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后达标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都能完全电离C.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解析:C项,HF是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但是弱电解质。
答案:C2.(2016·上海卷)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1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解析: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A错误;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B正确;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C错误;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D错误。
答案:B3.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为强酸B.该混合溶液pH=7.0C.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解析:若HA为强酸,按题意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A-)=0.1 mol·L -1。
由图知A-浓度小于0.1 mol·L-1,表明A-发生水解。
根据水解原理,溶液中主要微粒的浓度大小关系应为c(Na+)>c(A-)>c(OH-)>c(HA)>c(H+),可以判断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
则A、B、D项错误,C项满足物料守恒,正确。
答案:C4.常温下,在pH=5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右移动,CH3COOH电离常数增大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H+)减少D.加入少量pH=5的硫酸,溶液中c(H+)增大解析:加水稀释,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但CH3COOH电离常数不变,A项错误;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B项错误;加入的少量NaOH固体与H+中和,c(H+)减小,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项正确;加入少量pH=5的硫酸,溶液中c(H+)不变,D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化学
课前自主回顾
课堂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化学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 高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考 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 1.了解水的电 查主要有两方面:①水 衡的影响仍是命题的重 离、离子积 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点。关于溶液pH的计算, 如2012年高考新课标理 常数。 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 2.了解溶液 综11题,上海化学7题 运用正向、逆向思维, pH的定义; 等;②溶液的pH及pH 与生物酸碱平衡相结合 了解测定溶 计算,如2012年高考广 或运用数学工具(图表)进 液pH的方法, 东理综23题,浙江理综 行推理等试题在2014年 能进行pH的 12题,海南化学11题等。 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 简单计算。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 大,推理性可能会有所 度适中。 增强,应予以重视。
课前自主回顾
课堂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化学
(2012 年上海化学)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 生影响的是 A. NaHSO4 溶液 C.KAl(SO4)2 溶液 B.KF 溶液 D.NaI 溶液 ( )
课前自主回顾
课堂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化学
课堂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化学
2.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NaOH 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查漏 →洗涤→ 润洗 →装液→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读数→加指示剂。
课前自主回顾
课堂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1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 新人教版

5.电离过程是可逆过程,可直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去分 析电离平衡。 以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为例:
实例 改变条件
CH3COOH
平衡移动 方向
n(H+)
H++CH3COO- ΔH>0
c(H+) 导电能力
K
加水稀释 _正__向____ __增__大___ __减__小___ _减__弱____ __不__变___
2.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质电离出的离子浓 度不一定相等 B.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 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C.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 就会发生移动 D.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不再变化
__不__变___ __增__大___
1.CaCO3 难溶于水,其属于弱电解质( × ) 2.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 × ) 3.共价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 × ) 4.氨气溶于水,当 c(OH-)=c(NH+ 4 )时,表明氨水电离处于 平衡状态( × )
5.稀释弱电解质溶液时,所有粒子浓度都会减小( × ) 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 离子浓度一定增大( × ) 7.室温下,由 0.1 mol·L-1 一元碱 BOH 的 pH=10,可知溶 液中存在 BOH===B++OH-( × )
导电
c(H+)
K
能力
加 NaOH(s) 加入镁粉 升高温度
_正___向___
_正___向___ _正___向___
__减__小___
_减___小___ _增___大___
__减__小___ __增__强___
高考化学复习历届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1.(2014·天津理综)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2-4)+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2-3)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2-4)+c(H2C2O4)]解析:选A根据质子守恒可知,A项正确;碘化银的K sp,小于氯化银的,所以含有氯化银和碘化银固体的悬浊液中c(I-)小于c(Cl-),B项错误;CO2的水溶液中,c(HCO-3)远远大于c(CO2-3),C项错误;含等物质的量的草酸氢钠和草酸钠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2c(Na +)=3[c(HCO-4)+c(C2O2-4)+c(H2C2O4)],D项错误。
22.(2014·广东理综)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溶液pH=7.0C.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解析:选C若HA为强酸,按题意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A-)=0.1 mol·L-1。
由图知A-浓度小于0.1 mol·L-1,表明A-发生水解。
根据水解原理,溶液中主要微粒的浓度大小关系应为c(Na+)>c(A-)>c(OH-)>c(HA)>c(H+),可以判断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
则A、B、D项错误,C项满足物料守恒,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5)(含解析)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5)1.已知:①25 ℃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CH 3COOH)=1.8×10-5,K a (HSCN)=0.13;②25 ℃时,2.0×10-3mol·L -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 (HF)、c (F -)与溶液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两条线交点处的pH =3.45)。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5 ℃时,将20 mL 0.10 mol·L -1CH 3COOH 溶液和20 mL 0.10 mol·L -1HSCN 溶液分别与20 mL 0.10 mol·L -1NaHCO 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 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HSCN 的酸性比CH 3COOH 强,其溶液中c (H +)较大,故HSCN 溶液较NaHCO 3溶液的反应速率快_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 (CH 3COO -)__<__c (SCN -)(填“>”“<”或“=”)。
(2)25 ℃时,HF 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 a ≈__10-3.45(或3.5×10-4)__,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 K a =c+c-c,当c (F -)=c (HF)时,K a =c (H +),查图中的交点处为c (F -)=c (HF),故所对应的pH 即为K a 的负对数,为3.45 。
解析 (1)两种酸的电离程度不同导致溶液中起始反应时H +的浓度不同,引起反应速率的不同。
反应结束后,溶质为CH 3COONa 和NaSCN ,因CH 3COOH 酸性弱于HSCN ,故CH 3COONa 的水解程度大,c (CH 3COO -)<c (SCN -)。
优化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讲义

第一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生用书P176]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强、弱电解质 (1)概念(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①强电解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②弱电解质主要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2.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3.电离平衡的特征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4.加入能与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BaSO4难溶于水,其属于弱电解质。
( )(2)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
( )(3)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
( )(4)氨气溶于水,当c(OH-)=c(NH+4)时,表明氨水电离处于平衡状态。
( )(5)由0.1 mol/L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
( )答案:(1)×(2)×(3)√(4)×(5)×2.现有下列物质:①硝酸②冰醋酸③氨水④Fe(OH)3⑤NaHCO3(s) ⑥Al⑦氯水⑧CaCO3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
答案:①⑤⑧②④续表答案:名师点拨(1)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离子的浓度也不一定增大。
例如:对于CH3COOHCH3COO-+H+平衡后,加入冰醋酸,c(CH3COOH)增大,平衡右移,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再次平衡时,c(CH3COOH)比原平衡时大;加水稀释或加少量NaOH固体,都会引起平衡右移,但c(CH3COOH)、c(H+)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教案0123357.doc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水的电离[知识梳理]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或H2O 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
(1)室温下:K w=1×10-14。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不变。
[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
( )(2)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
( )(3)25 ℃时NH4Cl溶液的K w小于100 ℃时NaCl溶液的K w。
( )(4)室温下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能大量共存。
( )答案:(1)×(2)×(3)√(4)×2.25 ℃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①>④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解析:选C。
从四种物质分析可知②NaOH、③H2SO4抑制水的电离,①NaCl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④(NH4)2SO4促进水的电离(NH+4水解),H2SO4为二元强酸,产生的c(H+)大于NaOH产生的c(OH-),抑制程度更大,故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①>②>③。
2017《优化方案》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单元

专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判断弱电解质的方法
1.下列事实不能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D ) A.pH=11 的氨水加入水稀释到原溶液体积 100 倍时,pH 大于 9 B.氯化铵溶液呈酸性 C.常温下 0.01 mol/L 氨水的 pH=10.6 D.体积相同的 0.1 mol/L 氨水和 0.1 mol/L NaOH 溶液中和 盐酸的量相同
(4) 熔融状态下 NaHSO4 的电离: NaHSO4===Na + + H + +
- SO2 4 ( × )
NaHSO 4===Na +H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专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 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常见的电解质有部分氧化物、酸、 碱、 盐、水等。 (2)电解质的强弱是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与外界因素无 关,关键是看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①与溶解性无关。例如:BaSO4 等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 部分却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醋酸能与水互溶但不能完 全电离,是弱电解质。 ②与溶液的导电性无必然联系。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的离 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 一定强。
- +
专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醋酸是电解质,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组合 是( C )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②醋酸溶液能导电 ③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④0.1 mol/L 醋酸溶液的 pH 比 0.1 mol/L 盐酸的 pH 大 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 CO2 ⑥0.1 mol/L 醋酸钠溶液的 pH=8.9 ⑦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反应,开始时醋酸产生 H2 速率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液态HBr 不导电,因此HBr 是非电解质B .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C .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NH 3是电解质D .NaHSO 4在水溶液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成Na +、H +、SO 2-4解析:选B 。
HBr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离子,因此它属于电解质,A 错;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一定大,B 对;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了NH 3·H 2O ,NH 3·H 2O 电离出NH +4、OH -而使溶液导电,NH 3本身并不能电离出离子,C 错;NaHSO 4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出Na +、HSO -4,D 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 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 2是电解质B .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金属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不变C .向氯水中加入Na 2CO 3可使溶液中c (HClO)增大D .室温下,将浓度为0.1 mol·L -1HF 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平衡常数和c (H +)/c (HF)均不变解析:选C 。
SO 2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H 2SO 3,H 2SO 3是电解质,SO 2是非电解质,A 项错误。
外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加金属钠与水中H +反应生成H 2,减小了c (H +),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 (OH -)增大,溶液呈碱性,B 项错误。
加入Na 2CO 3消耗溶液中H +,使Cl 2+H 2O HCl +HClO 向右移动,溶液中c (HClO)增大,C 项正确。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加水稀释,HF 的电离平衡HF H ++F -正向移动,c (HF)减少的多,c (H +)减少的少,c (H+)/c (HF)增大。
另外还可以从电离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K =c (H +)·c (F -)c (HF ),c (H +)/c (HF)=K /c (F -),K 不变,稀释过程中c (F -)减小,则c (H +)/c (HF)增大,D 项错误。
3.25 ℃时,a mol ·L -1一元酸HA 与b mol ·L -1NaOH 等体积混合后,pH 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a =bB .a >bC .c (A -)=c (Na +)D .c (A -)<c (Na +)解析:选C 。
题意中隐含了一元酸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这个条件,因而选C 。
4.(2016·德州模拟)分别在pH =1的酸和pH =14的NaOH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放出H 2的量前者多,其原因可能是( )①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②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一元弱酸 ③酸溶液的体积大于NaOH 溶液的体积 ④酸是强酸,浓度比NaOH 溶液的大A .①②B .②C .②③D .④解析:选C 。
产生H 2的量相等时,需n (H +)>n (OH -),题中酸产生H 2多,则一定是n (H +)>n (OH-),而pH =1的酸中c (H +)与pH =14的NaOH 溶液中c (OH -)相比要小,所以有两种情况可产生题设结果:一是等体积时,酸是弱酸,二是酸溶液的体积大。
5.H 2S 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 2S H ++HS -和HS -H ++S 2-。
若向H 2S 溶液中( )A .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解析:选C。
加水,电离平衡虽向右移动,但因溶液体积变大,c(H+)减小,A项错误;通入少量SO2,因发生SO2+2H2S===3S↓+2H2O,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但通入过量SO2,最终溶液为饱和亚硫酸溶液,溶液pH减小,B项错误;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H2S+Cl2===S ↓+2HCl,平衡向左移动,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C项正确;加入CuSO4后,发生反应:H2S+Cu2+===CuS↓+2H+,溶液中c(H+)增大,D项错误。
6.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错误的是( )解析:选D。
A选项,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放热,当酸反应完成后,再加碱,相当于往热水中加入冷水,温度降低,图正确。
B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酸性减弱,pH增大,滴定终点附近pH出现突跃,图正确。
C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前生成醋酸钠,相当于弱电解质变成强电解质,完全中和后继续滴加NaOH,导电能力增强得更快,图正确。
D选项,最初滴加的氢氧化钠都完全反应,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一定量后曲线才会上扬,图错误。
7A.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C.相同温度下,0.1 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D.相同温度下,1 mol/L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 HX溶液的电离常数解析:选B。
表中电离常数大小关系:1×10-2>9×10-6>9×10-7,所以酸性强弱为HZ>HY>HX,可见A、C不正确。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D不正确。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NO2是电解质B.常温下,向氨水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NH+4)c(NH3·H2O)减小C.常温下,等体积pH=a的醋酸与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a+b>14D.pH与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消耗锌的质量相等解析:选C。
本题从多种角度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问题。
N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NO2与水反应生成的HNO3发生电离,只能说HNO3是电解质,A项错误;氨水中电离平衡常数K=c(NH+4)·c(OH-)c(NH3·H2O),c(NH+4)c(NH3·H2O)=Kc(OH-),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OH-)减小,K只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不变,K也不变,因此c(NH+4)c(NH3·H2O)增大,B项错误;假设等体积的醋酸和氢氧化钠都是0.1 mol/L,两者能恰好完全中和,醋酸的pH大于1,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13,即a+b>14,C项正确;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消耗的锌多,D项错误。
9.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D.若1<a<4,则A、B都是弱酸解析:选A。
pH相等的两种酸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程度不同,说明两种酸的强弱不同,pH相同时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A错;稀释后溶液pH A>B,说明A酸溶液的酸性弱,B对;若a=4,稀释1 000倍pH增大3个单位,说明A是强酸,B是弱酸;若1<a<4,说明A、B都存在电离平衡,都是弱酸,C、D对。
二、非选择题10.已知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 HCl+HClO;HClO H++ClO-,达到平衡后:(1)要使HClO的浓度增加,可加入下列物质________(填代号)。
A.SO2B.CaCO3C.HCl D.NaOH(2)由此说明在实验室里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加入SO2,由于Cl2能将其氧化,消耗Cl2使平衡左移,HClO浓度将减小;加入HCl,由于H+浓度大,使Cl2与H2O反应的平衡左移,HClO浓度减小;加入NaOH,由于Cl2和NaOH 反应,使Cl2浓度减小,平衡左移;故选B。
(2)Cl 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使上述平衡左移,减少了Cl2的溶解。
答案:(1)B (2)氯气与水反应存在下列平衡:Cl 2+H2O H++Cl-+HClO,在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使平衡左移,减少了Cl2的溶解11.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的物质的量最大的点是________(填“a”“b”或“c”)点。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B.加很稀的NaOH溶液C.加NaOH固体D.加水E.加CH3COONa固体 F.加入锌粒答案:(1)无自由移动的离子(2)b<a<c(3)c (4)ACEFCOOH-+3-S-(1)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弱酸的电离,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弱酸酸性的相对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都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最弱的是______。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K1、K2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此关系是________,由此关系可看出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________步电离决定。
答案:(1)促进增大(2)K值越大,弱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3)CH3COOH HS-(4)K1≫K2一13.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