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一、建设工程基本法律【考点1】: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组织法、国籍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民商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招投标法◆行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城市房产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经济法:土地管理法、标准化法、税收征收管理法、预算法、审计法、反垄断法、节约能源法、政府采购法◆社会法:残疾人保障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矿山安全法◆刑法◆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非诉讼的程序法:仲裁法【考点2】: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一)法的形式◆7类制定法形式(在我国,习惯法、宗教法、判例不是法的形式)(二)法的效力层级☆宪法至上☆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招投标法优于合同法)☆新法优于旧法(物权法优于担保法)(1)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①法律之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裁决②行政法规之间:由国务院裁决(2)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地方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①同一机关制定的:由制定机关裁决。
②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由国务院提出意见,适用地方性法规的,选择地方性法规;适用部门规章的,提请全国人大常委裁决③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由国务院裁决④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裁决公布后的30天内,报有关机关备案。
二、建设工程代理制度【考点1】:代理的法律特征及种类代理的法律特征及种类(1)、代理:指代理人在被授予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行为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代理涉及三方当事人:被代理人、代理人、代理关系所涉及的第三人。
(2)、代理的法律特征:代理权限范围、被代理人名义、具有法律意义行为、后果归属被代理人(3)、代理的主要种类:委托代理(如律师)、法定代理(无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2岁小朋友)、指定代理(人民法院指定)【考点2】: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1)不得委托代理:承包活动不得委托代理(禁止全部转包、禁止全部肢解转包),主体结构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汇总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汇总引言建设工程是指土地开发、建筑物、线路、管道、设施等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等活动。
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法规和相关知识,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进行汇总和介绍。
一、建设工程法规1. 建设工程法建设工程法是指对建设工程活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建设工程法规定了建设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和制度。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工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中国,建设工程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法》等。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指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法规。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了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和规范,包括工程设计、工程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方面。
该条例的实施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规是指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法规。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劳动者的安全保护等方面。
遵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规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建设工程相关知识1.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是指对建设工程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包括项目计划、资源配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
工程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保证工程能按时按质完成。
2.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指根据工程需求和相关规范,对建筑物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和美学要求,同时要满足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3.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指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方法和流程的过程。
施工工艺需要考虑施工的顺序、施工方式、施工设备等因素,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 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指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雕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经资质生茶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二、建设工程企业的资质管理
一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机关
4.工程监理切资质管理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分为综合资质、专业资质和事务所资质.其中,专业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划分为若干工程类别.
综合资质、事务所资质不分级别.专业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其中,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公路和市政公用专业资质可设立丙级.
工程监理企业可以开展相应类别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技术咨询等业务.
一级注册建造师可在全国范围内以一级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通过二级建造师资格考核认定,或参加全国统考取得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人员,可在全国范围内以二级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
建设工程师施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工程施工管理文件,应当由注册建造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施工单位签署质量合格的文件上,必须要有注册建造师的签字盖章.注册建造师签章完整的工程施工管理文件方为有效.
2工程设计资质的分类及可以承揽的业务范围
工程设计资质分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
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级、乙级.
根据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个别行业、专业、专项资质可以设丙级,建筑工程专业资质可以设丁级.
(3)事务所资质可以承揽的业务范围
可承担三级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监理业务,但是,国家规定必须实行强制监理的工程除外.
建筑法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

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一、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1.《建设工程法》该法规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规定了建筑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程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职责、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职责、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2.《城市房屋建筑管理条例》该法规主要有关城市房屋建筑管理的内容,包括了城市房屋建筑的规划管理、施工施工、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规定。
3.《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法规主要规定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措施。
其中包括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接受验收和监测等方面的规定。
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该法规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重要法规,其中包括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的标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查等方面的规定。
5.《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规定了建筑工程招标和投标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包括了招标投标文件的编写、招标投标流程、合同签订等各方面的规定。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单位依据相关认证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认证审核。
通过认证的企业将获得认证标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由国家、省、市、县等各级质监部门组织,主要负责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产品、检测、试验等方面的监督。
3.强制性检查制度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同时采取强制性检查措施,对于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建筑工程强制暂停建设。
三、建筑工程风险管控1.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评估是指对建筑工程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预测、评估、控制、管理等手段,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方案,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指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物资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物资的采购、验收、存储、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点总结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点总结一、建设工程法规概述建设工程法规是指规范建设工程实施过程的法律文件和法规要求。
建设工程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建设工程法规通常包括土地规划、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筑设计、施工管理、验收审批等内容,是建设工程人员必须遵守和执行的规定。
二、建设工程法规相关知识考点1.土地规划法–规划许可–土地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2.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用地性质–用地规划许可–用地规划实施3.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标准–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材料选用4.施工管理规定–施工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管理5.验收审批程序–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合格证书颁发三、建设工程法规的执行建设工程法规的执行是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保障。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有责任遵守相应的法规要求,确保建设工程合规、安全、可靠。
对于违反法规的行为,相关单位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维护建设工程领域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
四、建设工程法规的完善建设工程法规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而不断完善和更新。
建设工程法规的完善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断监督和信息交流,以确保法规体系的完整和合理。
同时,建设工程从业人员也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法规知识,以适应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
五、结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是建设工程行业人员必须了解和遵守的重要规定,只有严格执行法规要求,才能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总结,能够帮助广大建设工程人员加深对法规的理解,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设工程法规和相关知识点

建设工程法规和相关知识点建设工程是指建筑、市政、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信等工程。
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知识点,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合法性。
本文将介绍建设工程中常见的法规和相关知识点。
1. 建设工程法规1.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规范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法规。
其中包括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应遵守的相关规定,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1.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法规。
它包括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1.3 建筑法规建筑法规是指关于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法规。
其中包括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工程验收规范等,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建设工程相关知识点2.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建设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包括了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功能布局设计、建筑材料选用等方面。
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2.2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和方法。
包括了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各个方面。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2.3 工程监理工程监理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工程监理人员应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合法性。
工程监理涉及到建设工程法规的执行和相关标准的遵守。
结语建设工程法规和相关知识点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认真遵守建设工程法规,合理应用建设工程相关知识点,共同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对建设工程法规和相关知识点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工程建设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建设法规及相关知识•1、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为(主体、客体、内容)•2、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集体企业法人等都属于企业法人。
•3、建筑工程中,钢材、水泥、建筑机械设备等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物,切记:资金不属于。
•4、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保护其权利时,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
•5、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切记:不是权力!•6、国家制定、颁布工程建设法律、法规行为属于立法行为。
•7、行为内容合法表现为不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8、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
•9、施工企业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属于委托代理。
•10、代签工程建设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11、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理人应亲自进行代理活动。
•12、债是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13、物权的客体只能是物。
•14、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
•15、担保物权包括质权、留置权和抵押权。
•16、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2年。
•17、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18、在建设工程发包和签订工程合同前,必须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的手续是报建登记手续。
•19、一般情况下、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施工许可证。
•20、根据《建筑法》,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条件是建设资金已经落实、已经确定施工企业、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21、发证机关在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和所附证明文件后,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颁发施工许可证。
•22、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
•23、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延期不超过3个月。
•24、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个月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

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一、工程建设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 本法旨在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管理,维护公共利益,保证国民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 定义了建筑工程范围、建设单位、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等基本概念。
- 规定了建筑工程的审批程序、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要求。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旨在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维护建设工程质量。
- 规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工程质量监督的组织、工程质量检测等。
- 强调了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并明确了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处罚措施。
3.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旨在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
- 规定了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的准入条件、资质评定的程序和标准。
- 强调了建筑施工企业应具备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要求。
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1. 前期准备阶段- 建设单位确定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
- 建设单位向有关部门提交项目申报材料,并进行前期评审。
2. 规划审批阶段- 建设单位按照规划法规要求,编制规划方案。
- 建设单位将规划方案提交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3. 设计审批阶段- 建设单位根据规划方案,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项目初步设计。
- 建设单位将初步设计文件和相应的审批材料提交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4. 施工许可阶段- 建设单位根据审批结果,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 建设单位向施工许可管理部门提交施工许可申请材料。
- 施工许可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后,下发施工许可证。
5. 竣工验收阶段- 建设单位完成建设工程后,向竣工验收部门申请验收。
- 竣工验收部门组织专家对建设工程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 建设单位根据验收意见进行整改,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
三、建筑施工合同法律规定1. 合同的订立- 建设单位与施工承包单位应签订书面合同。
-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合同价款、工期等条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法律体系
一、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民法商法
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通则》《物权法》《招投标法》属于民法商法
经济法
《政府采购法》《反垄断法》
社会法
《劳动合同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非诉讼程序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法的形式
宪法:全国人大根本法
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
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地方法规:省、直辖市、较大市人大及常委会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位
地方政府规章:省、直辖市、较大市人大及常委会
二、法的效力层级
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法律的效力是仅次于宪法而高于其他法的形式。
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新法优于旧法
需要裁决的情况:
同一机关指定的新旧规定不一致,由制定机关裁决。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适用地方法规,在本地适用地方性法规
适用部门规章,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由国务院裁决。
备案审查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
在公布后的30日内,依照《立法法》的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法人制度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法人指单位)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分类
分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
非企业法人:行政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
项目经理不具备法人资格,而是施工企业根据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而组建的非/常设的下属机构。
项目经理部行为的法律后果由企业法人承担
代理制度
被代理人(内部委托授权)代理人(外部行为)第三人
所谓代理,是指代理人在被授予的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而行为后果由该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
当事人为被代理人和第三人。
代理的法律特征
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
代理人应该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二.代理的主要种类
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委托代理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
代理行为法律关系
一、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设立
建设工程的承包活动不得委托代理
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二、建设工程代理行为的终止
代理期间届满、代理事物完成
被取消委托或辞去委托
代理人死亡(被代理人死亡)
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被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三、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