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筛前神经并下鼻甲封闭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鼻内镜下筛前神经阻断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筛前神经阻断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 , 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 喷雾剂 喷鼻及盐酸 西替利 嗪片 口服。分别 于治疗后 3个月 、 2 4个月观察疗 效。结果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1 ) ; 两组 治疗 2 4个月后 的症状积分 、 临床疗 效与治疗 3月后 比较 , 差 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治疗 3个月后治疗组 症状积分 、 临床疗效 与对 照组 比较 , 差 异无统 计学意 义 ( P> 0 . 0 5 ) ; 治疗 2 4个 月后 治疗 组症状积分 、 临床疗 效与对 照组 比较 ,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0 . O 1 ) 。结
・3 7 5・

临床 研 究 ・
鼻 内镜 下 筛 前 神 经 阻断 联 合 穴位 贴 敷 治疗 变应 性 鼻 炎 疗 效 观 察
田 秀娟 王 欣
【 摘 要】 目的

观察鼻 内镜下 筛前 神经 阻断术联合 穴位 贴敷 治疗变应 性鼻炎 的远 期疗效 。方
将1 0 8 例 变应性鼻炎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 5 4例 。治疗 组给予鼻 内镜下筛 前神经 阻断 两组 患者治疗 3个 月 、 2 4个 月后症状积分 与治疗前 比较 , 差异具有
Cl i n i c a l Obs e r v a t i o n o f t he Ef i c f a c y o n Al l e r g i c Rhi n i t i s Tr e a t e d wi t h Na s a l En d o s c o pi c Ant e r i o r Et h mo i d Ne r v e Bl o c k a n d Ac u po i nt App l i c a t i o n

等离子下鼻甲消融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等离子下鼻甲消融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等离子下鼻甲消融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采用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联合筛前神经阻断,观察及分析50例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结果 50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 显效35例(70%),有效15例 (30%),其中术后嗅觉减退3例,嗅觉消失2例。

无并发症。

结论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明显, 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低温等离子神经阻断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增多、鼻粘膜肿胀为其主要特征。

既往根据变应性鼻炎的分类及程度,按照病情由轻到重,循序渐进采用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病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近年来, 随着低温等离子的应用, 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021年11月至 2022年5月,我科对50例药物治疗效果差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联合筛前神经阻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患者34例, 女性患者16例;年龄25-55岁,病程为2年-10年。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鼻痒、打喷嚏、水样鼻涕及鼻塞。

鼻内镜下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以下鼻甲及中鼻甲显著,鼻道可见水样分泌物。

50例患者在术前均用鼻喷激素及口服激素、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差。

根据2015年天津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所有患者确诊为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经规范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和(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失败,要求手术者。

1.2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位,以2%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麻醉,收缩鼻腔黏膜,并用1%利多卡因液在下鼻甲、中鼻甲根部、鼻丘处做局部浸润。

用等离子刀插入鼻丘及鼻中隔前上方粘膜,直达骨面,持续时间约10s,自前向后分 2-3点切割双侧鼻丘及鼻中隔前上黏膜,以阻断筛前神经的鼻腔外侧壁支和鼻中隔支;再以等离子刀由下鼻甲前下端刺入黏膜下, 平行鼻底或鼻中隔,由前向后打孔,每侧下鼻甲打2-3孔,每次持续时间约10s,同一部位避免重复打孔。

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次 , 1 月后 每 月 复查 1 , 个 月 后 1 、 复 查 1 。记 至 个 次 1 年 2年 次
录鼻部症状改善 情 况及 鼻腔 检查 所 见 ,4例 中仅 2例 改善 欠 8 佳 , 行第 2次微波 治疗 ,4 均能如期随诊 。 并 8例 13 疗效判定 . 按照常年性变应 性鼻 炎疗 效计分 标准及疗 效
经递质 、 细胞 因子内分 泌等 , 而为变 应性 鼻炎新 的治疗方 法 从
其中伴 鼻中隔偏 曲 4 3例。临床 均表 现 为阵发 性 鼻痒 , 续打 连
喷嚏 , 流清涕 , 鼻塞 等症 状 , 其发 作无 季节性 为 常年性 发病 , 特 异性 I g E抗体检测为 阳性 , 黏膜 刮片肥大细胞检测 阳性 。 鼻
床上 常以药 物治疗 为主 , 近期疗效 尚可 , 远期 疗效欠 佳 , 20 自 06
有效率 9 .%(28 ) 76 8/4 。其 中显效 6 o例 中包括 4 3例伴 有鼻 中 隔偏 曲的患者 。所有 的患者术后均 无嗅觉减退 、 中隔穿孔 等 鼻
并 发症 , 表 1 见 。
表 1 微波 、 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情况 例( %)
马少民 李德 周
【 键词】 鼻 内镜 ; 关 微波 ; 手术; 常年性 变应性 鼻炎 【 中图分 类号】 R7523 【 .1 6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2 78(090 — 93 0 0 — 3620)8 08 — 2 0
近年来 , 变态反应性 ( 变应性 ) 鼻炎 的发 病率 日益 增加 , 临
1 i, 醉双 侧鼻 丘 、 中隔黏膜 , t 5mn 麻 鼻 用 %盐 酸利 多卡 因 2m l
行双侧下鼻 甲局部浸 润麻 醉。 内窥 镜下采 用 E H I 微 波治疗 B— V

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分析

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2 oo 6 Io )
膜 ,抑制 变态 反应 ,调整 局部 的 免疫 功能 ,从 而达 到治疗 常
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目的,上述两种方法对治疗变应性鼻炎经 临床观察,疗效好,操作易掌握,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作者简介t王金山,男,5 岁 , 2 主任,主任 医师。
棉片行双侧鼻腔表面麻醉生效 ,每次每侧用注射器抽吸 5 g m
地塞 米松 0 ml2 . , %盐酸 利 多卡 因 0 ml用细长 扁桃体 针头 , 5 . , 2 将 穿刺 针从 下鼻 甲前端 刺 入粘 膜下 ,沿 鼻 甲下缘 平行刺 入直 达 后端 ,然 后 自后向前 缓 慢退 针边 推 药液 ,改善了鼻腔通气;() 2
破坏 部 分鼻腔 粘膜 而 减弱 变 态反 应 的强度 。地 塞米松 具 有抗 炎 、抗过 敏作 用 ,在 下鼻 甲组 织 中注 射地 塞米 松能 减少组 胺 释放 ,减 轻血 管舒 张及 降 低 毛细血 管通 透性 ,稳定肥 大细 胞
鼻甲射频热凝治疗, 伴鼻中隔偏曲者(1 例) 15 同时行鼻中隔偏
曲矫正术 。患者 取 坐位 ,用 2 %丁卡 因 1 %盐酸 肾上腺素 (: 51 )
发病率有增加倾向。 我院自2 0  ̄20 0 l 06年对 l8 2 例变应性鼻
炎行 临床 治疗 ,其 中 l5 例合 并 鼻 中 隔偏 曲 , 占统 计资 料 1 9. 1 %,同时行鼻 中 隔偏 曲矫正术 及下 鼻 甲射频热 凝 治疗 , 4 全 部病 例(2 18例) 结合 下鼻 甲封 闭治疗 , 得 良好疗 效 ,现分 均 取
变 应性 鼻炎 是一 种全 球性 常见 病 ,全球 发病 率有 增 加趋 势 ,其 中遗 传性 和环境 因素 的改变 是导 致 疾病 发生 的重 要原 因 。发病 机制 属 I 变态 反应 , 引起 本病 的变 应原主 要是 吸 型 入 性变 性原 ,包括 植物 花粉 、 室 内尘 土 、尘 螨 、真菌 、动 物 皮 毛 、羽 毛、棉 絮枕 填料 等 。鼻粘膜 的感 觉神 经最敏 感 的部

两种方法行筛前神经烧灼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

两种方法行筛前神经烧灼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
e hnt P ) o eena al晒c riis(AR.Me o s6  ̄e AR w r s nd it w ru swt ai t ll i h t d 2 csso P ee a i e no to go p i 3 pt ns f s g h 1 e
ta hs e r h ram n P 00 )h in soe ae ru ee s  ̄e t esta ot lgop h n toe bfe te t te t(< .1tes crso l rgop w r i o e . g f s g n n y a l ls hn cnr u or (< .5. t n erSfl w u h vr ]e et e rt o ae op W etrta ot lgo p (< P 00 )f ro e ya’ ol - p T e oea f ci ae f lsrg u a b t h n cnr ru P ae o 1 f v r s e o
1 激 光 组 显 效 率及 总有 效 率 高 于 硝 酸银 组 ( < .5 , 复 发 率 较低 。结 论 年 P O0 )且
改 善 临床 症 状 。 关键 词 筛 前 神 经烧 灼 术 ; 激 光 ; 酸银 ; 应 性 鼻 炎 ; 钬 硝 变
中图 分 类号 : 7 52 文 献 标 识码 : R 6 .1 A
O0) o c so ste t am n i o G l e sefc v d s ei l v t n te smpo so AR .5.C n l in h r te twt H : a ri f t ea a nal i i h y tm fP . u e h YA s ei n f eao
Co p r s n o he e c y o e e n a a l r i hi ii r at d by t e o s m a i o f t f ac f p r n i l l g c r n t t e e wo m t d i e s h

微波凝固鼻内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

微波凝固鼻内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

微波凝固鼻内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
李书伟;李九玲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3(030)019
【摘要】@@ 变应性鼻炎分为常年性与季节性,其发病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有人报道应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但近期疗效不满意[1]鼻腔副交感神经至少有两个来源,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2].筛前神经分布于鼻腔粘膜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敏感部位、鼻丘等部位,据此,1998~2002年,我院门诊通过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200例,伴有下鼻甲肥大者(80例)同时行下鼻甲微波凝固,经随防1~2年,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喷嚏、水样涕、鼻塞等症状,有明显疗效,总有效率90%,本法简单易行,无出血,无并发症,显效迅速.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李书伟;李九玲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462000;河南省西平县二郎医院,462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微波凝固鼻内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鼻炎86例 [J], 朱传德
2.鼻内镜微波凝固切断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J], 张翔;王杰;张建波
3.鼻内筛前神经切断术与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 [J], 刘昌文;孙国德
4.鼻内筛前神经微波热凝固治疗常年性鼻炎 [J], 李明奇
5.微波凝固鼻内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鼻炎 [J], 王振银;陈福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频热凝蝶腭和筛前神经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射频热凝蝶腭和筛前神经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射频热凝蝶腭和筛前神经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严雪原;杨田福;李日昆;邱华明【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25)004【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利用射频热凝蝶腭神经、筛前神经鼻内支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结果:随访4年,显效19例(63.33%),有效6例(20.0%),无效5例(16.67%),总有效率83.3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热凝蝶腭神经、筛前神经鼻内支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总页数】2页(P447-448)【作者】严雪原;杨田福;李日昆;邱华明【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化州,525100;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化州,525100;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化州,525100;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化州,52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1【相关文献】1.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蝶腭神经热凝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J], 王建山2.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初步探讨 [J], 陈世强;司勇锋;陆秋天;梁建平;何宁;陈慧;袁弘3.蝶腭和筛前神经电灼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J], 周斌;陈向阳;何胜华4.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J], 陈世强;司勇锋;陆秋天;梁建平;何宁;陈慧;袁弘5.鼻内窥镜下等离子射频筛前神经、蝶腭神经阻断及下鼻甲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J], 邓海燕;宋文光;陈恩宽;廖涛;曹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MoMe ,08 8 4 :8 2 8 l d 2o , ( ) 2 2— 9 .
着重要作用 , 如何调节它在生物体 内的表达 , 以及将其 发展为
抗菌药物 , 有着 良好 的临床应用前景 。
参 考 文 献
[] 郭小燕 , 9 傅玉娟 , 吕淑兰. 防御 素与女性生殖 [ ] 国外 医学 ・ 人 J. 计划生育 一 生殖 健康分册 , 0 , () 11 14 2 72 3 : — 4 . 0 6 4
广面医学 20 0 8年 1 第 3 1月 0卷 第 l 1期
14 69
的“ 。但是 , 我们在 中枢性 淋 巴器 官胸腺 中也 发现有 较多 的
l N wo R, rhm A P Rl . n d O fr : I SSinic 4] etnC Gaa . c MJ2 dE . xod BO c ti e f
P b ih r i td, 9 7: 6 u l es L mi s e 1 9 J 1—1 5 6.
B防御 素一。胸腺是 T细胞发育和成熟 的场所 , 一 1 主要参与适应 性免疫 ( 特异 性免疫 ) 。较 多 的 B 防御素. 一 1存在 于与适应 性
免疫密切相关 的胸腺 中, 很可能在 先天性免疫之 外 , 也参与 它
t — e e sn 一 , d 4 mRNA n h mn is1 2 a n i u n l n u r t u : i s o
致 , 明防御素作为机体的重要分 子 , 因和氨基 酸顺 这说 其基
总之 , . B防御素. 在体 内分布广泛 , 防御 细菌感 染 中起 1 在
t df s et e[ ] Boo m r, 0 , ( ) 1 7 a e n npp ds J . i l e 2 8 9 1 : — . — ei i py s 0 0 [ ] C vl , n hv , e z s ,t 1P m t b t df s s 2 r eaS A t ea Z l e k le a r a e . e i - e l e N ety . i e a enn s ut , u co deo t n J . u re et c, 0 , t c r fntna l i [ ] C r Po i Pp i 0 5 6 r u e i n v uo t tn S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筛前神经并下鼻甲封闭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采用筛前神经并双侧下鼻甲封闭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结果:所有病例封闭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根据病情分级评定疗效,全部症状消失或减轻,显效率100%;结论:鼻内筛前神经并双侧下鼻甲封闭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可作为临床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筛前神经并双侧下鼻甲;封闭;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以及嗅觉功能障碍等。

它可导致或并发鼻窦炎、咽炎、中耳炎、气管和支气管炎、哮喘和眼结膜炎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一直以来是耳鼻喉科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变应性鼻炎在临床上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我们应用鼻内筛前神经并双侧下鼻甲封闭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经随访1~8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8年7月~2006年12月收治的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男45例,女45例;年龄21~50岁,平均32岁;病程2~24年,平均6.0年。

有家族史6例(占6.67%),伴有鼻窦炎6例(占6.67%)、中鼻甲息肉样变2例(占
2.22%)、鼻中隔偏曲8例(占8.89%)。

按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进行治疗前的症状分级和体征分级。

本组病例中,喷嚏平均2.01分,流涕2.67分,鼻塞1.92分,鼻痒1.87分,体征2.13分,总评分为10.60分。

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前应用过抗组胺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等,但停药后很快复发。

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1%丁卡因双侧鼻腔黏膜表面麻醉5分钟。

2%利多卡因1 ml加地塞米松10 mg平均分配,注射两侧下鼻甲前端及鼻中隔前上方近鼻背处(筛前神经鼻中隔支)。

隔日注射,连续3次为1疗程。

如果症状缓解不理想,可半月后追加一疗程。

有鼻中隔偏曲者先行黏膜下矫正术,合并鼻息肉者先行鼻息肉切除术。

1.3疗效观察:症状,体征均按疗效标准[1]进行判断。

封闭术后随访1~8年,包括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随访率100%。

2结果
2.1疗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近期疗效:通常第一天鼻腔阻塞、流涕、鼻痒好转甚至症状消失,一疗程后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鼻腔黏膜颜色正常,水肿消失,鼻甲基本恢复正常形态。

全部病例无出血、鼻中隔穿孔、鼻干燥、嗅觉减退等并发症发生。

治疗后均随访1年以上,按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评分为:封闭术后1天为4.82分,3天为2.45分,5天为1.02分。

与封闭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近期显效率为9
3.20%,有效率6.80%,无效率0%。

远期疗效差,可能与鼻黏膜神经支配的多元性和神经纤维再支配有关,及激素的作用时间有关,鼻中隔高位偏曲可能也是一种因素。

2.2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治疗后有1例次日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可忍受。

11例有面部红热,食欲增加,未终止治疗,治疗结束后,症状逐渐消失。

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未出现鼻中隔穿孔、嗅觉减退、萎缩性鼻炎、眼干、头痛等并发症。

3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10%~40%,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其主要特点。

变应性鼻炎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2]。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抗过敏治疗(包括局部及全身用药),以及特异性的脱敏治疗和电灼、冷冻、激光、翼管神经切断等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一定疗效,但方法各有利弊。

我们应用鼻内筛前神经并双侧下鼻甲封闭治疗方法对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取得一定效果。

其原理有:(1)封闭筛前神经末梢,达到阻断和破坏反射弧的作用;(2)利用激素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具体理论根据为:(1)变应性鼻炎的病理机制除了抗原抗体反应外,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筛前神经是三叉神经眼支的一个分支,为副交感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

孙树岩等[3]发现筛前神经在鼻腔的分布范围恰恰是在被证实了的鼻腔黏膜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敏感部位鼻丘等部位,由此推断,筛前神经与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喷嚏、水样涕的产生密切相关。

另外,下鼻甲黏膜表面有丰富的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末梢构成的微神经网,其黏膜有独立的副交感神经节。

只有阻断或破坏这些神经,使其兴奋性降低或消失,鼻腔喷嚏反射弧的传入径路破坏才能起到治疗作用。

(2)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包括:抑制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黏膜炎症反应;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稳定鼻黏膜上皮和血管内皮屏障;降低刺激受体的敏感性;降低腺体对胆碱能受体的敏感性[3]。

本组治疗封闭筛前神经减少了鼻黏膜的分泌和降低了血管的通透性;切断了部分感觉神经,降低了感觉-副交感神经反射[4]。

封闭术后有效缩小鼻甲体积,改
善鼻腔通气。

所以在鼻内筛前神经合并双侧下鼻甲封闭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无嗅觉减退、眼干、萎缩性鼻炎、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顾之燕.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134.
[2]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科学—头颈外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1.
[3]孙树岩,董震,卜国铉,等.筛前神经与常年性鼻炎关系的解剖学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25(5):216.
[4]周斌,陈向阳.蝶腭和筛前神经电灼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