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的常见的简答题的答题规范

高中地理的常见的简答题的答题规范

高中地理的常见的简答题的答题规范(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地理的常见的简答题的答题规范本店铺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地理的答题的规范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完整版)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完整版)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1.经纬度计算:①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②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④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4.流域面积的计算:⑪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⑫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⑪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⑫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⑬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⑭日期界线有两条:①时间界线: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⑮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6.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地面对应点大。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前言:一个不标准的词可能会导致整个句子的错误表达一句不规范的话语可能导致整段文字失去意义----请使用标准语言为使同学们在答题中做到规范,下面将以分类形式向大家作示例讲述1.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 位于峡谷中,有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2)选择运输线路(铁路和公路)地点的原因: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3)确定一个地方为盆地,并判断原因: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4)引水工程选择了一个地方。

原因是地势很高,河流可以沿着地势流动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地势平缓,坡度小。

这里的梯田开垦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6)选择攀岩路线高中语文原因: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小,易于攀爬2.海洋资源小专题:(1)渔业资源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水域,原因如下: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 寒流和暖流的汇合或冬季冰冷海水的泛滥将营养物质从海床带到表面;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2)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 大陆架浅海底部:石油、天然气、煤炭、硫、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3.关于盐度和洋流的小话题: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 地处亚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2)波罗的海的盐度最低。

原因如下: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它周围是温带海洋气候带,注入淡水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 东部:位于内陆,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缺乏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巴尔喀什湖中部狭窄,不利于两岸水体的交换,导致两岸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亚热带海域到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计算专题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计算专题

高三地理复习计算专题1.距离计算⑴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 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⑵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 km。

2.时间计算(1)地方时计算①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②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③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 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再练一练兵吧!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2、A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地为东经90°,B地的地方时为。

3、东经161°比东经160°()A.区时早B.地方时早C.地方时晚D.一定先看到日出4、当太阳直射在120ºE经线上,121ºE 的地方时是()A. 12时B.12时4分C. 11时56分D.12时15分5、读上图,回答:图中A~F各点中,与B点地方时不相同的有( )A.4个 B.3个C.2个D.1个6、读某半球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b、c三点的地方时为( )A.a的地方时为18时B.c恰好是日落之时C.a的地方时是6时 D.b的地方时正是日出之时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答题规范简答题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答题规范简答题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答题规范??简答题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海洋资源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盐度和洋流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河流及交通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⑷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⑸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大全泸县四中袁勇整理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大全泸县四中袁勇整理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1.经纬度计算:①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②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④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4.流域面积的计算:(1)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2)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1)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2)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3)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4)日期界线有两条:①时间界线: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5)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2019高考地理答题要点复习:地理计算专题精品教育.doc

2019高考地理答题要点复习:地理计算专题精品教育.doc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复习:地理计算专题高考地理答题要点复习:地理计算专题1.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n-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3.流域面积的计算: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4.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④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⑤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5.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高中地理简答题建模指导

高中地理简答题建模指导

主编:程明李尚福编委:郭成升王纪廷袁聿芳孟凡坤高中地理简答题建模指导手册二○一○年九月★★★★★目录(一)地理计算专题 (2)(二)地质地形专题 (9)(三)能源专题 (15)(四)气候专题 (21)(五)河流专题 (37)(一)地理计算专题1.经纬度计算:①根据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②利用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纬度相差多少;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观测地地理纬度;④根据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αkm(α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水平距离/实地水平距离比例尺的平方=图上面积/实地面积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其中n表示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4.流域面积的计算:⑴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⑵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先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⑴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若余数小于7.5°,所得商即为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所得商加1后即为时区数。

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⑵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差,注意东加西减;⑶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⑷日界线有两条:①时间界线:(不断变化)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人为界线:(固定不变)°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180°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180°°经线的范围;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⑸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18::00;(切点为极昼)或1212::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00(切点为极昼)(切点为极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
1.经纬度计算:
①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
②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
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④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
1°经线长=111km; 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
(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表示等高距 )。

4.流域面积的计算:
⑴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
⑵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
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
⑴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
⑵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
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
⑶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
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
⑷日期界线有两条:
①时间界线:
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空间界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
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⑸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
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6.地球自转速度计算:
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
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
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
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地面对应点大。

延伸: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条件:
①纬度低(可以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
②天气稳定,大气能见度高;
③交通便利(铁路或海运);
④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稳定;
⑤从安全性来讲,以设在远离工业中心、居民稀少的地区为宜。

例1: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哪些?我国即将在海南文昌建立新的卫星发射中心,其优势条件又是哪些?
①酒泉发射基地地处巴丹吉林沙漠的绿洲之中,靠近兰新铁路,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
干燥少雨,大气能见度高,适于发射的天数多。

②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纬度低,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
可以避开地面人口稠密地区,安全性好。

例2:试分析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着陆场的有利条件?
①当地人烟稀少;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空气能见度高;
③地形平坦开阔。

7.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A. 概念:
①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锐角);
②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B. 日影朝向与太阳光线方向(太阳方位)相反,影长与太阳高度呈反比,
影长=h×ctga(h为物体高度,a为太阳高度)。

C. 太阳方位问题:
①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南,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位;
②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北,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位。

③太阳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位于天顶。

D. 日出方位问题:
①春秋分日,各地均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② 3.21-9.23,各地均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③9.23-次年3.21,各地均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④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终日不落;
⑤出现极夜的地区,太阳终日不出。

E. 几个度数间关系:
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
②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
③晨昏线与某纬线圈相切的纬度
=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
=90°-直射点的纬度
④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
=极点(出现极昼)的太阳高度
=1/2×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F. 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主要有:
纬度(太阳高度)、气候(影响日照时数)、地势高低。

G.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
大兴安岭-兰州-昆明一线以西以北丰富。

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H. 空间分布:
①太阳高度的分布:
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上为0,
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
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

时空分布规律总结:
a. 6月22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赤道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b. 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赤道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I. 太阳辐射的应用:
①为了充分采光,一般民居门窗向阳敞开,北温带朝南,南温带朝北。

街道布局为了使所有房屋获得充分光照,一般与子午线呈30-60度夹角。

②喜光植物一般多分布于阳坡,喜阴植物多分布于阴坡或林荫之下。

树木向阳一面一般枝叶茂盛,生长快,年轮较宽。

③阳坡一般温度高,相同自然带(包括雪线)一般要比阴坡高。

在我国华北地区,阴坡(北坡)
因温度低,蒸发弱,水分条件好,植物生长条件反而比阳坡要好。

④阳光能透射的最大水深是200米。

大陆架浅海阳光集中,多大陆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光合
作用旺盛,渔业资源丰富。

⑤多数农作物(如棉花、瓜果)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故干旱半干旱地区如能解
决灌溉水源问题,就能获得优质高产。

⑥农业生产把不同作物高低搭配,以及套种、间作等,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条件。

⑦汽车尾气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

8.昼夜长短计算:
①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
②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
③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
④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
⑤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
⑥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⑦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⑧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
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9.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
③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
④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10.温度计算:
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

6℃;
②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