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为什么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
世界上那些不被广泛承认的“国家”

世界上那些不被广泛承认的“国家”
科索沃
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东、北面为塞尔维亚,南临北马其顿,西南面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黑山。
最大城市为首府普里什蒂纳。
人口族群中有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人,分布在科索沃大部分地区,而其他少数族群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
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
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
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获得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承认,但是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其对科索沃拥有主权。
承认: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大多数国家
不承认:中国、俄罗斯,塞浦路斯、希腊、罗马尼亚、西班牙
车臣共和国
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地处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条很长的边界。
首府格罗兹尼。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和俄罗斯军队进行了多次冲突,最大的冲突爆发在苏联解体后的10年内,最终车臣非法武装全军覆没。
但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
承认:阿富汗
不承认:几乎全不承认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是一个位于塞浦路斯岛北部,尚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政治实体。
这个主要是由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后裔建立的政权控制了岛上北边约37%面积的领土,并且在1974年时宣布独立建国,北塞浦路斯与岛南的希腊裔政权皆占有首都尼科
西亚部分范围,因此双方皆以该城作为首都。
承认:土耳其
不承认:几乎全不承认。
科索沃为什么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

科索沃为什么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与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黑山等国接壤,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左右。
其实在1991年以前,科索沃只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
南联邦解体以后,科索沃地区又归塞尔维亚共和国管理。
直到2008年的2月17日,科索沃发表独立宣告,宣布脱离塞尔维亚成为主权国家。
不过迄今为止,世界上多数国家仍拒不承认科索沃的主权,尤其是我国和俄罗斯。
时间需回到1991年底,因为领土、财产、宗教、民族矛盾的集中爆发,原先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解体,瓦解成为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南联邦分裂后不久,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从新组成了一个名叫“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的国家。
当时,科索沃在名义上仍属于南联盟(塞尔维亚)。
然而,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独立主义一直十分猖獗,南联盟为此忧心忡忡。
1996年时,科索沃的民族激进分子组织了名为“科索沃解放军”的独立武装,公然使用暴力手段对抗南联盟的管理,妄图制造分裂和独立的事实。
为阻止科索沃独立,南联盟不得已派遣了大批军队和警察进驻科索沃。
双方军队在科索沃地区不断发生武装冲突,最终造成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在国际上不断扩大科索沃问题,试图介入其中,用武力干预巴尔干半岛的局势。
美国之所以能够这么蛮横,是因为苏联在当时已经解体,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掣肘美国的军事行动。
1998年底,北约以维持当地的和平与稳定为借口,派遣美、英、法等多国部队进驻科索沃与南联盟的军队对峙,公然支持科索沃独立。
正是北约的这个举动埋下了科索沃战争的伏笔。
从1999年3月24日到1999年6月10日,北约联合军凭借绝对的军事优势,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不仅使得科索沃取得实际独立权,还使得南联盟土崩瓦解。
(科索沃地区)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过后,科索沃地区已经实际独立于南联盟之外。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分析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秦思2011-2-24 22:50:3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科索沃战争是继海湾战争后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深入分析这场战争的历史根源和内外背景,认真总结战争的战略特点,正确评估其对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科索沃战争的基本情况1999年北京时间3月25日至6月11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科索沃阿族的“人权”、制止所谓“人道主义灾难”为借口,悍然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持续78天的侵略战争,开创了武力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恶劣先例,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一)科索沃战争的由来科索沃问题由危机演变为战争,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有复杂的内外背景。
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由科索沃地位引发的历史积怨和民族矛盾由来已久。
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面积10 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阿族人占90%,其余为塞族和黑山族。
14世纪之前,科索沃曾是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占领科索沃并在该地区推行伊斯兰化,大批塞族居民被迫离科北迁,阿族人逐渐取代塞族人成为科索沃的主体民族。
两次世界大战中,科索沃几易其主,但最终回归南联盟。
数百年间科索沃地位的变迁,使塞阿两族在谁是科主体民族和科归属等问题上形成尖锐矛盾,并结下了深深的历史积怨。
二是科索沃阿族与南联盟之间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持续已久。
进入20世纪40年代中期,阿族极端分子多次发动大规模武装暴乱。
1968年,阿族制造大规模骚乱,并第一次公开喊出成立“科索沃共和国”的口号。
1981年,阿族暴力冲击政府机关,南被迫在科实行长达20个月的紧急状态。
原南联邦解体后,阿族分裂活动进一步加剧。
1991年10月,科索沃阿族通过“全民公决”宣布成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并于次年5月秘密选出了自己的总统。
塞尔维亚与科索沃民族纷争的残酷

塞尔维亚与科索沃民族纷争的残酷塞尔维亚与科索沃之间的民族纷争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存在至今的问题。
这场冲突涉及到历史、政治、民族认同和领土争端等多个方面,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安。
本文将探讨这一纷争的背景、根源以及其对地区局势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纷争起源于南斯拉夫解体后的民族问题。
南斯拉夫联邦国家解体后,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民众要求独立,并与塞尔维亚民族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1999年,北约出于人权保护的目的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军事干预,科索沃逐渐脱离了塞尔维亚的控制。
二、民族认同塞尔维亚与科索沃民族纷争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民族认同。
塞尔维亚民族认为科索沃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则主张独立。
两个民族对领土的主权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也是纷争没有得到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是塞尔维亚与科索沃民族纷争的重要原因。
许多政治派别和政治领导人利用这场冲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各方利用纷争进行民族主义宣传,加剧了双方的对立。
四、地区局势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纷争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地区原本就存在着民族对立和紧张局势,纷争的加剧使得地区安全形势更加紧张。
冲突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严重破坏了基础设施,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五、居民生活塞尔维亚与科索沃民族纷争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社会动荡导致了失业、贫困和人口流动等问题的加剧。
纷争还导致民众的心理压力增加,生活环境恶化。
人们无法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长期以来处于不安和恐惧之中。
综上所述,塞尔维亚与科索沃之间的民族纷争是一个复杂而残酷的问题。
无论是历史背景、民族认同、政治因素、地区局势还是居民生活,这场纷争都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妥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只有通过和平解决纷争,才能实现塞尔维亚与科索沃之间的长期和谐共处。
科索沃独立问题分析

科索沃独立问题分析法学11-1 卞小月2008 年2 月17 日, 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
科索沃的独立得到了美国及英、法、德等国的支持, 但受到分离分子困扰的西班牙、罗马尼亚、塞浦路斯等国则不予以承认, 俄罗斯、塞尔维亚更是坚决反对。
那么科索沃的做法是否属于民族自决权呢?科索沃是原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由联合国托管。
塞尔维亚希望保持对科索沃的主权,而占科索沃人口90%以上的阿族人则要求科“完全独立”。
科索沃与塞尔维亚进入了长期的军事冲突当中。
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觉权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国外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而且自决权的行使是以不危害主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的。
而塞尔维亚是一个主权国家,科索沃只是其中的一个自治省,不是殖民地,也没有被外国占领,所以确切来说,科索沃应该是分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而科索沃独立依靠的“民族自决权”原则,也是难以成立的。
科索沃的做法实际上伤害了塞尔维亚领土主权。
尽管所有民族都享有自决权,但并非所有民族都享有同样的自决权。
如果每个民族都可以无限制地使用民族自决权,那么任何一个在特定区域内占多数地位的群体都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王国。
实际上,民族自决权的适用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1. 从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看,民族自决权受到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的制约。
2.从使用范围看,民族自决原则的适用对象有特定的限制。
对内自决权是一国内部各民族民众所享有的自治权。
所以,对内自决权的适用对象即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民众。
对外自决权的适用对象是殖民地、被外国奴役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
所以,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内部人员都可以以民族自决原则要求独立的。
民族自决权的行使有三种情况:第一,当一国人民遭受外来统治或外国军事占领之时;第二,在一既有国家出现分裂不再存在之时;第三,国内存在人权的严重侵犯时。
科索沃为什么不被中国承认

科索沃为什么不被中国承认科索沃是原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一个自治省。
当地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武装与政府军1998年爆发冲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介入,轰炸南联盟。
科索沃2008年2月单方面宣布“独立”,获得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承认。
而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对科索沃拥有主权。
联合国作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为重要的一个组织之一,目前联合国拥有193个会员国和2个观察员国,在原则上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因此有许多想要获得独立的地区,都想发设法要加入联合国,借此确定自己的“独立地位”。
自从科索沃自行宣布“独立”后,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承认了它的“独立”,但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对,至今科索沃都无法进入联合国的大门。
中国不承认科索沃的原因:因为科索沃是从塞尔维亚割下来的一块肉,相当于我国的台湾省。
同样是要求独立,为什么科索沃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克里米亚却相反?

同样是要求独立,为什么科索沃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克里米亚却相反?3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警告称,克里米亚若就加入俄罗斯举行公民投票,将违反乌克兰宪法和国际法。
乌克兰的政治危机继续深化,目前的焦点集中于克里米亚独立公投问题上。
3月11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了关于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市独立的宣言。
这意味着克里米亚正在逐步走向全民公投。
在乌克兰政治危机爆发后,克里米亚即宣布,将于3月16日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克里米亚独立还是继续留在乌克兰。
克里米亚表示,如果公投通过,克里米亚就将以独立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
同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决议,呼吁美国与英国保障其领土完整。
对此,美国与俄罗斯的反应截然相反。
俄罗斯表示,克里米亚议会的这一决定"正当合理",并宣布将尊重公投结果。
俄罗斯认为,有科索沃公投独立的先例,克里米亚可以照葫芦画瓢。
但俄罗斯支持克里米亚公投的理由不止于此,不完全是复制科索沃的先例,更不是简单的支持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克里米亚原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768年的第五次俄土战争中,俄国大胜,迫使奥斯曼帝国承认克里米亚"独立"。
1783年,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正式将克里米亚吞并,使其成为俄国领土。
1918年,克里米亚成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1921年又以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的身份加入苏联。
1954年,赫鲁晓夫当政的苏联为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宣布将克里米亚划入乌克兰。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无疑是苏联国内的行政区划调整。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分别独立,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居民中近六成为俄罗斯族,因此克里米亚要求回到俄罗斯,并曾于1992年5月宣布独立。
俄罗斯议会也曾通过决议,要求废除1954年将克里米亚划入乌克兰的法令,但遭到乌克兰反对。
经过反复博弈和谈判,克里米亚作为自治共和国留在了乌克兰。
世界上不被承认的国家

世界上不被承认的国家
1、科索沃共和国,原是塞尔维亚下属的⾃治省。
2、阿布哈兹,格鲁吉亚下属的⾃治共和国,在⼀系列冲突和战争过后,阿布哈兹取得了事实上的独⽴。
3、南奥塞梯,位于格鲁吉亚境内,苏联解体之后,南奥塞梯试图脱离格鲁吉亚并与北奥塞梯合并,⽬前南奥塞梯事实上的独⽴。
4、纳卡共和国,位于阿塞拜疆,事实上已然成为国中之国。
5、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称“德左共和国”。
位于摩尔达维亚境内,试图独⽴出来并加⼊俄罗斯联邦,结果便引发了摩尔达维亚内战。
6、北塞浦路斯⼟⽿其共和国,位于塞浦路斯岛,由于历史原因⽣活着希腊族与⼟⽿其族两⼤族群,⼟⽿其族⼈单⽅⾯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索沃为什么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
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有多少,我不清楚,但是和中俄友好,本身民族情况比较复杂的国家是很难承认他的。
塞尔维亚人认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圣地,是塞族文明的摇篮,出于历史的原因和民族的感情,塞尔维亚不能放弃科索沃。
而从种族的角度来看,科索沃已越来越阿尔巴尼亚化了。
到1991年,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只占总人口的11%,而1961年时塞尔维亚人的比例尚占27.4%。
占人口少数的塞族人日益感到孤立和受排斥,阿族人则努力争取政治上的支配地位,民族矛盾不断加剧。
塞尔维亚决心不借一切代价阻止科索沃的独立。
之所以如此,从民族感情上说:“科索沃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塞尔维亚王国的诞生地,谁放弃了它,谁就会在塞尔维亚人心目中成为千古罪人”。
但是,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攻打了南联盟,造成现在的既成事实。
同样,欧洲看似是胜利者,其实带来的深远的不可预知的影响更大。
首先科索沃战争严重打击了刚成立的欧元。
第二,为欧洲部分民族情况复杂的国家开了一个险恶的先例。
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布独立。
科索沃独立虽然在国际社会的预料之中,但依然让人惊爆眼球。
因为科索沃的独立打破了1999年科索沃战争所形成的由联合国和北约联合托管(由联合国特派团管
理,北约领导的维和部队提供安全保障)的脆弱平衡,使巴尔干地区再次成为欧、美、俄各方势力拉锯角力的热点,不啻于激活了这个休眠多年的欧洲火药桶。
科索沃是1999年科索沃战争留下的政治畸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以武装打击逼迫前南政府签订城下之盟的结果。
科索沃战争也击碎了俄罗斯以拥抱资本主义回到欧洲大家庭的梦想。
所以,科索沃战争表面看去是美欧为首的北约和塞尔维亚的直面交锋,实际上是北约对俄威慑性地杀鸡儆猴。
科索沃战争之后,俄罗斯面临着北约东扩、欧洲TMD(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erritorial Missile Defense)、颜色革命等连番挑战,逼迫普京总统直接同美欧摊牌。
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造成了俄罗斯和美欧的尖锐对立,一个分裂的欧洲和危险的欧洲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
科索沃独立也并非美、欧、俄、塞、科的私事,对国际形势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首先,美欧等国以意识形态的偏见,先是绕过联合国通过武力侵凌一国主权,继而鼓励分离主义脱离母国的做法成为一种不可宽恕的违反国际法行为。
这种由大国集团操纵所谓“民族自决”的做法,将会鼓励其他国家的分离主义效仿,导致全球性的动荡不安。
其次,美欧支持科索沃阿族民族自决,却又反对前南地区
塞族的民族自觉,体现了美欧一贯的双重标准。
必须指出,科索沃独立和中国核心国益也有密切关系。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中国驻前南大使馆被“误炸”,引发中美间一场差点擦枪走火的大危机。
现实是,由于中国存在着台湾难题,加之也有外部势力介入,对西方主导的“民族自决”游戏应该有足够的警惕。
更重要的是,由于科索沃独立没有经过联合国达成共识,属于自行宣布独立,从国际法的角度讲,也属于不妥行为。
由于俄罗斯表达出在联合国内决议否决的立场,同属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当慎思以对,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争取最大利益。
无论多少国家承认科索沃,联合国五常的中俄是肯定不会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