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误差与遗漏账户余额波动研究

合集下载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作者:郭娜石艳菲郭小刚来源:《中国西部》2024年第01期〔摘要〕文章采用TVP-VAR-DY模型考察了国际大宗商品与我国金融市场间的时变波动溢出效应。

研究发现:(1)静态溢出效应分析表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我国商品市场间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股票市场。

(2)方向性溢出效应分析表明,与极端风险事件关联性更高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我国商品和股票市场呈现更加显著的时变特征。

(3)净溢出和净配对溢出效应表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我国商品和股票市场属于风险的净传递者,且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我国商品、外汇、股票市场的净配对溢出指数更高。

〔关键词〕国际大宗商品;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TVP-VAR-DY模型〔中图分类号〕F746;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4)01-0085-11〔作者〕郭娜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天津 300222石艳菲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天津 300222郭小刚中电建(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混频高维关联与金融市场尾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23YJC790038)。

一、引言大宗商品兼具生产要素与投资品的双重属性,其价格波动与金融市场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关联〔1〕。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间也存在着显著的信息溢出效应与联动效应〔2〕。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动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容易引发大宗商品贸易中断、供应链断裂、价格飙升等,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考验〔3〕。

除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且投机因素和市场流动性也会放大基本面因素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4〕。

同时,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和利率的变动也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5〕。

我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和贸易国,国内大宗商品供给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6〕。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摘要: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

本文认为,基础货币难以操纵、货币乘数不稳固、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

最后,本文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实证分析一、引言货币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介目标的选择。

然而,中介目标的选择并没有统一模式。

按照经典的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要紧是利率与货币供应量。

凯恩斯等认为,利率是中介目标变量的最佳选择。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却认为,不能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而只能选择货币供应量。

美国经济学家普尔则又是另一种观点:当实际领域不稳固时,货币供应量是最适合的中介目标;当货币领域不稳固时,利率是最适合的中介目标。

从各国实践来看,常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通货膨胀率、利率、货币供应量与汇率。

Bernanke等(1998)的实证研究认为,通货膨胀率目标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通货膨胀率而不付出产出缺失的成本(即随着预期的形成,产出在经历短期下降后会恢复到潜在水平)。

但是,Ball与Sheridan(2003)比较了7个使用通货膨胀目标的OECD国家与13个没有使用通货膨胀目标的国家,却发现通货膨胀目标没有明显改进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Kim、Osborn与Sensier (2002)认为,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时,提高利率与降低利率对产出的影响效果显著不一样。

Lai与Chen等(2005)发现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名义GDP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经历了从流通中现金到贷款规模再到货币供应量的转变。

关于现行的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刘锡良(2003)等认为,面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时,建立在完美市场假说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没有解释力,这使得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面临挑战。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中净误差与遗漏差额项目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中净误差与遗漏差额项目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中净误差与遗漏差额项目作者:马国军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16期摘要:净误差与遗漏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为了抵补差额人为设置的项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我国净误差与遗漏产生原因分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分阶段对近年我国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变化和境内外资金流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最后尝试提出几点改善该项目情况的建议。

关键词:净误差与遗漏;产生原因;热钱流入;资本外逃一、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各个国家在记录国际经济贸易而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都会设置净误差与遗漏这一项目,是因为在复式记账情况下,由于统计资料不完整、统计口径不统一等因素使得借贷双方在数额上很难相互平衡,尤其是统计一个国家发生的数量如此庞大的国际经济交易更是难以避免产生人为误差和部分项目的遗漏,所以用该账户来抵补借贷差额。

净误差与遗漏账户在理论,上是不具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它能够直接反映国际收支平衡表借贷方平衡情况,并且间接反映一国境内外资金流动中资本外逃和资金流入的相对状况,对于政府合理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相关经济数据分析的重要依据。

当前理论普遍认为,当贷方总计大于借方总计时,差额数列处在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借方,反之亦然。

净误差与遗漏差额一般为负值,且绝对值越大说明产生误差与遗漏越严重,当出现经常账户贷方发生额被低估、统计资料缺失等情况,净误差与遗漏差额会变成正值。

当净误差与遗漏差额为正值时,一般认为此时境外资金内流;反之说明国内资金外流,金额较大时称为资本外逃。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该项目下的遗漏部分是流入资金与流出资金的轧差净额,反映的是国内外资本的整体流动趋势,不能简单地认为只存在资金流入或资金流出而不考虑其相对性。

二、造成误差与遗漏的原因根据国际经验,净误差与遗漏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我认为造成误差与遗漏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技术性原因和非技术性原因。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研究【摘要】本文根据1992~2014年的季度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建立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CPI、利率、法定准备金率与国民生产总值GDP 增长,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效的。

【关键词】货币政策;效果;VAR模型一、引言近年来,整个经济仍旧不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阴影还未完全过去,股市又不断起起伏伏,经济形势仍然不明朗,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本文旨在验证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是否有效果。

虽然已有类似的研究,如耿强和樊京京2009年3月15日在《当代财经》杂志上发表的《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VAR检验》。

本文选取了更新的数据一直到2014年,以此验证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时着重于我国近几年来法定准备金率变化较为频繁,每个季度基本要变化一次,因此本文把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作为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来验证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一)检验方法1.VAR模型数据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建立VAR模型前,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测,这里采用ADF检验,待检验平稳之后建立VAR模型。

建立VAR模型后确定滞后阶数K,由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等准则来综合决定。

此外还要验证数据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里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来验证,同时使用AR根图来验证数据是否协整。

2.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用来分析每个因素变动或冲击对它自己和其他内生变量的影响作用。

受到冲击不仅会对其本身造成冲击,也会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内生变量,我们用脉冲响应函数可以观测其变化的轨迹。

3.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内生变量冲击对其他内生变量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把内生变量的改变转化为对VAR模型某一分量的冲击,给出了每个内生变量变化时,其它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二)检验实证1.数据GDP:作为经济运行中最直观的经济指标,能够直接看出经济增长或者经济衰退的具体程度。

国际收支中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波动分析

国际收支中净误差与遗漏项目波动分析

国 国际收支平衡 表 中的借 方总额与贷方 总额应该始终相 等 。 但 是 , 由于 资料 不 完整 、统 计 口径 、统 计 时问 、统 计分 类 和 计价 标准 不 一致 以及 不 同 币种 间 的换 算差 额等 原 因 ,造 成 结账 时 出现净 的借 方 或贷 方余 额 。为 解 决这 一 问题 ,人
造 成 的遗 漏 所 反 映 的 是 一 国 “ 本 外 逃 ”或 “ 钱 内流 ” 资 热
种是相 对 价格 ÷上 升或 下 降 。当人们 普遍 认 为一 国货 币
的 名义汇 率存在 低估 ,应 该升值 时 , 出于投 机套 利 的考虑
会 出 现 热 钱 内流 ,且 这 种 升 值 预 期 越 强 烈 , 热 钱 内流 的 数
均 衡 实 际 汇 率 ; 而 当 实 际 汇 率 高 估 时 , 其 应 当 贬 值 以接 近
均 衡 实际汇 率 。根据 前 面 实际汇 率 的表达 式 实 际汇率 升 了 P
值 或 贬 值 有 两 种 方 式 ,一 种 是 名 义 汇 率 升 值 或 贬 值 , 另

是统计 方 法 和数 据 来源 等 技 术 原 因造 成 的误 差 与 遗漏 , 二 是 由于管 理等 非 技术 因素 造成 的遗 漏 。其 中,非 技术 因索
上 升 预 期 时 , 出 于 对 房 地 产 等 固 定 资 产 以 及 紧 缺 性 资 源 的 套 利 需 要 会 出 现 热 钱 内流 ,且 这 种 上 升 预 期 越 强 烈 , 热 钱 内 流 的 数 额 越 大 ; 而 当 人 们 普 遍 认 为 一 国 与 其 他 国家 的 相对

分 别 为 本 国和 外 国 的 物 价 水 平 。我 们 知 道 ,实

4年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变化分析

4年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变化分析

1997—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变化分析2003级经济学基地班徐亚明学号 20031030030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变化特征和原因的分析,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误差与遗漏的借方金额等同于资本外逃额、贷方金额等同于“热钱”流入额。

净误差与遗漏账户由借方转变为贷方并持续增加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我国国际收支制度完善、外汇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等积极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热钱”流入等消极因素导致。

进而提出正确的观点:既要重视误差与遗漏项目的统计意义,也要重视它的经济意义,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经济意义。

最后就进一步完善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和管理的制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变化分析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1997—2004各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见图一),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变动非常显著,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双顺差”迅速递增,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但是综观八年的国际收支表,我们更可以看到: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呈一种奇妙的对称分布,以2001和2002年为界,前后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见图三)。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前后的对称平衡?使困扰中国多年的资本外逃问题得到了缓解,还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导致的国际“热钱”的流入?下面笔者将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变化的特征和原因的分析,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从国际收支统计和外汇管理的角度找出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表一:1997-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况单位:千美元项目(年份) 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一、经常项目36962715 31471279 21114138 20519248 17405275 35421968 45874812 68659162二、资本和金融项目21015390 -6321439 5179515 1922224 34775427 32290837 52725942 110659756三、储备资产-35723620 -6426000 -505400 -10548400 -47325130 -75507060 -117023100 -206364000四、净误差与遗漏-22254000 -18723840 -17788333 -11893073 -4855572 7794255 18422347 27045082 数据来源: 1997—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表整理、计算注:为突出显著对比,图中“储备资产”项用正数表示图一一、我国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项目变化的基本状况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在历经几次重大改革后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李宏;钱利【摘要】汇率波动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及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将会抑制FDI 的流入,但不会使我国的FDI 明显下降,国内利率也与FDI 呈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的适度升值和长期稳定性有利于外资的合理流入,但目前阶段应加强资本监管,预防经济风险.【期刊名称】《南开经济研究》【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12页(P16-27)【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资本账户;外国直接投资;短期资本流动【作者】李宏;钱利【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3000222;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30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对外开放的迅速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资本项目顺差。

2003年以后,短期资本流入也迅速增加,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

从理论上讲,国际资本在不同货币区之间的流动,要受到汇率政策和汇率波动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在我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内外不平衡压力的背景下,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对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防范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冲击,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引言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证券及债务投资、商业贷款及官方往来。

本文将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长期资本流动(FDI)和短期资本流动(除 FDI以外的其他资本流动)。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是:FDI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占很大比重,同时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份额也在逐年上升。

我国汇率与股价关联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基于MS—VAR模型的分析

我国汇率与股价关联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基于MS—VAR模型的分析

d n m cc a g s s o s t t h e e p e tl e o a i lm r e s c r e c pt i t n/ G P) n h y a i h e h w h e d v l m n e l f pt ak t( t k mak t a i z i n a t o v c a o l a ao D ,a d te
— —
基 于 MS—V R模 型 的 分析 A
叶 文娱
( 门大学 , 建 厦 门 厦 福 3 10 ) 6 0 5

要: 用M 运 S—V R模型对 我国汇率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 区制 划分 , A 证实 了我 国汇率 与股 价关 联性 处于 “ 一波三 折 ” 的动态 变化 。此 外对汇率与股价关联性 动态 变化 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 结果发现资本市 场的发达程度 ( 股票 市值/ D 、 率制度的弹性对关联性变化 的影响很大。 G P)汇
[ 经济与管理]
金 融 经 济
贵州 财经学 院学 报
2 1 年第5 总第 1 8 0 0 期( 垮 4

文章编号 : 0 —63 ( 0 0 0 — 0 7— 6 中图分类号 :8 0 2 文献标识码 : 1 3 662 1)5 04 0 ; 0 F3 .; A
我 国 汇 率 与 股 价 关 联 性 的 变 化 及 影 响 因 素

Ba e n t e An l ss o S VAR o e s d o h a y i fM - M d l
YE e — u W nv
( eat n f iac , i e n esy Xa n uin 3 10 C i ) Dpr met nne Xa nU i ri , i oF m v t me ,Fj , 60 5, hn a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能解 释 日本 8 0 %以上 的误 差与遗漏 账户余额 。但
L i n和 Wa n g( 2 0 0 9 ) 的 研 究 则 得 出 了不 同 的 结 论 , 他 们 对 4个 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占货 物 进 出 口总 额 的 比例 超 过2 0 %的 国家 ( 挪威 、 瑞典 、 菲律 宾 和南 非 ) 1 9 8 5 — 2 0 0 4
济 政 策 制 定 科 学 性 的 进一 步提 高 。
但 目前针对我 国误差与 遗漏账户 余额波 动 的相
关 研 究 还 相 对 较 少 ,且 已有 的 研 究 得 出 了不 同 的结 论。 基于此 , 在 对 国 内外 相 关 研 究 进 行 回顾 的 基 础 上 , 本文采用 V A R模 型 ( V e c t o r A u t o r e g r e s s i o n M o d e l 。 向
相关 实证研究证 明“ 时间误差” 是误差与遗漏账户余额 产生 的重要原 因。 D u f f e y和 R e n t o n ( 1 9 7 1 ) 较早地对英 国
误 差 与 遗漏 账 户 的来 源 进 行 实证 分 析 , 结论 表 明“ 时 间 误 差 ”是英 国 1 9 5 8 — 1 9 6 7年 季度 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的重
量 自回 归模 型 1 实证研究 1 9 8 2 — 2 0 1 3年 问 我 国误 差 与
余额波动的主要 原因。 但L i n和 Wa n g f 2 0 0 9 ) 的研究表
明隐 蔽 的 国际 资 本 流 动 是 挪 威 、 瑞典 、 菲 律 宾 和 南 非
四国 1 9 8 5 — 2 0 0 4年 间季 度 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余 额 产 生
对其误差与遗漏账户 的影 响进行 了实证研究 , 结论 表
明经 济 开 放 度 确 实 影 响 日本 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 该 指标 能够 解 释 日本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余 额 的 2 0 %左 右 。 I J i n
致误 差与遗漏 账户余 额产生的原因即是“ 时间误差” 。
和 Wa n g f 2 0 0 9 ) 的研究 表 明 . 经 济开放 程度 的变 化是
挪威和南 非 1 9 8 5 ~ 2 0 0 4年 间 季 度 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波 动 的 主要 因素 之 一 。 自2 0 O 0年 以来 ,国 内一 些 学 者 也 开始 对 我 国误
《 上 海金  ̄) 2 0 1 5年 第 9期
底 是 隐蔽 的 国际 资 本 流 动 的结 果 . 还 是 与 上 述 发 达经
经济体 短期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 的直接 法和混 合法 3 . 这 两 种 方 法 均 将 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余 额 的 波 动 看 作 完
济体类似 ,是时间误差和经济开放程度提高 的结果 ? 对 于上述 问题 的 回答一定 程度上决定 着我 国国 际收
国 外 已 有 的研 究 文 献 主 要 从 以下 三 方 面 解 释 误
差 与遗漏账户 产生的原 因 : 时 间误 差 , 隐 蔽 的 短 期 国
际资 本 流 动 以及 经 济 体开 放程 度 的提 高 。 时间误差 , 即同一笔 国际经济交易 的借方 和贷方
被 分 别 计 入 了不 同 的 时期 , 因 而导 致 国 际 收 支 统 计 中
的主 要 渠 道

遗 漏 账 户 余 额 产 生 的 主要 原 因 和渠 道 , 以期 能够 为 我
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
二、 国 内外 研 究 综述
个 经 济 体 开 放 程 度 的提 高 , 会 导 致 该 经 济 体 国
际经济交易规模的扩大 , 即使 其 国际 收 支 统 计 质 量 提 高 ,也 可 能 会 引致 国 际 收 支 统 计 中误 差 或 遗 漏 的扩 大。 F a u s t e n和 B r o o k s ( 1 9 9 6 ) 对 澳 大 利 亚 的误 差 与遗 漏 账户进行研究时认为 , 经 济 开 放 度 是 影 响其 误 差 与遗
要原因。T u c k C h e o n g T a n g ( 2 0 0 6 a ) 使用 日本 1 9 8 5年 1
月至 2 0 0 4 年 5 月 的 月度 数 据进 行 研 究 表 明 ,时 间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进行 研 究 。截 至 目前 , 国 内 的 研 究 主要 分 为 以下两 类 :
支 统 计 质 量 进 一 步 提 高 的着 力 点 . 进 而 影 响着 我 国经
全是 国际资本流入或者流 出的结果 , 因而均使用误差
与 遗 漏 账 户 余 额 作 为 测 算 短 期 国 际 资 本 流 动 的 基 础 指 标 。不 过 , F a u s t e n和 B r o o k s ( 1 9 9 6 ) 对 澳 大利 亚 的研 究得 出了与 D u f f e y和 R e n t o n ( 1 9 7 1 ) 相 近 的结 论 , 即隐 蔽 的 国 际 资 本 流 动 并 不 是 澳 大 利 亚 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第一类是直接将误差与遗漏账户余额 “ 完全 ” 当
作“ 隐蔽 的” 国际 资本 流 动 , 使用“ 直接法” 或“ 混 合
法” .将该账户余额作为衡量我 国短期资本外逃规模
的重要 指 标之 一 ( 任惠 , 2 0 0 1 ;汪 洋 , 2 0 0 4 ;石 岗 , 2 0 1 4 ) ;但 这 类研 究 没 有 涉 及 我 国误 差 与 遗 漏 账 户 余 额 波 动 的原 因 第 二 类是 尝 试 分析 影 响我 国误 差 与遗 漏 账 户 余 额
漏账户规模的重要变量 。 T u c k C h e o n g T a n g ( 2 0 0 6 b ) 使
用 1 9 9 7 : 2 - 2 0 0 2 : 4的 季 度 数 据 对 日本 的 经 济 开 放 度
借 方和贷方并 不相等 , 需 要误差 与遗漏账户 作为 “ 平
衡账 户 ” 实现 国际收支 平衡表 的“ 账 面平衡 ” , 此 时 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