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忽视的真相》PPT课件
难以忽视的真相

根据科学研究,气候
变暖是造成全球极端气
候事件明显增多的主要原 因,而这也是科学界比较 一致的观点。
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从气象来说,气候变暖意味着蒸发量要加大, 大量的水汽融到空气当中;此外,全球变暖,地 面和海洋的温度也升高了,就使大气当中不稳定 的能量也在增加,这种不稳定能量越大,台风的 强度就会越强,强对流天气也会越强,甚至连大 气中的电场强度也会增强。而无论是大气里面所 含的水汽量、不稳定能量还是电场强度,一旦都 比以往来得更大,就极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和极 端天气事件。所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 率在增加、强度在增大,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直 接的关系。”
南极地 减少并逐步 区、北 禁止氟氯烃 极地区、 等消耗臭氧 青藏高 层物质的排 原地区 放
大气污染与酸雨
空中死神
北京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 里有23.3%都来自汽车尾气。
二氧化硫会 造成哪些危 害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 物之一,人吸入后二氧化硫融于 水,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具有强 烈的腐蚀性,对支气管和肺部有 明显的刺激作用,严重的会引起 肺水肿。
旅客滞留
2月2日一辆抢险工作车在 京珠高速公路韶关云岩路 2万辆车 6万余人滞留京珠高速湖南段 段的便道上缓慢行驶
强热带风暴“纳 尔吉斯”2008 年5月2日在缅 甸伊洛瓦底省海 基岛附近登陆。 风暴登陆时最大 风力超过190 公里。
缅甸国家媒体报道称, 缅甸政府已确认,热 带风暴“纳尔吉斯” 图为2008年4月15日 已造成 22500人死亡, 卫星拍摄的缅甸地区 另有41000人失踪。
人类离安全 气候的边缘 还有多远呢?
2℃
根据科学家的 说法,如果气 温上升2或3 摄氏度,那么, 地球将发生不 生态灾难倒计时, 可逆转的破坏 气候变暖距临界点 性变化——这 仅1.2摄氏度。 意味着最好将 地球温度变化 控制在2摄氏 度以下。
难以忽视的真相

你看着这河水,潺潺地流过。
听着风中瑟瑟的落叶,鸟儿在鸣唱,树蛙也来凑热闹。
隐隐约约地,还有远处奶牛的哞声。
抚摸着青草,河岸露出了一小块泥土,周遭一片祥和宁静。
突然之间,你感觉身体好像汽车突然换了一档,就像深吸一口气,然后说“哦,我都忘记这样的美景了”这是有史以来,从外太空拍摄的第一张地球照片,是1968年的圣诞夜,阿波罗8号执行任务时拍摄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比较分明的边界线,但我们正在污染这层薄薄的大气气保护罩女士们先生们,有请阿尔戈尔先生我是戈尔,我曾是美国的下一任总统,我可不觉得好笑,很久以来我都在向人们呼吁,但我感觉自己没有成功。
我从政多年,对自己的成就问心无愧,开玩笑,这简直就是国家的灾难,把全国所有的灰狗长途汽车都搞到新奥尔良去,估计都嫌不够装。
这可是笔大买卖。
我们现在到底需要什么在两大政党里面,还是有开明人士,虽然现在对这个敬而远之,可一旦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一定会奋力改革,良心使然除非你解决这个国家史上最大的危机寻找着陆点(指阿波罗8号飞船),当他们驶入月球暗面时失去了和地球的通讯,过了一段时间,恢复通讯的时候,他们抬起头来,拍下了一幅照片,也就是著名的“升起的地球”,就是这幅照片激发了人类的自省,引起了戏剧性的变化。
照片拍摄18个月后,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开始了。
下一幅是阿波罗飞船,执行最后的飞行任务时拍摄的,阿波罗17号,拍摄于1972年12月11日,是有史以来被刊登最多的照片,也是唯一太空拍摄的地球全景。
当时太阳正好在飞船的后面,照亮了整个地球,所以看不到黑影,下面我要展示的照片从未公开过。
是一艘叫伽利略的飞船拍摄的,它的任务是探索太阳系,在摆脱地球引力的时候,它将镜头转过来,拍摄了地球自转一天的动态延时影像。
这里合成到24秒,太美了,对吗?这真是一幅神奇的图片,这是我一个朋友Tom Van Sant制作的,他找来3000幅独立的卫星照片,花了3年时间用数字技术拼接而成,他选择没有云层干扰的画面,以便不遗漏地球上每一寸土地。
现代教育思想(科学教育)

从本义上看,科学与技术不是一回事,二者 从本义上看,科学与技术不是一回事, 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科学主要着力于对客观 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科学主要着力于对客观 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回答“是什么”和“为 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回答“是什么” 什么”等本质问题;技术则主要偏重于对改 什么”等本质问题;技术则主要偏重于对改 造事物方法的探索,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造事物方法的探索,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19世纪中叶之前 世纪中叶之前, 在19世纪中叶之前,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 要显得比科学突出一些。 要显得比科学突出一些。 另一方面,科学与技术又有着天然的联系。 另一方面,科学与技术又有着天然的联系。 19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19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生产经验—技术发明—科学总结”的模式, “生产经验—技术发明—科学总结”的模式, 19世纪中叶以后 世纪中叶以后, 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更多地成为技术的先 其逻辑关系主要是“科学—技术— 导,其逻辑关系主要是“科学—技术—生 产”。 在当今社会, 在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已经很难截然分开 了。现代的科学研究中往往含有许多高新技 术的因素, 术的因素,而高新技术的生产又是以科学发 展为前提的,科学在技术化,技术在科学化, 展为前提的,科学在技术化,技术在科学化, 人们习惯于把它们统称为现代科技。 人们习惯于把它们统称为现代科技。
一、科学概念的历史演变
科学,英文为science 本义是知识 科学,英文为science,本义是知识。但是人们 science, 知识。 并非把任何知识都称之为科学,科学主要指关 并非把任何知识都称之为科学,科学主要指关 于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 于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 多数人觉得科学应该包括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与 多数人觉得科学应该包括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 方法,或者说包括科学研究的结果和科学研究 方法,或者说包括科学研究的结果和科学研究 的过程。 的过程。 在中国, 礼记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 在中国,《礼记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格 物而后知至”之说。 格物” 物而后知至”之说。“格物”,就是推究事物 的道理, 格致之学” 的道理,“格致之学”也就算是古代中国对科 学的说法。 学的说法。 中国现代科学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世纪末期, 19世纪末期 中国现代科学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世纪末期, 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才才从西方引进了 科学”这个沿用至今的概念。 “科学”这个沿用至今的概念。 与科学紧密相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技术 与科学紧密相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技术 technology)。技术的原义是木匠。 )。技术的原义是木匠 (technology)。技术的原义是木匠。技术也 是古已有之,原始人打磨石器,制造原始工具, 是古已有之,原始人打磨石器,制造原始工具, 就含有一些技术因素。 就含有一些技术因素。
第二章 世界纪录片发展概况

3、莱尼· 里芬斯塔尔(1902—2003) 代表作《意志的胜利》(1935)、《奥林匹亚》 (1938)、《水下印象》(2002) 政治宣传片:纳粹德国的宣传电影,动态摄影、经 典构图及其变形,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复现 式蒙太奇
运动纪录片:创新运动摄影(摄影机支架转
台、防震摄影车、弹射摄像机、水下摄影等 实验探索)。 她的传奇人生际遇引发人们对时代与个人、 艺术与政治的思考。
《漂网渔船》开山之作。 《夜邮》解说的诗意表达(“上帝之声”)。
社会问题的诗意呈现:纪录片电影人认为他
们最首要的任务不再是诗意地描述或戏剧化 地表达人类的工业和农业,而是表现这个国 家现代社会的横断面,揭发它的缺点,报告 它的发展,揭露它的问题。 影响与余韵:汉弗莱· 詹宁斯《倾听不列颠》、 《伦敦可以坚持》
在主客观之间打造一种平衡:反对摆拍,揭示 事物真理。开创自我反射式 。 “维尔托夫作品里的张力中心其实正在于摄影 上科学的精准和剪接上创意的可能性之间” (鲍德维尔) 动力蒙太奇体系: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并不是 建立在情节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视觉基础 之上。 视觉诗,工业时代的动感电影节奏。 影响和余韵:欧洲城市交响曲及现代MTV
罗姆(前苏联):《普通法西斯》
五、关注人类自身时期(20世纪70年代--)
1. 技术领域的革命性进步推动影视人类学的诞 生; 2.由战争冲突到关注自身、关注人类命运。 《难以忽视的真相》、《失去平衡的生活》、 《家园》等。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1.影院时期的纪录片: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生产大量纪实影片 2.建国初期的电视纪录片 A. 以电视为载体的纪录电影,《到农村去》、 《英雄的信阳人民》等; B. 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大庆铁 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收租院》等。 C. 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记录《三口大锅闹革 命》、《下课以后》
社会责任:难以忽视的真相(三)

社会责任:难以忽视的真相(三)难以忽视的真相(三)我的姐姐「美」阿尔·戈尔我该怎样形容我的姐姐呢?她光彩照人,富有感召力,精力充沛,敏锐而又风趣,她的聪明令人惊叹。
而且,她还十分善良。
我和姐姐相差10岁,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姐姐总是陪着我一起玩耍,并保护着我。
那时候常常只有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我们自得其乐。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我们是在费尔法克斯酒店的大厅里跑来跑去,还是在田纳西州的迦太基的凯尼福克河中潜水——她都比其他任何人更了解我。
我们家的农场在迦太基市,农场附近有个森特希尔湖,我俩都爱去那个地方,在那里她教会了我滑水橇。
我们时常在湖上泛舟,一边划着水,一边闲聊。
之后,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她成了和平队最早的两名志愿者之一。
她帮助比尔·默亚斯和萨金特·施莱佛在华盛顿建立了办事处,并使整个机构开始运转。
她有着一种直觉,善于发现那些能直接改善人们生活的事业,我真为她感到骄傲。
她也是我坚定的支持者。
在我第一次竞选国会议员的时候,她把家从密西西比搬来,陪伴我在选区中最艰苦的县里度过了数月的时间。
|中华勵志网|http://|那次竞选我获胜了,我想这大部分应当归功于她。
她很善于说服人们为她的弟弟投票,强有力地支持着我,为我不知疲倦地宣传。
在我需要的时候,她会不遗余力地促成我的工作,这一点无人能及。
我的姐姐南希有着一种独特的优雅气质,但同样也有些叛逆,她抽烟的习惯就是一个例子。
她13岁那年就开始吸烟了,从未停止。
她也曾试着戒过烟,可香烟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她。
科学家们后来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比海洛因更容易使人上瘾,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在十几岁或更早的时候开始吸烟的人是最难戒除烟瘾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局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以充分的证据表明吸烟会导致肺癌。
但即便如此,那些烟草公司仍极力怂恿美国民众不去相信科学的研究成果,使人们怀疑是否有确切的病因值得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许多人本来可以充分了解可怕的事实真相,却在烟草公司的引诱下掉以轻心。
环保 I need to wake up 英文歌曲

必须有所改变 必须撼动一切 必须要直言不讳 否则就支离破碎 我已沉睡太久 此刻
因为我必须行 动起来 我必须觉醒 必须有所改变 必须撼动一切 必须要直言不 讳 否则就支离破 碎 我已沉睡太久 此刻 我必须觉醒
• • • •
I am not an island I am not alone I am my intentions Trapped here in this flesh and bone
因为我必须行 动起来 我必须觉醒 必须有所改变 必须撼动一切 必须要直言不 讳 否则就支离破 碎 我已沉睡太久 此刻 我必须觉醒
• • • •
And as a child I danced like it was 1999 My dreams were wild The promise of this new world • Would be mine • Now I am throwing off the carelessness of youth • To listen to an inconvenient truth
因为我必须行 动起来 我必须觉醒 必须有所改变 必须撼动一切 必须要直言不 讳 否则就支离破 碎 我已沉睡太久 此刻 我必须觉醒
• • • •
I want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Oh,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 I’ve been asleep • And I need to wake up • Now
我不是一座孤岛 我不是一个人苦 苦寻找 囚禁在这骨肉之 躯中的 是我的远大抱负 和目标
• • • ve I need to wake up I need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 I’ve been asleep • And I need to wake up • Now
戈尔 - 难以忽视的真相 PPT课件

“By far the most terrifying movie you will ever see.”
“The whole aim of practical politics is to keep the populace alarmed, and hence clamorous to be led to safety, by menacing it with an endless series of hobgoblins, all of them imaginary.” –H.L. Mencken
• This Power Point presents a few highlights from my Skeptic’s Guide to An Inconvenient Truth, available at .
3
Carbon dioxide (CO2): a “pollutant”?
AIT implies that changes in CO2 levels were the key driver of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past 650,000 years. In reality, temperature changes preceded CO2 level changes by hundreds to thousands of years. Source: Fischer et al. (1999)
• In reality, AIT is a colorfully illustrated lawyer’s brief for climate alarmism and energy rationing.
• The only facts and studies considered are those convenient to Gore’s scare-them-green agenda, and he often distorts the evidence he cites.
奥斯卡.ppt

69届:《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该片由歌坛天后麦当娜(Madonna)和安 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 主演,描写的是阿根廷的第一夫人——艾 薇塔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享尽荣华富 贵,也尝遍心酸坎坷的一生:她出生贫寒, 但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在那个时代,经过 不懈的努力,具有美丽容颜的她很快在一 个摄影师的镜头下成名,从此辗转在富人 和官员中,直到她遇到贝隆上校——一个 声望上升的军官,她才脱颖而出,成为耀 眼的政治明星。麦当娜又演又唱,表现大 放异彩,曾获金球奖(喜剧与音乐剧)最佳 女主角,也打破了她是“票房毒药”的宿 命。
72届:《泰山》
热部 记 迪佳 片境 员 上 名 优 脸 泰 山 现 泰 影 斯 《 潮影 录 斯绩 在, , 当 歌 美 孔 山 的 他 山 片 尼 泰 。片 尼荣 一更 影 今 手 动 , 那 形 与 在 用 的 山 , 公获 周融 片 最 兼 人 更 张 象 动 藤 动 一 》 由 万 司了 的入 完 先 作 的 给 充 塑 物 蔓 画 贯 此 美 自当 首了 美 进 曲 音 观 满 造 伙 间 的 传 在 元 周 映高 再 的 家 乐 众 善 上 伴 如 夸 统 各 以 年好 中度 现 动 菲 由 留 良 , 间 同 张 风 地 来 前莱 便的 了 画 尔 格 下 、 除 特 飞 技 格 这 掀 , 《坞 以想 原 制 ? 莱 了 刚 了 殊 翔 术 成 部 起 目 狮票 象 着 作 科 美 深 毅 乱 的 般 手 功 动 了 前 子房 力 小 和 林 音 刻 而 中 沟 的 法 地 画 一 成 王冠 万和 说 一 斯 乐 的 又 有 通 动 , 改 片 股 绩 》军 美娱 的 流 创 奖 印 略 序 方 作 生 编 , “ 最 首, 元乐 内 的 作 获 象 带 的 式 , 动 了 继 泰 好 映这 的性 涵 配 , 得 。 野 头 。 以 地 名 承 山 的 周也 票。 与 音 再 者 片 性 发 在 及 描 作 了 ” 一 票是 房影 意 演 加 著 中 的 外 泰 表 绘 。 迪 房 , 4100在那个时代经过不懈的努力具有美丽容颜的她很快在一个摄影师的镜头下成名从此辗转在富人和官员中直到她遇到贝隆上校一个声望上升的军官她才脱颖而出成为耀眼的政治明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问题是…..谁来救我们呢?.
旧习惯结合旧技术,其结果可以预 见
而难以改变的旧习惯加上新技术, 却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
中国
二氧化 碳排放
各种各样的重大灾难像《启示录》 中所写的世界末日那样接踵而至,我们 有没有想过,那些现在习以为常的东西, 我们的后代甚至没有机会看到,
·联合国际上的力量阻止全 球变暖 ·减少我们对进口石油的依 赖 ·帮助农民种植醇类燃料作 物
·告诉你的父母不要毁了你以 ·提高能源经济标准,减少
后赖以生存的世界
汽车尾气排放
如果你祷告,请祈祷人类 能拿出改变的勇气
非洲的古谚说 当你祈祷的时候,也同时 采取行动
感谢下 载
·询问当地能源公司是否提 供绿色能源如果他们不提供, 询问原因使用可再生能源
泡
·植树:种很多很多树
改进你的调温器:换成定时的,·参与电台热线、在报纸上
减少冷暖气的能耗
宣传
·对房屋做节能评估,改进隔 热性能 ·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 ·有能力的话,请购买混合动 力汽车 ·多步行,或者骑自行车 ·乘坐轻轨或者地铁
荷兰
旧金山湾
蓝:人们预测过去六十年里的变化(正常的) 绿:研究气候变暖的科学家早先作出的预测 红:最新的海洋温度统计结果
而海洋升温,必定造成更猛烈的飓风、龙卷风、洪水…… 从而造成大量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有的城市得以建立是因为高于 蚊子活跃区。如今随着温度升高,蚊 子飞到更高的地方,而 一些令人不安的传染 病也传播得越来越广。
1000年来,——甚至65万年以来,温度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情况的变化十分吻合
65万年来,历史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从未超过300
50年后
十年内,乞力马扎罗山上,将不会再有冰雪
哥伦比亚冰川逐年的变化
欧洲、北美、南美……许多人面临着严 重的水源匮乏问题,因为他们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日常用 水都是来源于冰川融雪。
他们的问题, 我们现在就应该想到
我们的后代,偶尔也会自问, “我们的长辈是怎么回事? 在来得及的时候,为什么都 不知道清醒?”
每个人都在引起全球变暖, 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改变这一现状
以下是电影结束时的警语,用做我们参考: “现在就改变生活,你准备好了吗?
·气候危机可以解决,就从这 里开始,你能减少你的CO2排 放,甚至减少到0。 ·购买节能电器:比如节能灯
地球有两大警钟 一个是北极 说它是警钟
因为北极是世界上 两大受全球变暖 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
1970年开始冰层的宽度和厚度出现急剧 下降40年内减少了40%,目前的两项主要研究表明, 未来50到70年内,这里夏季将不再结冰
210290095022 “以格陵兰目前的2状00况5,我们不得不重绘世界地图”
——伽利略号
有人说 我们不会对地球造成什么不可弥补的破坏的
大气层 ——地球上最薄弱的地方
太阳的射线以光的形式照向地球,使之升温,一部分被 地球吸收用于升温,然后以红外线的方式,反过来向宇 宙辐射,有的红外线遭到大气层阻挡,得以保留下来, 这使地球得以保持一定温度,以适宜生命居住,问题是 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增加了这层大气的厚度,于是更多的 射线受到阻挡,引起世界各地温度升高,这就是——全 球变暖。
难以忽视的真相
我们看着河水,潺潺的流过,听着风中,瑟瑟的落 叶,我们听见鸟鸣,听见蛙声,我们抚摸青草,感受着 河岸旁泥土的芳香,周遭一片祥和与宁静,可是突然之 间,你感觉身体好像汽车突然换了一档,你深吸一口气, 然后说:“噢,我都忘记这样的美景了”
——阿波罗八号 1968.12.25
——阿波罗十七号 1972.12.11
你可能会问 “这样有什么不好?”或者 “为 什么北极冰层融化这么快?”
人们首次发现了淹死的北极熊,它们漂游超过 60英里以寻找冰面
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景象
红色:暖流 蓝色:寒流
58度
北大西洋
海洋运输带
地球的另一警钟是南极——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冰层
南极冰架
整个冰架就像一块瑞士奶酪或是白蚁洞一样
如果格陵兰融化瓦解,或者格陵兰和南极洲 西部各融化一半……
西尼罗热 1999年登陆马里兰东岸 2年后就越过了密西西比 又是2年过去它已经肆虐整个大陆
这都是很隐蔽的信号
把青蛙放入温水里然后缓慢加热,青蛙 始终没想要出来,因为温度上升慢,它已经逐渐 在适应而不是一下被烫到.于是它也就没有正常 的 “反射"要去逃走,而是始终在温度上升的水 里呆着…温度眼看就要到达沸点…这时青蛙已 经不知道怎么逃了..还是呆着..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