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材料解析型、计算型及比较排序型分析》复习课件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综合题解题分析(共52张PPT)

分析角度 等值线特征
人口特征 城市特征
农业特征
工业特征 …
常见的特征描述类试题答题模板
答题要素
①数值高低 ②延伸方向 ③弯曲趋势 ④疏密变化 ⑤闭合曲线分布等
①数量 ②总量 ③年龄结构 ④性别结构等 ①数量 ②等级 ③城市化水平(高低、快慢)
①农业类型 ②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 ③生产水 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 品率) ④熟制 ⑤耕地类型 ①主要部门及结构 ②发展水平 ③技术水平 ④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专题:综合题解题分析
1
获取、解读信息 (文字、图像材
料)
运用已有知识 和技能,进行 分析、判断和
推理
用准确、科学、简洁的语 言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 结果,或用科学的地理观
评价地理问题和现象
审题
解题
答题
审题干
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制词(地 理事物的范围时间等),内容回答词(题目必须回答的 内容),解答方式词(回答的方式方法)
盐场最好布局在(海)水盐度 较高的地区
南海 诸岛
获取信息
材料一 形成于公元8世纪到16世纪的“食盐之路”,促进了撒哈拉 沙漠的食盐贸易,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食盐的重要来源。图12 为“食盐之路”中线商道,这里的盐主要来自比尔马等地。比尔马 是撒哈拉中心最大的绿洲,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盐农先在靠 近地面的含水层挖出洼地,洼地表面很快出现结晶、形成白色薄膜。 盐农收集白色薄膜并用模具将盐制成饼状或锥状,便于贸易。
03 对策措施型
作答对策措施型的试题,主要是找出问题的自然 原因和人为原因,针对具体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措施。
初中地理学科材料分析题的命制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材料分析题命制
1
第1页
一、材料分析题一些知识
1、定义:一系列基于一组相互关联资料而编 制客观题目组成,给学生提供一些导论性阅读 材料,要求学生依据材料信息,让学生在一连 串编制好问题上作答,问题以题组形式出现。
背景材料:情境文字材料、地理图象、 考查:经过判断、分析、评价等思维过程后。
14
第14页
三、材料分析题命题要求
4、紧紧围绕材料,设问恰当 比如:材料一:秋收期间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当地玉米
不能及时收获。’ 材料二: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将下降6-8
度。请增添衣物。 材料三:年1月16日,山东大部突降大雪,京沪高速临
沂段滞留大约500辆汽车。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页
二、材料分析题命题中轻易存在问题
6、设问之间缺乏逻辑联络。
比如:伴随经济繁荣和城市规模日益扩张,北京市面临 着许多发展中问题:一是自然环境问题。近年来,影 响北京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趋势;水 资源匮乏,是捆饶北京又一个问题。同时,地下水污 染严重。二是人文环境问题。常住人口、流感人口急 剧增加,城市工商业繁荣,交通越来越拥挤,空气污 染严重,住房长久担心。
(1)有些人说:石油价格上涨只对城市有影响,对农村 影响不大,对吗?
(2)石油作为资源资源特点( ) (3)当前人类已经开发利用新能源有( )
7
第7页
二、材料分析题命题中轻易存在问题
3、背景材料类型单一。
比如: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 划矿区,把完整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分为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 矿体从地表到深部都被搞支离破碎。②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 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它一些自然 原因,这里大雨后,泥石流危害严重。③我国许多在一起矿床, 不过采矿时候只采一个,抛弃其它有用成份。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三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共58张ppt)

地理技能
考情统计
1.地理坐标统 计图
2019·全国Ⅰ卷,4~5 2019·江苏卷,9~10 2019·北京卷,6
2.地理结构统 计图
2019·江苏卷,17~18
考情分析
本专题以设计的统计图作为命题背景和材料 呈现,应用范围广、形式灵活,既可以出现在自 然地理考查中,也可出现在人文部分的考查中, 能够充分体现考试大纲对“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 原理与规律”的考查要求。在每年的考试试 题中均有大量出现,复习中既要深刻把握常见 统计图的判断,更要理解统计图所涉及的地理 要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命题角度三:变式统计图 下图为四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区可能是( ) A.①——游牧业——内蒙古高原 B.②——传统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 C.③——水稻种植业——恒河三角洲 D.④——商品谷物农业——城市近郊 (2)图中( ) A.①地牲畜以牛、羊为主,为粗放农业 B.②地市场适应性强,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C.③地农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D.④地产品运输对冷藏保鲜技术要求高
分析思路:①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②思考横坐标和纵坐标所 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③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 标内容与横坐标内容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 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④对曲线的不同变 化段进行分析、评价。
3.圆形图(包括扇形图、饼状图等) 圆形图是以几何图形——圆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地理数据资料的统计图。这 种图在反映总体内部结构时,比柱状图更为清晰。 分析圆形图的一般思路是:①看图例或者图中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 哪些地理事物;②对这些内容进行“再现”,在脑子里呈现相关的知识点;③ 看图中比例的排序关系;④思考每一图例或主要图例所对应的地理事物;⑤ 揭示反映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3高考地理分析类综合题答题技巧PPT课件

后从该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来分析
其所处位置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
区位选择则是已知某一地理事物的区位
要求,然后为其选择一个与周围地理事物空
间结构比较合理的位置。二者在提问表述
上也有较大差异。
10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
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简述其区位因素。
(8分)
主要分布在东部
高考地理分析类综合题答题技巧
1
近三年广东文综地理分析类综合题有关内容
年份
题号
考查题目
2012年
40题(3)
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
2013年 2014年
40题(3) 40题(4) 40题(4) 41题(4)
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
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 分析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 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
2
答题思路:找出影响该种地理现象出现的 因子,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
12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3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沿海地区(甘蔗
种植区)。接近
原料地(原料指
向),接近港口
,接近市场。
材料二: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
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
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题型分析专训 题型四、五 区域对比分析类 说明关联影响类PPT幻灯片

(不同区域)
个角度比较,都要从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差异性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第5页
(2020·浙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自我解答】 兴义比铜仁纬度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大(正 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更长);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所以兴义冬季气温 较高。夏季,两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相近(兴义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 较短);兴义海拔较高。所以兴义夏季气温较低。
第4页
【答题思路】
题型四 区域对比分析类
题型四 题型四
区 区域 域对 对比 比区分 分域析 析类类空间差异的分析思路
的重要水源地。
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水__期_)_为__水__库_提__供__较__为__稳_定__的__水__源__;_湿__地__可__以_对__泥__沙__、_污__染__物__等_进__行__过__滤__、___ _沉__淀_、__吸__附__、__降_解__,__净__化__入_库__水__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及__时__晾__晒__加_工__,__需__要__大__量_劳__动__力__;__北_部__热__带__草__原__区__该__时_段__正__值__干__季__农__闲__季_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六 地理图表型、因果型、材料解析型选择题

训练(十六)地理图表型、因果型、材料解析型选择题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60分)2012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暨首届中国伊春森林食品节于8月4日至6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
本届展会以“畅游林都伊春、尽享绿色盛宴,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为主题。
在伊春的街头,随便哪家土特产商店里,蓝莓是必不可少的。
据此回答1~2题。
1.伊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A.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B.交通便利、市场广阔C.农业科技发达D.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绿色”二字可知,伊春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
答案 D2.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A.进一步扩大蓝莓的生产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发展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的转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应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答案 C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
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
据此完成3~4题。
3.永兴岛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和季雨林C.热带稀树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本题考查永兴岛的植被类型,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永兴岛地处我国西沙群岛,其植被主要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答案 B4.随着三沙市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海南省计划在永兴岛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此举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B.滨海湿地消失C.海水污染加剧D.海平面上升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永兴岛面积较小,环境承载量有限,在永兴岛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易造成当地环境破坏,加剧海水污染,使生态环境恶化。
高考地理材料分析型

• 第一,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稳定, 现在的河口三角洲形成只有150年的时间。而长 三角、珠三角的历史悠久,城市有充足的时间发 展。 第二,黄河泥沙淤积严重,航行条件差;河口多 滩涂,水浅,不适合形成港口;使得交通环境较 差。而当地的地势低洼,黄河又是地上河,一有 洪水便泛滥严重。 第三,黄河三角洲生产条件较差,土质贫瘠(多 沙土,盐碱土),水资源较短缺,农业发展受限。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属综合性很强的题
目。
首先要注意观察和阅读图、表、材料,充分把握图名、表名、材料 的中心内容。了解图表所要说明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地 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把握图表对材料的定性说明,是观察和 分析的基础。其次是要结合设问再读材料。这样可以使我们再一 次阅读材料时的方向更具体、目的更明确、分析更有针对性。关 键:准确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关键数字。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 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规定性。
利用知识迁移法解题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 分析如下:
1.从教材中迁移。高考试题教材化、考纲化的趋向明显,命题者往 往将地理原理图表化,或将教材图表语言化。因此,考生要夯实基础, 过好教材关,以便能灵活地从教材中“迁移”知识。例如,可以将鲁 尔区的整治措施迁移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交通线建设 的区位分析迁移到我国沿海铁路等的区位分析;将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治理措施迁移到我国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开发治理。
2.从生活中迁移。不接触生活,就不能将有用的知识“生活化”,积 累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之一。例如,观测北极 星可以确定当地的地平方位和纬度;通过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可以计 算当地的纬度。
3.在新情境中迁移。高考试题往往提供新的情境,要求考生能通过 对比、联想、延伸,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到新的问题上。这 类问题的解答经常要用到逆向思维。例如,从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分 析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从三角洲与城市的关系入手,分析 黄河三角洲没有形成大城市的原因。
高三地理专题讲座:高考地理图文材料分析类的解题技巧(共67张ppt)

2020/6/4
13
• 1.了解图意,进行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图名、 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从图中获取有 用信息;
• 2.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规律推 断其变化趋势;
• 3.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图示地理事物 的时空变化规律。
2020/6/4
14
(二)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 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 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 关联图通常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 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 要素联网成图,反映的是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在分析该类图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4.不同时期的图组,读地理事物变化过 程及变化趋势;
• 5.据设问筛选有效信息,做出判断。
2020/6/4
5
(二)文字材料类,重点是对文字的理解, 不同信息的逻辑关系。;
• 文字材料类试题的题干有一段或几段文字 材料构成,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 力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无论材料如何繁杂,都是为考查能力 服务的,材料呈现的是现象,要透过现象 看本质。结合设问来阅读文字材料。方向 更具体,目标更明确,分析更具有针对性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202C0/6/.4 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19
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 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 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析 根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判定城市 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②为地中海气候,城市 ③为热带季风气候。 把握了城市①、②、③各地的气候类型,余下的问 题则可迎刃而解。第(1)题,城市①气候类型为亚 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京为温 带季风气候,符合条件的有A、B两项;城市②气候 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而A项中莫斯科为温带大陆性气 候,据此可确定B项为正确答案。第(2)题,地中 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A项为正确答案。第(3)题,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处 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项为 正确答案。 答案 (1)B (2)A (3)D
答题建模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绝对高度(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地图上的高度注记即海拔。等高线上的点,可直接
根据等高线数值或先由等高线递变趋势、等高距大 小推算出该条等高线数值,读出其海拔。介于两条 等高线之间的地点,可读出其海拔范围介于两线高 度之间。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
料有时是古代文献或古诗文,有时是数据和表格,有时
是统计图表。但无论材料如何复杂,都是为考查能力服 务的,材料都是现象,考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 这类选择题在新课标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答题技巧 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 要注意观察、读图、表、材料,充分把握图名、表名、 材料中心内容,图、表名表达了图表所要展示的最基本
则其坡高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
)
B.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
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
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 B.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
海拔和相对 高度的计算
算可根据:(n-1)d≤△H<(n+1)d (其中n表示两地间会集等高线的 条数,d表示等高距)
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 商四舍五入取整数;②经度每隔15°, 时区、区时和 地方时相差1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 地方时的计算 相差几个小时;③所求地方(区)时 =已知地方(区)时±时间差(东加 西减) ①正午太阳高度H=90°-△ (△ 为 纬度差。纬度差:同在南北半球,大 值减小值;一地在南半球,一地在北 半球,两地纬度数相加);②太阳能热 水器摆放角度和楼间距的计算 昼夜长短和 日出日落时 间的计算 ①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 度数除以15°;②日出时刻=12-(昼 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及温度带、雨型作出判断。
解题体验 1.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向东南13公里,就可到达 一片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将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
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公里。读图,
完成(1)~(2)题。
(1)杜邦化工在此设厂的区位优势有 ( A ) ①沿海的地理位置 ②有胜利油田的天然气资源 ③靠近黄河水源地 ④该地区经济技术高度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 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 是 ( B ) A.气候干旱,黄河断流 B.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 C.石油勘探和开采 D.滥垦滥伐、建筑占地 解析 第(1)题,该地离城市较远,且是海边的盐 碱地,经济技术不发达。第(2)题,湿地萎缩的主 要原因是黄河来水少。
结合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出现的相对位置来推理它
们的位置关系,重在比较判断再排序。
典例示范
[例3]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
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 成(1)~(2)题。
(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 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
解析 第(1)题,四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1 500米,最高的等高线之上可能有近500米的高度; 最低等高线之下也可能有近500米的高度,则此山峰 的相对高度可能是1 500~2 500米。第(2)题,山顶 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条件是山顶整年的气温都在0℃以 下,若夏季山顶的气温在0℃以下,便可形成永久性冰 川积雪。山麓夏季气温为12℃,山顶海拔为2 200米, 根据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6℃的规律,此山峰2 000 米以上部分的气温终年在0℃以下。第(3)题,秦岭 南坡较和缓,属亚热带,北坡较陡,属暖温带,因此 ①侧积温高于②侧;台湾岛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 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 于西侧;位于40°~60°南美大陆时,①侧较和缓表 示的是东部,南美洲渔业发达的是西部。 答案 (1)D(2)D(3)A
地理要素的分布、要素之间的关系,透过图、表名往往
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充分把握图、表名对材料的定 性说明是观察和分析的基础。其次,要结合设问再读材
料,设问可以让考生进行图文观察时目的更明确,
分析更有针对性。其作用表现在:①确定信息分析
方向,搁置无用信息;②确定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方 向;③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 题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于文献类的要善于 抠字眼,对于数据类的要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要
出时间为12-16/2=4时。 答案 (1)C (2)A
比较排序型 题型特征 比较型选择题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理事物作 为题干,要求经过比较指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共同
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地理基础知识的
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比较型选择题可以考查考生 对地理事物认识的深度、广度和清晰度。考查考生
C.1 500~2 000米
D.1 500~2 500米
(2)若此山峰山麓海拔为0米,根据气温垂直变化 规律,山顶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是 ( ) A.山麓夏季气温为10℃,山顶海拔为1 600米 B.山麓夏季气温为15℃,山顶海拔为1 000米 C.山麓夏季气温为15℃,山顶海拔为2 500米 D.山麓夏季气温为12℃,山顶海拔为2 200米 (3)此山峰位于不同地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秦岭时,①侧积温高于②侧 B.位于台湾岛时,两侧均为热带雨林气候 C.位于马达加斯加岛时,①侧降水多于②侧 D.位于40°至60°南美大陆时,①侧渔业比②侧 发达
答题技巧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利用比较法
进行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比较。解 答时首先要对各个独立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 新整合,一般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 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 表述的正误,这是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解答排序型选择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
距离。
两点相对高度:两点海拔之差。陡崖相对高度:可 通过计算得出,公式为(n-1)d≤△H<(n+1)d,n为等
高线会集条数,d为等高距。
(3)特例判读:若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有一小范 围闭合曲线,该闭合曲线可能与两侧相邻等高线分 别相等,或为大值,或为小值。则位于闭合曲线内 部地点的海拔范围,可用“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用数字说话。要正确判断题干材料所表达的内容,
准确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关键数字,明确 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
的限定性。这是审题的重要环节,只有正确地把握
“题眼”才能选出正确选项。
典例示范 [例1]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 答(1)~(3)题。 城市 平均气温(℃) 1月 ① 5 ② 11 ③ 21
C.8时
D.10时
解析 此题是一图多用题,条件十分简单,但却
内涵丰富。第(1)题,阴影与空白分别表示不同的
日期,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180°经线和0时经 线,因此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如下图:
这种情形,结果西十二区为11日,东十二区为 10日,与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一天矛盾,故可
排除。
第二种如下图:
一反三、灵活运用。
答题技巧 计算型选择题涉及的计算类别和相关地理原理 主要有:
计算类别 相关地理原理
比例尺
的计算 距离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三
者之间的换算) 经纬网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1° 经线长约为111 km,1°纬线长约为 111 cos km(其中为纬度) 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
地理材料解析型、计算型及比较排序型 一、地理材料解析型
题型特征 材料解析型选择题的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构
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达含义的判断和解
释,要求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材料解析型选择题 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型、 图文结合型、表格型、图表结合型和图表文结合型。 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类 型的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很好地区分考生的水 平。所选材
正午太阳
高度的计算
气温计算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 m,气 温下降0.6℃
人口自然增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长率的计算 人口密度 的计算
城市化水 平的计算
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数÷总面积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
典例示范
[例2]读“某山峰图”,回答(1)~(3)题。
(1)在等高距为500米的地形图上,有4条等高线 反映此山峰,由此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 000~3 000米 B.2 000~2 5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