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上】识字1 场景歌 教学反思2
【精选】部编小学二年级《场景歌》教学反思

【精选】部编小学二年级《场景歌》教学反思《场景歌》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课,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场景歌》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场景图,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一、情境贯穿全文,激发兴趣
学习课文时,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把最后一小节:少先队员欢笑的场面作为引入内容,“让我们跟着一群少先队员去春游”的提议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变成了文本中的角色,把课堂学习变为了一场孩子们最爱的旅游,通过闯关学习,一下子点燃了他们的学习情感,快速地引领学生进入了文本学习。
“旅游”的情景贯穿整堂课,让课堂充满童趣,紧紧吸引了二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
这样的情境创设真实、高效又灵动。
二、识字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小学语文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节课,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用字卡进行识字,指名读、齐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组词,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
在识记字形环节,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偏旁归类等方式引导学生高效的识字。
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词语,为了帮助
他们理解,从直观的画面、实物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
【二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识字1《场景歌》教学反思《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观察画面来领悟文中所体现的美丽景色。
但文中的四处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使得学生的想象具有局限性,说得不够到位,在这一点上我还缺乏指导。
如能“以讲促说”可能比看画面效果要好些。
课间游戏我设计了一项师生互动环节,不仅达到了休息的目的,而且也是对数量词的巩固,在巩固生字这一环节上我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宠物小精灵”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最后,我出示一些图片,让孩子们做小诗人,自行创作诗歌。
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
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
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了。
二.成功之处:这一节识字课以读为主,让学生学会用量词来形容事物。
在本次教学中我初步达成了原定的学习目标,但在进行反思后发现还有三点可以进行改进:一是适当简化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花的时间有点过长,导致后面教学有些匆忙。
在今后的教学时应注意把复习导入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这样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才合理。
二是生字教学不能漏。
在设计教学时,由于第一课时已将生字全部教学完成,所以在本课时教学中没有安排学生书写生字,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每课都应该安排10分钟左右的练字时间,这一点我必须牢记并认真执行。
三是精心设计衔接语,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本课识字中有四个场景,如何合理地帮助学生合理进入情境是我在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用“和老师去海边走一走”这样的语言来进入情境,但效果不是很好。
识字1.场景歌 教案+反思(2课时)

识字1.场景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海鸥、海边、船、稻田、小溪的照片。
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屏幕回答问题。
二、学习生字1. 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
2. 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3.学生识知字形。
学生读生字词。
4.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通顺。
三、书写生字1.教师范写生字。
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并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生在自学生字、书写生字,同位之间比一比谁观察的细致,谁写得美观。
3.通过查工具书。
找生字解释,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学生用生字造句。
4.通过用词语说话或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
四、学习课文1.听写生字。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3.(1)学生自己质疑,先小嘴间讨论,解决,不懂的再全班交流。
(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3)你以前学过那些量词?4.师生共议小结。
出示课件,考查量词“只、片、艘、条、畦、块、方、座、道、孔、丛、群、面、把、片”5.让学生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从整体上对量词有一个总印象五、课堂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快总结一下。
板书设计1. 场景歌一只()一条()一片()一艘()一缕()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把识字歌读熟,然后抓住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拓展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激发了学习探究的兴趣,活跃了思维,又教给孩子们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识字重要,写字方面也不相上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参考1)识字1 场景歌【精品】

识字1 (教学反思参考)场景歌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
在识字1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学习语言文学的情境。
学文时,我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把最后一小节:少先队员欢笑的场面作为导入片断,以旅游观光的形式变换不同场景进行学文,使得每一幅画面连成一条线,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反思)识字1 场景歌

1 场景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的表达。
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了解数量词,能正确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让我们举着队旗,吹着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课件出示少先队员举队旗出行的图片)1.课件出示词语: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2.正音识字。
(“铜、领”后鼻音,指名读、齐读)(1)出示铜号图片,相继引申其他乐器(如小号、短号、圆号),强化“号”的识记。
(2)出示“一队‘红领巾’”的图片。
师:“红领巾”指的是谁?“一队‘红领巾’”指的又是什么呢?(一群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就让我们跟着图片中的少先队员们一起去旅游吧!我们将要到哪里呢?请翻开课本第16页,读课文前3个小节。
1.自主读文,认读生字。
2.教师巡视,指导正音。
(1)正音,指导易读错的音。
艘:平舌音,第一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帆:读一声,与“凡”的读音不同。
(2)指名读。
玩连连看游戏,玩得好的同学奖励小星星。
3.小组讨论:给每个旅游景点取个好名字。
(1)交流名字。
(生汇报,师板书、贴词语:海边、乡村、公园)(2)出示图片,练习说话。
你在哪里看见了什么?请大家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
4.朗读课文,全班齐读,师生配合读。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重点)2.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场景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场景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
3.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
2.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认识“稻、园、翠”3个生字,会写“处、园、桥、群”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检查字词1.请学生当小老师,检查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1)认读:帆船、一艘、军舰、队旗、铜号。
(2)听写:队旗、铜号、红领巾。
(指名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3)检查,评价,自我纠正。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3.检查背诵课文第1、4小节。
二、观察发现,总结方法1.图文对照,学生齐读第1、4小节。
2.引导观察、比较:比较一下,你发现这2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点?预设:每一小节都包含4种景物,每一种景物前面有量词,每一小节都分别描绘了一处场景。
3.总结方法:我们在描述一个地方的时候,可以抓住那里的一些景物,加上恰当的量词,就会变成一段有趣的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第1、4小节的朗读与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找到本课语言的表达规律。
这不但为其他小节的学习作铺垫,而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现习得观察与表达的方法,使学习过程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过渡:接下来,我们将去其他地方旅游。
看,前面一片翠绿鲜红,那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乡野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2.指导学习生字“稻”。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1《场景歌》教学课件及教学反思

识字 1《场景歌》教课方案与教课反省教课目的: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海、沙” 2 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初步感知数目词的用法。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情境学文1、喜爱郊游吗?(喜爱)。
今日乳山二实小的同学邀请你们一同去郊游好吗?好朋友认识一下,老师有个小要求:认真看好了,而后谈谈你们都发现些什么?(出示第四小节的课件)学生沟通看到的情形:一群少先队员拿着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他们都特别快乐!2、出示第四小节韵文谁能把这几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同学评论。
男女竞赛读。
3、课件出示第四小节中的生词(红领巾、铜号),齐读。
二、指引说文,文中学词1、(课件)车来了,我们准备出发了,郊游前老师提示大家,必定要仔细看,回来后告诉老师你们都到过哪儿,看到些什么?(以郊游的形式课件演示 1—3 小节的内容)2、想一想今日和新朋友都到哪些地方去了?学生沟通后。
(板书:海边、公园、农村)3、“老师在公园看到一竿翠竹,我感觉竹叶长得真旺盛。
你在公园还看到些什么?假如能把感觉说出来,那就更棒了!”指引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教师相机按次序板书词语。
(小溪;军舰、风帆、沙岸、海鸥;稻田、秧苗、鱼塘。
)三、熟读课文,文中学词。
1、这些词语都藏在识字 6 里,请翻到 91 页。
是老师范读仍是自己战胜困难读?(自己读)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自我评论)小组竞赛读,师生互动读课文1、2、3 小节,并进行评论。
3、课文读熟了,这些词语你认识了吗?(齐读板书的词语。
)4、词语游戏。
教师挑生词,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读出来。
四、激趣认字,自主识字1、(出示本课生字)自己先试着读读。
而后指名读。
介绍小老师领读,小老师、同学互评。
2、去拼音开火车读。
3、插秧苗识字游戏。
4、老师知道你们有很多的识字方法,能告诉我吗?沟通(加一加、熟字加偏旁、猜灯谜等)运用这些好方法你能认识哪些字?5、学生自主识字。
6、猜字游戏。
【精品】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学反思

识字1 (教学反思参考)场景歌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
在识字1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学习语言文学的情境。
学文时,我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把最后一小节:少先队员欢笑的场面作为导入片断,以旅游观光的形式变换不同场景进行学文,使得每一幅画面连成一条线,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场景歌》教学反思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观察画面来领悟文中所体现的美丽景色。
但文中的四处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使得学生的想象具有局限性,说得不够到位,在这一点上我还缺乏指导。
如能“以讲促说”可能比看画面效果要好些。
课间游戏我设计了一项师生互动环节,不仅达到了休息的目的,而且也是对数量词的巩固,在巩固生字这一环节上我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宠物小精灵”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最后,我出示一些图片,让孩子们做小诗人,自行创作诗歌。
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
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
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了。
二.成功之处:这一节识字课以读为主,让学生学会用量词来形容事物。
在本次教学中我初步达成了原定的学习目标,但在进行反思后发现还有三点可以进行改进:一是适当简化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导
入部分我花的时间有点过长,导致后面教学有些匆忙。
在今后的教学时应注意把复习导入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这样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才合理。
二是生字教学不能漏。
在设计教学时,由于第一课时已将生字全部教学完成,所以在本课时教学中没有安排学生书写生字,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每课都应该安排10分钟左右的练字时间,这一点我必须牢记并认真执行。
三是精心设计衔接语,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本课识字中有四个场景,如何合理地帮助学生合理进入情境是我在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用“和老师去海边走一走”这样的语言来进入情境,但效果不是很好。
我想如果用假日旅游的方式来导入课文并配以合适的图片,不知结果会如何,希望下一节识字课我能做得更好。
三.不足之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认为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如。
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大大加强,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改进措施:1.上课之初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的数量词进行说话联系,学生发言欠积极,在这方面要想一些更好的策略来激发学生们说话的积极性。
2.写字教学过程需整合得更加简洁,课堂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