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三数学第一次考试小结
初三数学考试总结

初三数学考试总结初三数学考试总结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数学考试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数学考试总结1一、考试情况总结:一模考试结束了,我班有24人取得了进步,总体成绩保持了原有的状态,位居平行班第一,各学科较上学期期末均有一定的进步。
特别是本次考试班级的及格率有了很大的突破,300分以下的人员减少到4人。
非常遗憾的是班级的优秀率仍然没有提高,除了李爽、李明洋两个学生的成绩能够跻身年级前50外,其他学生离优秀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成绩上看,多数学生集中在340分—380分段,处于年级的中等或偏下的位置。
二、开展的工作及学生的变化:进入初三第二学期,学习压力增大,四班的学生明显变得紧张而焦虑。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首先与各学科教师进行了碰头,将学生..分类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学生将进行怎样的工作与各位任课教师协商。
全员参与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帮助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面对知识漏洞及检测的失败或是学习上的压力,要进行情绪的疏导。
第二步,坚持目...标管理措施,每个月月初制定个人月目标,月底进行自我反思总结。
第.三,班会时间、自习课时间、午休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及困难,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同时,将谈话内容反馈给家长,做到双方合力,以达到效果。
值得欣慰的是,四班学生的情绪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班级状态的稳定是促使班级学习风气日益浓厚,一模考试多数学生能够取得进步正是源于良好的风气。
学生的变化有一下几个方面的体现:1、出现了一批好学的学生,带动班级整体学习风气的变化。
除了李爽、王雅琪等学生保持一贯的努力外,还有一些中等偏上的学生例如赵昕童、陈晓雨等也表现得非常努力。
这些孩子在一模考试中都取得了进步。
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doc

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试卷讲评课是初中数学的一种常见课型,是在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有效手段。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篇一一、考试成绩分析1、试卷分析1)试卷共三道大题,28道小题。
2) 试卷满分130分。
考试时间为0分钟。
3) 难易程度:难:中:易=6:3:14) 知识结构:本次考试共考二章内容,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圆。
2 、各班成绩分析1班:平均分:59.90 及格率:24.14%2班:平均分:63.62 及格率:41.38%3班:平均分:62.57 及格率:42.86%4班:平均分:60.94 及格率:48.39%5班:平均分:101.47 及格率:93.62% 优秀率:34.04%6班:平均分:98.13 及格率:82.69% 优秀率:28.85%3、错题原因分析:填空选择题的错题是10题,18题,19题,20题。
原因:概念掌握不扎实。
不会应用性质灵活地解决问题。
21题:计算能力差。
22题:粗心。
23题、24题、25题、26题:(题目难度在加大)学生一看到这几个题目就有点恐惧,一时产生退缩的心理;再加上基础不扎实,时间紧,导致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的应用,不会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对方程的根的情况没有系统掌握,对几何定理的理解不够透彻。
28题,(难度最大)灵活运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和三角形相似,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反思:本次考试基础性较强,概念题占比例较大,学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许多基础性的东西都有错误,特别是涉及到的一些计算题,学生的错误率是相当高的。
这也说明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巩固。
这届初三只有极少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概念理解得较透彻,计算题和解方程的准确率较高,但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应用题审题不清,导致出现不少错误。
几何证明题分析问题的思路上不去,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得不够好。
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文档3篇

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文档3篇Summary document after junior three mathematics exa mination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文档3篇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
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
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文档2、篇章2: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文档3、篇章3: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文档试卷讲评课是初中数学的一种常见课型,是在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有效手段。
今天小泰给大家带来了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章1:初三数学考试后的总结文档一、考试成绩分析1、试卷分析1)试卷共三道大题,28道小题。
2)试卷满分13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难易程度:难:中:易=6:3:14)知识结构:本次考试共考二章内容,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圆。
2 、各班成绩分析1班:平均分:59.90 及格率:24.14%2班:平均分:63.62 及格率:41.38%3班:平均分:62.57 及格率:42.86%4班:平均分:60.94 及格率:48.39%5班:平均分:101.47 及格率:93.62% 优秀率:34.04%6班:平均分:98.13 及格率:82.69% 优秀率:28.85%3、错题原因分析:填空选择题的错题是10题,18题,19题,20题。
原因:概念掌握不扎实。
不会应用性质灵活地解决问题。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月考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的来源及基本情况试卷由学校指派老师命题。
试题紧扣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基本要求,尤其在过程与方法上考查的力度较大。
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足够的题量,题型适当,难易适中,题量偏多,考试有22道题。
二、考试概况试卷满分为100分。
全卷共三个大题,大,小共26道题。
其中选择题12个小题,填空题4个小题,解答题4个小题。
其中几何题基础题7道,证明题三题,共47分约占全卷的47%;代数基础题9道,计算题三大题,共53分,约占全卷的53%。
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所带的两个班,9(3)无一人及格,平均分为 18.28分,及格率和优生率为0%,最高分46分,平均分以上的有17人;9(4)有5个及格,最高分74分。
平均分31.28。
优生率0%,及格率10%,在平均分以上有26人。
经抽样分析,各小题得分情况如下:第一大题分值:36分,9(3)得分率34%, 9(4)得分率52%。
主要错误:第5题考查矩形的判定方法,当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顺次连接四边中点所得到是图形是矩形,但学生往往判定是菱形,究其错误原因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第8、10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第8题主要错误是求K的取值范围,未考虑到二次项的系数不等零。
第10题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判断三角形的第三边范围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
大多数学生把这个知识点遗忘,造成判断失误。
第11、12两题难度最大,带有奥数味道,90%的学生无从下手解题,全靠“蒙”来判断对错。
第二大题是4个填空分值:12分,9(3)班得分率50%,9(4)得分率77%。
学生失分主要在第15、16两题。
第15道题第二个填空,大多学生看图像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对边相等求EF的值是3cm,其实根据题中的条件不能判断是平行四边形,而是直角梯形,做一条高(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的值是二次根号10cm。
2015年东南中学九年级一模数学试卷分析

2015年东南中学九年级一模数学试卷分析一、学科成绩分析:我校参考学生219人,数学科考试最高分97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50.48分,优秀率0.46%,及格率16.44%,成绩分段为:100—80分16人,79—60分60人,59—40分79人,39分以下64人。
从试卷成绩来看,成绩较差。
二、学生答卷分析: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中,学生得分均分18分,得分率60%,学生失分在第3、8、9、10题。
第二卷中,填空题共12分,学生得分均分6分,得分率50%,学生失分在第11、14题。
解答题共78分,学生得分均分26分,得分率33.3%。
从学生答卷分析来看,70%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基本定理不熟,造成失分;审题不清,导致严重失分;解题过程不规范,不严谨,解题基本技能不熟练,基本思路不明确,造成失分。
三、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试卷中反映出我们复习中存在的教与学的问题:1、教的问题:对学生解题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急需进一步加强,增强解题方法指导性教学。
2、学生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基本定理不熟;(2)、解题过程不规范,不严谨,解题基本技能不熟练,基本思路不明确;(3)、学生复习缺乏动力,复习不扎实,好高骛远;四、最后阶段的复习对策与措施:1、抓好基础,重视课本;在一模分析的基础上,查缺补漏,结合考试说明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1)、重视基本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定理的理解和掌握;(2)、重视运算、作图、推理等基本技能的训练;(3)、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多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训练,常见解题思路方法的总结、归纳和整理。
2、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方法:(1)专题形式展开,系统训练;(2)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与综合能力训练有机组合,螺旋推进;抓关键:注意分析能力的训练;注重思想方法运用的训练。
关注中考中的新题型,注意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的集中强化训练3、对于重要题型,讲解后及时检测,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进行及时地了解情况,及时的进行检测。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第一次月考九年数学质量分析一、考试成绩分析九年级学生共有604人参加考试。
成绩如下所示:二、试卷分析本次数学试卷满分120分,难易程度适中,较全面的反应了学生第一个月的学习基本情况。
1、考查范围: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数据分析第二十四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五章图像的相似前四节。
2、考试题型分析:第一题选择题共42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计算的掌握情况;第二题填空题共12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概念、解法的掌握情况,平均数、相似的计算;第三题解答题共六道大题66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题,3、学生容易失分的题目及原因:第6题;同学们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不透彻;第8题:考虑问题不全面。
第12题16题是两道小综合性的题目,考查的是相似的运用和对比例中项概念的理解,得分率较低,说明同学们在综合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21、22、24分别考查了解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等知识,试卷中同学们在计算上出现了像括号前面是负数时去括号不变号,不等式两边除以负数时不改变不等式方向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丢掉了很多分数。
25题我们几位数学老师在考前共同讲过的一道类似的题目,但得分率并不高,每班只有20几位人能做对。
这说明我们的课堂效率并不高,教师在上课时知识的传授上和知识的活学活用方面还要下大功夫。
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改进措施1、强化基础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基础是能力提高的根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树立起抓基础是根本,抓能力是核心的意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2、在平时教学中,不能脱离课标、教材。
应当在教学中稳扎稳打,夯实基础,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解题思想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与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发展能力3、培养学习学习数学兴趣,注重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注意培养学生解题的一些策略。
初三数学考试总结反思

初三数学考试总结反思初三数学考试总结反思初三数学考试总结反思一、考试情况总结:一模考试结束了,我班有24人取得了进步,总体成绩保持了原有的状态,位居平行班第一,各学科较上学期期末均有一定的进步。
特别是本次考试班级的及格率有了很大的突破,300分以下的人员减少到4人。
非常遗憾的是班级的优秀率仍然没有提高,除了李爽、李明洋两个学生的成绩能够跻身年级前50外,其他学生离优秀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成绩上看,多数学生集中在340分—380分段,处于年级的中等或偏下的位置。
二、开展的工作及学生的变化:进入初三第二学期,学习压力增大,四班的学生明显变得紧张而焦虑。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首先与各学科教师进行了碰头,将学生..分类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学生将进行怎样的工作与各位任课教师协商。
全员参与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帮助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面对知识漏洞及检测的失败或是学习上的压力,要进行情绪的疏导。
第二步,坚持目...标管理措施,每个月月初制定个人月目标,月底进行自我反思总结。
第.三,班会时间、自习课时间、午休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及困难,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同时,将谈话内容反馈给家长,做到双方合力,以达到效果。
值得欣慰的是,四班学生的情绪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班级状态的稳定是促使班级学习风气日益浓厚,一模考试多数学生能够取得进步正是源于良好的风气。
学生的变化有一下几个方面的体现:1、出现了一批好学的学生,带动班级整体学习风气的变化。
除了李爽、王雅琪等学生保持一贯的努力外,还有一些中等偏上的学生例如赵昕童、陈晓雨等也表现得非常努力。
这些孩子在一模考试中都取得了进步。
2、晨检及自习课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己安排时间,有效学习。
3、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状态,如袁浩皓、高林等因为有强烈的入团要求,在行为、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
4、对于即将面临的中考,虽然每个人都有焦虑,但是学生之间能够互相鼓励,没有保留的给予帮助,秉承了四班一贯的“相亲相爱”的风格,这是我非常愿意看到的。
初三数学考试总结(精选5篇)

初三数学考试总结(精选5篇)初三数学考试总结(精选5篇)初三数学考试总结篇1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我们初三年级的数学试卷并不难,在这次考试中,原本一些不及格的学生,数学成绩却考到了70分以上,主要的原因:其一是他们自身的努力,其二是降低了试卷的难度。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概念理解得较透彻,计算题和解方程的准确率较高,但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应用题审题不清,导致出现不少错误。
几何证明题分析问题的思路上不去,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得不够好。
另外,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接受能力较差,碰到思维力度较强的题目就无法解答。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发展不理想学生的辅导,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树立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如结合信息科技,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认识学习数学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学生用数学不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想懂”的。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发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的由来及关注知识的生成。
三、结合学生的基础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和学生经常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感悟,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抓好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关注习惯差的学生。
重视反馈环节,课后注意作业完成情况,集体性批阅与个别面批相结合。
“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鹅卵石这般光滑剔透。
”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在威严中不失宽容,多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多找自身的原因,教育学生才会真正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一次摸底考试
初三数学分析总结
初三的第一次月考结束了,为了迎头赶上,争取更好的成绩现分析如下:
这次期末考试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一、试卷的整体分析
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的比例设置考题,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试卷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2、题型多样化,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如计算能力,识图能力,推理能力,探究能力等,在这张试卷上均有体现。
3、知识涉及面广,考查的知识点较全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高分。
2、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
知识不系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较差,不能举一反三。
3、做题步骤不严密、解题不灵活,不注重方法和技巧。
三、典型错误:
1.解第6 题时由于不仔细部分学生找不全等腰三角形。
2.解第9题时旋转考虑不全面,好多学生基础知识记忆遗忘。
3.第10题三视图,不能正确理解,出错率高。
4、填空题14题,没认真看图,导致丢分。
5、19题很多学生不能结合图象,想当然的求锐角三角函数。
6.第20,22等题都是对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理解,学生出错率也较高。
7.解第21题时,错误也较多,有的是步骤不规范,推理不合理,有的是步骤太繁琐,不能用最简便的方法去做,没有创新能力。
三、今后举措
1、讲课过程中注重基础,加强计算能力,分层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多让学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课堂上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猜想、探索过程,而不仅仅追求一个结果,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各方面发展。
3、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从以下几点入手:
(1)加强对推拉生的个别辅导,增强学习主动性。
(2)作业批改细致化,个别学生面批加以辅导
(3)经常交流,加强心理辅导
(4)分层教学,对差生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
4、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要继续加强,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入口,不会分析,就谈不上解决,而探索、创新能力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求会逐步加大。
5、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张玉凤
201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