企业长期筹集资金来偿还。

资产和负债的关系资产和负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继续涉入的判断

继续涉入的判断

1.继续涉入的判断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如银行将贷款或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售出,但是保留了部分收取利息或本金的权利,这种情况属于继续涉入的情况。

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该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水平。

企业在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

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说明转入方有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同时表明企业(转出方)已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从而应终止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

2.继续涉入的计量总体来说,按照公允价值反映。

拥有的继续涉入权利,按照公允价值确认为“继续涉入资产”,承担的继续涉入义务,通过“继续涉入负债”反映。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是不能相互抵销的。

(1)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且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在充分反映保留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基础上,确认的相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2)通过对所转移金融资产提供财务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同时按照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的取费)之和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

财务担保金额——是指企业所收到的对价中,将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

(3)在随后的会计期间,财务担保合同的初始确认金额应当在该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时间比例摊销,确认为各期收入。

因担保形成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哎呀呀,资产和负债这两个词,对于咱们小学生来说,好像有点复杂呢!但别担心,让我来试着讲讲。

先来说说资产吧。

资产就像是我们的宝贝,是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东西。

比如说,我有一个漂亮的书包,它能帮我装书本和文具,让我每天能开开心心背着去学校,这书包就是我的资产。

再比如说,爸爸存了好多钱在银行里,这些钱可以用来给我们买好吃的、好玩的,还能给家里买新家具,那这些钱也是资产。

那负债又是什么呢?负债就像是个小恶魔,总是让我们欠着别人东西。

比如说,爸爸为了买新车向银行借了好多钱,这借的钱就是负债,因为爸爸得慢慢地还钱给银行。

还有啊,妈妈用信用卡买了漂亮衣服,可是还没把钱还上,这没还的钱也是负债。

那怎么才能确定一个东西是资产还是负债呢?这可得好好想想。

如果一个东西能让我们未来能得到钱,或者能帮我们赚钱,那它很可能就是资产。

就像我努力学习,得到了好成绩,以后能找到好工作赚钱,那我的知识和本领不也是一种资产吗?反过来,如果一个东西让我们未来得往外掏钱,那它可能就是负债啦。

你想想看,假如有一天,我跟同学借了十块钱买零食,那这十块钱不就是我的负债吗?我得想办法还给他呀!
资产和负债这两个概念,就像我们玩游戏里的好帮手和大麻烦。

我们得学会分辨它们,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富王国”呢!
所以说呀,搞清楚资产和负债真的很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聪明地管理自己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资产和负债的区别第一篇: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在财务会计中,资产和负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被用来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

虽然它们在财务报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特点,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区别。

首先,资产可以被定义为公司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现金、存货、债券、股票、设备、房地产等。

资产不仅仅是公司的实物财产,还可以是公司的知识、声誉、专利等无形资产。

资产通常被用来生成收入,并为公司创造价值。

例如,公司的设备可以用来生产产品,公司的现金可以用来支付债务和盈利等。

其次,负债是一种公司的债务或负责。

负债可以包括公司欠债的金钱数额、未来需要支付的款项、延期付款等。

负债通常是公司从他人或其他公司借款所产生的责任。

负债的例子包括未偿还的贷款、尚未支付的账单、欠款等。

负债是公司需要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履行的义务。

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影响。

资产代表了公司的价值和财富,而负债代表了公司的债务和义务。

资产的增加通常是好的,因为它意味着公司有更多的资源来创造价值。

而负债的增加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增加了公司的债务负担,需要支付更多的款项。

此外,资产和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资产通常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左侧或者上方,而负债则会出现在右侧或者下方。

这是因为负债通常是公司对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责任,而资产则是公司拥有的资源和财富。

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归类,财务报表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总结起来,资产和负债是财务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资产代表公司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而负债代表公司的债务和义务。

资产通常用来创造价值,而负债则需要公司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履行。

资产的增加通常是正面的,而负债的增加则是负面的。

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归类,财务报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超额利差和次级权益的理解

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超额利差和次级权益的理解

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超额利差和次级权益的理解关于继续涉入的相关概念不是很好理解,现在总结如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1、继续涉入资产是指通过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提供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和财务担保金额之间较低者确认为继续涉入的资产。

这里财务担保金额,是指企业所收到的对价中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

可以理解为企业由于无法终止确认资产所形成的一项新的资产负债。

继续涉入负债,是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之和。

财务担保合同公允价值是指提供担保而收取的费用。

继续涉入资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二者之中的较低者继续涉入负债=财务担保金额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收取的费用)2、超额利差指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总收益减去证券化应支付的利息,必要的服务费和违约等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后的超额收益.它是承受损失的首要防线。

也就是说这部分在没有发生损失时是收益,当有损失发生时,先冲减这个部分,然后再影响到其他的收益和本金部分。

3、次级权益就是被次级化的权益,“次级”意思是从属的、居于次要地位的,在银行术语中一般用来表示债务的偿还次序。

次级债务是指对于债务人资产的要求权次于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也就是说,债务人只有在满足了其他债权人的债权要求之后,如果还有剩余财产的话,才用来满足次级债权人的债权要求。

因此,次级债务实际是一种受偿权利受到约束的债务,对于债权人来说次级债务比普通债务的风险更大。

但是,对于债务人(即发行该债务或债券的银行)来说,这种权利受到约束的债务能给他一种接近权益性资本的保证。

即他的性质介于普通负债和权益性资本之间。

这也是长期次级债务只能被算作附属资本,而不能算作核心资本的原因。

对于次级权益同理。

初级会计实物必考知识点之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及分类

初级会计实物必考知识点之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及分类

初级会计实物必考知识点之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及分类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及分类在会计学中,资产和负债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们是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一个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济实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并对其分类进行解析。

一、资产的概念及分类资产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或者权益,可以对组织产生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那些能以非常短的时间(通常是一年以内)转化为现金或者以现金等价物进行支付的资产。

流动资产通常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

- 现金和银行存款:是组织最直接、最常用的流动资产,可以用于支付各种费用和债务。

- 短期投资:包括短期债券、股票等,可以随时变现并获取现金。

- 应收账款:是指组织对外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后尚未收取货款的权益。

可以通过销售后收回现金。

- 存货:是组织持有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

可以通过销售转化为现金。

非流动资产是指那些无法在短期(通常是一年以内)内转化为现金或者以现金等价物进行支付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 长期投资:是指组织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或债权投资。

无法在短期内变现。

- 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和机器等,用于组织的经营活动,长期使用,一般以成本计量。

-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体形态的资产,比如专利、商标、版权等,具有长期使用价值。

二、负债的概念及分类负债是指一个组织所负担的、对外支付现金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义务。

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1.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组织目前所负担的短期债务,通常需要在一年以内偿还。

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 应付账款:指组织向供应商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后,尚未支付的应付款项。

- 短期借款:组织为满足短期经营资金需求而借入的资金。

- 应付职工薪酬:指组织尚未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等。

理解负债与资产的区别

理解负债与资产的区别

理解负债与资产的区别负债与资产是财务会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个人和企业管理财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概念解释、区别说明和实际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负债与资产的区别。

一、概念解释负债是指个人或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或债务。

它代表了对外部实体的债务偿还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欠款、未偿付款项、未结清的应付账款等。

而资产则是指个人或企业拥有的、能够给其带来经济利益并且可以通过交易进行转让的资源。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包括房地产、机械设备等。

二、区别说明1. 形态不同:负债是一种债务形式,具有承担债务的义务。

而资产是一种资源形式,具有创造经济价值的潜力。

2. 所属主体不同:负债是个人或企业所欠债权人的债务,是对外的责任关系。

资产是个人或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对内的所有权关系。

3. 经济意义不同:负债表示个人或企业的债务负担,需要还款才能解除负债关系。

资产代表个人或企业的财富和价值,可以通过交易变现,为个人或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 记账方式不同:负债通常在负债方一栏记载,表示债务责任的大小。

资产则在资产方一栏记载,表示个人或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财富。

三、实际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负债与资产的区别,我们以一家企业为例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某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资产:现金100,000元;应收账款200,000元;存货500,000元;固定资产1,000,000元。

负债:应付账款150,000元;长期借款800,000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1,800,000元,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而负债总额为950,000元,包括应付账款和长期借款。

这个例子说明负债和资产的区别。

负债反映了企业所面临的债务责任和未偿还债务,这些负债需要根据约定时间和金额进行还款。

资产则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财富,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这些资产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并支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我看会计中的资产和负债1000字怎么写

我看会计中的资产和负债1000字怎么写

我看会计中的资产和负债1000字怎么写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资产和负债是什么?资产指的是“有形资产”,我们平时看到的银行存款、债券、股票以及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等等都属于固定资产。

负债指为履行其所承担的义务而发生的成本。

我们把固定资产简单理解为企业经营过程中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等。

而我们看到一个企业,他可以用自己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来创造收入,就像一个企业把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提供劳务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和利润产生来源。

一、资产(1)定义:有形资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分类:有形资产分为5类,分别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资产。

(3)会计处理:在财务报告中,将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债权三大类。

在会计实务中通常把流动资产和非流通性的货币资金作为一项基础数据进行确认和计量。

而固定资产属于“有形资产”这个概念我们已经讲过了,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长期投资于一项或多项已发行但尚未支付股权对价的可辨认非上市公司股票。

(4)计提方法:企业从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股权对价中减除未支付金额所计提的股份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二、负债1.银行存款:企业为客户提供资金的行为。

2.债券:企业发行债券所支付的本金及利息。

3.借款:企业向其他企业借款所支付的本金及利息(也包括向其他企业的长期借款)。

4.应付票据:在满足特定条件时,企业应当发行以一定金额票据支付给债权人的债务。

5.应付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而发生的收付款、以及企业为购买存货而发生的应付款项。

6.预付账款:为预付给债权人或客户等所占用、需要预付、才能取得,或者是在满足了一定条件后,才能付款给债权人或客户的资金行为。

7.长期应付款(指从一个或多个长期合同项下收回款项而必须支付的款项):长期应付款=短期应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即“预收账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A)“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相关内容的傻瓜理解方式(2011-11-22 19:31:40)转载▼
标签: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杂谈分类:注会
有不少筒子表示第二章《金融资产》最后一个知识点对考试没啥重要性却又不知所云非常整人,于是试着写一下自己的傻瓜理解流程,路过的看过笑笑ok,这是一篇漏洞百出又很二的文,切勿深究(CPA)“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相关内容的傻瓜理解方式
前面关于金融资产转移的不多说了挺好理解的,咱来重点看一下书上那道例题:(我就不复制了……字太多挺累人的...),俺尽量用最傻瓜的方式讲故事。

银行贷款业务主要分公司和个人两大块,个人贷款最普遍是住房抵押,赶上前两年楼市不错挺多银行喜欢玩按揭——>给信誉不怎么样的人贷款,反正房价会长,就算到时候他还不上钱,只要咱把房子收回来卖掉照样会赚——>米国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搞出来的好孩子请不要学。

回到例题:现在就有这么一家A银行放了个不靠谱的住房抵押贷款,可惜生不逢时,最近楼市不大好,如果收不回来并且房价开降那就糟糕了,这可肿么办……A银行灵机一动:我们把贷款的所有权卖了换钱吧(<----“资产证券化”,最后解释)
于是A银行把那不靠谱的贷款所有权挂到淘宝上,想把死贷款变成活钱,那不靠谱的贷款情况是这样的:
2007年1月1日那天:贷款的摊余成本=1亿,名义利率=实际利率=10%(<------账面)
贷款的公允价值高点,=1亿零100万(<------市场价)
这时候出现了一家信托B(<---买方、接受方,注意——信托B是中介机构,此后的谈判都要cos未来证券买家的立场来和A商量),B觉得买了所有权收收利息也蛮好的(实在收不来大不了打包再卖)于是就和A商谈起来B:老A,你家这个贷款肿么卖?
A:一口价,1亿!但替银行干收利息啊这么好的事哪里找?我不能给你按10%的利率来,你只能收9.5%,剩下0.5%我留着-_________,-
B:(心想:擦!这大老奸不但想把所有风险全塞给我承担,还想干赚利润,那0.5%的利率价值市场价40万呢!)……A兄,事不能这么办啊,兄弟也太亏了。

A:那你想肿么办?
B:我来提个公平的方案好了。

【B的方案】
1、你这1亿的贷款我名义上全买,但我只接受9000万的风险报酬,剩下1000万的风险报酬你自己留着(也就是说1000万你自己留着我才不要咧),那9000万市场价多少?
A算了算:9000的市场价=全部贷款市场价1亿零100万x (9000万/ 1亿)=9090万
B:好,我给你9115万!
A:啥?9115-9090=25万,你为虾米多给我25万?
B:这25万是给你继续和我做交易的报酬(快同意吧阿门!),但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赚,我还有其他条件……
2、9.5%的利率我接受,那0.5%不要了还给你,如果杨白劳没跑路利息都还了,你又相当于干赚了0.5%利率的利息——市场价40万。

也就是说,接受我的提议你总共会有25+40=65万的纯收入。

3、我虽然实际上只买9000万,但剩下那1000万你也得给我拿来,作为人质……哦不,钱质!如果杨白劳跑路了,这1000万和相应利息你得给我。

4、如果杨白劳中了六合彩要提前还贷款,对我有利息损失,这个损失,你要负担10%。

【---完---】
A:(心想你这是诚心不想让我甩开关系啊,这贷款虽然有点不靠谱,但还是很有可能还上的,另外还有65万纯收入……)
看到A在左右摇摆,B:老兄你就从了吧,有你银行作保,这东西信誉就level up了!我拿出去发证券也好卖了,死水也容易盘活啊,到时候我好就是你好你好就是我好我们大家都好!
A想了想,是这么回事,于是同意了。

【A的记账】
1、把9000万贷款卖掉的行为:
C:存放同业9090万(B给的那9000万贷款的市场价)
D:贷款9000万
其他业务收入90万
说明:银行的钱不用“银行存款”记账,一般在“存放同业”or“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因为这个交易本质是“资产证券化”(最后解释)行为,所以把贷款拿去卖从而多得的那90万记“其他业务收入”
2、B给A好处之一:
C:存放同业25万(那高出市场价的钱)
D:继续涉入负债25万
3、B给A好处之二:
C:继续涉入资产——超额利差40万(0.5%利率的市场价,可以看成A 卖出贷款且利息成功收回的超额利润,这里叫“超额利差”,如果杨白劳跑了,A这个超额利差首当其冲就没了)
D:继续涉入负债40万
4、1000万的钱质:
C: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1000万(一种担保,银行也知道这贷款不靠谱,所以用了“次级权益”)
D:继续涉入负债1000万
开头交易结束,如果以后万一杨白劳真的要跑,那这贷款的担保品就要减值了,假如测评后掉了300万:
C:资产减值损失300万
D:贷款损失准备300万
C:继续摄入负债300万
D:继续涉入资产300万
(钱质掉价了,需要冲掉一些)
至于A干得那65万,要按贷款期限分期确认收入:
C:继续涉入负债
D: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银行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记这个,比如保管箱和电话银行什么的)
总结一下,这个交易对A来说,有权利有义务。

权利(<----继续涉入资产):1、到期收回1000万钱质和利息(虽然本来就是A的)
2、杨白劳还钱形成的超额利差40万以及A 给的好处25万(这个才是诱饵)
义务(<----继续涉入负债):1、如果杨白劳提前还钱,A负担利息损失10%
2、如果杨白劳跑路,A提供那1000万的担保就全没了
A进行开头交易的记账合起来就是这样:
C:存放同业9115万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1000万
——超额利差40万
D:贷款9000万
其他业务收入90万
继续涉入负债1065万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意思和目的:
【拿鬼吹灯客串举个例子:】
某天胡司令和王司令倒斗弄出个青铜鼎,好吧这东西很值钱但很不好出货,被逮到要杀头的,空有好东西弄不来钱啊(弄不来钱=流动性很差)!这太憋屈了!于是他俩想了个方法——招来很多道上朋友:
“借我们点钱吧!我们有明器作保将来一定能还,何况青铜器在海外价格飙升,投资我们一定不会错的!”
“好吧就这么定了,但咱们口说无凭啊你们得立下字据。


于是老胡和老王写了几张条子(<-----证券)分给几位大佬(<---投资者),内容是以青铜鼎(<----资产)为基础向大家借钱,未来东西卖了给大家好处(<----投资收益),当然借钱是有利率的。

【例子over】
简单说,资产证券化就是以流动性不好(换钱费力耗时)的东西为基础发行证券来集资,有人投资就是来钱了,来钱了就是流动性up了,从而将死水盘活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