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2018年北京市密云区中考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精品)

合集下载

2018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8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岳阳楼记》。

(1分)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2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 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ó)“巨”字的笔顺是:D.摹(mó)“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A.①叠②世外桃源 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 D.①叠②洞天胜境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共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北京市密云县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密云县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密云县2018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六道大题,24个小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密封线内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3.第I卷共五道大题,23个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4.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干后的号内。

(共10分,每小题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巢穴(xué)庇护(bì)笨拙(zhuò)脍炙人口(huì)B. 哄笑(hōng)滑稽(jì)瞥见(piē)装模作样(mú)C. 虐待(nüè)祈祷(qǐ)强迫(qiáng)载歌载舞(zài)D. 炫耀(xuàn)执拗(niù)琐屑(xiè)锐不可当(dāng)【答案】D【解析】A.“笨拙(zhuò)”读作“zhuō”;“脍炙人口(huì)”读作“kuài”;B.“哄笑(hōng)”读作“hòng”;“滑稽(jì)”读作“jī”;C.“祈祷(qǐ)”读作“qí”;“强迫(qiáng)”读作“qiǎng”;D.正确;故选:D。

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考查字的读音,汉字当中有很多字读音相同,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

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歧视书籍踊跃手屈一指B. 偶像魁梧蓬勃栩栩如生C. 和谐急躁抵御再接再励D. 安详侧隐敞开跋山涉水【答案】B【解析】A.书写有误,“手屈一指”应写作“首屈一指”;B.书写正确;C.书写有误,“再接再励”应写作“再接再厉”;D.书写正确,“侧隐”应写作“恻隐”。

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的《岳阳楼记》。

【答案】范仲淹【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此题根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名篇,确定作者不难。

注意“淹”字要写正确。

2. 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ó)“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①叠②世外桃源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D.①叠②洞天胜境【答案】(1). D(2). A【解析】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

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岳阳楼记》。

(1分)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2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ò)“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A.①叠②世外桃源 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 D.①叠②洞天胜境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共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完整word版)2018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2018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岳阳楼记》。

(1分)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2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 “巨”字的笔顺是:D.摹(mò)“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 )(1分)A.叠世外桃源B.迭洞天胜境C.迭世外桃源D.叠洞天胜境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共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语文中考058.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中考058.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岳阳楼记》。

(1分)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2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ò)“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A.①叠②世外桃源 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 D.①叠②洞天胜境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共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2018年中考真题系列】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8年中考真题系列】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的《岳阳楼记》。

【答案】范仲淹【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此题根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名篇,确定作者不难。

注意“淹”字要写正确。

2. 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ó)“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①叠②世外桃源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D.①叠②洞天胜境【答案】(1). D(2). A【解析】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

2018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8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WORD 格式整理版2018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5 道小题,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生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5.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 ?运用(共13 分)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5 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岳阳楼记》。

(1分)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 (2)题。

(共 2 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 米,东西宽105 米,占地 2.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 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 摹( 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 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 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 mò)“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 分)A.叠世外桃源B.迭洞天胜境C.迭世外桃源D.叠洞天胜境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

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 2)题。

(共 4 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北京市密云区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共10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巢穴.(xué)庇.护(bì)笨拙.(zhuò)脍.炙人口(huì)B.哄.笑(hōng)滑稽.(jì)瞥.见(piē)装模.作样(mú)C.虐.待(nüè)祈.祷(qǐ)强.迫(qiáng)载.歌载舞(zài)D.炫.耀(xuàn)执拗.(niù)琐屑.(xiè)锐不可当.(dāng)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歧视书籍踊跃手屈一指B.偶像魁梧蓬勃栩栩如生C.和谐急躁抵御再接再励D.安详侧隐敞开跋山涉水3.(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碧万顷一.鼓作气B.唯利是.图搬弄是.非C.家喻.户晓不言而喻.D.名.正言顺名.列前茅4.(2分)下列与成语相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苏秦﹣﹣﹣﹣战国﹣﹣﹣﹣铁杵磨针﹣﹣﹣﹣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B.诸葛亮﹣﹣﹣﹣东汉末﹣﹣﹣﹣三顾茅庐﹣﹣﹣﹣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C.陶渊明﹣﹣﹣﹣晋朝﹣﹣﹣﹣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蔺相如﹣﹣﹣﹣战国﹣﹣﹣﹣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5.(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现代﹣﹣朱自清B.《饮酒》﹣﹣东晋﹣﹣陶渊明C.《陋室铭》﹣﹣唐代﹣﹣刘禹锡D.《变色龙》﹣﹣法国﹣﹣契诃夫二、填空(共8分)6.(5分)默写(1),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

7.(3分)文学名著《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8.(8分)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我国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当天,团中央在密云水库举行“首都饮用水源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绿色奥运,节水先行”,并成立了“水缘志愿服务团”,将组织“水缘志原者”在水库周边捡拾白色垃圾,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为响应活动要求,密云县某中学全体团员都有幸成为了“水缘志愿者”,近期,他们将按照组织的要求,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1)根据下面的提示,请你拟定一份活动通知。

提示:①活动的内容是:在水库周边捡拾白色垃圾。

②活动集中的地点是:密云水库主坝东码头。

③活动的时间自己确定。

通知水缘志愿者:(2)“水缘志愿者”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准备在向水库周边群众发放宣传材料中,说明我们今天的节水效果并不明,节水工作还很艰巨。

请你从下面两则的材料中概括出一条信息,使他们的宣传材料更有说服力。

某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年用水量统计表某企业回水利用率统计表(3)在本次活动中,需要粘贴一些标语口号,请你根据“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和“绿色奥运,节水先行”的意思和句式,再写出两条标语,句子字数不必拘泥8个字。

标语口号:①②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9.(9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小惠未徧.徧:②彼竭我盈.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哩里?(用原文回答)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10.(10分)阅读《黑暗的剪影》完成各题。

黑暗的剪影林清玄①在新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剪影”的中年人。

②他摆的摊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简单,只有一把小剪刀、几张纸,但是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练,只要三两分钟就能把一个人的形象剪在纸上,而且大部分非常的酷肖。

仔细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两三道线条,一个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两道线条中活生生的跳跃出来。

③那是一个冬日清冷的午后,即使在公园里,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过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摊位,然后默默地离去;要经过好久,才有一些人抱看姑且一试的心理,让他剪影,因为一张二十元,比在相馆拍张失败的照片还要廉价得多。

④我坐在剪影者对面的铁椅上,看到他生意的清淡,不禁令我觉得他是一个人间的孤独者。

他终日用剪刀和纸捕捉人们脸上的神采,而那些人只像一条河从他身边匆匆流去,除了他摆在架子上一些特别传神的,用来做样本的名人的侧影以外,他几乎一无所有。

⑤走上前去,我让剪影者为我剪一张侧脸,在他工作的时候,我淡淡的说:“生意不太好呀?”设想到却引起剪影者一长串的牢骚。

他说,自从摄影普遍了以后,剪影的生意几乎做不下去了,因为摄影是彩色的,那么真实而明确;而剪影是黑白的,只有几道小小的线条。

⑥他说:“当人们太依赖摄影照片时,这个世界就减少了一些可以想像的美感,不管一个人多么天真烂漫,他站在照相机的前面时,就变得虚假而不自在了。

因此,摄影往往只留下一个人的形象,却不能真正有一个人的神采;剪影不是这样,它只捕捉神采,不太注意形象。

”我想,那位孤独的剪影者所说的话,有很深切的道理,尤其是人坐在照相馆灯下所拍的那种照片。

⑦他很快地剪好了我的影,我看着自己黑黑的侧影,感觉那个“影”是陌生的,带着一种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忧郁,因为“他”嘴角紧闭,眉头深结。

我询问着剪影者,他说:“我刚刚看你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就觉得你是个忧郁的人,你知道要剪出一个人的影像,技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观察。

”⑧剪影者从事剪影的行业已经有二十年了,一直过看流浪的生活,以前是在各地的观光区为观光客剪影,后来观光区也被照相师傅取代了,他只好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出卖自己的技艺,他的感慨不仅仅是生活的,而是“我走的地方愈多,看过的人愈多,我剪影的技术就日益成熟,捕捉住人最传神的面貌,可惜我的生意却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在南部乡下,一天还不到十个人上门。

”⑨做为一个剪影者,他最大的兴趣是在观察,早先是对人的观察,后来生意清淡了,他开始揣摩自然,剪花鸟树木,剪山光水色。

⑩“那不是和剪纸一样了吗?”我说。

⑪“剪影本来就是剪纸的一种,不同的是剪纸务求精细,色彩繁多,是中国的写实画;剪影务求精简,只有黑白两色,就象是写意了。

”⑫因为他夸说什么事物都可以剪影,我就请他剪一幅题名为“黑暗”的影子。

⑬剪影者用黑纸和剪刀,剪了一个小小的上弦月和几颗闪耀的星星,他告诉我:“本来,真正的黑暗是没有月亮和星星的,但是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我们总可以在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一线光明,如果没有光明,黑暗就不成其黑暗了。

”⑭我离开剪影者的时候,不禁反复地回味他说过的话。

因为有光明的对照,黑暗才显得可怕,如果真是没有光明,黑暗又有什么可怕呢?问题是,一个人处在最黑暗的时刻,如何还能保有对光明的一片向往。

⑮现在这张名为“黑暗”的剪影正摆在我的书桌上,星月硫硫淡淡的埋在黑纸里,好像很不在意似的,“光明”也许正是如此,并未为某一个特定的对象照耀,而是每一个有心人都可以追求。

⑯后来我有几次到公园去,想找那一位剪影的人,却再也没有他的踪迹了,我知道他在某一个角落里继续过着飘泊的生活,捕捉光明或黑暗的人所显现的神采,也许他早就忘记曾经剪过我的影子,这丝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一个悠闲的下午相遇,而他用二十年的流浪告诉我:“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

”即使无人顾惜的剪影也是如此。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⑥段中“神采”一词的具体含义。

(2)阅读第⑧段,说说本段内容在文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在两次剪影过程中,剪影者所讲的话带给作者的感悟都是什么?从作者的感悟中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不超过150字以内)11.(8分)阅读《中国皮影戏》完成各题。

中国皮影戏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②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

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

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④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

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祥。

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⑤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

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

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