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手术的护理
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

顾 凤仙 ( 昆山市中医院骨三科, 江苏 昆山 250 ) 130
[ 关键词 ]带蒂皮瓣修复术 ; 手外伤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2 . ; 2 8 2 [ 62 1 1 4 . 文献标识码 ]B [ 1 文章编 号]17 -0 2 20 ) 30 1 - 6254 (0 8 0 -2 80 2 由于手部功能复杂 , 对外 观要求 高 , 且 因此 手部 皮肤软 组 织缺损 的修复是手外科 治疗 中 的重 点 和难点 。带 蒂髂 腹股 沟 轴型皮瓣 因其对手的功能和外观恢复好 , 是手部 皮肤缺损 的首
术后, 为防止低血糖 的发生 , 不管患者清醒 与否 , 术后定时 血糖
监 测是 非常必要的 。术后当天禁食测血糖 , 者根据病情 随时 或 监测血糖 … 。采取血糖标 本 时 , 从未 输液 的一 侧肢体 取血 , 应
否则影 响测 量结 果 , 糖 稳定 后 , 逐渐 改 为三 餐前 测 血糖 。 血 可
3 。 以利颅内静脉 回流 , 0, 减轻 脑水 肿。同 时要 密切 观察病 情 :
①注 意观 察神 志 、 瞳孔及 肢体 活动 情况 , 时发 现继发 颅 内出 及 血及脑水 肿症状加 重等 表现 ; ②注意观察伤 口敷料是 否渗血 渗 液, 引流管是否通畅 , 引流液 的性质及 量 , 现异 常及 时报告 医 发 师。糖尿病患 者术后机体抵抗 力弱 , 易合 并感染或 者发生 与代 谢有关 的并发症 , 因此进 行各 项操 作均需 严格 遵守 无菌原 则 。
[ ]孙亚芹 , 2 于
凝. 脑瘤 合并糖 尿病的 术后观察 和护理 [ ] 局解 手 J.
术 学 杂 志 ,0 6 1 1 :2 20 ,5( ) 7 .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广 东省佛 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 ( 5 2 8 0 0 0 ) 唐 丽燕
摘要 :本文探 讨 了腹部 带蒂皮瓣移植修复 1 临床 资料 手外伤的护理方法 ,通 过分析 3 4 例患者腹
部 带 蒂 皮 瓣 移 植 手 术进 行 手 部 重建 修 复 的
过程 ,着重指 出术后护理的重要作用 。护 瓣 移植 进行 重 建修 复手 术 ,该组 病 例全 反 应 ,护 士 可 向 家人 朋 友 了解 患 者 的 个 人 士要根据手术的特点、患者的具体 个人情 部为急诊 收入 院 ,均为 手部 软组织皮肤缺 情况 ,运用支持性的语言 ,向患者简单介
碳 酸 氢钠 注 射 液 ( 1 0 m ] / 支 )的无 菌检 查 采 要 求 试 验 人 员 严 格 按 照 操 作 规 范 进 行 操 靠 可 行 ,方 法 验 证 资 料 可 资源 共 享 ,确 保
用薄膜过滤法 ,方法为 :取供试品1 0 支,
作 ,减 少 和 避 免 方法 验证 的结 果 误 差 。 国 药 品 质量 安 全有 效 。
使用 三筒一套全密 闭无菌 的集菌培养器直 家 相 关 决 策 机 构 可 通 过 考 察调 研 ,指 定 具 参 考 文 献
接过 滤 ,不需 冲洗 ,滤 干 ,将 硫 乙醇 酸 盐 有 方 法 验 证 试 验 资 质 及条 件 过 硬 、实 力 雄 1 中 国 药典 [ S 】 . 2 0 1 o 4版. 二部 . 附 录 流体 培养 基 、改 良 马 丁培 养 基 滤 入 相 应 的 厚 的 部 分 科 研 检 验 机 构及 大 型 药 品生 产 企
人们在 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离不开双手 均 成活 。 的操作 ,这使得手部皮肤组织受损 比较常 2 术 前护 理
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2、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局部情况。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同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2、术后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25℃-28℃,病室内禁止吸烟。
(2)指导患者坚持适当的体位,前臂垫起高于心脏水平面10㎝,手保持休息位,皮瓣向上。
患者平卧时在上臂下加垫,避免肢体因重力下垂而牵扯皮瓣。
(3)观察皮瓣的肿胀程度、颜色、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带蒂皮瓣移植术后6小时-8小时检查伤口,观察皮瓣血液循环,尤其是术后48小时内最为重要,局部肤色微红或鲜红,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表示皮瓣血运好。
若发现皮瓣颜色灰白或苍白,提示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若皮瓣肿胀发绀,皮色为淡紫红色或青紫斑点或出现水泡,表明静脉回流障碍;及时查找有无皮瓣血管受压、包扎过紧、积液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4)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确认引起疼痛的原因,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以免导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刺激。
(5)观察皮瓣移植处局部有无红肿及脓性渗液及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感染指征,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减少探陪人员,防止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三、健康指导要点1、术后3天至皮瓣断蒂前可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指导患者主动幅度的握拳、伸掌,切忌牵拉皮瓣。
2、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四、注意事项1、保持病室的安静舒适,室内严禁吸烟,以免导致血管痉挛,造成修复组织坏死。
2、注意保护患者供区与受区组织,感染创面必须做好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工作。
3、术后24小时-72小时易发生血管危象。
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是判断皮瓣血运的重要指标,术后常规每1小时-2小时观察毛细血管充盈反应。
方法:用消毒棉棒轻压皮瓣远端并迅速移开,皮色应在1秒-2秒内转为红润,如果≥3秒示血运障碍。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腹 部 带 蒂 皮瓣 修 复 手外 伤 患者 的护 理效 果
李 冰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腹 部 带 蒂 皮瓣修 复手 外 伤 患者 的 护理 。方 法 选取 2 0 1 3 一 o 4 ~2 0 1 5 — 1 0 在 沈 阳市 红十 字会 医院就 诊 的手 外伤 行 腹 部 带蒂 皮瓣 修 复手 术 的患 者7 0 例, 将 所 有 患者 随机 分 为观 察 组 与对 照 组 , 每 组3 5 例, 给 予对照 组 患 者抬 高 患肢 、 无 菌操 作 、 预 防 感染 、 定 时更换 敷 料 等 常规 护 理 。给 予观 察 组 患 者环 境 护 理 、 心 理 护 理、 体位 护 理 、 皮瓣 血运 观 察护 理 、 切 口护 理 、 舒 适 度 护理 、 饮食 护 理 、 断 蒂前后 护 理 、 功 能锻 炼等 综 合护 理 。采 用手指 总主动 活 动度 评 价 法( T A M) 与徒 手肌 力检 测 ( MMT) 对 患者 惠肢 活动 功 能和 肌 Hale Waihona Puke 进 行 评 价 , 请 患 者配 合
会 引起 患者 出汗 、 烦躁 , 湿度 5 5 % 6 O %, 限 制 探 视, 因烟 中 尼 古 丁成 分 可 诱 发 血 管 痉 挛 , 故 严 禁 患 者 主动 或 被 动 吸烟 。 注意患者皮 肤保暖 , 必 要 时 可
局 部用 6 0 w鹅 颈 灯照 射 , 以保 温 、 促 进 局部 血 液 循环 , 但 需 要 注 意 防止 灼 伤 。 1 . 2 . 2 . 2 心理护理『 3 ] 患者 肢 体 受 伤致 残 , 发 病 突然 , 患 者身心受 到打击 , 加之其对 手部愈后情 况 的不 确 定 性 , 出现不 同程度 的紧张 、 焦虑 , 心 理 压 力极 大 , 护 理 人 员 应 主 动 交 流 了解 患 者 心 理 动 态 , 有 针 对 性 的 予 以疏 导 , 为 患 者 讲 解 手 术 的必 要 性 、 简述 手术过 程 、 注意 事项 、 列举 成功病 例 , 鼓 励 家 属 参 与 到 患 者 的治 疗 中 , 让患者感 受到温 暖 , 减 轻 和缓解 患者不 良情绪 , 使 其树立 战胜疾病 的信 心 , 取得 患者的信任 , 增加 患者依从性 , 在 日后 的治 疗 护理 中可以充分 配合 , 建立 良好 的护患关系 。 1 . 2 . 2 . 3 体位护理[ ] 腹 部 皮 瓣 移 植 术 后 将 患 者送 回病房 , 该术式 对体位有十分严 格 的要求 , 舒 适有效 的体位直接影 响手术成 败 ,为避免患肢 移 动 引起 皮 管 过 度 牵 拉 、 受压 、 扭 转 而 导 致 皮 瓣 血 运 受 影 响致 坏 死 ,首 先 将 患 肢 前 臂 以多 头 腹 带 或 绷 带 妥 善 固定 于 腹 部 , 避开皮瓣 , 使 患 肢 保 持 舒 适 且 有一定 活动度 的体位 , 以便 长 时 间 适 应 , 一 般 以 仰 卧位为 佳 , 头抬 高2 0 。 一3 0  ̄ , 髋 关 节略 弯 曲 , 以 减 少 腹 部 压 力 ,用 胶 布 将 手 部 固定 于 腹 壁 ,患 肢 制 动。 包扎敷料 时应注意在皮瓣 根部 、 体部及末 端 留 出空隙便于 E t 后 观察皮瓣恢 复情况 , 将上臂 、 肘 部 以厚 棉 垫 垫 起 , 抬 高 于 心 脏 以利 静 脉 回流 , 减 轻 水 肿, 避 免下坠继 而皮瓣牵拉导致 其坏死 , 手 部 应 按 皮 瓣 方 向 固定 , 睡眠前检查姿 势是否稳妥 , 夜 间 加 强巡 视 , 嘱家属 密切关注患者体 位 , 将 注 意 事 项 告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护理

Z O L H U u
T Zh ng n Ho pi al, D gg an Ci y, ua gd ng he o ta g s t on u g t G n o Pr vi ce 2 2 C na o n ,5 32 0 hi .
A s a t O J c i e o u m r t e u s n e p ri e t f h h n r p r t o w t b t c b e t v T S m a y h n r j g x e m n o t e a d e a a i n i h r
a do al e c1 d ki f a b ni p di e s n l p. M h T n et od o urs c e are ul y nd f l a bui d xc l nt l e el e ho pi al s t ’
e nvi o nt, To r me att ct a wei ht t t n g o he ursi of t p ng he ati nt’ pos ure nd e S t a pal , o n T
7 月 ̄2 0 年 7 , 施行腹 部带蒂皮瓣移 植修复 07 月 共 手外伤患者 5 例 ,皮瓣成活 率 10 ,手功 能恢 复 9 0% 满意 ,现 将护 理 体会 报 告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手 外伤后不 仅影 响人 的生活 、劳动 能力 ,更
影 响人的美 观 ,给 患者 的生活 、工作 、家庭 带来 恐惧等心理 反应。 意外的伤残使患者心理承 受能力
手外 伤 护理
T e u n o t Ha d e a o w i h h N esi g f he n R pa t i n t Ab o aI p di e s n r d n i e C I d ki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目的:观察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护理18例,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术后一般护理、术后皮瓣观察、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
结果:本组患者腹部带蒂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伤口愈合,痊愈出院。
结论:加强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皮瓣并发症,提高皮瓣成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腹部带蒂皮瓣;术后;护理手指外伤是患者由于手部受到锐器或外力所致的手部损伤,多见于厨师、农民、建筑工人、工厂各种作业的一线劳动者,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致伤机会较多,腹部皮瓣移植术是将某一部位的一块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皮瓣转移到另一部位,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1]。
因其手术简便,皮肤供给充分,疗效较满意,已成为手外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瓣的成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通过对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后护理,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将有关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3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受伤年龄18—56岁,受伤原因:热压伤、切割伤、重物砸伤及机器挤压伤,均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
术后20—22天断蒂,住院30—40天,平均35天。
2.护理2.1术后一般护理2.1.1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去枕平卧位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维持有效血循环,备气切包于床旁,早期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持皮片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做好记录,防止皮瓣空隙处积血、影响皮瓣成活。
2.1.2病室环境与温湿度:保持病室环境整齐、清洁、安静,室温应保持在25—28℃,相对湿度50%,局部可用60w烤灯持续照射,灯与照射部位距离30—40cm,避免烫伤,病房应定时通风,并同时减少外来人员出入病房,以免影响患者休息,增加病室环境污染的机会。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饮 高 高 组 织相 似 , 外形 良好 , 物 或 劳 动 后 无 缺 损 , 觉 障 碍 有 不 同 做深 呼吸 及 有 效 咳 嗽 ; 食 应 给 高 蛋 白 、 热 、 维 生 素 且 易 持 感 消化 的食 物 。忌 食 生 冷 、 辣 、 辛 油腻 之 品 , 嘱 患 者 多食 蔬 菜 、 并 程度 的恢 复 。
瓣 血 运及 皮 瓣 功 能 锻 炼 , 炼从 5 n 锻 mi I d开始 , 闭 皮瓣 蒂 部 , 夹 逐 渐 增加 至 3周 时 , 炼 时 间增 加 至 3 mi l , 锻 0 n d 如皮 瓣 血 运好 , 1 3 结 果 : 8例 8 I 5 3指 软 组 织 缺 损 行 腹 部 带 蒂皮 瓣 移 植 可 断 蒂 , 时 指 导 患指 在 适 当范 围 内练 习 活 动 。 同 术 后 , 瓣 全 部存 活 , 中 3例 创 缘 延 期 愈 合 , 院 时 间 为 2 皮 其 住 3 2 2 4 卧床 及 饮 食 护 理 : 后 卧 床 期 间 嘱 患 者 多 饮 水 , . . 术 2 8天 。所 有 病 例 经 l b 1 个 月 随 访 , 0 8 皮瓣 质 地 色 泽 与 周 围 3周 断 蒂 。
腹 部 带 蒂皮 瓣 修 复 手 部 软组 织缺 损 的护理 体 会
苏 招 柳
【 中图 分 类 号] 6 7 R 8 【 献标i ̄l 文 . q B 【 文章 编 号 ] 6 2 7 3 2 1 )2 0 3 0 17 —3 8 (0 0 1 —0 7 — 1 同 并 一 手 是 人 类 进 化 的 产 物 , 是 创 造 世 界 文 明 的 特 殊 劳 动 工 成坏 死 , 时要 注 意 避 免 硬 物 撞 击 皮 瓣 , 注 要 皮 瓣 保 暖 , 也 O 5 禁 防 出 具 。 当手 遭 受 外 伤 时 , 大 限 度 地 修 复 解 剖 结 构 。以 恢 复 其 般 室 温 2 ℃~ 2 ℃为 宜 , 用 热 水 袋 热 敷 , 止 烫 伤 、 血 。 最 功能 是 治 疗 的 主 要 目的 o 3 [ 因此 , 于 手 部 损 伤 后 及 时 进 行 修 1 对 2 2 2 有 效 止 痛 : 醉作 用 消 失 后 患 者 开 始感 到 切 口疼 .. 麻 复尤 为 重 要 , 于 手 部 的 软组 织 缺 损 常 常 需 要 用皮 瓣 来 修 复 , 痛 , 后 2 h疼 痛最 剧 烈 , 痛 除造 成 患 者 痛 苦 外 , 会 引起 对 术 4 疼 还 从 因 2 0  ̄ 20 年 我 科 应 用 腹 部 带 蒂 皮 瓣 修 复 手 外 伤 软 组 织 缺 血 管 痉 挛 , 而 影 响 皮 瓣 血 运 及 身 体 各 器 官 的 生 理 功 能 , 03 09 应 解 以 损5 8例 , 过 对 患 者 进 行 周 密 的术 前准 备 和 有 效 的 术 后 皮 瓣 此 , 给 患 者 有 效 镇 痛 , 除 患 者 的 痛 苦 , 保 证 患 者 充 分 休 通 的观 察 和护 理 , 得满 意效 果 , 总结 如 下 。 获 现 息和睡眠。 22 3 皮瓣 的监 测 : 后遵 医 嘱 给予 抗 感 染 、 痉 挛 、 .. 术 抗 抗 1 临床 资 料 温度 、 细 血 管 充 盈 及 张 力 等 指 毛 11 一般资料 : 组 5 . 本 8例 手 外伤 软 组 织 缺 损 患 者 , 3 凝 治疗 并 严 密 观 察 皮瓣 色泽 、 男 7 如 局 毛 例, 2 例, 8 女 1 共 3指 , 龄 1 ~ 5 年 5 8岁 , 为 机 器 绞 伤 及 冲 床 标 , 皮 瓣 苍 白 、 部 皮 温 下 降 、 细 血 管 充 盈 现 象 消 失 或 出 均 如 毛 碾 压 伤所 致 , 中 3 其 5指 为单 纯 皮 肤 缺 损 , 腱 外 露 ,0指 为 软 现 弹 性 降低 则 为 动 脉 血 供 障碍 , 有 发 绀 或水 泡 , 细 血 管 充 肌 3 盈 现 象迅 速 则 为 筋 脉 回 流障 碍 [ , 时 应 立 即通 知 值 班 医生 , 2这 ] 组 织 缺损 伴 肌 腱 断 裂 , 8 有 指 骨 外 露 。 1指 皮 敷 12 手 术 方 法 : . 手术 在 臂 丛 麻 醉 或 指 跟 神 经 阻滞 麻 醉 下 并打 开敷 料 检 查 伤 口有 无 血 肿 、 瓣 是 否 缝 合 过 紧 、 料 压 迫 并 进行 , 创 除 去 血 供 差 或 坏 死 的组 织 , 据 皮 肤 缺 损 大 小 在 同 及 感 染 等 因素 , 遵 医 嘱 及 时 给 予 对 症 处 理 。本 组 有 2例 术 清 根 8 颜 经 并 侧 下腹 部 进 行 带 蒂皮 瓣 修 复 术 , 补 缺 损 软 组 织 , 计 皮 瓣 比 后 4 h皮 瓣 张 力 高 , 色 略 暗 , 及 时 换 药 拆 除 两 针缝 线 , 修 设 皮 实 际 缺 损 面 积 的 边 缘 应 > 0 5m, 开 深 筋 膜 表 面将 皮 瓣 游 及 时 用 解 痉及 抗 凝 药 输 入 后 , 瓣 血 运 恢 复 正 常 。手 外 伤 软 .c 切 一 离 , 受 损 区 用 皮 瓣 覆 盖缝 合 , 后 防 止 蒂 部 受 压 、 拉 , 后 组 织 缺 损 行腹 部 带 蒂皮 瓣 移 植 术 后 , 般 两 周 后 逐 渐 锻 炼 皮 将 术 牵 术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的护理

床 上一 种 常用 修 复方 法 , 有 手 术 操 作 相 对 简 单 成 活 率 高 等 具 特 点 。但 因 患者 术 后 需 卧 床 患 肢 制 动 等 要 求 , 得 护 理 必 须 使
得 以及 时 有 效 地 跟 进 。 本 文 分 析 研 究 我 科 2 0 0 9年 7月 ~ 21 0 1年 1 2月 问 4 例 行 腹 部 带 蒂 皮 瓣 术 式 患 者 护 理 特 点 和 9 要求 , 总结归纳如下 。 现 l fQi h rUnv ri f dc e 2 1 , 13 , . o r a o q a iest o i y Me ii , 0 2 Vo. 3 No 7 n
腹 部 带 蒂皮瓣 修 复 手部 创 面术 的护 理
张 巧 云 【 要】 目的 摘 论 探 讨 腹 部 带 蒂 皮 瓣修 复 手部 创 面 术 的 观 察 和 护 理 。方 法 加 强 对 4 9例 腹 部 带 蒂 本 组 患者 腹 部 皮 瓣 全 部 成 活 , 3周 后 断 蒂 , 愈 出院 。结 痊
1 临床 资 料
起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 成 手 术 失 败 _ 。术 后 予 患肢 软 枕 垫 高 , 造 2 ] 肢 体 抬 高 于心 脏 水 平 1 ~ 2 m, 进 静 脉 回 流 减 少 肿 胀 _ 。 O 0c 促 3 ]
本 组 患者 均 无 明显 水 肿 发 生 。
a d mia e il kn fa o h e ar go a dwo n .Reut Ab o ia lp faltep te t b o n l dces i lpfrt erp ii fh n u d p n sl s d m n l a so l h a ins f
s r ie . Th e ils we e dv d d a t r 3 we k ,a d t e 4 a e r l c r d C n lso s Th u vv d e p d ce r i i e fe e s n h 9 c s s we e al u e . o cu i n e n r i g e h sso u h o e a in h u d b ad o2sr n t e i g o h b e v t n a d c r ft ea — u sn mp a i f c p r t ss o l el i 1 t e g h n n ft eo s r a i n a eo h b s o o d mi a e i e s i l p a d sr n t e i g t e f n t n le e cs u i g c n a e c n e o n l d c k n fa n t e g h n n h u c i a x r ie d rn o v ls e c . p l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任意型皮瓣
• 1.局部皮瓣(又称邻近皮瓣) (1)推进皮瓣(又称滑行或滑行推 进皮瓣) (2)旋转皮瓣 (3)易位皮瓣包括Z成形术
• 2.邻位皮瓣 • 3.远位皮瓣(直接皮瓣、直接携带皮
瓣)
(二)轴型皮瓣
• 1.一般轴型皮瓣 • 2.岛状皮瓣 • 3.肌皮瓣 • 4.游离皮瓣(又称吻合血管的皮瓣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手 术的护理
一、皮瓣的定义
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 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
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 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 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 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 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 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 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 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 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 后则不需要断蒂。
二、用途或适应证
• 由于皮瓣自身有血液供应,同时又有 皮下脂肪待优点,因而它的用途也就不 同于游离皮片,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
(一)修复有肌腱、骨、关节、大
血管、神经干等组织裸露的新鲜创面或
陈旧性创伤。对有深部组织(肌腱、大
血管、神经)缺损或外露的创面,不稳
定疤痕紧贴骨面或合并有溃疡的瘢痕,
为了加强局部软组织的厚度,或为后期
进行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的修
复,都应该施行皮瓣修复。
• (二)器官再造 如鼻、唇、眼睑、 眉毛、耳、阴茎、手指的再造皆以皮瓣 为基础,再配合其他支持组织(如软骨、 骨、筋膜等)的移植。
• (三)洞穿性缺损的修复
• 如面颊部洞穿性缺损,除制作衬里外 亦常需要具有丰富血运的皮瓣覆盖。此 外鼻梁、上腭等处的洞穿性缺损,阴道 膀胱瘘或直肠瘘的修复亦须按照洞穿性 缺损的治疗原则施行手术,包括衬里组 织和覆盖组织两部分。
1.先在供皮瓣区绘出缺损区所需皮瓣大 小,形态及蒂的长度;
2.用纸(或布)按上述图形剪成模拟的 皮瓣;
3.再将蒂部固定于供皮瓣区,将纸型 (或布型)掀起、试行转移一次,视 其是否能比较松驰的将缺损区复盖, 如此在病床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 可以耐受的体位,模拟比试的设计方 法叫逆行设计,也叫皮瓣逆转设计法。
(二)供皮瓣区与皮瓣类型的选择原则: 1.选择皮肤质地、颜色近似的部位为供皮瓣区; 2.以局部、邻近皮瓣,安全简便的方案为首选; 3.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间接转移; 4.皮瓣设计面积大小,应比经切除疤痕松解后的
实际创面还要大20%左右; 5.应尽量多选用血运丰富的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
移植。
(三)逆行设计:
在缺损区一侧或两侧作 辅助切口,将皮瓣与皮 下组织分离,利用皮肤 的松动性,使一侧或两 侧的皮肤向缺损区推进 以覆盖创面.
(1)各种缺损及推进滑行皮瓣的设计 (2)修复缝合后
• (二)旋转皮瓣:在皮肤缺损的邻近部位设计一皮瓣,沿一定轴 线旋转而复盖创面。供皮区遗留的创面,可游离附近皮下组织或 作辅助切口后缝合尽量使缝合线与皮纹平行。如因供皮区较大不 能直接缝合时,可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
移植) • 5.含血管蒂的复合组织移植
皮管型皮瓣(皮管)及筋膜皮瓣是 按形状及层次而描述的,可分属于前 二大类,即按其是否包含有知名血管 为轴心而定。
四、皮瓣的设计
• (一)缺损的判断: • 首先搞清缺损处的伤情,包括①部位,
②形状,③大小,④有无严重挛缩情况,⑤ 周围的皮肤条件,⑥创基条件等,并针对上 述情况选择适当的供皮瓣区,如颈前及关节 部位若有挛缩,瘢痕松解后的缺损区将可能 增长数位,必须充分估计,此时可用健侧或 健康人相同部位的大小作预测。以减少设计 上的误差。
旋转皮瓣的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缝合
(三)交错皮瓣(或称易位皮瓣,常用的有Z字形成 的瓣W皮瓣等)
通过皮瓣位置相互置换,达到松解张力,增加挛缩方 向的长度,以改善局部的功能与外形。常用于线状、 条索状及蹼状疤痕挛缩的松解。做成对偶三角形(Z 形)然后互换位置即可延长挛缩方向的长度,三角形 大时常因两侧皮肤松动受限。不易达到转移目的。一 般以60度为宜。两个三角瓣也可以根据需要作成一大 一小。在疤痕较长或局部为狭长部位,也可以作连续 几对三角形皮瓣,以解除挛缩。同一段距离,作单Z (一对)转移不及多Z(多对)转移延长的效果好.
(1)依缺损区用纸剪出所需皮瓣大小形状 (2)将蒂部固定于供皮瓣区以检视蒂部所需长度 (3)将所剪的皮瓣试样平贴到供皮瓣区,检查是否合适
(四)皮瓣的形成:皮瓣形成时应注意皮瓣的血液循环,皮 成后早期的营养供应主要依靠蒂部血液循环供应,以维持 活力。任意皮瓣长与宽的比例一般不宜超过2:1,在面颈 由于血液循环良好,长宽比例可略为增至2.5~3:1,超 一定的比例皮瓣远端即可出现血运障碍或坏死,设计皮瓣 还应使蒂部略宽,并循环主要血管的走行方向,以保证血 循环。近年来对皮肤的血管结构研究逐步深入,将皮肤动 绘制成一模式图可供形成皮瓣时掌握层次的参考。皮瓣的 脉供应固然重要,但其静脉回流亦不可忽视,如果静脉回 不佳时,则皮瓣肿胀或起水泡并变为暗紫色,最后由于严 组织肿胀压迫动脉,使血流完全阻断,皮瓣坏死。
• (四)增强局部血运 改善营养状态
• 如放射性溃疡,褥疮等,局部营养贫 乏,伤口很难愈合,通过皮瓣输送血液, 改善局部营养状态,因而这种皮瓣最好 是局部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且不需作 断蒂手术,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修复区的 良好血供,并可望有较好的感觉恢复。
三、分类
• 按皮瓣血循环类型的分类法,即将皮 瓣分为任意皮瓣与轴型皮瓣二大类, 在轴型皮瓣中又有直接皮肤动脉、肌 皮动脉、动脉于网状血管及肌间隙或 肌间隔血管等类型。后三种血管供应 若在手术时不能将深部的血管干包含 在皮瓣内,则只能作为任意皮瓣应用。 新的分类如下:
五、局部皮瓣
局部皮瓣系利用皮肤组织的松动性, 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安排其位置,以达到 修复缺损的目的。其适应情况如: • 1.皮肤缺损不能直接缝合,或在颜面及 关节部位,勉强缝合影响功能与外形; • 2.疤痕挛缩影响功能与外形: • 3.创面有肌腱、神经,大血管或骨面外 露时;
(一)推进皮瓣(又称 滑行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