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女性心衰患者脑钠肽与QRS波意义
脑钠肽检测临床意义

脑钠肽检测临床意义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由心脏细胞合成的多肽激素,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脑钠肽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手段,用于评估心力衰竭、心肌缺血、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
本文将就脑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一、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脑钠肽在心肌细胞受损或拉伤时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因此,对怀疑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脑钠肽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区分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心肌缺血的评估心肌缺血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及时评估心肌缺血的程度对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脑钠肽水平可用作评估心肌缺血的指标之一,其水平的升高与心肌缺血的程度呈正相关。
因此,脑钠肽检测可作为评估心肌缺血的辅助手段,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三、高血压的评估和预后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脑钠肽检测可以评估其心脏的负荷情况和心肌功能。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脑钠肽水平通常会升高,与心脏负荷和心功能的不良有关。
通过监测脑钠肽水平,可以及时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四、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评估除了上述疾病外,脑钠肽检测在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例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等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也会导致脑钠肽水平的改变,因此脑钠肽检测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脑钠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监测脑钠肽水平,可以及时评估心脏功能、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脑钠肽检测技术,对于改善心血管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心力衰竭患者QRS时限与血浆脑钠肽相关分析

作者单位:246003安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心内科术方式。
参考文献[1]王林,温耀春,孙思勤.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在防盲中的应用[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1):56-58.[2]Emery JM ,Little JH.Phacoemulsification and aspiration ofcataract [J ].London :Mosby ,1993:303-325.[3]张效房,吕勇,马静,等.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5):501-502.[4]何伟,徐玲,张欣.适合中国国情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2):121-123.[5]郑传流,毛春亮,朱红梅.表面麻醉下垫压夹取式娩核在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J ].眼科新进展,2007,27(4):292-293.[6]Zhang QL.The clinical Research to Jetting Process in Cata-ract Operation [J ].延吉:延边大学研究生院,2008:1-38.[7]Akura J ,Momose A.Sutureless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cataract extraction [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5):503-506.[8]李一壮,刘爱萍,陈晖,等.圈垫式劈核技术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J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2):728-730.[9]林丁,唐罗生.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技术[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41-142.[10]陈晖,李一壮.表面麻醉下小切口圈垫式劈核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J ].眼科新进展,2010,30(8):745-747.[11]张世华,蔡树泓.水压娩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J ].眼科新进展,2008,28(7):527-529.[12]任淑兰,张蕊,孔凡红.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原因与处理[J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285-286.(2012-08-15收稿2012-10-08修回)心力衰竭患者QRS 时限与血浆脑钠肽相关分析张宜春[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QRS 时限(QRSD )、血浆脑钠肽(BNP )与心功能关系。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

H e r v a s 等 认 为 , B N P检测 可 以作 为 心 衰诊 断 的常 规 检查 , 并发现 B N P水 平 与左 心 室功 能 、 心 衰 严 重
1 . 3 统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软 件 。计 量
资料 以 ± s 表示 , 各 组 资料 间的 比较 采用 F检 验 。
P≤0 . 0 5为差 异有统计 学 意义 。
2 结果
心 衰组 、 正 常组 血 浆 B N P水平 分 别 为 ( 9 . 6 1±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3 9 . 0 3 5
心衰患者血浆 B N P水平 升高 , 且
不 同心功能分级 、 类型者血浆 B N P水平亦不 同; 血浆 B N P水平能反映患者 的病情严重程度 。
选择 2 0 0 7年 3月 ~2 0 1 2年 6月我
院收治 的心 衰患 者 6 6例 ( 心 衰组 ) , 男3 8例 , 女2 8
例; 年龄( 4 0±1 2 ) 岁 。参 照 心肌 病 诊 断 与治 疗 建议 2 0 0 7年 中 国 指 南 确 诊 。其 中 扩 张 型 心 肌 病 2 1
观察心力衰竭( 以下简称心衰 ) 患 者血浆脑钠 肽( B N P ) 水平变化 , 并 探讨其意义 。方法
心 衰患
者6 6例 ( 心衰组 ) , 按 心功 能分级分 为 Ⅱ级 1 9例 , Ⅲ级 2 0例 , Ⅳ级 2 7例 ; 按类型分为扩张型心肌病 2 1例 , 围生期心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作用临床上诊断心力衰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和心脏超声,而缺乏生物学指标。
针对bnp的研究发现它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最强的独立指标。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血浆bnp浓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呈高度相关,因此,bnp是评价左室功能不全的良好无创性生化指标,左室功能不全的程度越高,bnp的浓度越高,无症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浓度低于有症状心力衰竭患者。
有研究表明,如果以bnp>100pg/ml为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3%。
而将临床经验和bnp相结合,诊断的准确性则由74%提高到81%,也有报道可提高到90%以上。
可见bnp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个良好的指标,对于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有特殊意义。
bnp浓度在50pg/ml以下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阴性预测值为96%。
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的另一重要意义就是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
由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诊断缺少权威性的诊断标准。
血浆bnp水平的升高反映了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emily等对294例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和血浆bnp水平检测,发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组的bnp水平(286±31pg/ml)较正常对照组(33±3pg/ml)明显增加,可达435±45pg/ml。
因此,患者有心功能不全表现,但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时,血浆bnp水平升高高度提示舒张性心力衰竭。
bnp在心力衰竭预后判断中的作用bnp不但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判断心力衰竭预后的重要指标。
虽然其他血流动力学也可评估疾病严重性,但是bnp是第一个可以反映机体病理生理改变和恢复循环稳定能力的指标。
bettencourt等对50例心衰患者(基线bnp水平无明显差异)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以因心血管原因再次入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结果有15例再入院,5例死亡,这部分患者的血浆bnp 平均水平从出院时的779±608pg/ml降至643±465pg/ml(p=008),无统计学差异,有7例血浆bnp水平反而较出院时升高,其中6例发生了心血管事件,而未发生再次入院或死亡的病例bnp水平从出院时的619±491pg/ml降至328±314pg/ml(p<0001),有统计学差异。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分析发表时间:2016-12-13T16:43:06.9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青红斌[导读] 血浆脑钠肽可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一大客观指标,临床医生需对此给予充分重视。
蓬溪县人民医院四川遂宁 629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为(584.6±218.6)pg/ml;治疗后,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为(265.4±108.6)pg/ml。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改善(P<0.05)。
患者的心功能级别不同,血浆脑钠肽水平也有所差异(P<005);在心功能级别增加的条件下,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血浆脑钠肽可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一大客观指标,临床医生需对此给予充分重视。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心功能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以及体液潴留等。
临床建议,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角度考虑,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方案。
同时,有学者表明,在治疗过程中,有必要了解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些重要指标,比如血浆脑钠肽[1]。
本次重点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纳入研究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我院,均经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客观检查确诊,并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者排除在外[2]。
其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分布在43岁到78岁,年龄均值(58.6±2.3)岁。
原发性疾病类型:28例为高血压心脏病、21例为冠心病、24例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11例为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脑钠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脑钠肽测定的临床意义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以维持身体的需要。
心脏在这种状态下无法正常地提供氧和营养物质,导致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受到损害。
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可导致心力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而血清脑钠肽是一种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重要指标。
脑钠肽是一种由心脏内壁的心房和心室分泌的激素。
当心脏压力或容量过高时,心脏负责分泌脑钠肽来减少心脏负担、降低血压和水肿。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在负荷过重时会分泌更多的脑钠肽,并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测定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脑钠肽水平可以反映心脏的负荷状态和严重程度。
血清脑钠肽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指标,可以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血清脑钠肽水平越高,表示患者的心脏负荷越大,心功能越差。
因此,血清脑钠肽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和分级的指标。
同时,血清脑钠肽可以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如果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血清脑钠肽水平应该会下降。
除了在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血清脑钠肽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预后。
例如,血清脑钠肽水平可以用于评估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高危人群,血清脑钠肽也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血清脑钠肽测定并不能确定特定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方案。
血清脑钠肽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肺功能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测来进行综合评估。
因此,在利用血清脑钠肽作为心功能不全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决策指标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定。
总的来说,血清脑钠肽测定在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准确测定血清脑钠肽水平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决策。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清脑钠肽测定将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及与心功能关系的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及与心功能关系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选择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采用床边免疫定量法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Sd)、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和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峰速度(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速度(A)的比值(E/A),观察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显示心衰程度越重,NT-proBNP水平越高,依次为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P<0.001)。
NT-proBNP值的变化与LVFS、LVEF、E/A负相关;与LVDd、LVSd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P<0.01)、-O.70(P<0.01)、-0.54(P<0.01)、0.69(P<0.01)、0.67(P<0.01)。
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NT-proBNP变化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能够反映不同的心功能状态,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脑钠肽心功能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目前随着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衰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
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约有每年400万患者发生心衰。
因此,目前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衰已成为防治慢性心衰发生的首要任务。
本文作者通过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其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1.1 心衰组:选择2011年1~12月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58.6±6.3)岁。
脑钠肽(BNP)的临床意义

脑钠肽(BNP)的临床意义脑钠肽(BNP)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 等于1988 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
1 .BNP 的分布及清除BNP 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其中以心脏含量最高。
心脏内BNP主要存在于左、右心房,其中右心房含量为左心房3 倍多,心室的BNP 含量不足心房的1/20。
血液循环中的BNP 通过两种机制被清除。
其一是通过C 型BNP 受体介导的细胞摄取,然后在溶酶体内被降解;另一条途径是被细胞膜表面的中性内肽酶降解。
脑钠肽前体末端NT-proBNP 几乎不受中性内肽酶的影响,因而对于服用了具有抑制中性内肽酶活性作用药物的患者,检测NT-proBNP 要比测定BNP 更客观地反映心血管的机能状态。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薛一涛2 .BNP 的生理作用2.1 舒张血管:BNP 直接作用于血管内游离钙离子,使其浓度减少的结果:BNP 舒张血管的作用是不依赖内皮细胞的,血管口径越大反应越强,反之则减弱,可能与受体密度有关;且BNP 舒张血管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不同部位的动脉作用强度不同。
2.2 降低血压:BNP 的降压作用如ANP 一样,也是由于BNP 的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引起的心血量减少,以至于心输出量减少的结果。
2.3 利钠利尿:BNP 利钠利尿作用与肾灌流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减少有关;抑制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醇;BNP 可抑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并可抑制肾素的分泌,使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减少,使醛固酮分泌减少从而使钠和水的排出增多。
2.4 抑制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其作用强度与ANP 相似,作用机制也基本相同,还参与压力感受性调节;抑制动物饮水和摄盐;中枢性利钠利尿。
3 .BNP 的测定血浆BNP 浓度测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免疫放射测量法、电化学发光法。
4 .BNP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4.1 BNP 在CHF 中的应用BNP 及NT-proBNP 的浓度增高已成为公认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也是心衰临床诊断上近几年的一个重要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和 Q S 宽来 提示心功能 的恶化和预后不 良 ,是一种简便而行 之有效的方法 。 R增
【 关键 词 】 脑钠 肽 ;QR S波 时间 ;绝经后 女性 ;心力衰 竭
Vau so r i aru ei c t e lv la d Q u ain i o t n p u a o n le fb an n tir t p pi e e n Rs d rt n p 8me o a 8 lw me c d o
绝经
【 摘要 】 目的
断和短期 预后的临床应用 价值 。 方法
波宽度 , 血浆 B P N 结果进行 分组 比较 , 对入选患者随访 l 周结果进行 回顾分析 。结果 并 2
后女性心力 衰竭患者 B P≥8 0p / 组心功 能明显 比 B P<80p / l ( N 0 g ml N 0 gm 差 尸<00 , .5) 提示 B P N
( 责任校对 :刘玲玲 )
绝经 后女性 心衰 患者 脑钠肽 与 Q S波意义 R
徐名伟 李建彬 陈 晓英
探讨血浆 脑钠肽 (N ) Q S波 时间对绝经后 女性心 衰患者 的心功能判 BP与 R 对 11 0 例人 选患者 的心功 能分 级 ( II ) 心 电图Q I—V级 , RS
【 bt c】 O j t e o nl eh i c l s fl m rn ai e c et e B P) A sat r b cv T a z e li v u a a a tu t pi ( N ei a y t cn a a e op s b in r r ip d l
l e dQ S uai e e c o atu c o dte rdci on s s e o as e l n R rt nit t t n f erfn t n n e i o o p g oii p t npu a v a d o nh d e i oh i a h p tn fr sn o m l
w m nwt erfi r. to s N Acas a vla dadQ Sd rt n n l m N vl o e i h ata ue Me d YH sw s a t n R ua o d a aB Pl e h l h l e ue i a ps e
【 廖祥鹏 , 2 】 颜崇 淮 ,刘忠厚. 骨代 谢指标 的检查 儿童
[ . 国骨质疏松杂 志 2 1 ,1 1 :9 6 9 0 J中 ] 0 0 6( 2) 5 — 6 .
( 收稿 日期 : 0 1 0 — 7 2 1— 6 0 )
【 王家义 , 3 ] 文庆成.,I A J, 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 酶试
b n i aei if tJ.l i h m,9 6 2( oe s s a s ] i Bo e 19 ,9 51 de nn n [ C n c
4 9 4 8 2- 3 .
u hF, d e ma n B, a n l M e 1C mp rs a o 【] Ra c Mi d l n C g oi , t . o a i n 5 o tl l a i e h s h t s n r ea s y r o e f o a k l o p a a ea dt e s a s o n — t a n p h f b s e ii l ln h s h t s n c id o d a d p c fc a ka i e p o p a a e i h l h o n
诵 h at a u e XU n _w i I in hn. C e r fi r l Mig1 e .L Ja - i HEN a - ig De a t nt fC r ilg Xio yn . p r me o adooy。 T e h
Pep es s tl f iy n Ct Je a 2 0 0. hn o l Hopi o Je a i a y. iy n5 2 0 C ia
越高 时 , 心功能越差 , 而且随 N H Y A分级级数越高 , N 数值越大 ;另外 , R ≥ 10 s BP Q S 2 m 组心 功能 明显 比 Q S< 10ms ( R 2 差 P<00 ,提示 Q S .5) R 波增宽越 大 ,心功能越差 ,但是 ,Q S R 波 增 宽与 N A分级相关性 差 ;对 于绝 经后女性心力衰竭 患者 , N YH B P与 Q S波时间两者又都是死 R
[ 《 1 中华儿科杂 志 》编辑委员会 ,中华 医学会儿科学 ] 分会 儿童保健 学组 ,全 国佝偻病 防治科研 协作组. 维 生素 D缺乏 性佝偻病 防治建议 专家讨论会 纪要
【. J0 8 6( :12 1 4
aoecn e ] c adar 9 7 6 8 — 8 . d lse c[ . t P eit,19 ,8 :5 3 5 7 JA a
国际 医药卫生导 报 2 1 年 第 l 卷 第 1 期 01 7 7
I H N,S pe b r 0 1 o.7 N .7 M G e tm e 1 ,V 1 o1 2 1
疗 前后 对 比的一个 经 济实 用 的指 标 。 佝 偻 病 的防 治应 遵 循 综 合 防治 的原则 ,注
展 维生 素 D及 骨代 谢 的检 测项 目以协 助诊 断 。
参考文献
剂盒 的研 制[ . J 中国实用儿科杂 志 ,19 ,1 ] 9 5 0(1: )
5. 3
oW L b r tr s e s n n t in l o i me a o i 4 Ko W . a o ao ya s s me t f urto a t b lc 】 意 有 无佝 偻 病 发 病 的 高发 因素 ,有 条 件 的可 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