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节练习题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第三版) 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第三版) 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采薇》课后练习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士兵因久在前线而思念家乡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采摘不同季节的薇这一活动烘托出来的;由于采薇时间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让人感到士兵无时无刻不被思念家乡的痛苦折磨着,从而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化。

2、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

试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采薇》中表现了士兵对敌人入侵使自己不能安居乐业强烈不满,体现了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与国家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学习。

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接受国家的召唤。

当兵服役,保家卫国,这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为此感到神圣和骄傲。

另一方面,战争又是残酷的,参加战争的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这一点在《采薇》中也有深刻的反映。

这一点既让我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更激励我们努力争取和珍惜和平的好时光。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分析这四句诗的抒情特点。

1、原因主要有:①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

②把多种修辞手法成功熔在一起:⑴对仗工整;⑵叠字(依依、霏霏)形象生动;⑶借代(用杨柳依依代指春天,雨雪霏霏代指冬天)准确而形象⑷对比(阳春与寒冬)鲜明。

③文字雅俗共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

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三年级练习题库

三年级练习题库

三年级练习题库第一节:数学1. 计算:17 + 28 = _______2. 填空:76 - _______ = 513. 选择题:小明家有10个苹果,他送给小红2个,送给小丽3个,还剩下多少个?a) 4 b) 5 c) 6 d) 7第二节:语文1. 写出下列字的拼音:桌子、苹果、狗、鸟、电视2. 选择题:下列哪个字是错写的?a) 果 b) 鳄 c) 心 d)山3. 阅读理解: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

他有很多种类的书,包括故事书、科学书、动画书等等。

他最喜欢看的是故事书,因为故事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带他进入不同的世界,认识到很多新的事物。

小明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来享受阅读的乐趣。

他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作家,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问题:小明最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籍?第三节:英语1. 完成对话:根据对话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A: What's your name?B: _______.a) I'm fine. b) I'm 8 years old. c) My name is Jack.2. 连词成句:将下列单词按照正确的顺序组成句子。

like / I / apples / very / much.3. 阅读理解:请根据短文内容,找出正确的答案。

My name is Amy. I live in Shanghai. I have a brother and a sister. My brother's name is Tom. He is 4 years old. My sister's name is Kate. She is 6 years old. We love playing together.问题:Amy有几个兄弟姐妹?第四节:科学1. 填空:太阳是我们的_______。

2. 选择题:下列哪个是鸟的特征?a) 有鳞片 b) 有羽毛 c) 能下蛋 d) 会游泳3. 作图题: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图形的绘制。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第1-3节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第1-3节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期练习1 姓名 座号一、 选择题1.如果向北走10米记作+10米,则-8米表示 ( ) A.向东8米 B.向南8米 C.向西8米 D.向东8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右边的点表示负数 B.距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的数越大 C.表示-2的点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 D.数轴上表示-3和1的点相距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是41的相反数 B 、32-与23互为相反数 C 、—5是5的相反数 D 、21-是2的相反数4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两点距离为6,则这两个数为( ) A 、6和—6 B 、0和6 C 、0和—6 D 、3和—3 二、填空题5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整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6、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 ,7、数轴上有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那么这个点表示的数是8、比较大小:(1)2.8 —20 (2)0 —6 (3)—212—4 (4)31 41(5)—(—4) —∣—5∣ (6)—65 —76(7)—∏ —3.149、求绝对值∣—8∣= ∣0∣= ∣6.2∣= 若∣X ∣=11,则X= ∣x ﹣2∣=0,则x=10、按照“神舟”六号飞船环境控制与生活保障系统的设计指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温度为 (21±0.4)℃,该返回舱的最高温度为 ,最低温度为 。

11、大海中有一艘潜水艇,位置是—80米,在潜水艇的上方30米处有一条鲸鱼,在潜水艇的下方 20米处有一条鲨鱼,请用正负数表示出鲸鱼与鲨鱼的位置。

鲸鱼 米;鲨鱼 米三、解答题:12、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3,—21,2,0,—38,3.513、某市二中对九年级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1)这8名男生有几名达标? (2)达标的百分率是多少?(3)这8名男生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14、直尺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0.2毫米记作+0.2毫米,那么比标准长度短0.3毫米,记作什么?现在有5把直尺,量得它们尺寸,比标准长+0.1毫米,—0.1毫米,0毫米,+0.3毫米,—0.15毫米,若规定直尺的长度比标准长度最长不能超过0.2毫米,最短不能短于0.2毫米,问上述5把支尺中有几把合格? 分别是哪几把?15、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位于书店西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第3--4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第3--4节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失火,应在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B. 用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使用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C. 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炉具清洁剂等碱性物质D. 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血浆的pH在7.35〜7.45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盐酸C. 氯化铵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3.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B. 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C. 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D. 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溶液pHB. 给液体试剂加热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图A是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B. 图B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图C是测定溶液的pHD. 图D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6.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与以下三个实验操作相对应的溶液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②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盐酸中加水。

A. a、b、cB. c、a、bC. b、c、aD. a、c、b8.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花盆内的土壤显酸性,可加草木灰中和其酸性B. 酱油是显碱性的食品C. 肥皂液和厕所清洗剂的混合液--定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吃柠檬和橘子9.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胃液B. 唾液C. 胰液D. 胆汁10.一些物质的近似pH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B. 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 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就可减轻痛痒D. 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11.酸性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 茶树(适宜pH:5.0~5.5)B. 棉花(适宜pH:6.0~6.8)C. 水稻(适宜pH:6.0~7.0)D. 甘草(适宜pH:7.2~8.5)二、填空题(共2题;共10分)12.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大学语文(第三版) 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第三版) 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采薇》课后练习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士兵因久在前线而思念家乡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采摘不同季节的薇这一活动烘托出来的;由于采薇时间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让人感到士兵无时无刻不被思念家乡的痛苦折磨着,从而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化。

2、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

试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采薇》中表现了士兵对敌人入侵使自己不能安居乐业强烈不满,体现了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与国家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学习。

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接受国家的召唤。

当兵服役,保家卫国,这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为此感到神圣和骄傲。

另一方面,战争又是残酷的,参加战争的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这一点在《采薇》中也有深刻的反映。

这一点既让我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更激励我们努力争取和珍惜和平的好时光。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分析这四句诗的抒情特点。

1、原因主要有:①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

②把多种修辞手法成功熔在一起:⑴对仗工整;⑵叠字(依依、霏霏)形象生动;⑶借代(用杨柳依依代指春天,雨雪霏霏代指冬天)准确而形象⑷对比(阳春与寒冬)鲜明。

③文字雅俗共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

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河流 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河流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组1. 下图为长江流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源巴颜喀拉山B.湖口以下河段流域变宽C.著名的三峡位于长江的上游D.注入渤海2.长江上游与其他河段相比水能更丰富,主要原因是()A.落差小,流速慢B.落差大,流速快C.流速慢,含沙量大D.流量大3.图中阴影地区森林破坏造成的影响是()A.宜宾以上河段含沙量减少B.源头河段的水质变差C.长江中游的含沙量增大D.减轻重庆的防汛压力2.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和湖泊描述正确的是()A.②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汛期出现在秋季B.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C.a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D.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2.下列描述错误是()A.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多平原,宜发展种植业B.长江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C.图中所示现象,出现在黄河b河段D.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无结冰期3. 地势和河流关系密切。

下图为我国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河流共同发源地是()A.塔里木盆地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2.关于我国地势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B.这种地势不利于东西交通C.落差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D.地势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3.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二、选择题4. 长江干流上游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洪涝B.水污染C.水土流失D.泥沙淤积5.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A.上游地区B.中下游地区C.入海口附近D.源头三、填空题6. ____: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终年不冻,航运条件极为优越,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被称为我国的“____”。

精品解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1-3节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1-3节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第二节探索之路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这一说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猜想B. 实验C. 观察D. 评估【答案】A【解析】“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仅仅局限于猜想与假设,所以选项A. C. D都不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了解与运用能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要素.科学探究各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

2.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问B. 猜想C. 实验D. 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环节;故应选C。

【考点定位】物理实验方法3. 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一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A. 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B. 该领域其他科学家的意见C. 该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D. 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正确的结论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如何减小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控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多次实验,重复实验,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故应选D。

【考点定位】物理常识4.月球表面有很多陨石撞击造成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关于造成陨石坑大小不一的因素,下列猜测不合理的是( )A. 陨石的质量B. 陨石的撞击速度C. 被撞处的硬度D. 被撞处是否在阴影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陨石的质量越大,在速度相同时动能就越大,在撞击时做功越多,所以造成的坑就会越大,因此这一猜测合理;B、陨石的撞击速度越大,在质量相同时动能就越大,在撞击时做功越多,所以造成的坑会越大,因此这一猜测合理;C、被撞处的硬度越大,越不容易形变,相反,被撞处的硬度越小,则越容易形变,所以被撞处的硬度会影响陨石坑的大小,因此这一猜想合理;D、被撞处是否在阴影中不会造成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故与之无关,因此这一猜测不合理,D符合题意为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六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六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六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学习时间:2015年11月16日-11月22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六章,第1-3节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内容能使同学们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2.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3.掌握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二、主要内容(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是除家庭内部生活和个人生活以外的社会生活。

可以简单地认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社会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与私人生活的封闭性和隐秘性相比,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愈显突出。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主要表现出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因为这是:(1)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原始社会主要以图腾、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间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和成文法等公共生活规范形式发挥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言语行为准则。

文明是相对愚昧、落后、野蛮、粗暴等行为而言的,礼貌是人们言语动作的表现,属于行为方面的修养,文明和礼貌不可分离,二者总是相伴而生,具体体现着一个人内外素质的完美统一。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是社会生活中每个成员都应有的社会公德,更是博爱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怎样认识力》同步练习
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

球被击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从不同方向击球时,球飞出的角度不同,说明﹍﹍﹍﹍﹍﹍﹍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力的﹍﹍﹍﹍、﹍﹍﹍﹍和﹍﹍﹍﹍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5、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6、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不断改变B.始终不变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无法确定
7、下列四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B.汽车匀速转弯
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直线匀速下落D.正在进站的火车
8、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10N的是()
A.蚂蚁的拉力B.提起一只鸡的力C.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D.马拉车时用的力9、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
A.大小相同B.方向相同C.大小和作用点相同D.三要素相同
10、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以上都是
1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浆B.湖水C.同学D.龙舟
12、关于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13、如图所示,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后,
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有:物体
间力的作用是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磁极间作用力的大小随磁极间距离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6.3 重力》同步练习
1.物体的重力是由于_____ 而产生的,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用来测量的大小。

3.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使指针对准___ _____,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________上。

4.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表达式为_____,一个质量是30 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_____ N.一只熊猫的体重是490 N,它的质量是_____.
5.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电灯受到的力是_______和_______,其中受力物体是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和_______。

6.在墙上挂像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像框是否挂正,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___________的。

7、从重心引出的重垂线如果通过或在物体底部的______内,物体就不会倒下。

增大底部的或降低位置,都可以增大物体的稳定性。

8、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

9.一个弹簧长200 mm,下端挂5 N物体时长250 mm,挂2 N的物体时,弹簧伸长____ mm,当弹簧长245 m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
10、如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N,分度值是 N.图1
11、我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地球上重637N,则他乘坐“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kg.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杨利伟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阿木古郎牧场上.则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将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二、选择题
1.关于g=9.8 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A.1Kg=9.8 N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它质量的9.8倍
C.质量是9.8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1N
D.质量是1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9.8N.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车在坡路上向下行驶,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支持物的时候,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3.小民上体育课训练投掷铅球,他用力将铅球投掷出去后,若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手的推力 B.重力 C.手的推力和重力 D.不受力
4.一杯水,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水结成冰,对水而言有人说()
A.水的位置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B.水的状态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C.水的温度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 . 汽车在坡路上向下行驶,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
C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支持物的时候,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三、作图题
1.画出下图中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被抛在空中的小球,重力为2N (2)沿斜面滚下来的小球,重力为5N
2
、如图5所示,一辆重120N 的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向右的拉力
60N
,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受到的拉力。

四、综合题 1
(1) ;
(2)分析上表数据,得出 .
2、望望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把质量不同的钩码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测量它们受到的重力,他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如图6所示的坐标中帮他标明适当的标度(要求合理利用这些坐标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作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11.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0:7,已知甲重200N ,乙重多少?
图3 图4
图5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练习题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 ______有关,压力越______,滑动摩擦力越____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
2、探究木块和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______运动,若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是3.5牛,则实验得出的摩擦力为_____牛.
3、用2牛顿的水平拉力拉着重8牛顿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4、(06舟山)如下图所示.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 4.5牛
B . 3.2 牛
C . 3.0牛
D . 2.1牛
5、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锁生锈不好打开时,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后,就容易打开了
B .拉链拉不动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容易拉了
C .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推动了
D .汽车失事的马路上流满了润滑油,可在路面上撒些沙子或木渣子,就更安全了
6、自行车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地方.以下有关事实,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B .手把和轮胎印有花纹
C .向车转轴处加润滑油
D .脚蹬刻有很深的凹槽
7、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
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中有一较长的水平粗糙桌面、一个带构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1)小方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右图所示, 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则该实验注意保持木块与桌面间的 不变,可得到的结论是 。

(2)用上述器材还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实验中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是因为 ,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玻璃板,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

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